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第 一 本 投資 理財 入門 書

第 1 章 安穩守財的時代過去了
1. 「守財奴」的日子不好過
2. 靠攢錢成不了富翁
3. 必須跑在CPI前面
4. 你知道「二八定律」嗎?
5. 錢只有動起來才會有收益
6. 錢能「生」錢,讓錢為你工作  
7. 你為何沒能變富人
8. 學會適宜的投資方法  
9. 投資理財的四個祕訣
10. 家庭理財的幾個誤區  
11. 樹立正確的投資觀
12. 富人的六個財富經驗  
13. 「月光族」的理財計畫
14. 適合「上班族」的理財法則
15. 白領的理財規劃

第 2 章 理財是你自己的事,別當跟屁蟲
1. 理財是自己的事  
2. 「羊群效應」,厄運當頭
3. 別做貪婪的犧牲品  
4. 切忌胡亂投資  
5. 投資自己,最值的賺錢方法
6. 巴菲特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
7. 把握投資的四個原則  
8. 理財要有新理念  
9. 如何作投資財務計畫
10. 簡明易行的理財規劃
11. 錢能生錢,也能生出富人  
12. 儘早理財,儘早獲利  
13. 設定理財目標
14. 理財要考慮的其他問題  
15. 規避理財的十大錯誤

第 3 章 錢生錢是怎麼一回事?
1. 你有多少閒錢可以投資
2. 你的財務是否陷入「亞健康」
3. 財富亞健康成常態
4. 財富亞健康五大人群  
5. 如何使你的財富保持健康  
6. 重視理財知識,掌握理財技巧  
7. 什麼是泡沫經濟
8. 了解專業投資術語  
9. 如何正確評價投資回報  
10. 資金的時間價值原理  
11. 什麼是複利  
12. 正複利與負複利
13. 投資的槓桿原理  
14. 投資市場的不可預測性  
15. 投資市場的波動原理  
16. 投資的安全邊際  
17. 投資的窪地效應

第 4 章 投資要讀懂宏觀經濟
1. 大環境決定小投資  
2. 經濟危機帶來投資的良機  
3. 利率調整中的投資理財機會
4. 匯率變化中的投資理財機會
5. 失業率和投資的關係大嗎
6. 消費者物價指數對投資的影響
7. 投資的黃金分割律
8. 什麼是風險
9. 從風險角度看理財
10. 風險的種類
11. 風險的成因
12. 投資與風險伴隨
13. 巴菲特如何規避風險

第 5 章 「股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 股票的概念
2. 股票的內容
3. 股票的性質
4. 股票與儲蓄的比較  
5. 股票與債券的比較  
6. 股票與投資基金的比較
7. 股票與期貨的比較
8. 股票的作用―—對於上市公司來說  
9. 股票的作用―—對於股民來說
10. 股息和紅利的來源  
11. 股息與紅利的發放方式  
12. 除權與除息  
13. 送紅股的優勢  
14. 配股的利弊
15. 股息紅利與投資回報
16. 業績增長與投資回報

第 6 章 怎樣走進股市?
1. 股市交易術語—―交易制度類
2. 股市交易術語—―研判分析類
3. 股市交易術語—―實盤交易類
4. 你了解開戶那些事嗎  
5. 股票的清算
6. 股票的交割
7. 交割的程式
8. 股票的過戶
9. 成交的基本原則  
10. 電腦自動交易競價作業程式

第 7 章 如何選出賺錢的股票
1. 選擇市場性優異的股票  
2. 選擇有潛力的低價股
3. 新上市的股票要特別關注
4. 選擇強勢產業的股票  
5. 分析炒作題材
6. 順勢投資法
7. 「拔檔子」操作法
8. 保本投資法  
9. 守株待兔法  
10. 以靜制動法  
11. 攤平操作法  
12. 加碼買進勻低成本法
13. 金融資產的投資三分法
14. 分散投資組合法  
15. 按投資期限制定的比例組合法  
16. 試探性分開投資法
17. 由風險情況制定的組合法  
18. 計畫模式法

第 8 章 教你買「基金」,不是「雞精」
1. 什麼是基金  
2. 澄清基金的幾個認識誤區  
3. 基金品種大觀  
4. 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區別  
5. 買基金就選「三好」基金
6. 基金投資勿忘風險
7. 長投心態戰勝市場  
8. 如何掌握基金投資的方法  
9. 基金定投
10. 投資共同基金  
11. 基金投資的四個價值點  
12. 買基金需掌握六點評估法則
13. 怎樣判斷基金的賺錢能力
14. 像局內人一樣買基金  
15. 基金不是拿來炒的  
16. 理性看待基金排名  
17. 如何計算基金的總回報

內容連載 頁數 2/5

大多數人賺取的人生第一桶金往往是靠打工實現的,所以在投資的時候用錢會非常謹慎。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觀念:現在自己的金錢資本太少了,先攢兩年吧,等儲蓄多了再拿出來投資。等兩年過後才發現,物價上漲,這點錢還是不夠投資的,於是再攢兩年吧。攢來攢去,發現即使一輩子也攢不到投資用的錢,於是就不再攢錢,而是找地方消費去了。

沒有一個富翁是靠攢錢發家的。建立理財觀念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識到掙錢和攢錢的區別。在物價上漲或貨幣貶值的時候,攢錢往往會使人變得越來越窮,富人則往往會在該省錢的時候省,該花錢的時候花,絕不含糊。

當然,同樣多的錢該如何花,方式不同最終產生的結果會很不一樣。會花錢,錢能給你帶來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收入;不會花錢,錢花了以後不但沒有任何收益,甚至還會賠錢。如何花錢,往往成為富人的工作―—他要將錢花得有價值。

日本的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在其新書《M型社會》中提出驚人的觀察結論―—攢錢可能會讓你越來越窮,必須要學會讓錢生錢,才是賺錢之道。他表示,「新經濟」浪潮改變了經濟社會結構,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目前正在快速消失,其中大部分向下淪為中、下階級,導致各國人口的生活方式,從倒U形轉變為M形社會。

回想過去在U型社會中,理財等於存錢,人們習慣手頭一有閒錢,就往郵局或銀行定存帳戶裡頭放,有時候連利率是多少都不太關心。但在M形社會,儲蓄雖然是累積資本的第一步驟,不過只會存錢的「守財奴」,很快就會被打入中、下階級,因為通貨膨脹侵蝕獲利的速度比利率上漲的速度快得多,把錢存進銀行,只會越來愈少!

M型社會的理財,應該是透過資產配置的風險控管效果,將資金分配在不同的工具中,以求最具效益的獲利率,達成各階段生涯規劃。簡單地說,隨著可利用的金融工具愈來愈多,例如基金、股票、債券,可選擇的市場越來越廣,例如歐、美、日新興市場與股市。我們為何總是墨守利率高不過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定期存款,而不去追求相對更多更穩定的報酬率呢?

3. 必須跑在CPI前面

在理財投資的過程中,考慮物價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小王、小李、小趙分別花4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之後又先後賣掉。

小王賣房子時,當時有25%的貶值率—商品和服務平均降低25%,所以小王賣了30.8萬元,比買價降低 23%。

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頁

售后保障

正品行货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权利声明: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