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起 长林 36

禁卫营被蒙浅雪挡了下来,连长林王府的门都没进去,灰溜溜的将此事禀告给荀白水。荀白水愤怒不已,荀飞盏突然来找荀白水,荀白水连忙命两名副统领下去。然而荀飞盏已经知道了他调动禁卫的事,荀飞盏劝谏荀白水,他这样做损害的其实是皇帝的威严,荀飞盏明言太后速来目光短浅,看不明白荀白水的心里,其实很明显,荀白水弹劾萧平旌最大的依仗就是萧平旌对皇帝的忠心。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但荀白水却不以为意。

长林王父子做好了上朝的准备,另外一边荀白水召集的朝臣也已来到了朝堂。朝堂之上,大战一触即发。皇帝心神不宁,对上朝充满了抵触情绪。荀飞盏安抚皇帝称,到了朝堂之上,就多听多看,然后再自己总结经验。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皇帝这才冷静下来。

蒙浅雪来找林奚,询问她和萧平旌之间的情况,林奚表示萧平旌一直很忙,而她也一直躲着萧平旌,怕他追问自己长林王的病情。蒙浅雪听闻了长林王的病情之重,心下凄苦,顿时泪流满面。

朝堂之上,群臣拜过皇帝后,荀白水立刻提起萧平旌抗旨不接之罪,并要求对萧平旌当廷讯问。皇帝看长林王并没有异议,便同意了请求。荀白水当众讯问萧平旌面对圣旨时的说辞。萧平旌直言他请首辅荀白水晚几天再颁布圣旨,引得朝廷众臣一片惊呼,议论纷纷。萧平旌以大渝皇属军南下为自己辩解,但在荀白水的授意下,兵部侍郎齐大人则指出大渝军是被萧平旌故意放进来的。长林王此时站起身来,质问齐大人是不是想指认萧平旌叛国。齐大人连忙否认,表示只是从时间上看萧平旌的兵力部署调整,军资发放在前,敌军入侵在后。而且在排兵布阵上也是诱敌深入,表明了萧平旌是故意将大渝皇属军引入了宁州,刻意挑起一场大战。萧平旌怒称难道在兵部侍郎的眼中,边防作战就是拿着刀乱砍,没有任何谋略和计策不成,令齐大人一时语结。

风 起 长林 36

太后在后宫之中紧张的坐立不安,她和荀白水已然秘密调遣了东湖羽林入金陵都城,一旦朝堂之上失败,他们就会发动强攻。虽然东湖羽林人数多于长林府守卫数倍,太后却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朝堂上的讯问还在继续,一番唇枪舌战之后,萧平旌坦言他确实不愿意接受圣旨,但绝不承认自己有任何不忠不义之心。随后他面向文武百官,慨然说到朝堂的官员都是云端之人,不知道边民之痛苦,认为北境防线不破就不会危害帝都。因此敌军主力到底是驱逐还是被歼灭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千里之外边城百姓和戍边将士的生命安全同样重要非常。百官因萧平旌的慷慨陈词微微动容,然而荀白水却不依不饶得宣称,一旦皇帝的圣旨不合萧平旌意愿他便会不遵守,只按照他自己的好恶来判断该怎么办。更甚至如果皇帝不符合萧平旌的好恶,是不是萧平旌就要随便罢黜皇帝。此言一出,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大为震惊,而更令人感到惊慌的是,长林王竟然接话回应道,罢黜皇帝那也不是不可以。此言一出将所有人都吓呆了,就连萧平旌也愣在了当场。

内廷官迅速将此时告诉了太后, 太后吓得站立不稳,让内廷官继续打探。此时的长林王对皇帝进言称,长林王府位高权重,确实可能威胁新君,如果皇帝对此有些害怕,长林王父子甘愿退让。但他最怕的事,皇帝会把这些勾心斗角当作为君之道。小皇帝坦言,他不如先帝那般包容,如果事事都如现在萧平旌一般处理,他确实会感到有些惶恐。

长林王以北燕改朝换代之事教导小皇帝,越是心怀恐惧,越要胸怀万民。无论用多少智谋,手段最关键的是为君者自己必须坐得稳,镇得住。他讲到此处,终于压制不住自己的病情,喷出一大口鲜血,将在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坦言本来是想把话留在皇帝长大后再说,可他等不到那一天了。他向皇帝微微施礼,想着文武百官宣布长林王府无人贪恋权位,随后一头栽倒在了萧平旌的怀里。

风 起 长林 36

长林王被迅速送回了王府之中,在黎老堂主和林奚的治疗下终于缓了过来。然而他已病入膏肓,生命所剩无几,于是他便主动说出了林奚的身份,并对林奚的母亲怀着深深的歉意。眼见长林王随时可能离世萧平旌和蒙浅雪都是痛苦不已。

  • 本集中文名: 平旌受审 朝堂对峙
  • 本集原名: 暂无,欢迎添加
  • 播放时间: 2018-01-17 星期三 (当地时间)
  • 剧情简介:

    荀飞盏已经明白了叔父的计谋,质问他损伤陛下的利益名声可曾心中不安。他明白叔父最大的筹码就是他知道萧平旌会在意皇帝和皇家的颜面,他赌的就是长林王府的忠心。萧平旌进宫受审,萧庭生陪同。荀白水痛陈平旌罪状,直指他抗旨不遵,目无陛下,依仗自己手握兵权,意图废帝。萧庭生自知时日无多,趁此机会在朝堂之上与小 ... 皇帝敞开对谈,一吐为君之道。激动之时气血翻涌,咳血当场。萧庭生表示若陛下不安,长林王府无人恋栈权位。说完便支撑不住晕了过去。黎老堂主和林奚早已备好药,给萧庭生服下。荀白水派太医到长林王府打听萧庭生病情,黎老堂主如实告知。 更多»  

第36集的讨论   ·  ·  ·  ·  ·  ·

风 起 长林 36

天使心 1710天前

“太后向来目光短浅” 这句话说的不能太对了。人心是会变的,恐怕是你荀白水的心先变了吧,长林王府想兵变早就兵变了,何至于等到今日。。。那些愚蠢的人的啊。庭生真的对世事人情洞察。 0 有用 0回应

风 起 长林 36

1719天前

主角的光环确实值得称赞和褒扬,避免党争,确实有远见。首辅大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缺少逻辑和理智,既然心心念的人家不忠有不臣之心,还敢如此行事,疯了吗,有欠考虑啊,剧本硬伤。 2 有用 0回应

风 起 长林 36

方枪枪 1723天前

只能说剧本越来越编不下去了,看着感性就好,没半点逻辑。感情这当了首辅的人,不知道宋朝是怎样建立的啊。捣鼓圣旨这事,但凡有点智商就知道这是逼人狗急跳墙,自己手上没半点筹码,还敢做这事,这不是找死吗? 1 有用 0回应

风 起 长林 36

小星星 1729天前

整部剧就是荀大人和皇后的被害妄想症如何一步步加重到不可收拾并且被人利用的过程。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虽是为了皇权安危,然而弃家国百姓兴旺于不顾,到底还是下人胸襟,也不是明君所为。
4 有用 0回应

风 起 长林 36

123 1730天前

究其原因,老王爷如若最开始就和皇帝言明计划,会不会整体都会不同?与其各自委屈,不如一起背负。既然已是皇帝,又何来年龄之虑,大抵还是带着暂时难当大任的维护吧~ 0 有用 0回应

风 起 长林 36

风 起 长林 36

风 起 长林 36

吃豆角的鱼 1731天前

老王爷继承了萧景琰与梅长苏的大爱情怀,为君之道重在为君者本人,被一番话感动到痛哭流涕 2 有用 0回应

荀白水逼着长林父子在忠于陛下和忠于天下之间来选,却想不到老王爷的境界比他要高得多啊:

臣子的权力由皇权授,可皇帝的权力是谁给的啊?

是这天下人

为臣者自该恪守臣者之道,但为君者却更应该恪守为君者之道。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若不像君,那臣自然也不像臣。不施仁政不恤万民,那离罢黜皇帝也就不远了,隔壁的北燕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可这皇帝不是大臣罢黜的,是这天下人罢黜的,也是皇帝自己罢黜了自己。

这个要和前面飞盏和首辅大人的对话连起来看.对于首辅来说,他最大的资本就是长林王府不可能反,所以他设计的陷阱就是让长林王府自缚手脚.但是要知道,老王爷不插手朝政不代表真的不懂(马场案有小伏笔),志不在此非不能也.这场朝堂辩论前面的全部都是热身,从首辅大人抛出罢黜之论起才是重点.长林王肯定已经知道会提到这个,所以见招拆招,上来直接拆首辅的底牌,我确实有可能反,又如何?这步其实走的很巧妙,直接打乱对方所有可能的部署.震住场之后开始向小皇帝灌鸡汤,夺回主动权.在取得小皇帝的信任后直接拆穿首辅,这件事的本质就是你故意下套,但是这个tricks你不要玩了,我们不是一个level的,我实在不想陪你玩.到这里结果已经很明显了,第一取得小皇帝的信任,第二替儿子洗白的目的其实都达到了.老王爷这场争论其实一开始就是带着必胜的压力和信念去的,不然也不会罕见的戴上象征地位的七珠朝冠.用辩论的套路来说,大概就是先证明对方逻辑不自洽,然后用自己的逻辑取而代之,最后靠气势煽情结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