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導讀

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提供一致性的道路規劃設計手冊,並納入法規最新修訂版本及調整撰寫內容;然而整本手冊涵蓋的範圍較多,一般道路設計人員需花費較多時間深入閱讀與了解;為便利使用者瀏覽,故匯集市區道路專家意見,建置導讀單元,以QA問答方式,彙整常遭遇到的市區道路設計問題與手冊上提供的解決方式,讓使用者可以更清楚手冊使用的方式,並快速針對問題來解決!


序言

「人本交通」乃目前市區道路規劃管理之主要原則,有別於以往強調車流順暢「以車為本」的道路規劃,隨著社會進步,尊重弱勢、 保護行人、讓人與車皆能公平合理使用道路的觀念,已成為現代市區道路規劃的重點。此版內容除在「以人」為本位的基礎上,營造安全 、友善、可靠、舒適、健康的永續交通環境外,未來希望更進一步提供安全且其人性化、親和力、可靠性、舒適性及健康性的交通環境, 期能同時兼顧使用者需求與國際發展趨勢。


總論

政府近幾年積極推動並具體落實人本交通理念,內政部營建署於民國98年12月完成「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第一版)」,提供一致性的道路規劃設計手冊;而近年有關「人本」、「永續」等相關法案及規範持續推陳出新,故本手冊(第二版)除依循第一版手冊之精神與架構外,並納入法規最新修訂版本及調整撰寫內容,以達到各類型使用者公平使用道路空間的觀念,並進一步作為構築市區道路人本交通建設之參考。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第一篇 理念推動篇

本篇將從推動人本交通理念的面向出發,分別就都市人本交通理念緣起、都市人行環境服務水準評估指標建立、以及人本交通推動流程來進行說明,並輔以實務案例,期能為手冊使用者在處理相關人本交通規劃設計前,預先建構基礎的認識。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第一章 都市人本交通理念緣起

「人本交通」的發展概念,起源於交通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及使用者之省思,隨著經濟建設、都市發展以及臺灣社會人口結構改變等等因素,市區道路解決交通問題之功能性,從以往「車輛」為道路空間主角的觀念,逐漸轉變為以「人」為空間主角之思考模式,強調人性化之都市空間與運輸系統相互結合,並兼顧民眾的安全與環境的負荷。



第三章 都市人本交通環境推動與執行

都市人本交通環境理念的實現,包括觀念的引導、政策的推動、空間的營造、實體建設的經營管理等等,所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推動與執行的方法,才能有效率的達成「永續運輸」的目標。


第二篇 空間規設篇

本篇將從推動人本交通空間規劃設計的面向出發,分別就都市人行環境規劃設計、通學道規劃設計、交通寧靜區規劃設計、都市自行車環境規劃設計、道路交叉口整合設計及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環境規劃設計等不同空間環境進行說明,並輔以參考圖說與實例照片,提供人本交通各種做法的可能性,期望未來手冊的使用者在處理不同環境與空間時,能秉持基礎理念、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達到友善行人並提升公共空間品質之雙贏效果。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第五章 通學道規劃設計

本手冊通學道環境的涵蓋範圍和其相關之技術諮詢,係依據中央和地方政 府有關人行與通學道規劃和設計之政策與法律,包括內政部「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與「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

本章說明市區道路人行環境的規劃設計,相關參考內容說明如下:

  1. 有關通學道的定義敘述於5.1 節。
  2. 有關通學道建置考量因素說明於5.2 節。
  3. 有關通學道的規劃設計準則請參考5.3 節。
  4. 有關通學道的設計案例及參考圖呈現於5.4 節。


第六章 交通寧靜區規劃設計

本手冊交通寧靜區規劃設計相關內容,係依據內政部頒定之「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第十二章交通寧靜區作為上位指導標準與規範依據。

本章說明交通寧靜區的規劃設計,相關內容說明如下:

  1. 有關交通寧靜區的定義敘述於6.1 節。
  2. 有關交通寧靜區建置考量因素說明於6.2 節。
  3. 有關交通寧靜區的規劃設計準則請參考6.3 節。
  4. 有關交通寧靜區的設計案例及參考圖呈現於6.4 節。



第八章 道路交叉口整合設計

本手冊都市自行車環境的涵蓋範圍和其相關之技術諮詢,係依據中央和地 方政府有關自行車道規劃和設計之政策與法律,包括內政部「市區道路及附屬 工程設計標準」、「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以及交通部與內政部合頒「道 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等法規,做為本手冊撰寫都市自行車環境規劃設計之上 位指導標準與規範。另手冊部分內容參考相關的研究,包括:行政院體委會「自 行車道設施設計準則彙編」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自行車道系統規劃設計參考手 冊(第三版)」等。

本章說明都市自行車環境的規劃設計,相關參考內容說明如下:

  1. 有關都市自行車環境的定義敘述於7.1 節。
  2. 有關都市自行車環境建設應考量因素說明於7.2 節。
  3. 有關都市自行車環境的規劃設計準則請參考7.3 節。
  4. 有關都市自行車環境的設計案例及參考圖呈現於7.4 節。


第九章 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環境規劃設計

隨著都會區發展,大眾運輸服務範圍的擴大,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比 例逐年提升,但也伴隨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場站周遭停車問題、行人與自行車 動線問題、轉乘其它運具候車站設施不足等問題。因此,為提供民眾更優質的 公共運輸搭乘環境,達到悠遊自在、鮮活與綠色之交通施政理念,並使利用公 共運輸民眾的比例能持續升高,進而減少使用機動車輛之意願,應對現有場站 周遭交通設施與環境做全面檢視。

本章說明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環境規劃設計,相關內容說明如下:

  1. 有關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環境的定義敘述於9.1 節。
  2. 有關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環境的建置考量因素說明於9.2 節。
  3. 有關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環境的規劃設計準則請參考9.3 節。
  4. 有關公共運輸場站周邊環境的設計案例及參考圖呈現於9.4 節。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8年9月15日 (週六) 03:14

內政部營建署 道路工程組 隱私權政策 ∣ 資安政策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8

地址:105404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342號 總機:02-8771-2345

首頁 / 重大消息/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內容

最新消息

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2018/11/23更新)已發佈

「人本交通」的發展概念,起源於交通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及使用者之省思,市區道路解決交通問題之功能性,從以往「車輛」為道路空間主角的觀念,逐漸轉變為以「人」為空間主角之思考模式;第二版手冊按照目前趨勢與需求已重新完成編訂,歡迎大家下載使用!

因檔案較大,因頻寬問題下載較緩慢,您可選擇下列(1)或(2)下載:

下載點(1):【點選此處下載都市交通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

下載點(2):【點選此處下載都市交通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

回上一頁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隨著時代演進與都市的擴張,於有限的都市空間中,個人運具的使用帶來越多的負面成本,如都市交通壅塞與空氣的汙染,因而世界各大先進國家開始推動人本環境與綠色運具,以步行串聯城市生活空間,結合公車、自行車、捷運、輕軌等大眾運具的轉乘,帶動步行城市的發展。

        步行城市的推動是國際偉大城市建設和進化重要的一環,透過人本的步行廊道,能串聯沿線人流形成吸引點,並縫合被道路切割的動線,帶動周邊活動及產業發展。國際上知名大都市都有一條著名的步行街區,如紐約HIGH LINE、首爾7017步行廊道、巴塞隆納鐵道加蓋廊道等。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翻轉忠孝東路人行體驗

由步行空間串聯忠孝東路生活記憶

打造台北重要指標城市大道

都市 人 本 交通 規劃 設計 手冊

為任何人能夠平等且安全使用的步行空間

「都市人本交通」的步行城市

       城市的步行環境若能改善,人們將更愛走路,在健康、社會、經濟等方面都可望產生效益。全世界有越來越多國家與城市致力提高可步行性(walkability)、鼓勵市民步行,比如荷蘭的住宅街(Woonerf),英國的家園區(Home Zones)和美國的完整街(Complete Streets)等倡議,誠然,世界上每個地方,各有不同的文化與氣候,但是對應「都市人本交通」的理念全世界都一樣的,皆旨在將汽車主宰的道路變成行人友善的街道。

導入營建署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之理念

       呼應著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的理念,落實「人本環境」的發展概念,將都市環境以「人」為生活空間使用的關鍵點,將忠孝東路原有「以車為本」的道路規劃及服務功能,轉變為以「人」為空間主角之設計概念。首先,透過檢討重要路口處,融入庇護島、路口行人停等空間擴大、縮短行人穿越距離等設計策略,以及規劃人行道設施區域,整理既有設施與增加綠化植栽空間,以上兩項人本環境設計核心,完善忠孝東路人本環境之營造,翻轉忠孝東路交通繁忙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