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鮮過敏症狀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對海鮮過敏是不少民眾都有的困擾,一旦產生過敏反應,不僅皮膚會開始出現蕁麻疹、紅疹,臉也有可能變紅、腫成大豬頭,嚴重時甚至會有過敏性休克的危險。不過,若發現自己明明對魚類沒有敏感,卻仍產生過敏反應,就要小心可能是組織胺中毒了!

魚過敏各國比例不一,台灣鰻魚在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中榜上有名


一碰到過敏原就好不舒服!大阪府濟生會中津醫院小兒科、過敏科醫師清益功浩指撰文指出,若有出現蕁麻疹、臉變紅、眼睛變紅、眼皮腫起來、喘鳴聲、異位性皮膚炎的濕疹變嚴重,甚至是過敏性休克等狀況,就有可能是魚過敏了。

雖然魚過敏在各國比例不一,在日本約占食物過敏的5%、瑞典則占兒童食物過敏的39%。而台灣雖無正式統計,但「鰻魚」也在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中榜上有名,位列第9。 (編輯推薦:吃水果也會食物過敏!小心春天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的主要成因)

組織胺中毒也會造成過敏反應!留意新鮮度較差的水產品

若民眾已知魚類、甲殼類等海鮮並非自己的過敏原,卻在食用後突然出現過敏症狀,就要懷疑可能是組織胺中毒了。

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曾受訪解釋,組織胺是一種天然化合物,當魚類保存不當,細菌就會將魚體內的組胺酸分解成組織胺。常出現在新鮮度差或腐敗水產魚肉中。食藥署的「108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資料顯示,在所有天然毒素中,以「組織胺」所引發的中毒比例為最高,因此不可不慎。

清益功浩指出,吃了較不新鮮的魚,約三小時後若出現蕁麻疹、臉部腫起、流汗、頭痛、噁心等類似過敏的症狀,即是組織胺所造成的假性過敏反應。這些過敏反應並非由身體製造的組織胺所引起,而是從外部攝入所造成的類似過敏症狀。

富含組織胺的魚類多為紅肉魚,如鯖魚、秋刀魚、鰹魚、沙丁魚、旗魚、鮪魚等。由於組織胺經過加熱也十分穩定,因此即使是調理過的熟食也相當危險,若吃到不新鮮的魚,即使對魚不會過敏的人也會起反應。

除了前述提及的症狀外,楊振昌醫師也於受訪時說明,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甚至有時候會出現臉麻等神經中毒症狀。

入秋啖蟹更要慎防中毒危機!下一頁看看買海鮮水產必要留意的3大重點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会趁着假期去海边,吹吹海风,玩玩水,脚踏细沙,眼看大海,尽情地拥抱大海,当然必不可少地吃上一顿海鲜大餐才算尽兴!

然而因为吃海鲜,有些人却会导致过敏。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发生的前提是免疫功能紊乱,当遇到某些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轻者皮肤出现瘙痒症状并伴充血性水肿,重者会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本来海边度假本是一件休闲愉快的事情,千万不要因为海鲜过敏而扫兴,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鲜过敏吧!

一、海鲜过敏的原因?

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

二、海鲜过敏的症状?

01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黏液样或稀水样便,个别人还会出现过敏性胃炎及肠炎、乳糜泻等。

02皮肤症状

皮肤充血、湿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这些症状最容易出现在面部、颈部、耳部等部位。

03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头昏等,比较严重的还可能会发生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呼吸不畅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三、海鲜过敏的药物治疗?

1

口服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主要分为两类: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前者主要用于抗过敏,后者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H1受体拮抗剂按其药理作用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酮替芬、赛庚啶等。

第一代抗组胺药抗过敏和止痒作用良好,但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作用,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系统,有明显的嗜睡、镇静等不良反应,影响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工作,对心脏的不良反应较少,但也会引起心跳过速或过缓、心慌、头晕、血压下降,使心衰加重。

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等。

与第一代药物相比它们大多分子量大,有一条长的侧链,不具有脂溶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而中枢抑制作用不明显[1]。具有镇静作用小,无抗胆碱作用等优点,且作用时间长,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顺应性。

第一代抗组胺药目前仍用于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抢救过敏性休克等,其优势在于部分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肠道外剂型(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且可用于2 岁以下婴儿。近年来, 大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明, 第二、第三代抗组胺药在治疗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 其安全性优于第一代抗组胺药[3]。

2

外用药膏

外用激素药膏,它能缓解症状,但是这类药副作用大,多产生依赖性,症状将反复发作。主要有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苯海拉明软膏等。

四、吃海鲜的注意事项?

1、对肠道免疫功能差的小伙伴来说,不要贪鲜,应该煮熟煮透再吃。

2、吃海鲜不宜喝啤酒。出海鲜过程中如果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这样会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从而加重关节炎症状。

3、海鲜忌与含鞣酸较多的水果同食。海鲜中的钙与鞣酸结合会形成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含有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等。


【蔡經謙報導】對海鮮過敏是不少民眾都有的困擾,一旦產生過敏反應,不僅皮膚會開始出現蕁麻疹、紅疹,臉也有可能變紅、腫成大豬頭,嚴重時甚至會有過敏性休克的危險。不過,若發現自己明明對魚類沒有敏感,卻仍產生過敏反應,就要小心可能是組織胺中毒了!

魚過敏各國比例不一,台灣鰻魚在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中榜上有名

一碰到過敏原就好不舒服!大阪府濟生會中津醫院小兒科、過敏科醫師清益功浩指撰文指出,若有出現蕁麻疹、臉變紅、眼睛變紅、眼皮腫起來、喘鳴聲、異位性皮膚炎的濕疹變嚴重,甚至是過敏性休克等狀況,就有可能是魚過敏了。

雖然魚過敏在各國比例不一,在日本約占食物過敏的5%、瑞典則占兒童食物過敏的39%。而台灣雖無正式統計,但「鰻魚」也在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中榜上有名,位列第9。

組織胺中毒也會造成過敏反應!留意新鮮度較差的水產品

若民眾已知魚類、甲殼類等海鮮並非自己的過敏原,卻在食用後突然出現過敏症狀,就要懷疑可能是組織胺中毒了。

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曾受訪解釋,組織胺是一種天然化合物,當魚類保存不當,細菌就會將魚體內的組胺酸分解成組織胺。常出現在新鮮度差或腐敗水產魚肉中。食藥署的「108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資料顯示,在所有天然毒素中,以「組織胺」所引發的中毒比例為最高,因此不可不慎。

清益功浩指出,吃了較不新鮮的魚,約三小時後若出現蕁麻疹、臉部腫起、流汗、頭痛、噁心等類似過敏的症狀,即是組織胺所造成的假性過敏反應。這些過敏反應並非由身體製造的組織胺所引起,而是從外部攝入所造成的類似過敏症狀。

富含組織胺的魚類多為紅肉魚,如鯖魚、秋刀魚、鰹魚、沙丁魚、旗魚、鮪魚等。由於組織胺經過加熱也十分穩定,因此即使是調理過的熟食也相當危險,若吃到不新鮮的魚,即使對魚不會過敏的人也會起反應。

除了前述提及的症狀外,楊振昌醫師也於受訪時說明,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甚至有時候會出現臉麻等神經中毒症狀。

入秋啖蟹更要慎防中毒危機!下一頁看看買海鮮水產必要留意的3大重點

秋蟹正肥美,購買水產時留意3要素

若要預防水產造成的中毒現象,由於消費者無法單純從魚貨的外觀或氣味,判斷是否該產品會引起組織胺食品中毒,衛福部建議,購買魚貨時盡量選擇衛生條件較好的魚販購買,並注重保鮮。而烹飪時,解凍也不要超過2小時較佳。

楊振昌也建議,民眾在購買海鮮等水產後,應該要分包冰存。若是購買鮭魚、鮪魚等大型魚類,建議切片分開包裝,想吃再取用,避免細菌感染。

除了魚類外,入秋後秋蟹越發肥美,近日正有不少老饕想去漁港大啖秋蟹,或自行購回料理一番。然而購買螃蟹時最好多購買活蟹,又或購入後盡速食用。營養師林貝珊受訪提醒民眾,螃蟹死亡的時間越長,大量細菌繁殖就會分解螃蟹體內的組胺酸形成成組織胺。因此,活蟹死亡後1天內最好就要食用完畢。

若是民眾吃到不新鮮的魚類、甲殼類產生過敏反應也不必驚慌,楊振昌則受訪指出,一般來說組織胺中毒不太會有致命危機,通常打點滴、補充水分,並開立抗組織胺藥物進行治療即可。

參考資料:

  1. 魚アレルギーの症状・原因となる魚・検査・治療法

  2. 海鮮過敏埋危機 吃、嗅、觸都會引發

  3. 108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

  4. 認識組織胺中毒

  5. 吃螃蟹犯「4大禁忌」恐致食物中毒! 營養師警示:健康人一次也別超過一隻

  6. 即使加熱也難以去除!2NG行為讓吃魚過敏風險增

  • 出蕁麻疹是吃到不乾淨魚蝦?33種蔬果也可能讓你「假性過敏」

  • 月兒圓圓我不變圓!吃月餅拒發胖,營養名師教你5訣竅

  • 優格好處不只整腸,多吃「這種」優格竟能抗憂鬱!


原文引自:明明沒過敏,吃海鮮卻起疹子?這種假性過敏小心組織胺中毒!

吃海鮮過敏會怎樣?

海鮮過敏如同所有過敏,是您的免疫系統認定您接觸到的某些物質有害。 您過敏下魚類或貝類時,免疫系統釋出組織胺,這會造成您的過敏症狀。 魚類和貝類過敏少見但很嚴重: 對海鮮過敏會導致急性過敏,這是有生命危險的過敏反應。

吃到海鮮過敏怎麼辦?

若是民眾吃到不新鮮的魚類、甲殼類產生過敏反應也不必驚慌,楊振昌則受訪指出,一般來說組織胺中毒不太會有致命危機,通常打點滴、補充水分,並開立抗組織胺藥物進行治療即可。

吃海鮮多久過敏?

清益功浩指出,了較不新鮮的魚,約三小時後若出現蕁麻疹、臉部腫起、流汗、頭痛、噁心等類似過敏的症狀,即是組織胺所造成的假性過敏反應。 這些過敏反應並非由身體製造的組織胺所引起,而是從外部攝入所造成的類似過敏症狀。 富含組織胺的魚類多為紅肉魚,如鯖魚、秋刀魚、鰹魚、沙丁魚、旗魚、鮪魚等。

過敏能吃海鮮嗎?

通常說過敏不能吃海鮮,但真正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是「帶殼」的海鮮和不新鮮的魚。 所以,多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鯖魚、鱈魚、鮭魚、鮪魚等),對於消炎、抗敏是有幫助的。 另外,根據研究發現,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如炸雞、薯條、洋芋片等,會增加動物體內的發炎物質,致使發生過敏時出現更嚴重的發炎反應,應該避免食用。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