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血管 疾病 可以 吃 人 蔘 嗎

清明節氣天氣變化大,加上人體內肝氣正旺、容易情緒失調,容易引起高血壓等三高症狀,因此是一年之中的養生關鍵期。陳潮宗中醫師指出,三高可說是現代人的富貴病,平時應以飲食控制,也可配合高麗蔘等中藥調理,徹底遠離心血管危機。

清淡飲食養脾胃、控三高,高麗蔘也是調養好幫手


中醫認為在節氣中清明是肝氣最旺的時候,肝氣旺容易傷脾胃、阻礙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容易造成情緒失調,或是引起高血壓等心血管問題,建議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果。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潮宗中醫師表示,像是大蒜性味辛溫,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及血脂的作用,洋蔥溫中散寒,能行氣消食,也有減少周邊血管及冠狀動脈阻力的作用。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調養好幫手,就是高麗蔘。

中醫古籍《神農本草經》將人蔘列為上品,是能夠大補元氣、延年益壽的珍貴藥材。過去認為服用人蔘可能使血壓上升,不過陳潮宗中醫師指出,英國劍橋大學的現代藥理學研究中心通過實驗證實,人蔘對非正常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大劑量應用時為「血管擴張藥」,小劑量則表現為血管收縮作用,透過改變劑量有助血壓患者調節血壓。

另外也有動物實驗 (註1)研究發現人蔘有改善高血脂的作用,萃取自人蔘的紅蔘酸性多醣(red ginseng acidic polysaccharide, RGAP),可降低高血脂症的血中三酸甘油酯和游離脂肪酸濃度;人蔘皂苷則可以調節肝臟的代謝功能,降低體重、空腹血糖、胰島素濃度和血中總膽固醇等,同時改善胰島素阻抗,避免代謝症候群的產生,阻斷心血管疾病源頭。尤其高麗蔘具有含有30多種人蔘皂苷,更適合民眾食用。

飲食3高1少、運動把握333,吃蔘養生1原則效果更佳

也因為高麗蔘等中藥具有適應原(adaptogens)的特性,無毒性、並具有使身體機能正常化的能力,必須久服才能顯現效果。三高、心血管疾病基本上屬於生活習慣病,大多為飲食及運動習慣不良日積月累而成,若能配合平時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得危險因子如體型肥胖、糖尿病、鹽分過量、吸菸酗酒、缺乏運動等都能有所改善,更能預防悲劇來的措手不及。

必須注意的是,以高麗蔘作為日常調理的一部分,如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甚至久久才吃一次大量高麗蔘,都會影響高麗蔘能夠發揮的效果,陳潮宗中醫師提醒,透過食用高麗蔘來幫助調理體質,一定要堅守「少吃常吃」的原則,才是正確「吃蔘養生」的方式。

心 血管 疾病 可以 吃 人 蔘 嗎

陳潮宗中醫師提醒,透過食用高麗蔘來幫助調理體質,一定要堅守「少吃常吃」的原則,才是正確「吃蔘養生」的方式。

而飲食方面建議把握「3少1高」的原則,少鹽、少糖、少油、高纖維質,營養來源也要慎選,以全穀、蔬菜、豆腐、魚肉、雞肉為主,避開糕餅、手搖飲所含的糖分及反式脂肪;運動不妨從簡單的多走路、多爬梯開始,再慢慢增加運動的強度及運動時間,以達到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的「333」原則,幫助消耗體內的多餘能量並鍛鍊心肺功能,方能強健身體,遠離三高風險,若欲瞭解更多保健相關資訊歡迎參考>> https://www.ginsenglibrary.org/

註1. 資料來源:
1.Kwak Y. S.; Kyung J. S.; Kim J. S.; Cho J. Y.; Rhee M. H.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s of red ginseng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 Korean red ginseng<韓國紅蔘酸性多醣的抗高血脂作用> .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10; 33: 468-472
2.Lim S.; Yoona J. W.; Choia S. H.; Choa B. J.; Kima J. T.; Changa H. S.; Parkd H. S.; Parkd K. S.; Leed H. K.; Kime Y. B.; Janga H. C. Effect of ginsam, a vinegar extract from Panax ginseng, on body weight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in an obese insulin-resistant rat model. <人蔘皂蔘對肥胖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中體重和葡萄糖穩態的影響。>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2009; 58: 8-15

心 血管 疾病 可以 吃 人 蔘 嗎

陳潮宗 中醫師
-現任:陳潮宗中醫診所負責醫師、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創會理事長
-專長:中醫藥、針灸、動作分析、體重控制、醫學工程、中醫醫學美容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清明節氣天氣變化大,加上人體內肝氣正旺、容易情緒失調,容易引起高血壓等三高症狀,因此是一年之中的養生關鍵期。陳潮宗中醫師指出,三高可說是現代人的富貴病,平時應以飲食控制,也可配合高麗蔘等中藥調理,徹底遠離心血管危機。

▲陳潮宗中醫師提醒,若要透過食用高麗蔘來幫助調理體質,一定要堅守「少吃常吃」原則

中醫認為在節氣中,清明是肝氣最旺的時候,肝氣旺容易傷脾胃、阻礙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容易造成情緒失調,或是引起高血壓等心血管問題,建議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果。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潮宗中醫師表示,像是大蒜性味辛溫,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及血脂的作用,洋蔥溫中散寒,能行氣消食,也有減少周邊血管及冠狀動脈阻力的作用。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調養好幫手,就是高麗蔘。

中醫古籍《神農本草經》將人蔘列為上品,是能夠大補元氣、延年益壽的珍貴藥材。過去認為服用人蔘可能使血壓上升,不過陳潮宗中醫師指出,英國劍橋大學的現代藥理學研究中心通過實驗證實,人蔘對非正常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大劑量應用時為「血管擴張藥」,小劑量則表現為血管收縮作用,透過改變劑量有助血壓患者調節血壓。

另,也有動物實驗研究發現人蔘有改善高血脂的作用,萃取自人蔘的紅蔘酸性多醣(red ginseng acidic polysaccharide, RGAP),可降低高血脂症的血中三酸甘油酯和游離脂肪酸濃度;人蔘皂苷則可以調節肝臟的代謝功能,降低體重、空腹血糖、胰島素濃度和血中總膽固醇等,同時改善胰島素阻抗,避免代謝症候群的產生,阻斷心血管疾病源頭。尤其高麗蔘具有含有30多種人蔘皂苷,更適合民眾食用。

心 血管 疾病 可以 吃 人 蔘 嗎

▲陳潮宗中醫師提醒,若要透過食用高麗蔘來幫助調理體質,一定要堅守「少吃常吃」原則

也因為高麗蔘等中藥具有適應原(adaptogens)的特性,無毒性、並具有使身體機能正常化的能力,必須久服才能顯現效果。三高、心血管疾病基本上屬於生活習慣病,大多為飲食及運動習慣不良日積月累而成,若能配合平時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得危險因子如體型肥胖、糖尿病、鹽分過量、吸菸酗酒、缺乏運動等都能有所改善,更能預防悲劇來的措手不及。

必須注意的是,以高麗蔘作為日常調理的一部分,如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甚至久久才吃一次大量高麗蔘,都會影響高麗蔘能夠發揮的效果,陳潮宗中醫師提醒,透過食用高麗蔘來幫助調理體質,一定要堅守「少吃常吃」的原則,才是正確「吃蔘養生」的方式。

而飲食方面建議把握「3少1高」的原則,少鹽、少糖、少油、高纖維質,營養來源也要慎選,以全穀、蔬菜、豆腐、魚肉、雞肉為主,避開糕餅、手搖飲所含的糖分及反式脂肪;運動不妨從簡單的多走路、多爬梯開始,再慢慢增加運動的強度及運動時間,以達到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的「333」原則,幫助消耗體內的多餘能量並鍛鍊心肺功能,才能強健身體,遠離三高風險。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懷孕子母線變黑 名醫蘇怡寧:不會因為長這條線就世界末日
32歲男頭皮長痘痘、結果頭髮也掉…原來竟是這病症
你還沒有?這張時下最夯的捐贈卡 全台超過43萬人擁有
28歲男尋花問柳不戴套 全身起紅疹才知中鏢染梅毒

心 血管 疾病 可以 吃 人 蔘 嗎

很多人認為,氣虛就是要補氣,但補氣對西醫來說,下一步血壓就上升!一名高血壓的老病患都有規律服藥,但這兩天突然血壓升高,其他檢查卻是正常,老病患這才問:「醫師,我是不是氣虛?之前容易疲勞,家人買了人參說可以補氣,結果血壓就高了,請問這有關係嗎?」

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分享此案例,並提醒,「人參很補要非常小心!」他請病患停止服用人參,果然2周之後血壓就自然下降,病患也完全恢復正常。劉中平表示:「適當的使用人參,似乎可以調節體力;但是如果體質不適合,有可能會讓血壓直接飆高。」

看更多:血壓正常≠心臟沒病!走路喘、走不遠 別再以為正常老化

人參藥性會讓血壓上升!

劉中平說明,其實不管是學理上或動物實驗,「人參」本來就是會讓血壓上升,早期中醫並沒有針對高血壓來治療,只是現代人高血壓的情況不少,而用中醫理論去推測,高血壓的人可能氣虛、疲勞、心火旺等。目前透過補氣來治療高血壓,中醫有許多方法和理論,不過許多研究顯示,人參如果食用過多,滋補過量,反而會造成血壓上升。

劉中平提到,目前包括藥害救濟基金會和中醫師公會聯合會都認為,高血壓的病人要非常小心使用人參。若有少數中醫用人參幫病人補氣,可能還是要很小心,因為有8成的人,血壓還是會高,少數人如果補得剛剛好,可能血壓會穩定一點點,但一定要知道,人參本身的藥性是會讓血壓上升的。

看更多:一張表搞懂食補、西藥禁忌!人參、甘草、當歸、黃耆不要跟這些藥一起吃

穩定血壓!高血壓飲食禁忌3要點

劉中平也提醒,高血壓患者都不要吃太補的東西,人參、薑母鴨、麻油雞等都不建議,高血壓要補氣的話,盡量涼補,不要熱補。至於高血壓有哪些飲食禁忌要注意?劉中平說明以下3點:

1.減鈉

劉中平表示,西醫治療高血壓,最重要的就是「減鈉」!統計發現,約40%成年人的血壓高,和鈉離子的攝取有關,所以高血壓病人只要減少食物中鈉離子的攝取,血壓就會下降。

他也建議,三餐中,選擇一餐吃沒有調味的食物,例如燙青菜不要加鹽,魚肉用蒸煮的方式,吃蒸魚、水煮雞肉等。他提醒,若是三餐都吃外食者,鹽分一定會超量,一旦鹹度超過,一定會造成高血壓。

看更多:吃涼麵當心血壓飆!營養師點名6種「夏日隱藏版高鈉食物」

2.吃大量蔬菜,攝取高纖維

高纖維食物除了能幫助排便之外,其纖維質可以降低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對高血壓有好處。

3.體重控制

劉中平表示,研究發現體重過胖者,只要體重下降1公斤,血壓就會下降1mmHg;他也常跟病人說,減10公斤的話,可以減少1顆血壓藥,其實患者只要減3、5公斤,都可以看到血壓有明顯進步。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劉中平醫師

→投票選你最愛的功能再抽廚具組,活動至2021/9/26!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心 血管 疾病 可以 吃 人 蔘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