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则谚语。完整表述见于《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对孔子所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朱熹论语集注》将"小人"解为"仆隶下人",将"女子与小人"解为"臣妾",即家里的女仆与男仆,把孔子所言仅限于家的范围。 [2] 

作品名称 论语 外文名 Confucian Analects 作    者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作品出处 《论语·阳货》 文学体裁 语录类    别 语录

目录

  1. 1 词语释义
  2. 原文
  3. 注解
  4. 2 注解说明
  5. 3 词语出处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1]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注解

(1)唯,语气助词,无实意。

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2)女子:汉唐诸儒解"女子"为全称 [2]  ,朱熹《论语集注》将"小人"解为"仆隶下人",将"女子与小人"解为"臣妾",即家里的女仆与男仆,把孔子所言仅限于家的范围。 [2]  。

(3)小人:阴私满腔,与君子恰好相反之人,论语里称这类人为“小人”。

(4)养:古代的“养”字,指修身养性,这里的“养”是指培养,修养,养浩然正气,养身、心、性、命。(“身“、“心”、“性”、“命”的理解,要参照儒家另一经典《大学》。)

(5)孙:通”逊“,有规矩。“不孙”意思就是容易无礼,坏了规矩。

孔子说:“恃宠者与小人,他们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于儒学的传承。

解释古代文言文时,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些大家各执一词理解的句子,以下仅作为一种解释。

我们都知道孔子著名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主张是"仁者爱人也",所以孔子是不会贬低女人与小人的。《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所说的"小人"是指"未修身"所有人,"君子"是"小人"通过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才是"君子"。我们天生都是小人,君子是从小人而来的,没有天生的。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聪明,很容易看到别人的弱点、缺点,而且还喜欢到处说别人的弱点、缺点,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揭短、八婆。这种人在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在讨论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被别人讨论。这绝对是人类的恶习。

这种行为的危害是什么呢?

我们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常常是以讹传讹,蚂蚁被传成大象,歪曲事实,给别人生活、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负面影响导致怨恨、仇恨的产生,最后暴发冲突。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是受益的,大家都是受害者,所以孔子明确地批评子贡。

  • 子贡你到处说别人坏话,论长论短,你就那么好吗?我反省自己的缺点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去关心别人的缺点。

  •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从子贡的身上看到了问题,那么这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见到比我贤德的人,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人,不是去指责、批评别人,而是内自省。

  • 《道德经》: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意思一样,贤德的人是我们学习、效仿的榜样,而不贤德的人不是我们批评、指责的对象,而是我们照的镜子,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不是别人。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把孔子的立场表达清楚,他是爱人的人,是化解矛盾的人,而非制造矛盾的人,所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是贬低女人和小人于理不通。

孔子所说的"小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思想行为不能突破"得失"的人。"得失"价值观的缺陷是得之喜、失之虑,由"得失"产生的情绪、习惯是诱发人性恶的根本原因。

"得失系统"的本质是个竞争系统,由得的多少而形成等级金字塔、阶级思想。

当我们在世俗中获得"成功"以后,容易形成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情绪、习惯,容易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很容易引发灾祸。同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三朋四友要跟你混吃混喝、借钱,竞争对手把你当眼中盯,欲除之而后快,小偷、劫匪把你当成了发财的目标。而为了维持"得"的地位,保护既得利益,人会变得冷血、吝啬,处处堤防,会不择手段保护"得",身心累于"得"。

当我们在世俗中"失败"了或离成功很远,人会痛苦、埋怨,容易形成懒惰、厌世、暴躁的情绪、习惯。这时亲朋好友都远离你,继而孤独、无助,很容易挺而走险,变成小偷、劫匪类的坏人。《易经》里讲"否极才会泰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的情绪、行为习惯,很容易擦枪走火干坏事,身心困于"失"。

成功的人因"失去"或害怕"失去"痛苦不堪,未成功的人因"未得"、"求而不得"痛苦不堪。然后为了"得"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无恶不作、无所不为、丧失人性,最后给自己、家人带来灾难、祸患,这才是孔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参考资料
  • 1    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www.wenyanhanyu.com
  • 2    朱熹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诠释及其意蕴   .知网[引用日期2022-01-25]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底是何意?“女子”与“小人”怎么讲

2020-07-31 16:20 来源: 中原文化家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底是何意思?有人曾指出,句中的女子是指“人主”身边的臣妾,也就是“人主”所宠幸的人。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说法,那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底何意?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是《论语》中原句,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这句话备受今人非议。

相信有人看到这句话,第一个反应就是说女人和小人最难伺候,然后就会觉得孔子歧视女性,这与他“仁者爱人也”的表述大相径庭。

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读,而误读的关键点就在于“女人”两个字,真实含义和你想的不一样。想要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就要设身处地站在孔子的时代下去思考。

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原本是想去卫国寻求发展的机会,不料卫国君主亲小人远贤士,对孔子百般愚弄,孔子一时激愤,就指责卫国国君:“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孔子离开卫国后,说出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而这里的“女”是一个通假字,代表汝,就是“你”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孔子的这句话真实含义就是“你就像个小人一样”。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女子和小人,指的是君主所宠幸的人。比如卫国国君宠幸身边的妃子,也宠幸身边的奸佞之人,于是孔子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女子”与“小人”怎么解释

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论语》中常常出现“君子”和“小人”这两个词。那么,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就是以义为根本,用礼法来实行义,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和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

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指体力劳动者,具体地说,指“下人”,家仆;“女子”也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妻妾。“难养”的养不是抚养的养,是侍候、将就、相处的意思。

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与“君子”相反的则是“小人”。小人具有多重含义。它的含义为人格卑鄙的人、平民百姓、小孩子等等。在现代来讲,小人大多指人格卑鄙的人。

这里的“小人”指的就是“未修身”的所有人,而“君子”是从“小人”通过修身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才是“君子”。

所有人天生就是小人,而君子由小人修身而来,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小人的含义相隔甚远。这就是古今汉语的语境区别。

唯 女子 与 小 人 难 养 也 意思

再说“女子”的含义,它指女性、未嫁的女子和女儿,但在《论语》中,它不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人主”所宠幸的身边人。所以,孔子并没有轻视女子,而是冤枉的。

文字在不同的时期总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不少文字的读音都发生了改变,又何况文字的含义呢?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个字可以同时具有多重含义,这需要我们联系语境和时代背景加以分析,否则就会弄混字的含义。各位看官,您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