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過程中若能掌握各地的差異性方能創造競爭力下列哪一項是全球在地化的寫照

全球化的過程中若能掌握各地的差異性方能創造競爭力下列哪一項是全球在地化的寫照

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以往,只有跨国品牌可进行全球拓展,这些品牌具有所需的资源来克服支持独特的当地市场所带来的复杂性。但是,Internet 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全球化成为每个公司的重要战略 - 无论其规模如何或属于什么行业。

随着业务运营范围不断拓展,加之近乎即时的通信,全球化改变了财务主管及其团队实现国际拓展的方式。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全球各经济的不断融合,包括跨境移动产品、服务、技术和信息。

虽然全局拓展具有许多战略优势,例如可扩大覆盖范围、寻找新的供应商以及增加收入流,但也大幅增加了管理当地与全球法律和法规来保持合规性的复杂性。您将在国外市场在线开展竞争,或在海外开设新办事处,这极具复杂性,这些市场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

  • 语言
  • 货币
  • 日期格式
  • 时区
  • 法规
  • 法律
  • 税款
  • 银行要求

要取得成功,您需要采取适当的适应战略,把握通过有效开展全球运营所创造的机会。

当会计团队想要设立新公司、实体或会计科目表来支持全球拓展时,通常由财务部门启动全球化计划。这需要财务管理系统支持多种维度、货币、公司间交易和合并。此外,还需要一种战略来支持全球治理和标准化,以确保优化财务报告。

全球化的好处

贵公司可通过全球化更轻松地进行国际拓展,同时,全球化还会带来许多好处,这将激励您努力克服面临的任何复杂挑战。

  • 拓展了市场覆盖范围。 随着全球市场不断拓展,商品和服务能够更快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销。
  • 竞争优势。 通过致力于在各地市场满足对高效生产和竞争力的需求,您的公司将获得更高的感知价值并提升销量。
  • 克服人才短缺问题。 打入全球市场来寻找和招聘更多更优秀、更多元化的员工,并从中进行选择,而不是争夺当地数量很少的一群人才。
  • 多元化和合作关系。 在制定新的产品和服务战略时,实现多元化并拓展新的合作关系可让组织进入新的市场、提高当前价值或取得更大的成功,从而实现全球拓展。
  • 降低成本。 由于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商品,因此可通过专门生产这些商品来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地区可为您带来业务竞争优势。

技术助力全球拓展

技术正在塑造企业拓展国外市场的方式,特别是在开发中的市场和新兴市场。技术可通过以下这些方式帮助财务团队进行全球拓展:

  • 轻松支持金融全球化。 合适的技术平台将会简化对多种语言、货币、公司间交易和财务合并的支持。
  • 确保遵守当地合规性法规。 单击一下按钮即可跟踪当地与全球法律和法规来保持合规性。
  • 降低复杂性和风险。 在国外市场在线开展竞争或在新国家/地区开设办事处可能会为您的业务带来新的风险和复杂性。通过跟踪国际市场的财务模式并降低资本成本,用于实现本地化和提供翻译的现成解决方案等新技术可帮助简化这些流程并提供数据支持的解决方案。
  • 更快地扩展。 利用支持适应不断变化的本地化要求的低代码可扩展工具,率先了解供应链中断问题、贸易交易和新的政府政策。
  • 治理和标准化。 通过确保在政府机构及其人员之间提高透明度和开放性,不断进行转变来改善为客户提供帮助的方式可使您的企业保持领先优势。

助力实现全球化转型的尖端技术

许多公司发现,新技术不仅有助于加快数字化转型,而且在全球化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以下五项新技术可对金融全球化产生重大影响:

1. 流程机器人自动化 (RPA)

利用 RPA,可轻松构建、部署和管理模拟人工交互的软件。此软件技术可更快、更一致地创建这些定义的操作,以简化工作流并使其更快地做出响应,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增强客户互动并提高工作效率。

2. 人工智能 (AI)

AI 和计算机学习以及认知代理和智能机器可能会彻底重塑国外和国内跨境交易并提高效率。企业只需少量时间即可验证财务分析,从而降低面临的总体贸易风险。

3. 区块链技术

在为一系列付款类型提供编码时间戳时,近实时地提供付款和转帐的数字日志对于金融业全球化的下一阶段至关重要。它也是最重要的比特币应用程序,比特币是另一项正在兴起的金融服务。

4. 用于非接触支付的物联网 (IoT)

步入数字互联社会,利用 IoT,可轻松便捷地自动执行流程并将设备转变为“智能”决策设备,从而简化转帐。基于 IoT 的非接触支付支持更快地处理付款,从而提高全球付款透明度,当地和国际政府也将能够轻松跟踪多种货币和多个市场的交易。

全球化技术发展使更快地进行低成本交易成为可能,有助于面向未来加快进行拓展,实现财务增长。

未来的金融全球化

虽然疫情影响了全球化进程并改变了市场格局,但数据显示,在贸易、资本流和数字化交易方面仍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事实上,采用全球化战略并实现数字化(包括在国内和国外生产中提高多元化)的公司在面临不确定性时表现出很强的复原能力。

但是,在未来要实现全球化需要企业领导者继续解决供应链短缺问题,并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经济动态转变和跨境投资流。通过添加面向全球的财务管理软件来优化运营,可降低风险、简化复杂的金融全球化挑战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在各个市场中取得的绩效,让您为实现成功做好准备。

借助 Dynamics 365 Finance 中的全球化功能,使用软件帮助企业管理复杂的全球运营、更高效地进行拓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开展运营,从而帮助您的团队实现业务成功。这个综合平台可为 44 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内置的本地化和监管支持,并通过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更多本地化解决方案。

通过支持当地合规性法规、多种货币、新语言、电子开票和税务要求来管理全球运营,您可以实时监控全球运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数据驱动型决策。

凭借 AI 驱动的见解、嵌入式分析和全球管理功能,Dynamics 365 Finance 可帮助您最大限度地提高财务可见性并推动实现全球化。

对请求通话表示感谢

Microsoft 合作伙伴将在四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是否需要帮助?

与 Microsoft 销售专家聊天,获得 Dynamics 365 相关问题解答。

全球化的過程中若能掌握各地的差異性方能創造競爭力下列哪一項是全球在地化的寫照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本土化国际化与本地化

「localization」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国大陸本地化、本土化
臺灣在地化、本地化
港澳本地化、本土化、在地化

全球化的過程中若能掌握各地的差異性方能創造競爭力下列哪一項是全球在地化的寫照

蘭州一間書店販賣介紹各國的書籍

FamilyMart在中國大陸的一个旅游景点以中式風格裝潢的店铺

全球在地化(英語:Glocalisation / Gloc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兩字的結合。全球在地化意指個人、團體、公司、組織、單位與社群同時擁有「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意願與能力。這個詞被使用來展示人類連結不同尺度規模(從地方到全球)的能力,並幫助人們征服中尺度(meso-scale)、有界限的「小盒子」(little-box)的思考。

目录

  • 1 用法
  • 2 案例
  • 3 全球在地化的品牌精神
  • 4 全球在地化的主要內容
    • 4.1 了解當地文化
    • 4.2 避免完全橫向移植
    • 4.3 保留被併購企業的核心價值
  • 5 参见
  • 6 參考文獻

用法[编辑]

  • 個人、家庭和組織保持着包含本地和長距離互動的人際交往網絡。[1]
  • 將特定的地方(小鎮、城市或國家)宣佈為世界領域,在世界範圍內具有責任和權利。這一過程始於1950年的法國 ,最初被稱為“mondialisation”。

案例[编辑]

在不同脈絡的使用下,全球在地化的意義組成也有差異:

  • 結合囊括在地、區域與全球,或是「微型─中型─巨型」這種單一向度:如Manfred Lange[2]在1989年籌備「全球轉變」(Global Change)展覽時,曾使用德語“glokal”(=英語glocal)一詞描述Heiner Benking的展品「Blackbox Nature」。[3]
  • 使用電子通訊技術如網際網路,在全球或跨區域基礎上提供在地服務:如Craigslist與Meetup即是以網站應用程式建立全球在地化途逕的例子。

沃爾瑪與家樂福,在近些年相繼退出日本、韓國市場,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入境隨俗」。一些分析師認為,沃爾瑪不夠了解韓國消費者的行為。「貨架即倉庫」是這類大型折扣店的顯著特徵,但是韓國消費者仍希望擁有在百貨公司購物的感覺。

而家樂福在日本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未根據當地的商業文化與消費習慣做調整。雖然遠離市區的家樂福門市擁有價格低廉的優勢,但是目標消費者講究食材的新鮮度,購買大量商品放在家裡慢慢吃並不符她們的需求。

除了零售業,網際網路業者也犯了同樣的錯。多年來eBay堅持以百分之百移植全球平台,做為擴展海外市場的策略;然而這樣的方式在亞洲市場幾乎行不通,本地化的彈性顯然不足。雖說「網路無國界」,但仍須考量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而不是只進行語言的轉換。以上例子證明了全球品牌如果沒有加入在地化的精神,絕對難以得到當地人的支持。在全球化已成趨勢之後,許多人對品牌的四處擴充已逐漸產生反感,開始拒絕成為全球品牌的殖民地。

全球在地化的品牌精神[编辑]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觀念應運而生,意指「全球性的在地化」(global localization),強調全球化必須與在地化緊密結合。

全球在地化策略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全球化,一端是在地化,企業必須明確區隔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並且在全球市場的架構下,找出一個最適切的點切入,發展出適應本土市場的策略。

很多企業並不了解全球化的意義,當某項商品在某個市場上銷售長紅,便認為在別的市場一定也會成功;他們更天真地認為,只要使用當地語言架設好網站,再佐以同樣的廣告與促銷活動,消費者就會蜂擁而來。但事實絕非如此。

全球在地化主張企業必須因應各地的特殊文化。原則上,帶著愈多文化意義與感情,或欲強調個性化的商品,需要愈多的在地化,才能使消費者接受。

全球在地化的主要內容[编辑]

了解當地文化[编辑]

許多企業經理人忘了,「文化差異」才是國與國之間的最大障礙。例如豐田汽車(Toyota)在波多黎各推出Fiera車款時踢到鐵板,原來該字在當地意指「又醜又老的女人」。又如1980年代由日本研發出的能量飲料「寶礦力水得」,堪稱亞洲文化圈的國民飲品之一。然而,它在被引入西方市場時,卻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因為其英文名稱Pocari Sweat中的Sweat,在英文意指「汗」,使得這一瓶又一瓶白濁色的「汗」,一推出便嚇跑了許多以英文為母語的消費者。[4]

避免完全橫向移植[编辑]

MTV台當年進軍印度市場時,主打的音樂以西方的饒舌音樂、熱門音樂、搖滾樂為主,但是營運一段時間後終於發現,還是必須兼顧印度人最常聽的班格拉舞曲(bhangra)。

即使是世界知名企業如麥當勞(McDonald's)與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也必須在不同市場研發迎合當地口味的餐點。

保留被併購企業的核心價值[编辑]

很多企業並不了解欲購併的品牌之核心精神,以致在購併之後,因為操作手法違背該品牌原本的形象,反而損害了品牌價值。全球化已成趨勢,但是世界各地的風俗、消費習慣與味蕾,永遠不可能統一。企業在進行全球市場擴張之際,也須因應地方的特殊文化,進行在地化。如果不能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與習慣,即使口袋再深、資本再雄厚,仍難以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参见[编辑]

  • 美國化
  • 文化同质化英语Cultural homogenization
  • 国际化与本地化
  • 麥當勞化
  • 众位弟兄

參考文獻[编辑]

  1. ^ Barry Wellman, "Little Boxes, Glocalization, and Networked Individualism." Pp. 11-25 in Digital Cities II, edited by Makoto Tanabe, Peter van den Besselaar, and Toru Ishida.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2.
  2. ^ Prof. Dr. rer. nat. habil. Manfred Lange. [2011-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3. ^ Section: System Earth from the exhibition GLOBAL CHANGE: Challenges to Science and Politics - Welt im Wandel - Herausforderungen für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 [200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6).
  4. ^ 重視語言背後微妙的文化差異. 優譯堂. 2016-03-09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May, 1990), and the poster on local and global change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hich a year later was the title for the "Local and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1991)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localisation of Bulgarian fashion in 2005 by Lubomir Stoykov
  • Article on OECD repor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al-Mart: a Glocalized compan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The glocal strategy of McDonal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