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E.SUN Awards

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初審入選名單

廖繼春 / 玉山日出

玉山
是台灣最高的山,
以玉山為名,
我們的決心就寫在名字上,
決心要經營一家最好的銀行,
歡慶玉山銀行30週年,
本次更新增「國際組別」,
讓世界看見台灣,
透過畫家動人筆觸,
傳遞玉山之美。

比賽辦法

時程

即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止

徵件方式

參賽主題:
以玉山國家公園的生態景物及人文特色為創作主題,傳達玉山之美。

    參賽資格:
  • 社會組:具中華民國國籍,不分年齡。
  • 學生組:具中華民國國籍,高中職以上在學學子(不含在職專班)。
  • 國際組:不具中華民國國籍,不分年齡。

獎項

最高獎金新台幣100萬元、獎狀以及得獎作品專輯10冊。

簡章下載 了解更多

關於畫家畫玉山

主題

玉山國家公園的生態景物及人文特色為創作主題

玉山簡述

玉山,是台灣最高的山,是清新的、是壯麗的,也是最美的。

主辦單位

玉山金控,以玉山為名,我們的決心就寫在名字上,決心要經營一家最好的銀行,成為顧客最愛的銀行。
玉山秉持誠信正直、清新專業,用心守護顧客託付的資產,致力創造顧客的價值與感動。

  • 榮獲富比士雜誌2021「全球最佳銀行」台灣銀行業第1名
  • 連續8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成分股
  • 連結亞太金融中心,在10個國家地區,共有30個海外據點

歡慶玉山銀行30週年,本著深愛這個美麗家園的初衷,特別舉辦「玉山30 畫家畫玉山」活動,今年除了設置首獎最高100萬元的獎金之外,為廣納更多國際藝術創作,特別新增「國際組別」,期待透過國內外藝術家靈動的筆觸,描繪玉山的自然、人文及藝術之美,為厚植藝術創作人才盡一份心力。

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2012 首獎得主,鄭麗雲,First Prize Leigh Wen。圖/玉山銀行

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2017 首獎得主,朱慧芬,玉山之春,2017 First Prize  Chu Huei-Fen - Spring in Yushan。圖/玉山銀行提供

「玉山30 畫家畫玉山」徵選以玉山國家公園的生態景物及歷史人文特色為主題的創作,材質包括油畫、壓克力及膠彩畫,徵件期間自即日起至台北時間2022年8月31日(三)23:59截止,組別包含「社會組」、「學生組」及「國際組」,具中華民國國籍可報名參加「社會組」與「學生組」,海外藝術創作者、在台外籍人士及學生,歡迎報名「國際組」。美國、法國、日本、澳洲、東協及東歐國家等地,都有許多優秀、具潛力的藝術人才,期待更多畫家們用多元的視角彩繪玉山。

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玉山照片 Yushan。圖/玉山銀行提供

社會組、學生組及國際組將分別錄取首獎1名、特選1~3名、優選1~5名,得獎者將頒發獎金、獎狀及得獎作品專輯,社會組總獎金最高新臺幣350萬元,學生組總獎金最高新臺幣140萬元,國際組總獎金高達美元13萬元。詳細資訊請見活動簡章,公告於活動網站:

https://www.esunbank.com.tw/event/drawesun/esunbank.html

畫家 畫 玉山 得 獎 作品
玉山30畫玉山,廖繼春/玉山日出。圖/玉山銀行提供

「畫家畫玉山」徵件活動,前兩屆曾於2012、2017年舉辦,活動受到愛好藝術人士與各界的熱烈響應,迄今累計超過2,800件的作品參賽。藉由藝術家的畫筆,呈現玉山不同的風貌與豐富的情感,傳遞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得獎的作品也將在全國北中南巡迴展出,讓各地的民眾也能一起欣賞美麗的畫作,共享藝術的真、善、美。


玉山25「畫家畫玉山」

本校藝設系蔡維傑同學脫穎而出榮獲全國首獎!

本校藝術與設計學系學士班學生蔡維傑,參加玉山銀行【畫家畫玉山】油畫徵件活動,以油畫創作作品「逐夢的人To the one who dreams」榮獲學生組首獎。

玉山25「畫家畫玉山」共有1,862件各具特色的作品參賽,其中社會組1453件,學生組409件,參賽畫家十分踴躍,是台灣藝術界油畫徵件比賽少見的規模,經過由9位藝術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們審慎評選,分別選出社會組及學生組首獎1名、特選3名、優選10名。本校藝設系108級蔡維傑同學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學生組首獎。

蔡維傑同學接觸油畫的時間約莫一年,由本系湯運添老師指導,繪畫創作則是進入東華大學之後才開始有所接觸,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展現出對繪畫創作的熱忱與天賦,主要專攻於寫實繪畫的表現方式。蔡維傑的「築夢的人 To the one who dreams」畫作,觀察入微的構圖和筆觸,像是將真實世界收納到畫裡,將玉山美學與台灣土地用創作的熱情互相連結,榮獲學生組首獎!

「逐夢的人To the one who dreams」素材取自齊柏林導演的空拍視角, 2017610日齊導不幸在豐濱發生的空難,震驚了所有人,尤其地緣關係讓整起事件對於地處花蓮的東華學子來說特別真實。蔡同學作品以“逐夢”而不以“築夢”為題,便是在思考齊導發生意外前是否曾經後悔為了台灣文化做出這些貢獻而付諸生命,但他想答案是不會的,逐夢的人從來不會後悔付出一切,如果人生重來他一定也會選擇同樣的方式,追逐夢想的人沒有遲疑後悔的機會。蔡同學以此作品向齊柏林導演致敬,一個為了夢想和文化付諸一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