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智力

思覺失調症定義: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思考、情緒、知覺障礙的腦子的疾病,會有不合於現實的想法或意念以及生活功能(如,自我照顧、人際關係、因應能力、職業及社交等功能)嚴重受損的情形。
一般最常發生在青少年至成年期階段(18歲-25歲),有可能突然發作,也可能經過一段日子的醞釀才發作。病程必須超過六個月以上才能確定此診斷。

思覺失調症成因:

思覺失調症並不是刺激或壓力造成的,也不是家庭失和、父母離異、離婚、 分居等所引起的,從生物學的研究發現:主要致病原因與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有關(如,多巴胺、血清促進素)。
思覺失調症雖有家族傾向,親屬得病機率也比一般人高,但整體上仍低,因此並不是得了思覺失調症的人就不能結婚或不能生小孩。不論男女都有可能得到思覺失調症,而且機會差不多。

思覺失調症症狀:

  • 幻覺:是一種知覺障礙,有視、聽、觸幻覺等,思覺失調症以幻聽最常見。
  • 妄想:是一種錯誤且偏離事實的想法,雖然經過不斷的解釋或事實證明,仍無法改變其想法(如,認為有人要害他的被害妄想、認為旁人的一言一行都與他有關的關係妄想等)。
  • 思考流程障礙:如胡言亂語、言語片段或停頓、自創新字等。
  • 人際關係:疏離、退縮。
  • 情感冷漠:缺乏情緒表達,不一致的情緒表達或反應。
  • 嚴重時會出現攻擊、破壞、自殺等不適當行為。

思覺失調症治療

思覺失調症和其他疾病一樣是可以治療的,早期治療可以避免疾病惡化。
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家庭治療、心理治療、職能治療、環境治療,及復健治療。急性期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並配合其他治療法。慢性期則以精神復健,強調技能訓練與再教育為主,但藥物仍須持續規則服用。

思覺失調症之醫療模式

  • 急診治療
  • 門診治療
  • 住院治療
  • 日間留院治療
  • 居家護理
  • 社區復健治療

思覺失調症預後

思覺失調症的預後,視個人體質、發病年齡、發作次數、病前性格、症狀嚴重程度……等,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經過治療大約30%的人可以從事簡單的工作,30%的人可以自我照顧,其餘40%人需要長期慢性療養。簡單的說,早期治療可減緩功能退化,幫助病人維持較好的社會功能。故切勿因諱疾誋醫而耽誤治療的時機。

思覺失調症造成社會功能受損

  • 自我照顧技巧退化。
  • 生活作息懶散,缺乏主動性。
  • 人際關係不良、退縮、孤僻。
  • 情緒控制不良與壓力處理不當。
  • 因應能力減弱。
  • 處理家事與理財的能力變差。
  • 資源應用的能力減退。
  • 喪失積極生活的態度與工作的動機。

預防思覺失調症之復發

根據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的復發與停止藥物治療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而言,停藥半年復發率為50%;停藥一年,復發率為80%;停藥兩年;復發率為90%以上。
也就是說不服藥是很容易使疾病再發。因此要預防疾病復發,通常在症狀改善或緩解後,維持低劑量藥物治療是必要的。

預防復發的要點:

  • 長期接受治療的心理準備。
  • 遵守規則服藥規定、不隨便停止或調整藥量。
  • 妥當的情緒管理。
  • 按時門診追蹤。
  • 與醫療機構保持聯繫。
  • 接受醫院或社區之居家護理。
  • 提供支持性環境。
  • 保持家庭氣氛和諧,不過度批評、干涉。
  • 面對生病的事實,學習與疾病共存。
  • 放鬆自己,抒解壓力。
  • 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休閒活動。
  • 參加支持性團體,接受復健治療。

思覺失調症病患居家生活相處注意事項:

  • 生活作息適時給予提醒,避免過度保護。
  • 給予學習的機會,由簡單容易完成的事開始,當工作完成或表現良好時,給予鼓勵與稱讚。
  • 學習照顧自己,如:沐浴、整理自己的房間等,盡量讓病患自己做。
  • 提供與他人相處、交往的機會,如:安排家庭聚餐、參加宴會。
  • 每天花一些時間和他交談。
  • 接受他有情緒高低起伏及發洩情緒的需要,並提供情緒發洩的空間及方法。
  • 不斥責、不批評、不爭辯其妄想或幻聽內容的真實性。
  • 鼓勵用言語表達,並表示願意傾聽他的想法與感受。
  • 當出現攻擊破壞的行為時:
    • 家人不要慌亂,控制自己的情緒。
    • 要以沈穩的態度、肯定的語氣告訴他,這是一種不被喜歡的表現方式。
    • 避免挑釁和敏感性的言詞或話題。
    • 移走家中可能被用來攻擊的物品。
    • 避免單挑,尋求他人或團體的協助。
    • 必要時,送醫治療。

心智障礙與刑事責任之謎(四):精神病性疾患的代表型—思覺失調症

・2016/03/05 ・165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783 ・高於十二年級

思覺失調症智力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一篇為 心智障礙與刑事責任之謎(三):當法律文本與心理/精神醫學交錯

思覺失調症智力
對某些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眼見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圖/flickr@Rachelle Rose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一般在精神病理學當中常被歸類為精神性疾患(psychotic disorder),或者精神病(psychosis)。之所以稱之為精神性(psychotic)或精神病,並非意指一般人口語所誤解的「瘋了」(crazy, insane)此一污名化的指涉,而是特指這一類型疾患的相關症狀(symptoms)往往會對患者的知覺、思考乃至於情緒造成相當程度的嚴重影響,進而損傷其外在現實認知與社會功能,造成患者與周遭現實的非自願性隔離之故[1]。

思覺失調症其實比我們一般所想像的要常見;其特徵為:思考、情緒以及行為受到干擾[2]。用我們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觀點具體來說,也就是表現在外的「症狀」來看,這樣的患者往往會因為三種類型的症狀持續干擾其知覺、情緒與行為而深受其苦。

第一種類型的症狀,稱為正性症狀(positive symptoms):也就是患者感官會以過度(excess)或扭曲(distortion)的方式,經歷未罹病者所不會有的體驗,例如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人物(視幻覺 visual hallucination)、聽到有人批評自己的聲音(聽幻覺 auditory hallucination)、以及堅信與事實證據相反的事物(妄想 delusion;例如總覺得所有人都想害我)。

第二種類型,稱為負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之所以是「負性」,也就是患者欠缺經歷非患者所能經歷到的情緒或愉悅經驗的能力,例如什麼都不想做(無動機)、無法感受愉悅(失樂症)、欠缺外顯的情緒表達(鈍化或平板情感)等。

第三類,則是解構症狀(disorganized symptoms):包括了解構而混亂的語言(亦即思考形式障礙)以及解構的行為。常見的例如談話內容展現的思考軌跡令人無法理解(思考不連貫 incoherence),或者完全違背社會標準的奇裝異服等。

思覺失調症智力
知名數學家奈許就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圖/wikipedia @Economicforum

在以上這些常見的思覺失調症狀當中,最容易與暴力犯罪有所關聯的,往往是正性症狀:由於欠缺病識感(insight)[3],患者透過這些症狀對現實知覺造成的過度與扭曲,以致常會看到一般人認為不存在的人物、聽到第三者譴責、侮辱或嘲諷的聲音、以及因為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等因素所導致對於外在現實的錯誤認知,因此患者容易對於現實狀況做出錯誤認知與判斷,並將之評價為對自己的威脅,且產生相對應的高度恐懼、焦慮、退縮,與物質濫用等狀況與暴力行為[4]。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臨床心理與精神醫學在判斷患者有正性症狀,確診為思覺失調光譜的疾患之後,在鑑定實務上除了應向法院說明行為人是否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以及這些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的細節、病徵、病程與症狀學等重點外,更應該審慎考慮提醒法院這些正性症狀可能對行為人造成的累積影響,以及對於預後與治療計劃的相關判斷,請法院一併納入整體的判斷[5]。

註解

[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p. xiii;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p87-89.

[2] 變態心理學(二版),第380頁;Kring等著,張本聖等譯;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14)。

[3] 所謂「病識感」,係指患者認識或了解自身確實已罹患某種疾病或症狀的一種認識並接納客觀現實的狀態。病識感的存在或建立,往往是進行治療至為基礎與重要的第一步。事實上,患者在對於自己的功能減損狀態欠缺病識感的狀態下,往往不相信自己有病,看不到自己需要專業協助,尤其是接受住院和藥物治療,甚至會完全拒絕任何的治療。

[4] 台灣死刑案件司法精神鑑定實務手冊(中文版),第18頁;Eastman, Green與黃致豪等合著,黃致豪審訂。英國Death Penalty Project/Forensic Psychiatry Chambers/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2015)。

[5] 同前註,第65-66頁。

本文為系列文章,下一篇為 心智障礙與刑事責任之謎(五):重新探討割喉案


科技面料的禦寒創新,讓戶外探險者能從容無畏面對極端天氣

思覺失調症智力

思覺失調症智力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本文由 The North Face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一到冬季不只寒風冷洌,偶而還夾帶著陰雨、雪水,不只平地氣溫低,如果再遇上寒流溫度下探至十度以下更是常見,高山上溫度更有可能降至零下幾度。在原本就低溫的高山環境下,保持身體乾燥以及隔絕強風的吹襲,保暖與舒適便成了事戶外運動者最要緊的事。

面對如此極端寒冷的環境,探險者要如何做好保暖措施又穿得輕巧能活動自如呢?那就要借重一些具發熱與鎖熱、防水透氣、速乾排汗、特殊織法、等特殊機能性服裝,像是發熱衣、羊毛內層保暖衣、羽絨外套等,從認識面料材質、編織方式到了解保暖機制運作原理,再加上掌握穿搭順序,便能為探險者提供最佳防護。

冬季戶外活動首重保暖避免失溫

冬季從事戶外探索活動高山登山、滑雪,不可輕忽會造成失溫的兩個致命性環境因素:風、雨雪。高山上強勁的風速會加速帶走體表溫度;潮溼也會降低體表溫度迅速散失熱量造成失溫。因此,保持身體的乾燥是避免失溫的第一步。

再則,可藉由禦寒衣物的保暖、防風機能維持住體溫。人類屬於為恆溫動物,正常的體溫約在 36 度- 37 度,主要依靠腦幹中的下視丘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來維持人體溫度的恆定。比如在低溫環境下,血管收縮、汗毛豎起來、顫抖等生理機制來減少和隔絕熱量散失,讓身體產熱。這是人體對外部環境溫度降低的自然反應,但卻容易引起身體的不適,特別是冬季氣溫急遽下降時。

因此,當氣溫變化大時,穿上禦寒衣物的發熱鎖熱「外加」的保暖措施對體溫恆定調節機制非常重要,可避免人體對外部低溫環境的過度反應,降低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風險。

嚴寒氣溫下的保暖防寒對策

究竟冬季從事高山登山、滑雪活動時的保暖機能衣該怎麼選擇?保暖對策該怎麼做?既不會造成身體行動的防礙和背包的負擔。

不妨從認識科技面料材質、保暖機制運作原理開始。像是近幾年很受歡迎的冬季單品—發熱衣,使用高效率的吸濕發熱纖維素材為基礎再進行後處理加工;也有不少商品是使用中空纖維素材來製作,像是 TNF DotKnit™ 雙面針織內層衣料,利用特製紗線,主動吸收皮膚中的水分並將其導出到外部,維持肌膚乾爽。

或是利用創新的編織方式來達到保暖效果,比如 Ventrix™ 透氣隔熱彈性材質上的孔洞,運動時孔洞因身體伸展拉大增加透氣度,在靜態休息時孔洞回復原來大小維持該有的暖度;又比如 Dryvent™ 高品質防水透氣材質,特殊的 PU 防水塗層面料,內裡與網格狀裡布複合而成,能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護、舒適度。

而戶外領導品牌 The North Face 也推出了令人驚豔的 FUTURELIGHT™ 透氣防水科技,通過奈米紡紗工藝的創新應用,在衣服面料上創造出奈米大小的孔洞,FUTURELIGHT™ 科技能增加服裝透氣性,能讓空氣更容易穿過衣服,協助排出濕氣卻不會損失防水性和耐久性。另外在品牌最新的 Summit 系列服飾的最頂級羽絨外套中,提供 CloudDown 不規則羽絨填充結構,以 800 蓬鬆度羽絨填充,提供絕佳保暖性同時方便打包。

此外,一些保暖且舒適的小技巧和原則也不能忽視:所有的保暖從頭開始,戴帽子,遮陽㡌與毛帽,在還沒有感覺到冷之前最好就能戴上載好。穿上具備防水、排汗材質的衣物保持身體乾爽,防止外部潮溼水氣進入,也防止身體因運動產生的汗水浸溼衣物。穿上防風的外套,保暖防止體溫流失。空氣是優良的熱絕緣體,加上人體發熱,因此形成滯留的熱空氣層,穿上防風的外套來隔絕外界的冷空氣以獲得保暖效果。

頭部、身體都暖和了,腳也不能忽略,記得多帶一雙睡覺用的厚毛襪。厚毛襪、內層中層保暖衣、睡袋三者利用空氣絕熱為基礎形成的保暖機制,能讓戶外探險者在夜間睡眠時獲得足夠的暖度。

分層穿搭調節穿著的保暖度和舒適度

選對保暖機能衣材質是做好保暖防護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利用分層穿搭(layering wear)直白的說法「洋蔥式」疊穿技巧。這種久經考驗屢試不爽的策略,可以根據運動類型、運動量、海拔高度或天氣變化等外在環境條件,來調節穿著的保暖度和舒適度。

那什麼是分層穿搭?疊穿原則要怎麼運用到服裝的選購和準備上,下面將一一拆解說明:

  • 內層,最貼近身體肌膚:

機能需求:透氣、速乾。
服裝類型:排汗速乾內層衣、羊毛內層保暖衣
材質選擇:具有排汗、速乾和透氣舒適的布料。例如:TNF DotKnit™ 高性能服飾內層衣料,特製紗線與雙面針織手法,吸濕排濕肌膚不積聚汗水持續保持乾爽。

  • 中層,做為內層衣與最外層機能衣的保暖中介層:

機能需求:輕量、保暖、透氣、速乾
服裝類型:軟殻衣、軟殻外套、輕型羽絨外套
材質選擇:具有透氣隔熱鎖熱控溫的柔軟面料,保暖輕量不厚重。例如:FutureFleece™ 採用柔韌毛圈全環織物優化了重量和溫控性能,可以提供全天候的溫暖舒適。又例如:50/50Down 有別於以往全身的羽絨填充,50% 的填充面積,利用管狀羽絨填充與透氣面料交錯的結構設計,靈活輕巧,在高強度運動時提供透氣與保暖。

  • 外層,做為空氣隔絕層與多重機能的防護層:

機能需求:防風、防水、防刮、輕量、保暖、透氣
服裝類型:機能外套、羽絨外套
材質選擇:羽絨填充、防水透氣面料,利用空氣絕熱為基礎的被動式保暖材質。例如:CloudDown 不規則羽絨填充結構,讓穿著者能夠在運動量較小或是靜態時加倍保暖。又例如:FUTURELIGHT™ 奈米結構奈米纖維防水透氣布料,在防水膜上增加透氣性,能獲得更好的透氣性,防水透氣兼備保持身體舒適乾爽,讓探索者無懼高山風雨。

冬天爬山或賞雪要穿多少才夠保暖?這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因為每個人對體感溫度的感受不同。

而且戶外運動的激烈程度、地理條件也不同,還是要依據自身需求去調整選擇。以現代科技面料的創新技術,在材質選擇上更多元也更能滿足高功能性的需求,讓戶外探險者能從容無畏面對極端天氣。掌握好疊穿技巧與材質選擇原則,透過正確的分層搭配,妥善管理熱氣與水份,就能進而提高舒適度和活動表現。

參考資料:

人體調溫機制和外部溫差變化的關係

不只美觀,功能更重要–機能性布料

科技布料

思覺失調症智力

148 篇文章 ・ 268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

TRENDING 熱門討論


思覺失調症智力

胡中行 ・2022/06/13 ・366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思覺失調症智力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2009年風靡全球的電影《阿凡達》(Avatar),預計將在2022年底推出續集《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當年第一集的劇情裡,下半身癱瘓的男主角,透過控制他的替身,而得以重新站起來。[1, 2]片名的英文單字「avatar」原有多重涵義,例如:虛擬世界的替身、印度教神祇的化身、代表某概念的人物等。[3]在現實世界中,以替身來彌補殘疾的概念,正是科技發展的潮流。2018年日本的Avatar Work技術,讓身障者從遠端操控機器人OriHime-D,為咖啡廳的客戶服務。[4]在不遠的將來「元宇宙」(metaverse)中的「虛擬替身」,也能給他們更便利的社交空間。[5]然而,有沒有什麼替身科技,是為精神障礙人士量身訂製的呢?

日本的Avatar Work技術,讓身障者從遠端操控機器人OriHime-D,為咖啡廳的客戶服務。(來源:LTN on YouTube)

「阿凡達療法」

2008年英國的Julian Leff教授(1938-2021),為思覺失調患者發明了「阿凡達療法」(AVATAR therapy)。[6, 7, 8]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為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主要症狀包括:妄想、幻覺、躁動和缺乏組織的言行等。[9, 10, 11]幻覺影響的範圍涵蓋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與體感,但以幻聽最為普遍。[11]病患會聽到有人對他們講話,態度或友善無害,或殘忍傷人。[10]嘗試「阿凡達療法」的病患,用電腦為自己幻聽的聲音,設計虛擬替身,並與之對話。在醫師的引領下,病患被鼓勵挑戰這些聲音替身,並逐漸掌控全局。[8]

阿凡達療法:在醫師的引領下,思覺失調病患與自己設計的幻聽替身對話。(來源:King’s College London on YouTube)

療程規劃

從2013年起,「阿凡達療法」的研究進展,便不斷地被發表在各大學術期刊上。[8]2020年牛津大學出版的《思覺失調快報》(Schizophrenia Bulletin),介紹近年的臨床試驗,招募了幾十名「妄想型思覺失調」(paranoid schizophrenia)、「情感性思覺失調」(schizoaffective disorder)和其他精神疾病的受試者,來體驗這種療法。其療程全長6週,每週進行一次,每次60分鐘。單次治療分為三個部份:[12]

思覺失調症智力
阿凡達療法:醫師(左)與病患(右)分別看著自己螢幕上的替身(上),隔牆對話。圖/參考資料12

一、對話之前(Predialogue)

醫病雙方討論並決定對話的主題。[12]

二、主動對話(Active dialogue):[註1]

在早期的治療中,約佔5分鐘,之後會增加至10到15分鐘。醫師與病患分別坐在兩個房間裡,但能直接對話。[12]這個部份又包含二個階段:

  • 第一階段「暴露與自我肯定」(Exposure and Assertiveness):[註2]螢幕上的虛擬替身,原文照錄講出病患所提供的幻聽內容。其中可能包含批評、侵犯、敵對的言論,甚至是要求病患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命令。同時,醫師則從旁支持病患,以自我肯定的態度作出回應。[12]這個階段療法的功能:
  1. 「減敏作用」(desensitisation):降低對刺激的反應。[12, 13]
  2. 「違反預期」(expectancy violation)
  3. 放棄「安全行為」(safety behaviors):有些人在焦慮的情況下,會採取某些保護措施,來避免預期的災難發生,就算它其實並不存在。這些過度的行為,是可以被剔除的。[14]
  4. 削減「制約恐懼反應」(conditioned fear response):典型的制約恐懼,是將令人厭惡的刺激(例如:閃電),與中性的事物(好比:聲調)做連結。結果不管看到前者或後者,都產生同樣的恐懼。[15]這樣無意義的連結,應該被弱化。

受試者的焦慮,在上述的暴露過程中,會得到緩解。當第一階段進行到尾聲,隨著他們的權力感漸增,虛擬替身也會小心配合,以和解的姿態出現。[12]

  • 第二階段「關係、發展與情緒處理」(Relational, Developmental and Emotional Processes):在對話中導入自傳性的內容,試圖創造生命的意義,解決過往創傷,並重拾力量。受試者練習對抗幻聽(替身)的壓迫,由爭執中抽離,不從「它」或別人的角度看待自己。其中有些人藉此重塑被歧視的經驗,並接受自我;與幻聽中逝者的聲音(替身)對話,以撫平傷痛;或是勇敢面對羞愧自責的內在情緒,準備重新融入社會。結束前,則聚焦未來,討論對病患有意義的復原計劃。[12]

三、對話之後(Postdialogue)

在整個療程的最後,醫師會陪伴病患檢討對話的內容,並提供後者一份錄音。[12]

進行中的臨床試驗

有了上面的經驗,研究團隊於2021年5月的《試驗》(Trials)期刊,分享了目前依然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這回招募的受試者多達幾百人,以隨機方式拆做二組,參與原版(6週)或第二代加長型(12週)的「阿凡達療法」。初步結果會在第16和28週驗收,再進行分析。研究團隊COVID-19疫情期間排除萬難,努力照計劃執行。[16]整個臨床試驗預計在2023年10月底結束,可能2024年才會發表論文。[17] [註3]

因此,在等候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問世的同時,某些醫療專業人士和精神病患們,也對第二代「阿凡達療法」的試驗結果引頸期盼。

備註

【註1】哲學家Risto Hilpinen給「主動對話」(active dialogue)的定義,是「非由單方主導,參與的雙方僅使用間接的評論」,給允對話者選擇主題的自由,並容許討論在轉折的時候,不會打斷思路。[18]

【註2】網路上有許多英文單字「assertiveness」的中文翻譯,國家教育研究院建議的版本是「率直」,而教育部教育百科的說法則為「自我肯定」,本文採用後者。[19, 20]

【註3】一般臨床試驗的規劃,在主要治療期之後,還會回診檢查或填寫評估問卷,所以試驗的總長度超過治療期是很正常的。大型臨床試驗會在多個地點分頭進行,就算受試者參加的是同地點的試驗,也有可能在招募期的不同時間點加入。因此,對單一受試者來說,臨床試驗總長僅數週或數月;但研究團隊可能要花數年,才能完成所有受試者的療程、追蹤和數據分析。

參考資料

  1. Avatar (2009 film) (Wikipedia, 2022)
  2.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IMDB, 2022)
  3. avatar (Merriam-Webster, 2022)
  4. Avatar Work: Telework for Disabled People Unable to Go Outside by Using Avatar Robots “OriHime-D” and Its Verification (AC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Robot Interaction, 2020)
  5. Is The Metaverse Likely To Be Accessible And Inclusive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Forbes, 2022)
  6. AVATAR therapy for auditory verbal hallucinations in people with psychosis: a sing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8)
  7. Julian Leff obituary (The Guardian, 2021)
  8. Avatar Therapy (Avatar Therapy Ltd, 2021)
  9. Schizophrenia (Mayo Clinic, 2020)
  10. Symptoms of Psychosis (Early Psychosis Intervention, 2022)
  11. Hallucinations and hearing voice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2022)
  12. AVATAR Therapy for Distressing Voices: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rapeutic Targets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020)
  13. Desensitization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022)
  14. Safety behavior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022)
  15. Fear conditioning (Nature, 2022)
  16. Optimising AVATAR therapy for people who hear distressing voices: study protocol for the AVATAR2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 2021)
  17. Optimising AVATAR therapy for distressing voices (ISRCTN, 2021)
  18. Rationality in Science: Studies in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and Ethics (p. 128;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19. 率直性訓練模式Assertiveness Training Model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
  20. 詞條名稱:自我肯定訓練(Assertiveness_training)(教育百科,2014)

思覺失調症智力

53 篇文章 ・ 19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TRENDING 熱門討論


思覺失調症智力

胡中行 ・2022/05/09 ・292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思覺失調症智力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一位 29 歲的白人女性,聲稱吞了 20 顆普拿疼[註 1]自殺。她缺乏食慾,不易專注;兩週來心情低落,怎麼也睡不好,過去二日完全無眠;「眼見」烏黑的物質從嘴裡出來,又「耳聞」聖誕老人強迫她滯留醫院。她覺得自己腹中的嬰兒「失血過多,無法呼吸」,同時擔心懷孕的「妻子」陰道疼痛出血。稍後,她表明要回家找「丈夫」。

這名白人女子沒能解釋,為何同時擁有兩性的合法伴侶。語無倫次之後,察覺醫護人員懷疑她嗑藥,她決定誠實以告:由於被患有躁鬱症的生父性侵,她惡夢連連,不時落入過往回憶,彷彿瞬間重歷其境(flashbacks)[註 2],常常對周遭環境過度警覺,還出現人格解體[註 3]的症狀,彷彿所有的情感、知覺都事不關己。過去,她曾濫用古柯鹼、冰毒與酒精;這兩個禮拜,還每天呼麻。簡而言之,就是個無法撫平性侵創傷,遂走向墮落的悲劇。

思覺失調症智力
該名女子聲稱被患有躁鬱症的生父性侵,導致惡夢連連,不時落入過往回憶。圖/Pixabay

家屬的說法和醫檢結果顯示什麼?

在為她掬一把同情淚之前,院方找來家屬求證,後者完全推翻以上說辭。

關於該女子的故事,她的丈夫與母親持另一個版本:患有躁鬱症的父親從來沒有性侵過她,而她這輩子也不曾濫用物質;吞幾顆普拿疼遏止頭疼是事實,講服藥自殺就言重了;她只有丈夫,沒有妻子;夫婦倆雖然嘗試懷孕,但女子目前絕無身孕。原本健康安好的她,二日前突然在深夜喚醒確診 COVID-19 的丈夫,說:「因為你的罪惡,我們得去見耶穌。」她極度憂慮丈夫會就此死去。接下來直到入院前,她僅睡了 5 小時。

若是單純聽信任何一方,必會有失公允。因此,要做一系列的檢查,讓證據說話。毫無精神病史的女子,到院時確診 COVID-19,並呈現發燒、頭痛、喉嚨痛、失去嗅覺與味覺等症狀。尿液檢查結果,娛樂性用藥和懷孕等項目均呈陰性;倒是白血球酯酶(leukocyte esterase)與大腸桿菌呈陽性,但沒有尿道感染的症狀。血液中白血球計數為 9.8 K/μL,在正常範圍內;而普拿疼含量小於 15 μg/mL,沒有超越過量門檻 20μg/mL。精神狀態檢查方面,她雖然曉得自己身在哪裡,也認得人,卻不知今夕是何夕。思緒缺乏組織,無法執行延宕回憶(delayed recall),方才被告知的詞彙,不久便忘得徹底。

總歸,這名白人女子的確精神異常,症狀指向二種可能:譫妄(delirium)或精神病(psychosis)。前者是短暫的精神狀態變化,通常僅維持幾天;後者則是嚴重地與現實脫節。在這二個類似的鑑別診斷中,醫師究竟會如何抉擇?

疫情期間精神病例激增的原因

早在 COVID-19 疫情以前,SARS 和 MERS 流行的時候,就有神經精神醫學研究探討過冠狀病毒感染神經系統,對病患精神狀態的影響。冠狀病毒是單股的 RNA 病毒,有數種亞型,大多僅會造成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SARS 或 MERS 的住院病人中,若有精神問題,較常立刻出現的情形是譫妄;至於憂鬱、焦慮、創傷壓力症候群等,則要等到數個月後。COVID-19 疫情以來,不少精神科醫師觀察到,原本沒有相關病史,卻在確診後出現精神異常情形的人數增長。[註 4]

在《英國醫療期刊案例報告》中,甚至有位 36 歲的非裔美國婦女,本身和家人都沒有精神科病史,但在感染 COVID-19 後,竟也出現妄想、多疑等精神病的症狀,而且有別於譫妄,她的注意力十分正常。造成精神異常案例在 COVID-19 疫情中激增的成因很多,比方:缺氧、免疫反應、病毒感染腦部、治療的副作用,抑或是社交疏離等都有可能。不過,有些疫情期間出現的精神狀況,不與 COVID-19 感染機制直接相關,只是壓力造成的結果。[註 5]

思覺失調症智力
社交疏離也是造成精神異常案例在 COVID-19 疫情期間激增的成因之一。圖/Pixabay

後續治療過程與結果

回到先前故事中的白人女子,她是在感染 COVID-19 後精神狀態改變,父親的躁鬱症又算是相關家族病史,她因此被認為是罹患精神病,而非譫妄。發病機制可能是冠狀病毒從血液或周圍神經元,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此時,大腦的發炎反應會觸動免疫系統,釋放出 IL-6、TNF-α 與 IL-1β 等細胞激素,正與一般首次精神病發者體內的狀況相同。

根據 2022 年 1 月《精神科案例報告》期刊的報導,這名白人女子入院後,每天服用 10 毫克的「奧氮平」(olanzapine),效果立竿見影,但副作用不小。因此,幾天後改成相同劑量的「阿立哌唑」(aripiprazole)。二者都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不過「阿立哌唑」造成體重增加的程度,比「奧氮平」輕微。住院五天後,這名白人女子終於精神狀態穩定,得以出院。

另外,上述《英國醫療期刊病例報告》裡的非裔美國婦女,則是先採用「奧氮平」,然後加上鎮定劑「氯硝西泮」(clonazepam)以抑制焦慮的情緒。最後全部撤換,出院前只剩每天服用 3 毫克「理思必妥」(risperidone),因為「理思必妥」比「奧氮平」不易增加病患體重。她總共住院 7 天,後來沒有依指示回診,還自行停藥,所幸沒有復發。

思覺失調症智力
圖非當事藥物。經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這兩名女子的情況都有所改善。圖/Pixabay

註解

  • 註 1:每種西藥都有學名(generic name)和商品名(trade name),前者是標示成份的專有名詞;後者則是各廠牌為同一成份藥物取的不同名稱。這裡期刊原文提及的藥物學名是美、日、臺灣所謂的「acetaminophen」,在澳洲和英國等地則稱作「paracetamol」,中文翻譯為「乙胺酚」。雖然「普拿疼」只是乙醯胺酚的眾多商品名稱之一,但是較為臺灣民眾熟知,因而於此採用。
  • 註 2:瞬間重歷其境(flashback)是一種記憶或知覺回溯的現象,有點類似流行用語「回憶殺」的概念。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將之分為二種:一、外在環境刺激,例如:文字、聲音、畫面等,觸發傷痛的回憶,可能與創傷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有關。二、自發性地進入上次嗑藥時,知覺扭曲(perceptual distortion)的狀態,宛如時空錯置。使用 LSD 娛樂性用藥的幾個月到數年後,都有機會發生。
  • 註 3:人格解體(depersonalisation)是一種對自我感覺不真實的心理狀態,像是從外在的世界觀察「自己」這個角色。
  • 註 4:Rogers, J. P., Chesney, E., Oliver, D., Pollak, T. A., McGuire, P., Fusar-Poli, P., Zandi, M. S., Lewis, G., & David, A. S. (2020). Psychiatric and neuropsychiatric presentation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oronavirus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ith comparison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lancet. Psychiatry, 7(7), 611–627.
  • 註 5:Parra, A., Juanes, A., Losada, C. P., Álvarez-Sesmero, S., Santana, V. D., Martí, I., Urricelqui, J., & Rentero, D. (2020). Psychotic symptoms in COVID-19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Psychiatry research, 291, 113254.

參考資料

  1. Bakre, S., Chugh, K., Oke, O., & Kablinger, A. (2022). COVID-19 Induced Brief Psychotic Disorder: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Case reports in psychiatry, 2022, 9405630.
  2. Laboratory Procedure Manual.
  3. Agrawal S., Khazaeni B. Acetaminophen Toxicity. (2021). StatPearls, 2022.
  4. Delirium – APA Dictionary
  5. Delirium – Mayo Clinic
  6. Psychotic Disorders – MedlinePlus
  7. Smith CM, Komisar JR, Mourad A, et al. COVID-19-associated brief psychotic disorder. BMJ Case Reports CP, 2020;13:e236940.
  8. Olanzapine – MIMS
  9. Aripiprazole – MIMS
  10. Wani RA, Dar MA, Chandel RK, Rather YH, Haq I, Hussain A, Malla AA. (2015). Effects of switching from olanzapine to aripiprazole on the metabolic profil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open-label study.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5;11:685-693
  11. Flashback –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12. Depersonalization –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思覺失調症智力

53 篇文章 ・ 19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TRENDING 熱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