108國寫解析

取消

108學測國寫第一題「減糖宣導」解析

鍾文榮

鍾文榮發佈於國寫得高分!學測論理作文教學大公開

2019-03-1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0

  • 作文
  • 國寫作文
  • 經濟學
  • 108年學測
  • 學測作文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上一篇

學測「國寫」論理作文之我見(二)

作者介紹

鍾文榮

資深產業分析師、科普經濟學作家與資深媒體評論主筆,經常臥底街頭巷尾探究百姓的生活,擅長將枯燥的經濟學轉化輕鬆易讀的文章,融合知性與趣味的見解令人拍案叫絕。 著作: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巷子口經濟學、搞笑經濟學、火星人經濟學、老百姓經濟學、經濟學下午茶、拜拜經濟學、經濟學花路米。

本文發佈於

國寫得高分!學測論理作文教學大公開

107年學測開始,國文作文獨立施測,「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考生須能正確解讀分析文字或圖表,理性歸納提出見解,沒有方法論,不容易寫出邏輯清晰的高分作文。本專題集合作者超過二十年的寫作功力與八本科普經濟學暢銷書出版的經驗,以「經濟分析十一項推理原則」與「學測作文四宮格」提供讀者獲得國寫作文高分的能力。

如果要發表留言,請先登入或註冊會員。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參加徵文者,除批改評語,還提供一份〈解析卷〉。→內容更詳實,徹底檢討!

以下摘錄108國寫〈解析卷〉(第二題:溫暖的心)

部分內容

問題(一)中,要求考生必須「分別說明」陶潛與外公對他人展現出何種善意。

◎文章解讀──★找尋文中關鍵字句!

1.甲文的重點句:「送一力給其子」、「此亦人子也」。

 由文意可推知,此人雖為任人差遣的低微僕役,但也是受父母疼惜的子女,

 陶潛會說「此亦人子也」,表示他具備同理心,故教育兒子要尊重、善待僕役。

                                     (能換位思考、能推己及人)

2.乙文的重點句:「他怕阿啟伯當下撞見自己的那種難堪」、「貪當然不好,而貧的本身沒有錯」

→可推知:(1)外公能設身處地去理解阿啟伯偷瓜背後的動機,(2)外公能將心比心,因理解其不得已的處境,故能寬容對待……

畫線處是對引文的關鍵理解,是你答題時可以、最好寫出來的關鍵字!

☆這是文長限120字以內的「簡答題」,文字表達應清晰簡要、寫重點。

◎問題(二)屬「引導寫作」

◇審題

1.注意題目怎麼問!請多閱讀兩次,字斟句酌,仔細把每個字讀清楚、想清楚!

 陶潛或者外公對他人的善意,你可能也曾見聞或經歷過,」

  為何先考問題()?因為題目「引文」是有作用的,起了引導的作用。

(1)思考:引文裡兩位長者的待人處事之道,和題目「溫暖的心」有何關係?

(2)引文與題目的意涵包括了「寬容厚道」的處世之道,「溫暖的心」指寬容心、同理心、體諒心,是發自內心的善意,能夠促進人際 / 社會和諧。應該這樣理解,才能深刻地切合題意。

(3)不能只就「溫暖的心」字面上的意涵自顧自地取材或延伸發揮,倘若未能融會兩則引文所      蘊含的涵義,就是偏題了。(就無法得到A等成績)

2.請以「溫暖的心」為題,寫一篇文章,分享你的經驗及體會。」

(1)必須書寫「經驗」,個人經驗或所見所聞都可以。(文中須有具體事例)

(2)必須書寫「體會」,寫出個人對善意有何省思與理解。

(3)題目不是「論何謂溫暖的心」,不能寫得太嚴肅,不宜偏向說明文或議論文;

文中最好能描寫細節,刻劃感受,兼顧事例與感悟,才會好看。

A+佳作觀摩   

 1.大考中心說,佳作具有以下優點:

掌握題幹要求,解讀切當,充分敘寫情意,緊扣題旨發揮。

2.這年2324 or 25分,是給分較寬鬆的一年。五篇佳作並非完全沒有缺點。(譬如文辭仍有瑕疵。)

3.評分標準:能同時說明陶潛對於「人子」、外公對於阿啟伯的心情,解讀深刻,文辭優美,且文章能深刻描述經驗,及從經驗中所獲得的體會,敘寫生動,結構謹嚴,文辭優美者,得A+(22~25)

◇選一篇出來講解 (原卷2-4)

() 陶潛對於人子、外公對於阿啟伯的善意,並非單純的同情,而是更深沉的──將心比心。陶潛告誡兒子送去的幫手亦是他人的孩子,應善待,而外公明白阿啟伯家裡的窘迫,因而讓他摘瓜。不同於上對下的施捨,此種「換位思考」留給他人不只物質的需求,更保全其自尊心。(126)

()     溫暖的心                                                           

寒冬中最暖的,莫過於一盆爐火,而社會上最溫暖的,則是人心。人生在世,各式各樣的欲求讓我們變得汲汲營營。為了爭勝、出風頭,我們變得太鋒利,像刺骨寒風,所到之處,盡留下利刃切割後的殘破。然而在這樣功利的社會中,卻仍有人保有著溫暖的心,融化了冰霜的稜角,讓友誼長保晶瑩溫潤。

在一次的科學展覽中,我與一名同學共同負責一項作業,然而在整個準備過程中,我卻時常缺席準備另一項檢定考,徒留他一人兀自 獨自待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成果發表當日,當我們擺出展板,隨即吸引了一群老師圍觀,我們在一旁仔細說明,一切看似相當和諧。然而,當某一位老師指向實驗中最特別的一道步驟詢問是誰的創意時,我竟一時被爭勝的心情蒙蔽了雙眼,開口答道那是我的點子。

那時,我的內心怦怦跳的厲害,一方面被自己的作為感到羞恥,一方面卻高興的享受老師的稱讚。然而此時,另一位老師卻指出我的同學曾與他討論此問題。剎時,時間尷尬的仿若靜止,眾人不發一語的看向我們。正當我羞的無地自容時,我的同學突然開口答道那是我拜託他去問的。現場的氣氛旋即熱絡了起來,眾人繼續誇獎著展板,我卻垂著雙眼,內心十分糾結。他的大度使我愈發感受到自己氣量的褊狹,終於,我鼓起勇氣向他道歉。

回首當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種種讚美,而是他的一句袒護。擔心讓我難堪,他選擇用自己溫暖的心包容我不堪的出風頭心態。那時他的句句言語彷彿是寒夜中的爐火,點亮了人性的黑暗,更化解了我的鋒利,將如稜角般的尷尬融化,留下一顆鵝卵石似的光滑溫暖的心。(629)

◎大考中心評語:

()回答切中題旨,掌握陶潛之於人子,外公對於阿啟伯將心比心的善意。脈絡清楚,解讀明確。

()入題採議論形式,拈出欲望、功利對比人心溫暖之可貴,並藉此帶出下一段關於個人之實際經驗。此段經驗呼應首段「功利/溫暖」對比的論述,作者以個人好勝、功利的態度凸顯同學良善、為人設想的溫暖,遂使文章張力頓生,最後引出個人感悟,並重申溫暖之心對人性幽黯的正面影響。整體而言,敘事明確而不單調,結構分明且脈絡清晰,文筆深入而淺出,舉重若輕。

µ開頭先詮釋題旨,句子有所設計(譬喻&說理);中間兩段敘事流暢,經驗獨一無二;

末段寫出感悟,明確點題,並回應開頭的譬喻

→「首尾的譬喻+呼應」是鍛鍊過的優良寫作技巧!

這篇文字技巧佳而不讓人覺得賣弄,自身經驗寫來誠懇真切,的確是令人讚賞的佳作。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