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一直痛是什么原因?

胃癌也可以說是沒有太多前兆的癌症,當出現腹痛的時候,很可能已經是晚期,但現在人生活壓力大,怎麼知道這種腹痛是胃癌、還是胃潰瘍,其實有一個小辦法可以分辨。

胃癌的症狀

在胃癌早期,肚子疼痛的方式,其實就跟一般的胃痛、胃潰瘍的痛差不多,不會是持續性的疼痛,所以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但隨著腫瘤的長大,腫瘤會吸收身體攝取的營養,同時讓消化吸收的功能變差,所以會感覺自己體重下降、食慾開始不好。

隨著腫瘤的長大,如果頂到了食道,就可能造成吞嚥困難,而腫瘤占掉了胃部的空間,所以會覺得噁心想吐;慢慢的,胃會很容易脹氣、排便不順,可以摸到肚子有腫塊、或是淋巴結腫大,有些人會有腸胃道出血的問題,所以會排出黑便。

不過胃潰瘍也會有上述這些症狀,因為長期潰瘍導致的萎縮,會讓胃部的容量變小、排空速度變慢,所以出現腹脹、噁心嘔吐的感覺,的確比較難分辨。

怎麼跟胃潰瘍分辨?

其實胃癌症狀跟胃潰瘍很相似,還有一個原因是消化道的腫瘤生長的方式,有可能本身就是「潰瘍型」。一般的潰瘍型腫瘤,在腫瘤持續生長、侵犯到皮膚組織之後,就會形成一個化膿的傷口,稱為潰瘍,引起的疼痛跟胃潰瘍很像,但其實是腫瘤造成的侵犯。

胃壁雖然是一個完整的組織,但也可以分成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下層與漿膜層這5層,腫瘤侵犯深度不超過黏膜下層的胃癌,5年存活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又稱「早期胃癌」;超過黏膜下層的胃癌,存活率就要視腫瘤的形態而定,稱為「進行期胃癌」。

而胃癌分期走到了進行期胃癌,除了隆起的腫瘤之外,也可能會出現潰瘍的形態,嚴重一點,甚至會出現彌漫性的癌組織,胃部組織變厚、變硬,形成「皮革胃」。

不過萬芳醫院副院長謝茂志說,因為腫瘤還是實體的,通常會在吃飽後感到胃痛,「腫瘤跟食物摩擦後產生痛覺,而且吃完東西後,因為胃部空間很快被占滿,應該會覺得很脹、很不舒服。」但如果是吃飽前才痛、吃飽後就不痛,表示應該比較像胃潰瘍,胃酸分泌的時候更刺激。

但謝茂志也說,一般胃不舒服,除非有特殊狀況,醫生都會先判定是胃酸過多造成潰瘍等發炎症狀,但如果吃了1份3天的藥都沒改善,一定要再去看醫生,吃到2份6天的藥還是沒效,就算只是輕微的疼痛,也要馬上做胃鏡檢查,可能已經是胃癌,如果平時能養成做胃鏡檢查的習慣更好。

延伸閱讀

網路「養胃偏方」有沒有效?醫師:完全沒聽過

早起總是噁心、胃食道逆流,小心可能是胃癌的徵兆!

文/盧映慈 圖/盧映

Thnathip Pha Tir Wat'hn / EyeEmGetty Images

幾乎每個人都有胃痛的經驗,而胃痛通常是指肚臍以上的位置。大多數病因不需要太擔心,看醫生也可以很容易地診斷和治療這問題。無論你有輕微的胃痛、劇烈疼痛或抽筋,原因百百種。例如,消化不良、脹氣、胃部病毒、潰瘍,或者有些女孩經期來之前,就會出現胃腸不舒服。

不過,有時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因此,了解哪些症狀需要注意,什麼時候應該進一步就醫仔細檢查,非常的重要。

一般發生在上腹(肚臍以上),大多是因為一次吃太飽、吃很油膩、口味太辣或激激性食物,通常大約幾個小時後,疼痛的感覺就會不見;另外一種原因,吃了不新鮮的食物,把細菌也吃進肚子,這種通常會伴隨嘔吐或腹瀉。

【緩解方式】
到疼痛的感覺消失之前,暫時不要吃東西,讓胃休息;或吃醫師開的藥後1~2天,不舒服情況都會改善。
如果過了好幾天情況都沒有變好,甚至出現解黑便、高燒、嘔吐、出血…等症狀,要趕快再就醫確認原因。

吃完東西上腹部不舒服、疼痛、一直打嗝…等症狀,雖然不是甚麼嚴重疾病,但還是會讓人不舒服也影響生活。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

生活習慣不好–抽菸、熬夜、吃完飯就躺下...等。
情緒不佳引起–心理絕對會影響生理,時常處於焦慮、精神緊繃、愛生氣的狀態,可是會讓你的胃不舒服喔!
飲食習慣不好–愛吃甜食、飲料、發酵麵粉類食品,都容易造成胃酸過多,尤其空腹吃大量精緻澱粉更明顯。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此菌有可能引起腸胃炎或是胃癌,但先別害怕急著去篩檢,除非有感覺胃不舒服症狀,不然不鼓勵一定要做篩檢。

【緩解方式】
在日常飲食上,可以適量攝取,幫助消化的食物,例如:優酪乳、蘋果、山楂、奇異果、香蕉、糙米…等。
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刺激腸道肌肉收縮,例如:快走、騎腳踏車、游泳、慢跑…等。

現代人10個有9個人時常發生脹氣狀況,因為吃飽就坐著、邊吃邊講話、習慣用吸管喝東西、愛吃容易脹氣食物、抽菸、吃口香糖、喝碳酸飲料...等,導致空氣囤積在胃部。

【緩解方式】
少吃產氣食物,例如:乳製品、豆類、難消化糯米、太生的花椰菜、發酵麵包…等。
少吃高脂肪、油炸食物,因為難消化,留在胃裡的時間也變長,發酵後就會產生氣體。
細嚼慢嚥,不要嘴巴有食物還一直說話。
餐後起身動一動,最好可以散步幫助消化,也避免肚子變大,頭腦也會比較清醒。要攝取足夠的水分。

造成噁心想吐的原因很多,包括:腸胃炎、暈車、頭痛、焦慮,如果是因為腸胃炎引發,可能會持續數小時到幾天,經常會伴隨拉肚子、胃抽筋、脹氣和發燒的症狀。

如果嘔吐持續2、3天,還有口渴、暈眩的情況,建議馬上就醫,很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警訊。

【緩解方式】
禁食不喝水,持續幾個小時,讓胃休息。
如果一直嘔吐引起的脫水,可以小口喝淡茶或稀釋過的運動飲料,少量多次。
嘔吐情況減緩之後,可以嘗試吃低纖維好消化的食物,例如:白饅頭、蒸蛋、蘇打餅乾。不吃奶製品、咖啡、酒、刺激和重口味的食物。

慢性喉嚨發炎、慢性咳嗽、氣喘、喉嚨異物感、胸痛或胸悶,通常會建議先由醫生檢查「不舒服的部位」,排除原因之後,再確認胃部的狀況。

胃食道逆流除了會引起一般的胃潰瘍、食道發炎、食道灼傷,更需特別小心的是,長期胃食道逆流是引起食道腺癌的前驅病灶(巴瑞特氏食道)發生重要原因。

【緩解方式】
避開容易嘔酸水食物,這因人而異,通常有油炸高脂食物、甜食、糯米製品、酒、咖啡或汽水可樂、洋蔥、柑橘類水果和果汁或番茄製品容易引起。
少量多餐,避免大吃大喝,在睡前2到3小時,不要再吃東西。
減重,過重或肥胖,脂肪太多會對胃造成壓力,引發胃酸逆流。
不要穿太緊身的衣服,避免因為壓力壓迫到腹部。戒菸,因為抽菸會影響食道的正常運作。

很多人以為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是互相影響的,但事實上不一樣喔!前者是胃酸往上跑造成喉嚨或食道灼傷;而胃潰瘍是胃裡面的黏膜潰傷,而胃酸不斷侵蝕胃壁傷口,嚴重會發生「胃穿孔」,得馬上進行醫療手術治療。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抽菸喝酒、壓力、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用藥物不當(常見的阿斯匹靈)…等。

【緩解方式】
攝取豐富維生素A、C的蔬果,例如:花椰菜、苦瓜、檸檬…等。
避免吃太多乳製品。
戒菸酒,抽菸喝酒會刺激腸胃黏膜;抽菸更會增加胃酸分泌。
壓力會讓胃潰瘍情況惡化,平常可以用運動來紓壓,因為運動會讓大腦分泌內啡肽,人稱快樂激素,是非常有效的紓壓方法。

急性腸胃炎,會有拉肚子、胃痛、想吐…等症狀。大致可以分文兩種:
細菌感染–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仙人掌桿菌這些通常是因為食物不新鮮滋生細菌,在台灣潮濕又高溫夏天容易發生。
病毒感染–小孩很容易在冬天被感染輪狀病毒。另外像腸胃型感冒也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

【緩解方式】
一定要看醫生,依照醫生的指示按服用藥物。
禁食一段時間,可以喝少量的水補充水分,症狀緩解之後,盡量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稀飯、白吐司、清蒸魚、蘋果和香蕉。

美國癌症學公布2018全球最常得和死亡率,胃癌罹患率排名第五,而死亡率排第三。在台灣,胃癌也列入前10高的罹患率,因此不得不重視其症狀。

罹患的原因大致分為後天飲食先天遺傳,以前是50到60歲的男性容易罹患,近年患者年齡層有下降的現象。出現突然胃痛且長期無法治癒,或找不出原因,有嘔吐、吞嚥困難、食慾不明原因不好,都應該要去讓醫生仔細檢查,以免誤以為只是胃炎,忽略治療黃金時期。

與其等胃痛找上自己,吃了苦頭,才尋求緩解或解決辦法,不如從日常做好預防工作,才是保「胃」平安的好辦法!

每天應該要固定時間吃飯,或是不要讓肚子餓過頭,然後又暴飲暴食,應該吃7分飽最好。科學已經證實,7分飽最健康之外,對於維持健康體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有氧運動可以訓練胃部肌肉促進腸胃蠕動,例如:跑步機、游泳、飛輪、上團體有氧課程、都是很棒的選擇!當肚子裡食物順暢吸收排出廢物,病毒疾病,自然不會找上門。

腸胃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建議飯後30分鐘內,不要劇烈運動、泡澡,避免血液分散到其他部位,減少消化能力,但建議起身散散步喔!

胃是很情緒化的器官,心情好想大吃大喝,心情不好就會沒有食慾,緊張了還會開始抽痛,所以除了規律的均衡飲食外,保持心情放鬆、消除壓力,也是預防胃病的好方法。

尼古丁和酒精,很容易刺激腸胃黏膜,戒菸酒,不只能保護腸胃,恢復健康,對身體更是好處多多,另外還可以幫你省荷包呢!

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胃炎、胃潰瘍的原因之一,如果經過檢查後,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病菌,可以請醫生開藥,定期吃藥就能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有預防胃潰瘍、慢性胃炎的功效,還能降低胃並演變成胃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