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 静电 疾病

    研究表明,人体产生静电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干燥的空气,二是不导电的化纤衣物。冬季降水较少,空气比较干燥,相对湿度一般都在40%以内,这就造成皮肤表面异常干燥,电阻值增大,导致局部有大量电荷堆积。如果穿着化纤衣服,电荷更不易导出,一旦条件成熟,如用手触及到金属导电物,人体静电就会突然释放,手指就会有电击的感觉。

    人体静电不仅容易在危险场合(如贮气罐泄露)诱发爆炸和火灾事故,对人体健康也有许多不利影响。一些研究者认为,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的堆积,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从而导致人的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静电对人体血液循环、免疫和神经系统也能产生干扰,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在冬季,大约173的心血管疾病都与静电有关。尤其对心功能比较脆弱的群体(如老年人),静电的危害更为严重,因为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皮肤更干燥,心血管系统更老化,抗干扰能力更弱。

    怎样避免和减轻静电对身体的危害呢?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想方设法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在冬日干燥的晴日,使用加湿器是效果最好的办法。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通过室内洒水、放置清水,或在取暖设备旁,晾几条吸水好的旧毛巾(一定要保持湿润状态),从而保持室内空气始终含有一定的水分。

    (2)注意衣物和材料的防静电。室内最好不要选用化纤材料的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冬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或丝织内衣裤;电视机、空调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连接地线;经常穿的拖鞋,可钉上一根订书针形状的铜导线,直穿鞋底,这样走路时,便可将身体积聚的静电消除。

    (3)养成良好的防静电习惯。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赤足有利于体表聚集的静电释放,在家休息时,不要放过一切可以赤足的机会(也要注意防滑);尽可能让身体多接触由地面延伸而来的金属管道,如自来水管、煤气管道等,从而使身体所带的静电迅速传导到大地中去。(霍雨佳)

    冬天,我们经常碰到许多怪异的现象:早晨起床梳头,却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老朋友见面,彼此指端刚一触及,便感到指尖蜂蛰般刺痛;晚上熄灯脱衣就寝,黑暗中噼噼啪啪的响声伴着蓝色闪光;有一些心律失常的人无法查找到器质性病变及诱因,然而听从医生建议改穿纯棉衣服之后,心律很快恢复正常……原来,这些现象都是静电“刺激”的结果。

    ■气候和环境导致人体产生静电

    研究表明,人体产生静电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干燥的空气;二是不导电的化纤衣物。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多风,少雨雪,气候十分干燥,空气湿度长时间低于40%,这就造成皮肤表面异常干燥,电阻值增大。当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导致局部皮肤有大量电荷堆积。如果身着化纤衣物,电荷不易导出,如果手碰到金属导电物,人体静电会突然释放,手指就会有被电击的感觉。此外,现代城市建筑是高楼大厦密集,房屋多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再加上使用大量的电器设施,室内静电积聚不易释放,加之纯毛、羊绒、化纤服饰的广泛应用,所有这些都可产生强大的静电,使人们生活在越来越强的静电包围之中。

    ■屁股一蹭,电压1800伏

    静电看不见摸不着,附着于物体表面,在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时才会释放能量。据专业机构测算,屁股在椅子上一蹭会产生1800伏以上的电压;当感觉到电击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看到放电火花时,身上的静电电压已经超过3000伏,这时手指会有针刺般的痛感;在室内走动可能产生6000伏电压;翻阅塑料说明书大约产生7000伏静电干扰;当听到放电的“啪啪”声音时,身上的静电电压已高达7000伏至8000伏。

    ■静电污染可引发心身疾病

    静电不仅容易在危险场合(如储气罐泄漏)诱发爆炸和火灾事故,也对人体健康有许多不利的影响。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西里戈廉诺教授研究发现,静电能对人体造成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损害。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对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患者危害则更大。静电干扰也可改变人体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及心电传导。

    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这种外来的静电干扰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诱发早搏甚至房颤。波士顿哈佛公共卫生研究所的迪金森博士研究显示,静电对老弱病孕人群的危害更大。它可干扰红细胞的膜电位,造成血管内红细胞的聚集,使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肌梗死或脑血栓;可致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继而引发流产或早产;抑制中老年男性的性激素生成,引起早衰及男性性功能减退。静电还可导致皮肤干燥、过敏、瘙痒、红斑和色素沉着等。另外,静电吸附的大量浮尘,夹杂着多种致病菌,可传播流感、肝炎、结核等传染病。

    ■消除静电污染有六个办法

    有关专家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消除静电和避免静电的伤害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衣着宜宽大轻柔,应选择纯棉、真丝材料的服装,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⑵勤洗澡和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聚集的电荷和带电尘埃。

    ⑶避免长时间呆在高楼大厦和电脑云集的工作间内,要适当到户外活动。看电视或用电脑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和面部,使用保湿性能好的护肤品,以保证皮肤表面的水分含量。

    ⑷居室内不要使用化纤地毯,卧室内尽量少摆放电器。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并注意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左右,干燥季节可启用加湿器或放一盆冷水,也可种些盆栽花草。

    ⑸对体内积存的静电可通过输出的方式将其消耗掉。如在室内赤脚行走,让脚直接接触地面,以便释放体内积蓄的静电。在触摸门把手、水龙头等电导体时,先用指甲接触导体或两手先搓一搓,也可以先触摸湿毛巾之类物品,使身体积蓄的静电能迅速释放出体外。

    ⑹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可减轻静电影响。

高质量生活知识、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18-01-08 静电 评论 (21616) 收藏

       提到冬天,不得不提到“被电”这个话题。和金属的门把手、车门、水流,和别人接触衣服或者身体,经常会被电到麻木。为什么冬天会“被电”,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电到呢?有两类人比其他的人更容易在冬天产生静电。

一、皮肤干燥的人

       皮肤干燥的人更容易产生“静电”,这是因为干燥的环境更容易积累电荷,从而产生静电。从根本上来说,基本每个人都会被静电电到,只不过一部分人皮肤含水量高,静电的电荷就能导入地下,对身体影响比较小。

       而另一部分人皮肤干燥,被电时绝缘性好,皮肤干燥,电荷不好导入地下。就容易被电的“啪啪”的。干燥的身体就处于绝缘状态,容易积储这些静电而不被传导散发,变成很强的静电压强,人就会处于带电状态。

二、身体缺氧的人

       我们的身体缺氧时,就容易产生静电。当我们的身体太过劳累时,体内会缺氧,令身体产生很多正电荷,而冬天身体积累成的电荷不容易散发出去,就会慢慢积累形成电压。

       此外,静电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是感觉疼痛,对人体健康还有许多不利影响。

静电危害

       研究者认为,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

       从而导致人的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

如何防止“被电”

1、尽量穿纯棉的衣服,少穿化纤的衣服。

       冬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或丝织内衣裤。

2养成良好的防静电习惯

       对容易带电的物品,在接触前可用微湿抹布擦拭一下,可将其表面的静电消除。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

       平时随身带一个硬币或者金属钥匙。使用电脑前,手拿硬币或钥匙与水管或暖气片接触一下,可将身上静电放掉。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以减轻静电影响。西红柿以及香蕉、苹果、猕猴桃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带鱼、甲鱼可增加皮肤的弹性和保湿性,具有良好的除静电功能。

       总起来说, 对付静电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两手措施,就是“防”和“放”。

       “防”,就是说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穿棉的布料,少使用化纤的衣服,来防止摩擦起电。尽量远离诸如电视机之类的电器,来防止感应起电。

       “放”,就是要增加屋子的湿度,夏天空气湿润的时候,就基本不会被静电电到,让环境的静电更容易被释放。

循证来源:高质量生活知识,冬天静电“噼里啪啦”的,危害大易伤身,这些防电方法你一定要懂!2017-12-24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 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