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音樂 的 孩子 不 會 變 壞

udn 評論 專家之眼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

【專家之眼】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

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这句话是真的吗?

不用怀疑,美国科学家已经证实,学音乐有诸多好处,可不止“不会变坏”这么简单。

一项美国研究证实,学习音乐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专注力较高、焦虑感较低,出现犯罪行为的机率也相对较低。

美国佛蒙特州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研究团队表示,学习音乐或演奏乐器对于对大脑的控制行为区域可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孩子的情绪控管能力比较好,因此外显的行为也会比较符合“社会期待”。

音乐对人好处这么大,那么是否听音乐就够了呢,不一定非要学音乐?

01

“弹音乐”与“听音乐”

根据TED-ED影片表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即时监控脑功能仪器,如“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的协助下,神经科学家对于脑功能的理解有了巨大的突破。在这些仪器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发现,阅读、做数学题等行为,会引起脑内相应的区域活动;然而,在给受测者听音乐时,大脑的活动量却更大程度地增加了。

然而,就大脑的活动程度来看的话,“弹音乐”比“听音乐”的影响,便又大上了许多。

这支TED-ED影片也表示,有些随机研究在实验开始时,邀请了认知功能与神经处理有相同水准的参与者。然而,在部分参与者受过一段音乐学习后,他们的大脑相对于其他人,显示出了多个增强的脑区域。

02

大脑的“全身锻炼”

另外,当科学家从观察“聆听者”的大脑,转而观察“音乐家”的大脑时,他们发现,如果说当我们听音乐时,大脑在“忙碌活动”,那么,弹奏音乐时,就相当于大脑的“全身锻炼”。

科学家发现,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大脑是以互相关联、惊人的快速序列处理不同的讯息。另外,弹奏乐器同时用到大脑几乎每一个区域,特别是视觉、听觉,和运动皮质。而就像其他锻炼一样,有纪律、组织性的弹奏练习,能加强这些脑功能,更可以进而应用到其他活动。

03

影响记忆力

事实上,聆听和弹奏音乐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弹奏音乐需要精确的运动技巧,而这受到大脑2边半球控制,更结合了处理语言及数学精准度的左半脑,以及处理新颖、创造性内容的右半脑。而因为胼胝体是大脑2边的桥梁,让讯息能以不同的路径,快速地通过大脑,因此,演奏音乐被发现能增加大脑胼胝体的容量与活动。而这可以让音乐家更有效,也更有创意地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这些大脑活动也会影响记忆系统的运作。事实上,音乐家有较高的记忆力功能,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创造、储存、重拾记忆。研究也发现,音乐家似乎用他们高度连接的大脑,给予每个记忆多个标签,例如:概念性标签、情感标签、声音标签、语境标签等,其运作方式,仿佛一个好的网路搜寻引擎。

从这支TED-ED影片,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对大脑的积极影响。

而参与此次研究的JamesHudziak医学博士也指出:不论是演奏音乐或学习乐器,确实能影响大脑中的皮质厚度,间接帮助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自我控制力,对于孩子的组织、逻辑能力和规划能力等有相当大的帮助。

对有心理、情绪问题的孩子来说,音乐可缓解孩子的焦虑与不安感,一把小提琴比一瓶药丸好,音乐的帮助比服用药物更大。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大声对别人说:

学音乐的孩子不仅不会变坏,而且——

学音乐的孩子,是最优秀的!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