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创新研发

我们以开放创新的模式, 结合本地科研医疗机构的最新成果和赛诺菲世界领先的药物研发能力,尽快把创新药物带给中国的广大患者。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开放式研发

赛诺菲中国研发奉行开放合作的新药研发模式,自成立以来,我们与中国权威科研机构、生物公司、重点医院等开展了超过30项战略合作,携手中国最优秀科学家及研发人才共同探索创新药物。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转化医学

传统医药研发的模式在转化效率上受到挑战,转化医学在前期研究后期开发、实验室和临床之间架起了双向转化的桥梁,通过与中国研发生态系统的广泛合作。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亚太研发生态圈

亚太研发总部的成立使得赛诺菲制药、赛诺菲健赞(罕见病药物)、赛诺菲疫苗在亚太地区的研发资源与公司全球研发网络充分对接。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中国研发

了解更多

合作伙伴

了解更多

合作联系

联系我们

一提起“做医药科研”,你脑海中是否立即浮现一间实验室和各种各样的化合物?然而马莹在赛诺菲亚太临床研发部门的经历,恐怕要颠覆你的印象。她既是【医学达人】,也是职场精英,并且还能贴上一个“环球旅行家”的标签,只能让人感叹一句“看看别人的事业成就”。【但对她来说,前路充满未知,那里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亚太临床研发部门 首席事务官 马莹

非常值得的十年

马莹早就听闻赛诺菲在医药健康行业地位超然,旗下拥有无数出色的产品,但真正叩动她心门的,是业界极有魅力和实力的领袖Frank Jiang。Frank刚受赛诺菲的邀请,从美国回到中国,准备从零开始组建中国研发团队。马莹很想追随这位业界大咖,师长技以自强。
于是,2006年,Ma带着理想和才华,唯独没有带着怀疑,从另一家医药名企跳槽到了赛诺菲。同时,她也是第一个由Frank从公司外部招聘进来的人员。

如同一滴水折射整个太阳,Ma的晋升路线,其实折射出赛诺菲的科研力量在亚太地区的进化历程。她进入公司后,从临床项目主管做起,两年后年组织脱胎换骨,由当初一个小小的临床研究单位,只负责全球项目的中国病人招募,升级为中国研发中心。

与此同时,Ma的岗位从操作层面升到战略和科学层面,从手脚升到大脑,回归了自己的医学专业。她成为赛诺菲首个在欧美地区以外的肿瘤医生。

2010年,公司又经历了一次蜕变,在中国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亚太研发中心。Ma的职责范围由中国扩大到整个亚洲,制定策略,提供科学支持。如今,以Ma为首的精英们,为亚洲患者的疾病需求服务,尤其在肝癌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

这支团队小而精,人数寥寥,但各个都愿意拥抱新事物、新观点。他们采用一种特别的“虚拟模式”——不建立自己的实体实验室,而是和亚太的各个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去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说明亚洲的医药学实力已不容小觑,正对世界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水涨船高,赛诺菲的亚太科研团队也可谓是潜力无限。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入职赛诺菲九年左右,马莹领导过的重量级项目可谓难以计数,比如Lantus的Origin实验,泰索帝的鼻咽癌实验在中国的实施,以及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Zaltrap在亚太的临床研究。在全球轮岗期间,她还参与过Toujeo、Praluent、Dupilumab等时下最炙手可热的赛诺菲产品。

对马莹来说,研发过程所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不确定性,做一个产品,尤其是尝试一种新机制,最终的结果或许和之前设想的南辕北辙,即使做到三期实验,仍有可能遭到否定。更何况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医院合作都会产生变数。“研发本来就是在失败中成长的过程。”高投入,高风险,看似平静的实验室其实暗潮激荡。

在漫漫职业生涯中,有那么几次闪光,马莹始终无法忘怀。早年,做波立维抗体实验,由于国家审批的时间较长,开实务病人的时间较晚,所以比起其他国家,马莹团队起步要迟一些。然而经过努力,最后还是成功入驻了2000多例病人,位列全球第三。

另一次是面对赛诺菲的降尿酸药品Fasturtec时。当时这款药还未获得上市许可,前途未卜,凶多吉少,国家药监局召集马莹等资深业者开会,要他们阐释Fasturtec的有效性、全球开发状况、符合什么样的临床需求等。结果他们以惊艳的表现力挽狂澜,确保该药成功登陆国内。

在日本,她曾协助市场部为明星产品Toujeo进行上市准备。他们需要攻克的最大难关是——让Toujeo以新药的定位,而不是新剂型的定位上市,因为两者的价格差实在有如云泥。马莹与同事们众志成城,突破困境,实现了目标。
“虽然有种种不确定性,在这过程中,你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把一些不可能的任务变为可能。”阻力就是动力,推着马莹奔向高远之处。

见天地,见真我

在科研中心工作,不管你以前什么背景,赛诺菲都会尽力将你培养成一名专家中的专家。马莹坚信工作和实践是最有效的提升方式,然而公司也创建了各种在线平台,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并且不时送团队去国内或欧美的学术交流会,了解最新的行业进展。

赛诺菲还有很多的全球轮岗项目,让你跳出习惯的小天地,体验不同城市的不同部门,“感觉就像,哇,世界在你面前打开了”。

2014年,赛诺菲的HR部门就启动了这样一个项目。马莹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国内仅有的几位参与者之一。从中国启程,辗转日本,闯荡美国,她遇见太多热情的同事和非凡的领袖。付出的固然不少,但扩展的是阅历,升华的是人生。

环球游历的两年中,她担任过肿瘤部的医学经理,深入了解过市场部的运作,参与了Praluent通过FDA咨询会的整个过程,还加入了情况极其复杂的Dupilumab项目团队。居乡不觉,异乡有悟,外面人与事物之精彩,远超想象。

在此期间,亚太研究中心进一步壮大,成立了亚洲的Hub。返回中国后,马莹深觉自己的兴趣还是在临床研发,于是调整状态,再度启航,担任亚太临床研发部门的首席事务官。

一个舞台,一片天空

赛诺菲基层医疗事业部(PCBU)是赛诺菲成立于2011年,也是跨国药企中设立的首个针对县域的独立事业部,2017年底,足迹遍布中国超过1400个县,已覆盖全国25省中逾县域9亿人口。短短6年的时间业务规模提升了将近20倍,该部以病人为中心的业务模式让其在中国药界的长期生存营造了可持续的运营生态环境。
如今,赛诺菲的PCBU从团队到个人都赢得了客户和关键决策者的敬重,也已经是业内公认的明星团队,以下是来自这个优秀业务部门的员工代表张静她在赛诺菲的工作感受。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赛诺菲基层医疗事业部 张静

一个舞台,一片天空

虽然不是医生,但在朱鹏沉稳内敛的性格之下,其实燃烧着一颗炽热的医者仁心。十年前,他只是个从小城走出来的赤诚少年,十年后,他已成为了顶尖药企的大区经理。尽管不能在医院妙手回春,却他依然通过其他方式,默默完成对生命的尊重和拯救。与赛诺菲共进退的这十年,朱鹏失去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对我们同样充满启示意义。

“2016.11,赛诺菲给了我一个机会,见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秋招,前后为期一周的两次面试,张静拿到了实习Offer,带着初出象牙塔的稚嫩和懵懂开始了在赛诺菲PC大家庭的成长。

“公司的态度给了我归属感,线上线下的培训也让我迅速从‘小白’变得专业”
实习的前两个月,张静最大的感慨就是公司对于实习生的重视,完全将实习生当作未来的正式员工来栽培。实习生可以通过“赛诺菲大学”线上平台接受产品知识培训,还有客户拜访的流程方法,配着动画模拟的场景,让人迅速融入工作的气氛中。
除此之外,赛诺菲培训部和医学部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搬运知识,帮助实习生提升专业素养。
当然,在团队里,老板也会从宏观角度为张静指点迷津,导师则在拜访等小细节上给她传授经验,其他同事对她也是有问必答。

“2017.1,赛诺菲给了我肯定,我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努力让我有了转正的机会”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实习期的努力让张静顺利通过考核,并拿到成为正式员工的“绿卡”。从第一次在医院独立主持科室会议,从让客户觉得她“还像学生一样”到对其信赖,张静都在一步一步向“专业、自信、成熟”稳步前进。

“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不畏惧”
基层医疗事业部囊括了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这就意味着PC人比其他业务员工要掌握更多产品知识,除此以外,张静觉得这也让她接触更广阔的市场,且PC的存在能让更多县域患者足不出县就能获得高质量的药品和服务,让来自县城的她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2017.7,虽然告别了学校,但我有了另一个舞台”

张静决定留在赛诺菲,留在她爱的PC部门,不仅仅是因为公司和团队良好的氛围,以及这是可以时刻提升自己的平台,更因为她热爱这份工作,即便会有压力,但她依旧能感到在每一个努力中有体现自己价值的满足。

“新的一年,我将秉承PC‘勇气、创新、纪律、血性的卫青精神’砥砺前行”

当理想遇到专业

虽然不是医生,但在朱鹏沉稳内敛的性格之下,其实燃烧着一颗炽热的医者仁心。十年前,他只是个从小城走出来的赤诚少年,十年后,他已成为了顶尖药企的大区经理。尽管不能在医院妙手回春,却他依然通过其他方式,默默完成对生命的尊重和拯救。与赛诺菲共进退的这十年,朱鹏失去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对我们同样充满启示意义。

赛 诺 菲 中国研发中心

中枢神经事业部 上海大区经理 朱鹏

理想是催化剂

朱鹏的舅舅和大姨都是医生,算是半个医道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觉得能够悬壶济世,真是天下一等乐事。不过,在经济落后的故乡,由于医疗条件匮乏,很多病患不能得到最适合、最恰当的治疗。比较亲近的亲人患病离世,对他的触动很大。

童年阅历会逐渐褪色,但不会消失,未来的某天,当你站在人生路口,它或许引导你走向正确的方向。

大学时朱鹏读了经济专业,对销售兴趣浓厚,想找个对口工作,这时他注意到了赛诺菲,“既然有个地方,能够实现个人需求,同时又能完成小时候的理想”,那么踏入这家公司,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对于初出茅庐的朱鹏,要在要求的框架内完成任务,取得成绩,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更多地是取决于管理者。他的经理总是及时施以援手,提供各方面的帮助。朱鹏满怀感恩地表示,“以后我自己总结出的管理思路和经验,有一部分就来自于对老板管理工作的观察。”

做了两年半的销售代表后,他被提拔为地区经理,带领南京团队。再做三年半,成为大区经理,负责江苏和安徽两地的业务。看起来很顺利,其实升级到管理岗位,并非一马平川,困难和挫折如影随形。

幸好,刚做大区经理时,朱鹏的直线老板毫不吝啬地给予他认可和鼓励。遇到棘手难题,他和朱鹏一起面对;表现出色之时,他也帮着朱鹏总结这段时间为什么做得好。站稳脚跟,踏实前行,朱鹏没过两年就被调到了上海,掀开了事业的新篇章。

事业是超车道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区经理,医学知识和管理技能缺一不可。经常与高人交流学习,知识储备自然日益丰富。医院的专家们是朱鹏日常打交道的对象,而赛诺菲内部也是人才济济,他们都能提供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在朱鹏的团队内,每周都会进行产品及医学知识的学习会。

同时,培训部为提升经理们的管理能力,也是操碎了心——举办“新经理训练营”、“现在发现你的优势”、“选人不走样”等培训活动,或者邀请第三方团队开展专业性很强的分享会,或者推出“闪耀计划”这类人才发展项目。朱鹏从中获益匪浅。

和朱鹏一起卯足全力,航向远方的,还有赛诺菲这艘巨大的方舟。

朱鹏刚加入公司时,这里有2000名不到的销售员工,现在国内已经有8000名左右的销售员工,翻了四番。当年比较简单甚至粗糙的组织架构,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有点蜘蛛网的意思——相互勾连,分工细致。当然,这也意味着管理岗位增加了很多,而这些岗位都是留给那些有雄心、有能力的人才。

现在,无论在中国还是欧美国家,严重的环境污染都为人们的健康投下阴影,也给赛诺菲带来无与伦比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行业里,基础医疗在未来可能迎来相当大的人群,包括基因、生物医疗、肿瘤治疗的突破,甚至和互联网合作,出现新型营销和新的工作模式,也许5年到10年间,我们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朱鹏一直和同事说:“在十强的外资企业里,赛诺菲留给新人的发展前景、途径和可能性,都是数一数二的。”经历了公司的高速发展,行业的日新月异,他确实有底气说出这番话。

生活是多选题

和朱鹏对话时,他搬到上海还没多久,仍在适应不同城市的不同文化。晚上,朱鹏会换好衣服,穿上跑鞋,走进魔都那绚烂的夜色里,快步走上10000到15000米。一边放松精神,一边燃烧脂肪,他有些自嘲地说:“年纪大了,保持体型越来越困难了。”

至少有一点,朱鹏看得很透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能够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而他的老板对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小朱啊,你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

老板朴实的话语,要归于赛诺菲文化对“幸福”的定义。公司不可能拦着员工埋头,但它一直在鼓励大家合理利用、计划自己的假期,并且尽可能让内部活动避开周末,使大家有更多自由时间投入到家庭中。

HR自发组织了“家园俱乐部”,为员工提供共享天伦的机会。运动、踏青、看电影无所不包,甚至还有趣味运动会,大家带着爱人和孩子,其乐融融,特别温馨。在南京,朱鹏和妻子欢度“家庭日”,游玄武湖,爬紫金山,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对了,朱鹏还特别热衷公益活动。不得不说赛诺菲这几年在CSR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他在南京曾和一家叫做“书写童年”的公益平台合作过,奔赴一些生活比较艰苦的地区,为孩子们带去一份温暖。而在上海这边,他参加了关爱老人的项目,定期去养老院为他们祛除寂寞。利他主义,对朱鹏来说,是最大的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