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 造 詞

  • 造詞
  • 燭的造詞

燭造詞

“燭”字的造詞

  • 燭字在開頭的詞語
  1. 燭力
      俗稱電燈泡的功率單位,即瓦。
  2. 燭焰
      謂燈燭的光焰。
  3. 燭曜
      見“燭耀”。
  4. 燭影斧聲
      宋太祖去世之前,太宗入宮的一段傳說。宋文瑩《續湘山野錄》:“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女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周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續資治通鑒長編》及明柯維騏《宋史新編》等亦均有類似記述。后人因有以“燭影斧聲”指太宗殺兄奪位;但亦有稱其誣者,明程敏政《宋紀終受考》辨駁尤詳。
  5. 燭臨
      1.謂由上向下照射。 2.比喻教化廣施。 3.猶明鑒。
  6. 燭光
      1.燭炬的亮光。亦指光亮。 2.傳說中舜女之名。 3.俗稱電燈泡的功率單位。即瓦。
  7. 燭銀
      精光閃耀的銀子。
  8. 燭心
      1.亦作“燭芯”。 2.蠟燭中心用以點火的燈草﹑紗線等。
  9. 燭華
      見“燭花”。
  10. 燭淚
      亦作“燭淚”。蠟燭燃燒時淌下的液態蠟。
  11. 燭明
      1.照亮。 2.燭光明亮。
  12. 燭盤
      帶底盤的燭臺。可兼盛燭淚。
  13. 燭理
      1.英明治理。 2.考察事理。
  14. 燭盡
      燭已點完。多表示到了深夜。
  15. 燭臺
      1.插蠟燭的器具。 2.指燭臺上的蠟燭。 帶有尖釘或空穴以托住一支蠟燭的無飾或帶飾的器具
  16. 燭睆
      指眼病。
  17. 燭竹
      竹名。可代燭用,故名。又名丞相竹。
  18. 燭剪
      剪除燭花的剪刀。 燭光變暗或螅滅時用來剪短或夾短燭芯的有點像剪子的器具
  19. 燭乘
      燭車。
  20. 燭燎
      燃炬照耀。
  21. 燭炬
      指火炬或蠟燭。
  22. 燭芯
      見“燭心”。
  23. 燭簽
      插蠟燭的簽子。
  24. 燭物
      明察事物。
  25. 燭花
      1.亦作“燭華”。 2.蠟燭的光焰。 3.燭芯燒焦結成的花狀物。 4.即燭夜花。
  26. 燭夜
      1.照亮黑夜。 2.雞的別名。 3.神話中的花名。參見“燭夜花”。
  27. 燭車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若寡人小國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萬乘之國無寶乎?”后因以“燭車”比喻珍貴之物。
  28. 燭夜花
      傳說中的花名。花能自釀美酒。
  29. 燭星
      星名。
  30. 燭照
      亦作“燭炤”。1.燭光照射;光亮照耀。2.以喻事物燦爛美好。3.明察;洞悉。 照耀;照亮陽光燭照萬物
  31. 燭火
      1.火炬,火把。 2.蠟燭火。
  32. 燭紅
      指蠟燭亮光。
  33. 燭刀
      即燭剪。
  34. 燭罩
      帝王儀仗隊中的燈具,亦指執掌燈具的人。
  35. 燭房
      燈燭明亮的廳房。多指行樂之所。
  36. 燭破其隱
      照破了他的隱私。
  37. 燭光搖曳
      燭炬的光亮搖動著。
  38. 燭察
      明察,洞察。
  39. 燭燿
      1.照耀。《漢書·宣帝紀》:“神光并見,或興于谷,燭燿齊宮,十有餘刻。”顏師古 注:“燭,亦照也。”晉 成公綏《天地賦》:“三辰燭燿,五緯重光。”《法苑珠林》卷二三引 南朝 齊 王琰《冥祥記》:“云日鮮彩,五色燭耀。”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其窣堵波中有佛舍利升餘,每月十五,其夜便放圓光,燭曜靈盤,聯輝達曙。”一本作“燭燿”。
  40. 燭焰搖曳
      蠟燭的火焰被微風吹得搖擺。
  • 燭字在結尾的詞語
  1. 竹燭
      將竹片置之水池中浸泡若干天﹐取出晾干后用以為照明之物﹐故稱。
  2. 智燭
      謂智慧能明察一切,如燭照物。
  3. 紙燭
      1.蘸油的紙捻。點燃起來可以照明,故稱。 2.泛稱香燭紙錢之類的迷信用品。
  4. 脂燭
      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燃之照明﹐是為脂燭。
  5. 照燭
      照耀;照亮;照見。
  6. 蒸燭
      古指以麻苧﹑竹木等制成的火炬。
  7. 魚燭
      1.人魚膏做的燭。語本《史記.秦始皇本紀》:“葬始皇酈山……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2.方言。蠟燭。
  8. 游燭
      指夜游用以照明的火炬或蠟燭。
  9. 熒燭
      1.微弱的燭光。 2.猶明燭。
  10. 油燭
      即蠟燭。
  11. 洋蠟燭
      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蠟燭。
  12. 薛燭
      春秋越人,善相劍。
  13. 香燭
      1.指精美的蠟燭。 2.香和蠟燭。用以祭祀祖先或供奉神佛。 祭祀用的香和蠟燭
  14. 宵燭
      1.螢的別名。 2.夜晚之燭。 3.指宵明和燭光,傳說為帝舜之二女。
  15. 星燭
      如星光閃耀。
  16. 仙音燭
      燭臺名。燭點燃時,引動機關,發為音樂,故稱。
  17. 銜燭
      1.口含火炬。 2.指口含蠟燭。
  18. 文燭
      灌木名。南燭之赤者。生江東。株高三五尺﹐葉類苦楝而小﹐冬生紅子作穗。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南燭》。
  19. 天燭
      天然的光明。
  20. 石燭
      1.石油制成的燭。 2.指石油。
  21. 三條燭
      唐代考進士科,試日可延長至夜間,許燒燭三條,故唐人詩文中常言“三條燭”。
  22. 焫燭
      謂夜晩燃燭。指老年。
  23. 跋燭
      指快要點完的蠟燭。
  24. 秉燭
      謂持燭以照明。
  25. 炳燭
      點燃蠟燭。《說苑.建本》載:師曠勸晉平公學習,并說:“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后以“炳燭”比喻好學不倦。
  26. 北燭
      1.即北燭仙人。 2.神女名。
  27. 插蠟燭
      方言。比喻停著不動。
  28. 插燭
      形容跪拜時連續磕頭的動作。
  29. 傳燭
      即傳火。
  30. 調玉燭
      謂四季氣候調和﹔四時之氣和暢。形容太平盛世。
  31. 洞燭
      1.明亮的燭火。 2.明察。
  32. 風前燭
      比喻殘年。
  33. 風燭
      1.風中之燭。 2.風中之燭易滅,后遂以“風燭”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34. 俯燭
      俯察,明察。
  35. 鳳燭
      1.做成彩鳳形的燈。因其點燭,故稱。 2.借指螢火蟲的亮光。
  36. 膏燭
      蠟燭。
  37. 宮燭
      宮廷中所用的蠟燭。
  38. 孤燭
      獨燃的蠟燭。
  39. 桂燭
      用桂膏制的燭。亦泛指燭。
  40. 輝燭
      照耀。
  41. 畫燭
      有畫飾的蠟燭。
  42. 花燭
      舊式結婚新房里點的蠟燭,上面多用龍鳳圖案等做裝飾:洞房花燭ㄧ花燭夫妻(舊時指正式結婚的夫妻)。
  43. 華燭
      1.光彩映照。 2.華美的燭火。 3.舊時結婚所用的畫有彩飾的蠟燭。借指婚禮。
  44. 剪燭
      語出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后以“剪燭”為促膝夜談之典。
  45. 還形燭
      唐玄宗妃楊太真既死于馬嵬坡,帝日夕思之。有道士以少君術求見,言以太真像置于五色帳中,以諸藥作燭,外畫五色花,謂之“還形燭”。黃昏時秉燭入帳,可見人形。
  46. 火燭
      泛指可以引起火災的東西:小心火燭。
  47. 極燭
      遍照。
  48. 繼燭
      一支接一支地點燃蠟燭。
  49. 監燭
      謂鑒察。監,通“鑒”。
  50. 金蓮燭
      金飾蓮花形燈燭。
  51. 桕燭
      用桕脂做成的蠟燭。
  52. 金花燭
      飾有金花的蠟燭臺。
  53. 炯燭
      明亮的燭火。
  54. 刻燭
      1.《南史.王僧孺傳》:“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后因以喻詩才敏捷。 2.古人刻度數于燭,燒以計時。
  55. 蠟燭
      用蠟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東西,多為圓柱形 。 蠟制的固體照明用品
  56. 蓮燭
      猶蓮炬。
  57. 龍鳳喜燭
      舊時結婚用的蠟燭。
  58. 龍燭
      1.燭龍神所銜之燭。 2.指太陽。 3.以龍為飾之燭。
  59. 籠燭
      猶籠燈。
  60. 猛燭
      大蠟燭。
  61. 明燭
      1.古時祭祀用的燭。 2.明亮的燭。 3.明亮地照耀。 4.引申為明察。
  62. 青燭
      即南天燭。植物名。道家炮制青精飯的原料之一。
  63. 黂燭
      麻秸做成的燭。古時用于照明。
  64. 釭燭
      燈燭。
  65. 風中殘燭
      原指人年老,在世不久。
  66. 昏暗如燭
      像蠟燭光線一樣的昏黑,陰暗。
  67. 秉燈夜燭
      白天學習還不夠晚上仍然堅持看書。
  68. 犀燭
      點明、照亮的意思。
  • 燭字在中間的詞語
  1. 弱燭光燈
      一種裝于固定構架上的能自動點亮不需照顧的燈,燈光的燭光一般為低至中等。 一種裝于固定構架上的能自動點亮不需照顧的燈,燈光的燭光一般為低至中等
  2. 跋燭之咨
      《舊唐書.柳公權傳》:“每浴堂召對,繼燭見跋,語猶未盡,不欲取燭,宮人以蠟淚揉紙繼之。”后以“跋燭之咨”指君王之恩遇征詢。
  3. 北燭仙人
      仙人名。
  4. 虹燭錠
      漢器名。薦熟食的器具。
  5. 花燭夜
      謂新婚之夜。
  6. 蠟燭珠
      蠟淚凝結成的珠狀物。
  7. 蠟燭花
      即蠟花。
  8. 舉燭尚明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意思。
  9. 洞燭機先
      預先察知事情的發展、徵兆。
  10. 洞燭先機
      很清楚地知道事情事先顯露出來的事情變化的重要環節,本詞大多用于對某件事或某個環節的判斷。 洞,本來指山洞。由于可以由洞口看穿,所以這個字在漢語中有清楚、透徹的意思。在詞語洞察、洞明中都是這個意思。燭,本來指蠟燭。
  11. 秉燭夜談
      秉:拿著、握著。
  12. 秉燭夜讀
      原意為黑夜里點起蠟燭,借著微弱的燭光讀書。
  13. 秉燭達旦
      出自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字面意思是點著蠟燭一直熬到早晨,比喻人辛勤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
  14. 殘曛燭天
      落日的余光照耀著天空。
  15. 捫燭扣盤
      認識片面,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
  16. 秉燭夜行
      出自顏之推《勉學》,比喻光線微弱,視野不好。
  17. 炳燭而學
      炳燭而學一詞為師曠勸諫晉平公不要因為年老而擔心學習太晚所設之比喻。
  18. 炳燭而行
      形容人到老年,好學不倦。
  19. 洞燭機微
      就是觀察很細,細節都能發現。
  20. 蠟燭精神
      一種“隱喻”,蠟燭雖然平凡,卻有著一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 包含燭字的成語
  1. 燭照數計
      用燭照著,按數計算。比喻料事準確。
  2. 燭盡光窮
      蠟燭燃盡,燭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識也消滅。
  3. 照天蠟燭
      照亮天空的蠟燭。比喻清官明察。
  4. 西窗剪燭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后泛指親友聚談。
  5. 五侯蠟燭
      用以形容豪門權勢的顯赫景象。
  6. 無幽不燭
      黝暗處無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隱微。
  7. 犀角燭怪
      借以贊美詩文的深刻。
  8. 犀燃燭照
      猶犀照牛渚。
  9. 秉燭待旦
      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10. 秉燭夜游
      秉:執持。舊時比喻及時行樂。 拿著點燃的蠟燭在夜間游玩,指及時行樂
  11. 炳燭之明
      點燃蠟燭,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學不倦。
  12. 插燭板床
      指用木頭做成的極簡陋的蠟燭插架。形容生活作風廉潔樸素。
  13. 當風秉燭
      秉:舉著。迎著風舉著蠟燭。比喻身陷危險境地。
  14. 洞幽燭微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微:微末,精細處。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細微之處。
  15. 洞隱燭微
      形容目光犀利,觀察事物深刻透徹。
  16. 洞幽燭遠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細微之處。
  17. 洞房花燭
      形容結婚的景象。 指新婚之夜在新房里點上彩燭。形容喜氣洋溢的景象。后也指新婚洞房花燭明,燕爾雙舞輕。——北周. 庾信《和詠舞》
  18. 洞燭其奸
      洞:透徹;燭:照見;奸:奸詐。對別人的陰謀詭計看得很清楚。 洞:深入,透徹。燭:照亮。形容看透對方的陰謀詭計。亦作“洞察其奸”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清. 李汝珍《鏡花緣》
  19. 風前殘燭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20. 風燭殘年
      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風中之燭易滅。喻指老人的殘年,不久于世 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是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兒女英雄傳》
  21. 風中之燭
      在風里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22. 風檐刻燭
      風檐:科舉時代的考場。指科舉時代考場寒冷,時間緊迫,十分艱苦。
  23. 風燭草露
      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臨近死亡。
  24. 火光燭天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勢極大(多指火災)。
  25. 花燭紅妝
      花燭:彩色的蠟燭。點上彩色的蠟燭,穿著紅艷的禮服。指婚禮。
  26. 火燭銀花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27. 火燭小心
      火燭:泛指能起火的東西。原指謹防失火。亦泛指處事小心謹慎。
  28. 扣盤捫燭
      扣:敲;捫:摸。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29. 刻燭成詩
      刻:用硬物劃;燭:蠟燭;詩:詩句。用刀在蠟燭上刻痕,同時提筆作詩。形容才思敏捷。
  30. 盲人把燭
      瞎子手擎燭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31. 盲人捫燭
      比喻只憑片面了解或局部經驗就對事物妄加判斷。同“盲翁捫籥”。
  32. 明燭天南
      燭: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燭:動詞,照耀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清. 姚鼐《登泰山記》
  33. 偶燭施明
      偶:雙;施:施行。兩支蠟燭大放光明。比喻兩種事物相得益彰。
  34. 玉燭調和
      指天地四時之氣和合調順。也指夫妻感情融洽。
  35. 鐘盤燭龠
      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線上造詞搜尋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