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天喝多少水?

8杯還是2,000毫升,也有人說要喝到3,700毫升,到底我們的水需求量是多少呢?飲料、咖啡算不算水呢,好食課這次的專欄要好好告訴你!空白

每天人體會流失多少水分?

依據年齡的不同,身體的水分含量約為50-70%,成年人約在60%左右,水分又影響許多生理作用,長期輕微的脱水也和慢性疾病的風險有關,所以維持水分的平衡十分重要。

延伸閱讀: 【營養迷思】喝咖啡會造成利尿和脫水的問題嗎?

人體水分有以下幾種的流失方式

➤ 無體感的流失:450 1,900毫升,如:水分從體表的蒸散

尿液:5001000毫升

呼吸:250350毫升

糞便:100200毫升

有感汗液:難以估計

在未計算到有體感的流汗情況下,約為1,300毫升至3,400毫升的流失,但人體的生化代謝也會產生水分,估計約會產生250350毫升,可以些許補上人體的流失。

所以在沒有流汗的狀況下,一天需要補上1,0503,100毫升的水分才能維持水分的平衡。

一天要攝取多少「水」?

上面提到,在不計汗液流失的狀況下,我們一天要補足10503100毫升的水才能維持水分的平衡,那如果在不特別運動、曬太陽的狀況下,到底要攝取多少水呢?

美國農業部的營養素攝取綱領中建議,成年男女每天分別要攝取3,7002,700毫升的水份(連結,這也被引述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中(連結)。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資料則分別為2,5002,000毫升連結)。不過有趣的來了,這個攝取量是指「飲用水」,還是「總水量」呢?

水份的建議攝取量包含飲用水、食物、湯

水份的建議攝取量是指「總水量」,並不是指「飲用水」!我們生活中的水分來源非常多元,從飲用水、咖啡、牛奶、湯等液體到食物都含有水份。

這些都應該被包含在一整天的水分攝取規劃中,所以可以將水份來源分成:液體水與食物水兩種。

不過,每個國家的食物種類差異太大,歐洲國家的食物可提供的水份約佔20-30%,伊朗大約為33%如果是華人飲食,再加上湯則可以達到40%,所以其實要「喝」多少水,實在難以估計(連結)。

男生喝2000毫升,女生喝1500毫升的「液態水」

若以美國農業部的水分建議設取量,食物水以30%計算,男生和女生需要另外攝取2,1001,500毫升的的液體水,才能維持水分平衡。

也有營養學家、醫師提出簡單的方式,用每公斤體重30毫升計算就是一天所需要的水量,若女生以50公斤、男生70公斤計算,一天大概要攝取1,5002,100毫升的液態水。

不過,這可是液態水的總量,是要包含飲用水、湯汁、果汁、咖啡等,所有都是包含在內的。所以,我們一天確實需要攝取6-8杯的水量,但如果有喝奶茶、咖啡、果汁或是湯,還需要強迫自己喝8杯的水嗎?這樣看起來是沒必要的喔!

水的來源有很多種,如果可以從飲品中獲得其他營養素,如:綠茶的兒茶素、咖啡的綠原酸,一定要強迫喝白開水嗎?只要不會有其他的身體負擔,像是熱量、糖、鈉等,任何形式的飲用水都是可以接受的。

/ 林世航 營養師

“多喝点儿热水!”日常遇到些感冒、肚子疼之类的小毛小病,经常会听到这种建议。“一天要喝八杯水”是一些“健康达人”笃信不疑的养生方法。很多人相信多喝水就能多排毒,多排毒就能更健康,然而这些说法真的正确吗?

喝水越多越排毒?反让内脏受累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了人体重量的70%,可以说是“生命之源”。人能够连续几天不吃饭,不能一直不喝水,不过怎么喝水可要讲究方式方法。

我们喝的水进入身体,并不是直接流出体外顺便冲掉脏东西那样简单的“排毒”,而是要在人体中通过消化、泌尿、呼吸多个系统的工作,经过吸收、交换、过滤等复杂的过程,再经由大小便、出汗、呼吸中的水汽排出体外。所以喝水太多反而会加重内脏的负担。传统中医认为,过多的水排泄不掉就会生痰生湿,甚至化为“饮邪”,出现水肿或者体内积水。

一天该喝多少水?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500ml水,但具体喝多少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天气热出汗多,就适当多喝。天气冷不出汗,喝水量就减少。房间里开着暖气、空调,环境干燥需要多补充点水分,潮湿水气重的地方就不宜喝太多。高矮、胖瘦、性别、食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饮水需求。活动量大消耗多,就需要多喝一些。容易水肿、爱起湿疹、痰湿体质的人,就要注意别喝过量。患有肾病、心脏病、肝病的话,更要根据医师的建议控制饮水量,喝太多水反而会加重病情。

口渴就是身体缺水?两码事儿

怎么判断每天喝的水够不够?有人认为口渴就是大脑发出的信号,提示我们“该喝水了”。有人觉得口渴再喝水就晚了,不论渴不渴都该随时喝水。实际上,口渴和缺水可不能画等号。缺水能引起口渴,血糖过高、吃得太咸、中暑、发烧也能通过大脑引发口渴的感觉。

这种情况并不是身体里的水不够,而是血液里的糖、盐等成分太多,需要加水来稀释一下,或者体温过高,需要加水来降温,所以往往是喝了很多水还是觉得渴。还有些长期爱好喝咖啡、喝茶的人,不是真的“口渴”,而是大脑出于习惯感到“需要来一杯了”。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口渴往往是由于内热消耗了津液,只是喝水而不清除内热,就等于“扬汤止沸”,不把灶火熄灭,锅里加再多水也会烧干。有些人口渴则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水分不能按照正常的途径运输,也不是真的缺水。比如一些体内有瘀血的患者,瘀血阻碍了水分运输到口舌,因而总是感到渴但并不想喝水,即使喝了口渴也不能缓解。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身体究竟是不是缺水?从小便的颜色就可以简单判断。正常的小便是浅黄色,如果颜色加深,出现啤酒色、茶色就提示我们应该多喝些水,颜色很浅或者没有颜色则说明身体已经在努力排出多余的水分,不需要再喝了。

想起来就喝?饮水十二时辰了解下

喝水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每天早晨起床喝一点水可以补充夜间水分的流失,还可以唤醒胃肠,为吃早餐做好准备。吃饭前、吃饭后不宜大量喝水,这样会造成胃部饱胀,影响食欲,还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晚上睡前也不要喝太多水,以免造成夜间频繁起床小便影响睡眠。

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之中,卯时(5点到7点)为大肠经所主,饮水可以濡润肠腑,促进排便。巳时(9点到11点)脾经气血旺盛,能运化水谷,此时喝水不易生成痰湿。未时(13点到15点)属小肠经,负责汲取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此时饮水最有利于吸收水分。申时(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最为活跃的时间,适当喝水有利于人体内的代谢垃圾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以茶代水提提味?白开水最香

喝水的方式也是要注意的问题。有些人性子急喜欢大口畅饮,或者因为天气炎热、运动口渴急着灌下一大瓶饮料。这样喝完往往感觉胃不舒服,水堵在胃里又胀又闷,甚至恶心想吐。这是因为喝得太多太猛超过了胃的工作能力,胃不能及时把水排空。

正确的喝水方式是小口慢饮,少量多次。

有些人不喜欢喝白水,常常用碳酸饮料、果汁、咖啡和茶来代替。饮料虽然好喝,但往往含有高糖,多喝几瓶不知不觉就摄入了太多的糖,对身体健康不利。咖啡和茶让人兴奋,过多饮用可能影响睡眠。喝水最好还是选白开水,温度以比嘴唇稍高为宜。如果实在想喝点儿凉的,可以在口腔里含一会儿再慢慢咽下,避免突然的寒冷刺激引发胃痛。

“渴了喝水,饿了吃饭”说来简单,却是符合人体生理需求,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原则。愿大家从喝水这样的日常小事做起,注重健康,科学养生,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季菲(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每天8杯水是多少?

这其实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所谓的8杯水,指的是普通一次性纸杯(一纸杯200毫升)的8杯。 也就是说,这个数值是1.6-1.7升左右。

一天不能喝超过多少水?

正常來說,體重一公斤大約要30cc的,以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來說,一天的基本喝水量就是2100cc。 考量其他影響身體排水的因素(如流汗、呼吸、排尿等),人體一天正常喝水量應落在2000至3000cc,如果本身容易流汗或工作場合悶熱者,每日喝水上限甚至提升至3500cc。

喝水过多会伤肾吗?

因此,水分和肾脏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大家正常饮水健康是有利的,而且正常情况饮水对肾脏也不会有影响,但如果出现部疾病的人们,短时间内最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诱发中毒,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要注意科学的喝水方法,才有助于大家养护肾脏

如何正确的喝水?

【健康】教你夏天如何正确喝水.
饮水不要非等到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才想到喝水表明已经过晚了些。.
太渴时千万不要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