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有學習歷程嗎

2021 年 7 月 24 日上午 12:18

你的孩子暑假後就要升高中,學習歷程你了解嗎?108課綱明年就要第一次用學習歷程檔案申請校系了,20%~50%的個人申請佔分比當然要了解掌握!本文簡單整理六大學習歷程要點,再加上最重要的六大建議,希望幫你開始預備!

學習歷程檔案的六大要點及注意事項

簡單說明這六個要點的額外注意事項:(更多資料可參考「108課綱資訊網-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1.「課程學習成果」上傳件數限制:學生「每學期」上傳至學校資料庫,每學年最多勾選6件由學校上傳至國教署中央資料庫,但申請大學時只能勾選3件給大學參採(技專院校最多9件)。
2.「多元表現」上傳件數限制:學生「每學年」上傳,最多勾選10件由學校上傳至國教署中央資料庫,但申請大學時只能勾選10件給大學參採
3.綜整心得:在未來申請大學校系時,還要再另外撰寫「綜整心得」,進一步說明上述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和自己所申請科系之間的關聯性。
4.自主學習計畫:屬於「多元表現」,是關於每週「彈性學習」時間(每個學校每週都有一個下午)的規畫計畫,高一生必須在開學一個月內提出「自主學習計畫」,據統計約70%大學對這個項目都有一定程度以上的重視。

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六大建議

學習歷程在108課綱之下就像是一份申請大學的「履歷」,掌握這個基本原則之下,我們給你以下六個建議:
建議1.先搞清楚學習歷程檔案的對象
基本上審核學習歷程檔案的是申請學系負責的大學教授,因此我們需以審核者的角度來看待提出的檔案。如果你是大學教授,審學習檔案又不是你的專職,就不會一個個認真看,也不會想看太長的,反而重點會放在實際面談時,因此綜整心得的重點會放在(1)突顯孩子的亮點,不用太多、特別就好;(2)說明為什麼我要申請這個校系;(3)好閱讀,有開頭、內容、結尾的完整架構;(4)篇幅不要太長,3~10頁是最好的;總之就是讓教授先給你談談的機會,這不是跟找工作很像?恐怕家長你就是個中高手呢!
建議2.學習歷程表達三大重點
「自主學習」、「自我表達」、「自我反思」的態度必須貫串在全部有關心得整理的文件中,這三項的內涵我們在《面對108課綱時代的7大關鍵》《打造孩子未來競爭力三大關鍵》中有很多說明,可以參考。
建議3.充分利用檔案上傳的「公平性」
很多家長覺得每學期或是每學年要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很麻煩,也對數目有限覺得緊張,怕做錯選擇;其實這也代表著「公平性」。「按時必須上傳不能更改」和「每個人上傳項目相同」使每個學生的立足點相同;想像一下若有一位家庭背景較好,平時就參加許多各類活動的同學,和另外一位雖然資源有限但是很清楚自己方向的同學,他們在「學習歷程」和「備審資料」上的差別:(備審資料是在108課綱之前,在學測成績出來後搭配提交的申請校系的資料)

你可以看見,學習歷程是較為公平的,所以與其抱怨麻煩,不如在國中(甚至小學)就提早陪伴孩子探索興趣,高中一開始能夠再深入探索,就算興趣轉向也沒關係,可以向審查教授說明探索興趣的過程,反而會使申請校系的動機看起來是經過探索得來而真實的。(參考:108課綱時代,台灣也可以有馬斯克)
建議4.參加活動課程多不如聚焦
我們做個比較:(1)一個花了許多時間和資源,參加許多活動,但是卻無法說明他「為什麼要參加?」和「他獲得什麼」的同學;(2)另一個雖然只上傳上限所需資料,但是聚焦於自己想申請的校系,並能充分說明「為什麼要參加?」和「他獲得什麼」的同學;如果你是審核教授,你會優先想和哪一位面談,當然是後者!所以「與其亂槍打鳥,不如聚焦尋求!」(如何找到興趣,可參考:108課綱10個大哉問)
建議5.前三志願學校不見得就最好
常有評論提到108課綱之後學校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同一地區的「名校」,可能會有更多的「課程學習」項目或是提供「自主學習計畫」建議,成為一種資源落差;這是可能的,但是未必代表名校就是有優勢。實際上,這很大部分來自於華人「大就是好」的既有觀念;試問,如果您的孩子從小就已經發現了主要的興趣方向,他還需要進什麼項目都有的第一志願「名校」嗎?其實這麼一來,您只要陪他鎖定區域特定學校(發展方向符合)的就好,但如台北某高中有「國際語言班」而且不是前三志願,這樣孩子當然可以在學習歷程上傳的項目可以更聚焦,也更有自己探索的深度,甚至還有參與繁星計劃的機會,在會考時,孩子的壓力反而會減輕,甚至於有一些非都會區社區大學卻提供非常有創意的課程,反而突顯孩子的特別。
建議6.以你的陪伴協助為最佳,找補教界不是萬靈丹
從前面幾個建議看來,學習歷程恐怕以你找工作的一定經驗,加上工作所磨練出來的表達能力,就已經有能力可以協助孩子準備,另一方面在「自主學習計畫」和課程選修項目決定時,最接近孩子的是學校老師;如果我們能夠在關鍵時刻陪伴,並和孩子多交流,其實我們就已經可以幫他很多,並且這也能提升親子關係(關於「陪伴」在108課綱時代的重要,請參考:父母就是「美國隊長」:108課綱時代的三大任務),相較起來,找補習班作為「學習歷程顧問」並非萬靈丹(學費也相當不低……),況且若不是孩子自己所要的,他真的能在面試時表現的好嗎?

結語:充分利用制度中的有利點,塑造孩子的優勢

108課綱已經是確定要執行!不可諱言的是,的確有許多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執行配套的不足,但是如《兩岸教育結構比一比!原來台灣學生這麼幸福?》一文所分析,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確有其助益。我們不如直接來利用新課綱中的特點,如建議3.4.5.中看到的公平性以及培養孩子發現興趣及自我這樣的方向,提早開始陪孩子探索、練習自我反思、學習自我表達,讓孩子具有未來優勢;以新的眼光來看,其實這是一個對培養網路時代競爭力很有幫助的教育革新,順流而下,孩子未來可以更有競爭力!加油!

喜歡我們的內容嗎?請幫我們按個讚
或「訂閱」我們!

台灣教育改革在近幾年來歷經了多次的重大改變,從早年的基測改會考、PISA考題到近年來的108課綱與學習歷程檔案,每一次的新制上路,對於學生與家長而言都必須花心思去瞭解詳細的規則與內容。近期因為檔案遺失鬧得沸沸揚揚的學習歷程檔案,正是現在高中生必須面對的新課題。究竟學習歷程檔案是什麼?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要怎麼做?本文將為你詳細介紹有關學習歷程檔案的大小事,從準備原則到注意事項提醒,幫助各位學生家長做好萬全的準備!

學習歷程檔案是什麼?4大學習歷程內容介紹

教育部為了完整記錄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學習表現,因此在108年制定了「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期望利用學習歷程檔案取代過往大學個人申請自製的備審資料。教育部宣稱透過每個學年定期製作、上傳的方式,將可以幫學生減輕在升學考試之後還要從頭開始製作備審資料的壓力,並且也能督促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多多探索興趣,幫助自己在升學時找到符合志向的科系。一般來說,學習歷程檔案通常會包含以下4大內容:

  1. 學生基本資料

    學生基本資料,例如:就讀學校/科別、個人身分證號碼、在校擔任幹部/職位、參與的社團名稱等,這部分會由校方每學期進行更新

  2. 學生修課紀錄

    此項目會將學生修習過的課程、學習成績詳細記錄,同樣會由校方每學期進行更新

  3. 課程學習成果

    課程學習成果是指學生在修習相關課程時,所產製出的作品、作業、心得報告、相關研究等學習成果。形式不拘,通常會由校方或任課老師設計範本,學生依據範本與課程學習所得的知識,進行成果的產製。完成後會由任課老師進行成果認證,再由學生每學期將檔案整理上傳

    (備註:關於課程學習成果的格式,各學校通常都會在校網上傳範本,學生可自行下載參考。)

  4. 多元表現

    此項目是指學生在修課之餘的彈性時間中,參加社團、營隊、講座等多元形式的學習紀錄。與課程學習成果相同,多元表現的製作並沒有固定格式,學生可以依照校方或教師提供的範本製作,亦可自行選擇呈現方式。多元表現不須經由教師認證,由學生製作整理後,每學年自行上傳

    由以上整理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學習歷程檔案與傳統備審資料最大的不同在於,學習歷程檔案重視一步一步的學習累積,從高中在學階段就開始準備,不僅可以確保資料的完整,同時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成長,更可以避免學生因為準備時間倉促,利用海量的獎狀填充備審資料。

    (若想深入瞭解學習歷程檔案,可以參考:108課綱資訊網-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怎麼做?掌握3大學習成果準備原則

瞭解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後,以下替各位學生與家長歸納,在製作學習歷程時的準備原則:

  1. 重視內容與個人的連結,勿追求數量

    首先,學習歷程檔案在大學個人的申請階段,是有勾選數量限制的,因此千萬不要有成果越多越好的想法。在製作時要注重成果的品質,不要被「知名活動、高名次才有用」給侷限,重點是每一個活動、作業對你在知識的學習、生涯發展的意義為何,多多與個人的成長連結,當大學教授看到時,也才會明白你的個人特質是否符合系所需要。

  2. 認真構思「摘要」的撰寫

    不論是課程學習成果又或是多元學習表現,在整理時務必要養成寫摘要的個性,因為大學教授在審查時要閱讀大量考生的資料,內容完整且精簡的摘要可以幫助教授快速瞭解這份成果對你與生涯發展的關連。此外,也務必要留意內容的完整性,切記不要虎頭蛇尾,讓得來不易的成果大打折扣。

  3. 與個人志向發展的相關性

    除此之外,建議學生可以對於自己的志向有概略性的規劃,並且在求學過程中朝著該方向前進,這麼做不但可以加強學習成果與報考科系的連結,更可以讓學生探索自身興趣及性向。

學習歷程檔案格式限制與注意事項提醒

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編制的「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說明手冊」中指出,學習歷程檔案格式在上傳時需要注意以下大小與檔案限制:

學習歷程檔案項目檔案類型限制檔案大小限制學生基本資料學生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
由校方上傳,不適用
由校方上傳,不適用
文件(圖片與文字):pdf、jpg、png 4MB
影片與聲音:mp3、mp4 10MB
簡述:純文字 100字以內
文件(圖片與文字):pdf、jpg、png 4MB
影片與聲音:mp3、mp4 10MB
外部連結:文字 -
簡述:純文字 100字以內

(備註:表格中的上傳容量限制為教育部最新公告調整,自109學年度開始實施。)

學習歷程檔案內容注意事項

另外,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時,務必要留意以下2點注意事項:

  • 不要捏造不實經歷
  • 務必要由本人親自撰寫

常見問題整理:學習歷程檔案多元表現什麼時候要上傳?

除了容量與格式的限制之外,許多家長與學生也會搞不清楚多元學習表現的上傳時機,以下替大家整理了表格,供大家參考:

順序123操作時機處理平台學生操作項目
學生在學時 學生在學時/每學期 學生報考科系時
各校學習歷程平台 教育部中央資料庫 大專院校備審資料系統
由學生自行上傳至各校的學習歷程平台。 每學年由學生將從上傳至各校學習歷程平台的檔案中,勾選至多10件,由學校上傳至教育部的中央資料庫。 學生由每學期上傳至中央資料庫的多元表現檔案中,勾選至多10件,提交至招生單位。

學習歷程檔案其餘常見問題

  • Q1:如果生涯規劃突然換方向,過去的學習歷程是不是就沒用了?

    A1:依然可以使用,考生在呈現時可以加強說明過往學習歷程,對於自己探索興趣與志願科系的幫助。

  • Q2:學習歷程準備有什麼明確的方向規定嗎?

    A2:並無強制的格式規定,考生可以參閱相關科系的學習建議,以大面向的領域作為準備檔案時的方向規劃。

學習歷程好難準備?線上教育顧問讓你事半功倍|三貝德升學王

經過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對於學習歷程有了更多的瞭解,繁瑣的準備內容,很少有人可以一步到位,若你需要相關的專業建議,三貝德升學王的線上教育顧問會是你很好的選擇!

國高中數位學習第一領導品牌「升學王」,擁有最完整的108課綱學習歷程輔導服務,可以協助家長與學生盤點多元表現與其他資料的完成度。而最令家長與學生傷腦筋的大學志願選填,這一點升學王也幫你想好了,提供多元的性向探索活動,幫助學生瞭解自己的性格,同步進行大考精準落點分析,不僅給予校系選擇建議,更協助學生選填志願,一舉搞定升學大小事。

想要瞭解更多學習歷程服務的詳細內容,歡迎直接聯絡我們,將有專人提供諮詢協助或是填寫線上表單申請升學王智慧學習歷程輔導,取得升學第一手資訊,三貝德學習零負評,打造滿分學霸。

延伸閱讀

  • 112學測準備必收!5點看懂新制範圍,掌握升學考試關鍵
  • 【108課綱差異表】最新課綱改什麼?3分鐘帶你了解6大要點

學習歷程用在哪裡?

學習歷程檔案有二個平臺,一個是學校建置的學校平臺,另一個是教育部建置的中央平臺。 學生的學習歷程先上傳至學校平臺,再由學校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到中央平臺。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分為四大項: 基本資料:學生學籍資料,包含姓名、擔任校級、班級、社團幹部紀錄及其他相關資料。

學習歷程要傳幾個?

學習歷程檔案其實就是升級版的備審資料,檔案包含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學校依規定登錄),以及學生固定每學年上傳最多6件課程學習成果及10件多元表現。

學習歷程怎麼弄?

如何準備學習歷程檔案.
基本資料 學生基本資料,包含擔任幹部等 由學校人員「每學期」進行上傳.
修課記錄 各科目課程學業成績及課程諮詢紀錄 由學校人員「每學期」進行上傳.
課程學習成果 修課紀錄及學分數之課程作業、作品及其他學習成果,並經過教師的認證! ... .
多元表現 彈性學習時間、團體活動時間及其他表現.

學習檔案是甚麼?

學習檔案是著重於學生的作品或學生對作品感想的學習記錄。 學習檔案是有目的地收集能陳述學生之努力、進步或成就的作品。 ◎學習檔案的基本特點: (一)學習檔案是學生作品的收集;個別學生所製作的許多作品。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