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表中從1971 ~ 80年至1991 ~ 98年哪洲的移民數量成長率最高

梁建章、黄文政:人口变化与政策变迁

2017年2月21日



作者简介

梁建章

梁建章,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


黄文政

黄文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

近年我国人口政策转变之快,尤其是春节以来官方舆论的转向之大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但其实,这些变化来得太慢,步伐依然还是太小。这点从国际比较来看就更为清楚。

中国自1971年实施计划生育,1980年启动以城市一胎化为特征的严厉生育限制政策;而2016年实施的全面两孩政策则是人口政策的重大逆转。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则要求,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之前的人口规划只给出人口总量不得逾越的控制目标,而这次规划则确定人口总量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这种差异反映了国务院已否定了人口越少越好的思路,认为目前生育率过低,需要提升。

与此相应,2017年央视春晚的多个节目都透出了鼓励生育甚至多育的理念。而大年初一央视一套《欢乐中国人》栏目更是出现多个呈现大家庭欢乐与祥和的节目,包括深圳四胞胎、安徽十姐妹、陕西四世同堂,与1990年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嘲笑和丑化多育家庭形成了鲜明对照。此外,许多地方电视台也在营造推崇家庭、鼓励生育的气氛。

近年人口政策转变之快,尤其是春节以来官方舆论的转向之大可能出乎许多普通人的意料。但其实,这些变化来得太慢,步伐依然还是太小。正像我们在本专栏之前超过100篇的文章所论述的那样,严厉的生育限制政策是判断失误、认识不足的产物;所有支持这一政策的理由长远来看没有一条是真正站得住脚的。这点从国际比较来看就更为清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系列三篇文章就介绍世界各地过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人口变化、各国和地区的应对措施。

人口变化在历史上通常被视为自然过程,到近代才有部分国家通过人口政策来影响或干预人口趋势,以期实现某种政治和经济目标。有些国家虽然没有目标明确的人口政策,但在其他方面的政策会影响到人口趋势。虽然人口过剩和人口控制思想源自西方,但西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实施过节育或控制生育的政策。相比之下,东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少数国家,曾尝试过柔性的节育措施,但力度和持续时间都远不及中国大陆的计划生育。目前,世界绝大部分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在鼓励生育,虽然这些地方生育率一般远高于中国。

在中英文互译中,中文的“计划生育”往往对应于英文的“family planning”,这种对应出现在中国官方及联合国的正式文件中。但这种对译极不合理。英文的“family planning”指家庭对生育数量和间隔的计划,决策主体是家庭,更合理的中文翻译是“家庭计划”;中文的“计划生育”是指政府决定家庭最多能生育几个孩子及需要多长的间隔,决策主体是政府。

这种对译无论对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有强烈的误导性。一方面,将中文的“计划生育”翻译成英文的“family planning”,让国外很多人误以为中国的“计划生育”只是“家庭计划”,淡化了中国政策的强制性色彩。另一方面,将国外的“family planning”翻译成“计划生育”,让很多中国人误以为国外的“家庭计划”就是中国意义的“计划生育”,大大弱化了人们对中国生育限制政策严重偏离人类常态的认知。

比如,2012年12月17日,《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参众两院通过“计划生育”法案,旨在平衡人口数量增长。该报道在网络论坛上被一些人渲染成连菲律宾都要实行“计划生育”了。殊不知,菲律宾的法案只是让公众获得一些生殖健康服务,如发放避孕工具和普及避孕知识,完全不同于中国强制性生育限制;而且这样柔性的提议也遭到了菲律宾天主教会的强烈反对。

下面简述世界各地的人口形势和政策变迁。我们基于2015年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找出1950年人口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再加上台湾和华人比例较大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及比较独特的以色列。为确保可比性,国家和地区的划分和历史人口以2015年的疆域及其对应的数据为准。之所以根据1950年而非2015年人口数量来选择国家和地区,是为了避免放大人口增长更快国家的入选概率而让选择性偏差影响结论。

为了让读者有直观了解,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在表格中提供其面积大致对应的中国区域、当前人口密度及过去人口增长与中国的对比等信息。有关面积的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署,生育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2016报告。我们使用国家统计局当年与上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数量的平均值,来对比联合国中其他国家的年中人口数据。作为参考,中国2015年的人口密度为143.39人每平方公里;从1950年到1980年,再到2015年,中国人口从5.468亿增长到1980年的9.812亿,再增长到2015年的13.712亿,增幅分别为79.45%和39.74%。

实际上,世界各地都经历过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卫生条件大幅改善带来死亡率急剧下降。在所列的34个国家和地区中,北美和欧洲国家和日本和阿根廷到1950年,已走过这一时期,所以在此之后人口增长相对缓慢;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和台湾在1950~1980年的人口增长率都要快于中国大陆。而从1980~2015年的人口增长率来看,中国大陆更是远低于其中大部分国家,甚至低于美国。

简言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从1950年到1980年,再到2015年的人口快速增长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在增长幅度上更是几乎全球垫底,不仅大大低于同期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低于人口转变时期的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更大范围来看,在本文未列出的人口较少的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中,也只有马里、柬埔寨、加蓬、古巴、阿富汗、尼泊尔、海地、突尼斯等极少数国家在1950到1980年的人口增长幅度略低于中国,而这些国家在这期间大都经历战乱和政局动荡。而从1980到2015年,发展国家中也仅有古巴、牙买加、毛里求斯以及极少数岛国的人口增长幅度低于中国。因此,从全球比较来看,无论是在1980年之前还是2015年之前,中国人口增长不是最快的,而几乎是最慢的。

(一)东亚和东南亚

【日本】生育率在1945~1948年超过4.0。在1949年将流产合法化并取消抚养补贴以抑制人口增长后,生育率从4.34降至1974年的2.05。到1974年,《日本人口动向——静止人口》白皮书,将政策目标从节育过渡到稳定人口规模,但生育率到1988年却进一步降至1.66。1989年,生育率跌至1.57的消息成为日本头条新闻。在1990年建立部际委员会,营造友育环境。

1995年,实施旨在扶助职业女性养育的“天使计划”,并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措施,如“父母休假法”、“新天使计划”等。2014年,政府公布的人口中长期目标为“人口在2060年维持在1亿左右”,将生育率从2012年的1.41提高至2.07。到2014年,生育率仍处在1.42的低位。

【韩国】生育率在1955~1960年超过6。在1962~1995年鼓励少生后,生育率从5.79降至1.63;为此韩国被称为“家庭计划”的成功典范。从1996至2004年,政府试图将生育率稳定至替代水平,但生育率依然从1.58降至1.15,并在2005年跌至历史最低的1.08。

自2005年,推出各种政策鼓励生育,但生育率依然徘徊在1.1至1.3。2010年9月,韩国宣布将投资3.7万亿韩元,用于扶助托儿和育儿教育;70%的家庭将从中受益。之前韩国就对生育第三孩的家庭提供奖金。生育率在2014年依然处在1.21的超低水平。

【台湾】面积略大于海南省,人口是后者3倍左右。台湾1964年推出节育政策,并在1967年表示,希望民众婚后三年才生育、间隔三年再生育、最多不超过三个孩子;从1971年起,台湾提出“两个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样好”的口号。在这一系列政策下,台湾生育率从20世纪60年代接近6的高位直线下降,到1984年降到更替水平之下后继续快速下降。

台湾自1990年提倡“适龄结婚,适量生育”,但生育率依然一路下滑,到21世纪初降到1.0的世界最低水平。台湾从2012年扩大各种鼓励生育的措施,包括编列32亿新台币育儿津贴预算,但近年生育率徘徊在0.9至1.3之间。2016年5月20日,台湾地区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提到台湾面临的前五大挑战中,有三个与人口直接有关,即“年金制度”、“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落”。

【新加坡】新加坡人口排名的上升主要归功于大规模吸引移民。生育率在1960年高达5.4。自1970年起,广泛宣传每家庭只生两个孩子,并采取一系列奖罚措施抑制生育并提倡优生优育。其间,新加坡生育率从1971年的3.0降到1987年的1.62。到1988年,在仔细检讨政策后,新加坡从控制生育逆转为鼓励生育,但效果差强人意。生育率在1988年反弹到1.96,之后整体上不断下滑,近年徘徊在1.1 至1.3之间。

新加坡国会于2013年通过《人口白皮书》,提出要在2030年前将新加坡人口增加30%至690万。为此,新加坡对内加大鼓励家庭生育多个孩子的配套奖励,对外增加引入移民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华裔生育率比其他族群更低。例如,2011年新加坡生育率为1.20,其中华裔1.08、马来裔1.64、印度裔1.09。

【越南】生育率在20世纪60年代超过6。越南是全球除中国外唯一实施过强制性生育限制政策的国家。但越南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另对生育间隔有所限制;符合政策的家庭在购房、孩子入学、就医等方面可得到优惠,生育三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则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违反政策规定的公务人员可能失去职位。

在2003年曾取消生育限制政策,但在2008年又重新恢复。近年越南生育率在1.8左右。2017年初,为了应对出生率下降带来的挑战,越南政府正在考虑修改人口政策,有望在2017年终止两孩政策,实现自主生育。

【泰国】生育率在1963年超过6。从1971年实施家庭计划后,生育率快速下降,到1993年降至1.96,2014年进一步降至1.51。非政府组织“人口和社区发展协会”与政府的密切合作是泰国生育率大幅降低的重要因素。泰国是第一个允许注射DMPA长效避孕针的国家,也是使用该技术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自21世纪初,泰国希望将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但生育率近年徘徊在1.5和1.6之间,远低于更替水平。

2016年7月,由官方“泰国研究基金”主持的论坛称,人口形势对泰国经济有三重影响:一是劳动力减少将在未来10年将使泰国年经济增速降低1到1.5个百分点,并将在未来30年将人均收入降低30%;二是养老金支出将大幅增长;三是泰国家庭福祉有面临崩溃的风险。在农村地区,年轻人去城里工作后,很多老人留下独自或与孙辈孩子同住。

【缅甸】 生育率在20世纪60年代处在6.0和6.2之间,自1970年开始逐步下降,1980年降到4.98,1990年降到3.45,2000年降到2.90,2014年降到更替水平附近的2.20。2012年7月,在获得英国等国家的捐助后,宣布开展家庭计划,促进妇女健康和避孕节育。

【菲律宾】 人口中80%以上信奉天主教,很多民众相信子女是上天的礼物,应顺其自然。生育率在1960年高达7.1,之后缓慢下降,1980年降到5.18,2000年降到3.77,2014年为2.98,为亚太地区最高。

在1971年就通过人口法案,将家庭计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多次调整。但由于天主教会的反对,政策更倾向于关注母亲和孩子健康,而非降低生育率。2012年,通过《关于为父母应尽职责、生育健康以及人口和发展提供全面政策的法案》,以保障公众能获得各种生殖健康服务。

【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全国56.7%的人口居住在面积仅占6.73%的爪哇岛。该岛面积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江苏省的1.23倍,人口是江苏省的1.75倍。

生育率在20世纪60年代超过5。1968年,成立了全国家庭计划协会,并把控制人口增长纳入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划将生育率降到2,使出生率到2000年减半。为此,相关法律规定了男子的最低婚龄,提倡女子20岁后生育,生育间隔为3 年,至30岁最好停止生育。在该计划之下,印尼生育率逐年下降,从1970年的5.47下降到1990年的3.12,再降到2010年的2.51,在2014年为2.46,略高于更替水平。

【马来西亚】生育率在1960年高达6.19、从1966年开始推行家庭计划,以促进母婴健康及降低人口增长率。此后生育率逐步下降,1980年降到3.79,2000年降到2.83,2014年降到1.94,低于更替水平。

马来西亚华裔占人口的比例在1970年为37%,到2010年降至24.6%,至2015年进一步降至21.4%。在马拉西亚,华裔的生育率长期低于其他族群。马来西亚统计部(DOSM)数据显示,2013年,马来裔、华裔、印度裔的生育率分别为2.64、1.38、1.47。

(二)南亚与西亚

【印度】生育率在2014年为2.43,接近更替水平。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实施家庭计划,生育率从1960年的5.87缓降至1974年的5.16。1975年,总理英迪拉甘地为应对政治动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该状态延续的21个月中,推行了大规模结扎运动,包括采取大量的诱使和强迫措施。该运动激起了民众强烈不满,是甘地在1977年大选失败的主因之一。之后,各届政府强调家庭计划要遵循自愿原则。目前,有四个邦推行节育政策。比如,马哈拉施特拉邦从2001年5月起规定,该邦政府工作人员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5》预测,印度将在2022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对此,印度国内意见不一,但舆论偏向于持正面态度。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完美的人口结构和未来最多的人口是印度最大资产。现任总理莫迪在2002年曾称人口暴涨是印度最大的危机,但当选之后未重申这一观点。

【巴基斯坦】1965~1970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包括家庭计划方案,但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家庭计划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生育率在1960年为6.6,到2000年仍高达4.58。自2002年,政府希望通过自愿节育等措施,到2020年把生育率降到2.1的更替水平。2014年,巴基斯坦生育率为3.62。

【孟加拉国】 生育率1970年高达6.95,1973年多部门合作,为育龄家庭提供避孕服务。此后生育率逐步下降,1990年降到4.49,2000年降到3.17,2014年降到更替水平附近的2.18。

【土耳其】生育率在1960年高达6.3。1965年通过立法,允许卫生部提供家庭计划服务,之后将堕胎和结扎合法化。到1969年,全国建立了432个家庭计划诊所,并在高出生率的东部农村使用流动车提供有关节育方面的教育和服务。此后,土耳其生育率逐年下降,从1965年的5.95,降到1990年的3.08,再降到2014年的2.07的更替水平附近。

2003埃尔多安就任总统后,大肆改革健康和卫生部门。他在不同场合明确反对节育和家庭计划。2014年12月,他在一个婚礼上致辞说:“控制生育与土耳其人的强国愿望背道而驰。要使国家变得更强大,我们需要更多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反对党多年来一直在推行‘叛国’的节育政策,这将会导致土耳其人口枯竭。一个孩子意味着孤独,两个意味着对抗,三个意味着平衡,四个则意味着丰富。大家不用担心多生孩子会带来家庭负担,因为真主会照顾所有的孩子。”2016年6月,埃尔多安称,拒绝成为母亲的女性是不完整的,女性至少生3个孩子。他表示自己支持女性追求成功的职业生活,但是职业生活不应该成为生养孩子的阻碍。埃尔多安和妻子育有两儿两女。

【伊朗】 生育率从1960年的6.9缓慢降至1970年的6.4。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政府曾鼓励多育,但1989年当选总统的拉夫桑贾尼,说服宗教界领导人支持家庭计划,鼓励每个家庭只生两个孩子。之后生育率迅速下降,从1990年的4.8降到2001年的2.0,低于更替水平。2007年,生育率跌至1.87,为中东最低。2006年,新任总统内贾德明确表示反对“两个孩子就够了”的政策。

2012年7月,政府宣布家庭计划政策不合时宜,伊朗人口应增长至1.5至2亿。为此,伊朗取消所有人口控制的预算安排,转而斥资1900亿里亚尔,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用于鼓励生育。但之后生育率继续下降,从2012年的1.74,降到2013年的1.73,再降到2014年的1.71。虽然目前伊朗在人口数量上相比周边国家占有优势,但由于其生育率远低于周边国家,人口老化和人口萎缩将使得伊朗优势不再,未来中东的政治版图将大为改观。伊朗国内有人认为拉夫桑贾尼的人口政策毁掉了伊朗的前途。

【以色列】 实际控制面积相当于北京市域的1.31倍,一半以上国土为沙漠。以色列一直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并从全球吸引犹太移民。以色列法律规定, 世界上任何犹太人都有权在以色列定居。以色列拥有发达的全民医疗保健体系,按人均计算,以色列助孕诊所数量高居世界首位。

但被称为“哈瑞迪”的正统教派和阿拉伯裔的高生育率在改变以色列的人口构成。2014年,以色列的哈瑞迪教徒和阿拉伯裔的生育率分别是7.1和3.5,而全国平均是3.0。在2013年,哈瑞迪教徒和阿拉伯裔分别占以色列人口的11.7%和20.7%,但在小学生中则分别占18.6%和27.1%。以色列中央统计局预测,到2059年,哈瑞迪和阿拉伯裔将可能占到以色列犹太人口的一半。这种内部的人口变化趋势将左右以色列的未来。

(三)北美和欧洲

【美国】 生育率在20世纪60年代初达到3.65后,逐年下降至1976年的最低点1.738,之后缓慢回升,在21世纪头10年一直稳定在更替水平附近,但近年有所下降,到2014年为1.86。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在2013年就吸引了99万合法移民。2013年,美国还有约1130万非法移民;非法移民的孩子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也能被公平对待。

在美国,“人口政策”一词长期以来专指美国政府旨在影响第三世界国家人口形势的相关政策。但近年美国公开声明,美国对外人口政策的目标只是提升健康和教育,不支持任何稳定或控制人口的政策。美国国内没有宗旨明确的人口干预政策,但美国法律被认为是鼓励生育的。比如,美国的税法有利于多孩家庭,而移民法则确保美国大规模吸引海外移民。

【加拿大】生育率在1960年为3.81,此后逐步下降,1980年降至1.74,2000年降到最低点1.49,近年有所回升,2014年为1.61。没有明确的人口政策,但一些家庭保障措施,如“牛奶金”被认为可促进生育。魁北克省则推出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为新生婴儿提供津贴和普遍的儿童照料服务。

【英国】 生育率在1964年达到2.93后逐年下降,2001年降到历史最低的1.63,此后逐步回升到1.9左右,2014年为1.83。没有特别的人口政策。虽然经历战后生育潮,但战争伤亡、劳工短缺及前殖民地独立带来许多移民。近年,欧盟的人口自由流动法令,也提升了英国入境移民净值。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数据,2012年有25.5%的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出生的婴儿的母亲出生于境外。对移民问题的担忧是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德国】生育率在1964年为2.54,之后逐年下降,到1994年降到1.24的最低点,2014年只有1.39;德国现在是欧洲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其东部地区生育率比西部更低。德国人口在1998年达到峰值8201万后,就逐渐减少,至2015年已减少132万。

低生育率是德国社会的“心病”;学界普遍认为,如果德国生育率持续走低,德国经济将逐渐萎靡,仅养老金和医疗开支负担就将拖垮德国经济。为了缓解养老金困境,德国在2007年批准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自2007年,德国大幅提高政府的育儿补助金额,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育率,但期待的婴儿潮并没有出现。

【法国】生育率也从1963年的2.89降到1994年1.73最低点,之后逐步回升到2006年的2.0,到2014年为1.99,处于欧洲最高之列。很多人以为法国的高生育率主要归功于穆斯林移民,但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法国穆斯林的生育率为2.8,而非穆斯林的生育率也达到为1.9。

法国世界上生育率下降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认识到低生育率危害并积极应对的国家。基于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运衰微的惨痛教训,法国自1939年起就开始鼓励生育。如今,政府通过改进的所得税法、家庭补助基金、入学补助金、缩短生育二孩以上妇女的退休参保费缴纳年限等多种方式,支持养育孩子的家庭,并向三孩以上家庭倾斜;相关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政府还将全日制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确保女性工作职位少受生育影响,鼓励企业为在职母亲提供育儿便利,并在经济上承担部分费用。

【意大利】生育率在1964年达2.65,1977年下降到1.93,1995年降到最低点1.19,此后略有回升,到2014年为1.39。2003年11月,宣布对生一胎以上的家庭给予经济补贴。2016年5月,卫生部长罗仁琴表示,政府计划将有子女家庭的补贴翻倍。她说,“2015年,全意大利只有48.8万婴儿出生,是这个现代国家1861年建立以来最少的。如果就这样下去,无法扭转颓势,不到十年时间,每年出生婴儿数量就将减少到35万以下,比2010年低40%—简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2015年6月,43岁的罗仁琴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以身作则“为国增产”。

【西班牙】在佛朗哥统治期间,西班牙禁止避孕和堕胎。生育率在1964年达到3.01。自1970年将避孕合法化,至1985年起允许有条件的堕胎。生育率到1980年降到2.2,到2000年降到1.23,近几年则徘徊1.2至1.4之间,处于欧洲最低之列。

【俄罗斯】在前苏联时代,俄罗斯就大力鼓励生育,但生育率长期低迷,在1960年为2.52,之后逐年下降。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均寿命大幅下降,生育率在1999年更是降至历史最低的1.17,人口不断萎缩。即使算上外来移民,不含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口从1992年的1.488亿萎缩到2015年的1.435亿。

总统普京称人口减少是俄罗斯最尖锐问题,他在国情咨文上强调“每个俄罗斯家庭都应该生育至少3个孩子”。自2007年,大力强化了对多子女家庭的扶持。得益于人口增长计划的实施,近年生育率有所提升,从2000年的1.2升到2014年的1.75,加上人均预期寿命回升,人口自2010年起实现增长。但此次回升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年龄结构形势和预期寿命的变化;由于生育率始终低于更替水平,俄罗斯人口增长无法持续。

【乌克兰】苏联解体前,乌克兰一直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生育率在1960年为2.24,至1990年保持在1.8至2.2之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生育率急剧下降,2000年降至最低点1.09,人口也进入负增长。近年生育率有所回升,2014年为1.50。

【波兰】 生育率在1960年为2.98,此后逐年下降,到2003年降至最低点1.22,之后略微回升,2014年为1.29。政府长期鼓励生育。具体措施包括直接的生育补贴,减免父母所得税等措施。但由于养育费用居高不下,生育率回升幅度很小,在2014年为1.29。

【罗马尼亚】 生育率在1960年为2.34,此后逐步下降,1966年生育率降至1.9。为了提高生育率,时任总统齐奥塞斯库在1966年发布法令,实行强制多生的政策,包括禁止避孕,除特殊情况禁止堕胎,并征收单身税。例如,40岁以上的、已生4个孩子的妇女才允许堕胎;45岁以下的妇女每隔一至三个月必须由执法人员检查是否怀孕。此后,罗马尼亚生育率明显提高,1967年曾达到3.66,但随后逐年下降,到1991年降至1.59,2001年降至最低点1.27。近年生育率略有回升,2014年为1.41。

(八)非洲和拉丁美洲

【埃及】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人口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的河谷和三角洲,98%的人口居住在占全国3%的土地上(Fouberg、Murphy、de Blij,2009),即在大约相当于两个北京市域的土地上居住了9000万人。

生育率在1960年高达6.63,此后缓慢下降,1980年降到5.56,到2008年降到最低点3.0左右;这与当时的总统穆巴拉克大力提倡一个家庭只生两个孩子有关。近年生育率有所上升,在2014年为3.34。

【尼日利亚】目前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经济体。生育率在1980年高达6.78,此后略有下降。巴班吉达军政府统治的1985年到1993年,曾发布法令规定每个妇女最多只能生育4个孩子。这项法令遭遇不同社会阶层的普遍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到2014年生育率仍然高达5.65。根据联合国2015年人口展望预测,到2050年尼日利亚年出生人口将超过2000万,是中国2015年的1.23倍。合理预计,中国出生人口在2050年将远少于2015年的水平。

【埃塞俄比亚】生育率在1984年高达7.44。对此,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家庭计划工作。从2000至2010年,埃塞俄比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接受国际节育援助最多的国家,避孕普及率从2000年的6.3%,升至2011年的27.3%。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生育率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14年降至4.40。

【巴西】地广人稀,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在全国26个州中,东南部太平洋沿岸的4个州集中了全国44%的人口,而辽阔的亚马逊平原却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

在1974年以前鼓励人口增长,但生育率从1960年的6.2降到1973年的4.7。在1974~1980年间,对人口趋势采取不干预态度。从1980年至今,推广避孕和绝育措施,生育率从1980年的4.07降至2012年的1.81。生育率到2014年仅为1.79,低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

【墨西哥】 生育率20世纪60年代处于6.7和6.8之间。政府在1965年成立人口研究基金会,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研究和推广。 生育率早1980年降到4.84,2000年降到2.75,2014年降到2.24,处于更替水平附近。

【阿根廷】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是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生育率在1960年为3.11。此后一直到1990年生育率始终稳定在3.0至3.4之间。1991年以后,生育率逐步下降,2000年降至2.56,2014年降至2.32,略高于更替水平。

文章选自财新网,2017年2月14日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