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明明談的家庭教師的教學案例,卻讓人覺得光怪陸離,荒謬至極,彷彿我看的是一部驚悚離奇小說,以一句「這都是為你好」為基調,發展出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故事。當然,能請得起家教老師的家庭,又與社經背景處於另一端的有著截然不同的故事,唯一相同的是,對於父母而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節錄自紀伯倫《先知‧論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但是,究竟有多少父母能夠真的接受孩子是完全獨立的個人,不是自己的所有物、繼承人、代替完成夢想的最佳人選,也不是和兄弟姊妹一樣的複製品?在這個少子化的社會中,教育變成一個考慮機會成本的投資,變成因為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所以也寄予了高度的期待。多少父母「以愛之名」不忍孩子受到任何挫折而過度保護、為了孩子的未來更有競爭力而加強控制的力道,為了讓孩子更接近自己的理想藍圖而用自身的價值觀去教養,於是孩子被名為孝順的桎梏給勒的緊緊,被紙張上的紅色數字給挾持,然而那些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裹著糖衣的苦藥,那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於是怪獸家長、直升機父母、虎爸虎媽、不適任教師、校園霸凌等現象開始佔據新聞版面,只是不論是哪個標籤,背後都肯定有個受傷的孩子。不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華人傳統教育觀,可有這麼容易被改變,就算家長退一步不想孩子備受比較之苦,但難道旁人的嚼舌根、長輩的不諒解,家長都能夠不受影響?有辦法輕易地放過自己和孩子嗎?

處於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家庭教師儼然成為親子之間的中介者。做為家教,吳曉樂不讓自己成為家長的代言人,有的時候她陪伴孩子療癒傷口、有的時候她只是作一個聽眾,為的是讓孩子有個宣洩壓力的出口;當然,她也傾聽家長的委屈、憐憫他們背在身上的傷痛,她不只是個觀察者,更試著維持那個家庭的平衡。也正因為她曾走進這些孩子的生命中,讓故事更撼動我們,也讓我們更容易回想起自己與分數綑綁在一起的日子,相信有不少讀者能從故事中瞥見自己母親的嚴苛、憶起自己的狼狽。但這不只是讓你回憶起恐懼,而是讓人省思教育的本質。

在這本書中,絕大多數的孩子其實都有不虞匱乏的環境,有的甚至還是活在「成績頂標」的那個族群,但這些光鮮亮麗的孩子身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與辛酸?可能是每個提燈苦讀的夜晚、可能是被剝奪的興趣與娛樂、可能是家長一個責備的眼神、可能是慘遭一陣毒打,也可能是淪為周遭長輩的訕笑。肩上背負著種種,為了不就只是要符合父母的期望,獲得認可?

這本書的9個故事,是9個不同型態的故事。有成績不如意便得挨一陣毆打、有在重組家庭中得不到親情關愛、有不得不過動以保護母親的女孩、有對私校的迷思、有總是對孩子下指導棋的母親、有被剝奪天賦、有過度保護,也有活在以否定代替讚美的陰影下。雖然孩子們的表現各異,但其中的母親們卻活像是同一個「母親樣板」所刻畫出來的。很多母親在懷孕時都說,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健康長大就好。當孩子逐漸長大,對他的期待跟目標卻也跟著愈來愈多。說到底活在父權底下的受壓迫者、被賦予教養孩子的所有責任(相對於往往缺席的爸爸們)、日夜付出情感與家務勞動、再加上丈夫與婆家可能的譴責,諸多的壓力讓愛孩子變得有了條件,親子間的關係不知在何時變得如履薄冰,嚴重一點的甚至有摩擦碰撞,扼殺了家庭原本該擁有的依賴與和諧。但作者並非站在譴責的角色來看待這些母親,她相信她們是愛孩子的,甚至很多付出的還遠比一般父母來的多,只是在拿捏的力道上失去了控制、只是她們的憂慮逼的她們走向了困境,最後演變成雙輸的局面。

看完這本書,再回到書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既然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我們找不到一套可以萬用的教育準則,那究竟該怎麼與孩子共處呢?在書末吳曉樂也提及自己母親的教育方式,我們要了解對待孩子的初衷,不能再複製那些也曾經帶給我們傷害的經驗,我們能給予的是陪伴、傾聽以及尊重。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這個世界,讓他們了解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此一來,我相信能減少親子間的情緒勒索,也能讓彼此亦親亦友。

這本書在敘事上簡潔卻又富有畫面感,沒有情緒上的渲染卻不失戲劇性,在故事的節奏上掌握得恰到好處,讓人讀著也能了解親子雙方的苦衷,以處女作而言就有這樣令人驚豔的作品,讓我由衷期待看到她筆下的其它世界。

這本書推薦給所有的家長、教師,這雖然不是一般的教養書,但絕對能讓你反覆閱讀,找出與孩子更良好的相處之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 Home
  • My Books
  • Browse ▾

    • Recommendations
    • Choice Awards
    • Genres
    • Giveaways
    • New Releases
    • Lists
    • Explore
    • News & Interviews

    • Art
    • Biography
    • Business
    • Children's
    • Christian
    • Classics
    • Comics
    • Cookbooks
    • Ebooks
    • Fantasy
    • Fiction
    • Graphic Novels
    • Historical Fiction
    • History
    • Horror
    • Memoir
    • Music
    • Mystery
    • Nonfiction
    • Poetry
    • Psychology
    • Romance
    • Science
    • Science Fiction
    • Self Help
    • Sports
    • Thriller
    • Travel
    • Young Adult
    • More Genres

Open Preview

See a Problem?

We’d love your help. Let us know what’s wrong with this preview of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by 吳曉樂.

Thanks for telling us about the problem.

Friend Reviews

To see what your friends thought of this book, please sign up.

Reader Q&A

Be the first to ask a question about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Community Reviews

 ·  142 ratings  ·  14 reviews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Start your review of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Jan 09, 2020 Lu rated it it was amazing

「貓的孩子不用讀書,只需要好好地吃、安穩地睡。貓咪長大了,也沒有人舉辦考試,給每一隻貓測量PR值,檢驗牠們的程度。所以,小圓媽可以這麼溫柔地疼愛一群和她沒有血緣、不曾懷胎十月生下的小傢伙。」

在閱讀本書之前,我曾經先從公視改編的電視劇入坑,在改編的當下,這部劇就因為主題非常的出眾,討論熱度頗高,但加了奇幻元素的電視劇版本較不是我的偏好,最後被我暫時擱置了。

閱讀了原著後,很被這本書的節奏與內容吸引,也才知道原來這本書是作者吳曉樂從自己擔任家教的經驗而來,並因此對於後來他寫出《上流兒童》這部作品,產生了「原來這類議題的發想是來自於過去經驗的揉和」這樣的想法。

這本書寫下了九個家庭、九個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以愛之名的教育帶來悲傷與哀愁的故事。透過家教這個與教育有關,和家庭的界線卻又與學校及教師不同的特殊角色,看見各種家庭間教育與親子的關係。

『我看了好幾年,發現在學生「無心讀書」的背後,實則藏著很多心事。』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會思考不同的家庭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讓書裡的結果時常看來那麼痛苦或悲傷。讀者或多或少都可以從裡面的家庭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與情緒。我個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較常對於書中

「貓的孩子不用讀書,只需要好好地吃、安穩地睡。貓咪長大了,也沒有人舉辦考試,給每一隻貓測量PR值,檢驗牠們的程度。所以,小圓媽可以這麼溫柔地疼愛一群和她沒有血緣、不曾懷胎十月生下的小傢伙。」

在閱讀本書之前,我曾經先從公視改編的電視劇入坑,在改編的當下,這部劇就因為主題非常的出眾,討論熱度頗高,但加了奇幻元素的電視劇版本較不是我的偏好,最後被我暫時擱置了。

閱讀了原著後,很被這本書的節奏與內容吸引,也才知道原來這本書是作者吳曉樂從自己擔任家教的經驗而來,並因此對於後來他寫出《上流兒童》這部作品,產生了「原來這類議題的發想是來自於過去經驗的揉和」這樣的想法。

這本書寫下了九個家庭、九個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以愛之名的教育帶來悲傷與哀愁的故事。透過家教這個與教育有關,和家庭的界線卻又與學校及教師不同的特殊角色,看見各種家庭間教育與親子的關係。

『我看了好幾年,發現在學生「無心讀書」的背後,實則藏著很多心事。』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會思考不同的家庭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讓書裡的結果時常看來那麼痛苦或悲傷。讀者或多或少都可以從裡面的家庭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與情緒。我個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較常對於書中孩子的際遇有更多的同理與共感,但同時也感受到身為父母的角色是多麼的不容易。尤其是看到「第八個家」的故事,透過孩子、家長、教師三方角色的獨白呈現,讓我在這個章節裡不斷換位思考,心情很是複雜。

對於七八九年紀生而言,學習的背景與社會風氣儼然與五六年級生的父母有相當大的落差(而這些父母又是二三四年級生帶大的孩子們,落差也不小),隨著社會風氣的變化、時代的進步,有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規則及互動是不斷在變化的。身為一個人,若我們不曾經歷先經歷那個過程,其實真的很難用同樣的方式給予一樣的東西。對於不同世代來說,何謂愛的語言變化是很快速的、很需要被摸索和理解的,而這也造成了一股很大的壓力。

「然而,父母對孩子的愛,卻不允許有練習題,因為,至親的愛情雖然很牢固,但親情的傷痛卻也很頑固,父母每一次錯誤的愛情試驗,都可能讓孩子烙下永恆的暗影,埋下隨時會引爆的炸彈。」 (本段節自本書推薦序)

沒有變化的,是社會對於親職標籤的一種既定關注:當你是「父母」時,就應該將愛與資源侵傾注於你的孩子上,管教好你的孩子不要讓他受傷與添亂。當你是某個人的「孩子」時,你應該要聽從父母或家庭的管教,要體貼並接收他們振振有詞之下難以被理解的愛。

然而,對所有人而言,無論是當個孩子還是當個父母,都是人生很可貴也很陌生的第一次,都是在一陣懵懵懂懂的情況下就開始上路。而新手上路這點本身是時常被忽略的,因為整個過程讓人有種不可失敗的龐大壓力存在。

家庭的結構,其實綁住的不一定只有親子,有時候也涵括了家族、社會脈絡與每個系統下的人的議題。看著書裡面的故事,會很心疼許多孩子,但我也相當喜歡書中對於家長的一些柔軟與思索。

『我們常言,小孩是獨立的個體,有時,我會想,反過來,父母可以說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嗎?有沒有一個可能是,我們的社會把「親」與「子」綁得太緊了?在怪獸家長的背後,不過是站著一個膽怯的、害怕犯錯的人啊。』

這本書呈現了學習親子之間的愛,其實是十分不容易而困難的事情,但也給予我們一個機會,透過一篇篇的故事借鏡,反思如何不讓愛,變成難以挽回的傷痛。

...more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May 26, 2019 Kris rated it really liked it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當自己成為父母,看這本書,再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點滴,頗有感觸。

當教養變成一種顯學,父母追尋著「為孩子好」而做的一舉一動,似乎變成了理所當然。但,這些為孩子好,真的是為孩子好,還是為自己好?

社會給父母的期待太過沈重,當一個人犯了錯,回過頭是去檢視父母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就像與惡裡頭電影院殺人犯父母所遭受的困境。但沒有人知道,今天父母做了不一樣的事,孩子是不不是還是會走上一樣的路。沒有人知道真的是否是父母的問題?

再來,階級複製某種程度也導致了這些故事的產生。上流階級冀望孩子能複製父母的成功,中下流的社會期望可以翻轉現狀。於是乎孩子要的是什麼不再那麼重要,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這是社會的問題。

講這麼多,不是要為父母開脱,只是一個事件的成因,最簡單的就是推到恐龍父母上。但事實上他所牽涉很複雜包含文化,社會,教育,而非可以用單一的原因去歸納。

分享幾句印象深刻的句子:

世界是最傷人的話?就是有一天你母親告訴你當初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思。

小孩子最恐懼的事情,很好懂的,那就是:與別人不一樣啊!(大人何嘗不是)

小孩不是滿足家長慾望、想像的容器,或者是載體。也不是黏土,任由家長恣意妄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當自己成為父母,看這本書,再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點滴,頗有感觸。

當教養變成一種顯學,父母追尋著「為孩子好」而做的一舉一動,似乎變成了理所當然。但,這些為孩子好,真的是為孩子好,還是為自己好?

社會給父母的期待太過沈重,當一個人犯了錯,回過頭是去檢視父母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就像與惡裡頭電影院殺人犯父母所遭受的困境。但沒有人知道,今天父母做了不一樣的事,孩子是不不是還是會走上一樣的路。沒有人知道真的是否是父母的問題?

再來,階級複製某種程度也導致了這些故事的產生。上流階級冀望孩子能複製父母的成功,中下流的社會期望可以翻轉現狀。於是乎孩子要的是什麼不再那麼重要,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這是社會的問題。

講這麼多,不是要為父母開脱,只是一個事件的成因,最簡單的就是推到恐龍父母上。但事實上他所牽涉很複雜包含文化,社會,教育,而非可以用單一的原因去歸納。

分享幾句印象深刻的句子:

世界是最傷人的話?就是有一天你母親告訴你當初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思。

小孩子最恐懼的事情,很好懂的,那就是:與別人不一樣啊!(大人何嘗不是)

小孩不是滿足家長慾望、想像的容器,或者是載體。也不是黏土,任由家長恣意妄為的往自己喜愛的方向捏來柔去。矯情一點說吧!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們屬於自己,不是家長或任何人的所有物。

...more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Jul 07, 2019 Yu Jie rated it it was amazing

This review has been hidden because it contains spoilers. To view it, click here. 這本書看得讓我失眠,卻又顧不得時間、無法自拔的翻開下一頁。

我知道身教對於教育的重要,但卻沒想過家庭教育正是因才施教的最適用所在。我們都曾被期望逼到喘不過氣;曾經因為考試失利坐在樓梯間大哭;曾經為了學業放棄很喜歡的畫畫;曾經好不容易考了第一名還是考不到班導心中的期望;曾經,一直到現在,還是會為自己不夠好的學歷感到自卑。然後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比我更好,但求學階段的痛苦我卻忘得一乾二淨。

被比較的痛苦及心態已根深蒂固,而我永遠都在跑步,連結婚都是,要跑在前面,這樣才是別人眼中的及格。我怕有一天我也會用一樣的標準來檢視下一代,然後又一次忘記每一個人天生獨有的個性了。

我一直很希望我的媽媽無條件願意支持我、接受我的選擇。

我希望未來的我也可以做到。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Jan 12, 2020 Juju rated it it was amazing

本來以為會是很沉重的一本書,結果讀起來覺得不會,因為作者的敘述方式不帶煽動和情緒,可以讓讀者以自己的感覺去感受一篇一篇的故事。

要記得跟著世界的腳步一起前進,不要預設框架,框架會侷限自己(和小孩),沒有一定要怎樣。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熱愛並愈做愈好,快樂和擁有幸福感是更重要的。

覺得這本書對有打算生育小孩或在考慮要不要生小孩的人蠻有幫助,可以看到許多的因果,教養方式和風格對後續的影響。
同一對父母生的不同孩子會有不同的結果,小孩也不會跟父母一樣,每個人都是獨立且獨特的存在,基因就是要複雜度夠高才更可能順利的適者生存下去,但書中很多母親無法認知此點。
用自己年代的那套很可能殘害了要在未來時代生存的孩子。
父母自己當年的遺憾,最好的方法應該就是留在當年,小孩不是你的複製人,不一定會複製你的遺憾甚至那對他來說可能也不算遺憾。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Apr 17, 2021 CHERRY rated it it was amazing

很久以前,在還要寫學校閱讀報告的時候,我看了《被偷走的人生》—一個女孩自11歲被綁架後囚禁和性侵18年的真實事件。那是我第一次感覺有的書是不適合讓讀者評分或評價的。

之後也看過幾本類似的記述。痛,但是不至於被嚇到了。

直到昨天開始看吳曉樂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真的每看一個孩子的故事,甚至不到那章節的一半,就有想放下書的衝動。可是,就如作者所說,這些故事必須被誠實的轉述……我希望我的學生並沒有類似的難處,但我的確在看的時候從作者筆下的細節動作聯想到了個別的學生。因為,都是孩子啊。

沒有一個孩子應該要經歷這樣畸形的愛,或是無愛;但既然這樣的事情正在發生著,我至少想透過這九個故事了解它們是怎麼發生的,孩子們在想甚麼,想說甚麼。

教育工作者忍痛必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Sep 22, 2018 Neil rated it liked it

是一本一旦開始閱讀之後很難停下來的書籍。

也許是已經身為父母,開始思考孩子之後的教育方式;也許是過去父母教養的方式烙印在心中,自己以為年紀漸長已經可以輕鬆看待但其實仍然存在心中某處成為死結。

書中囊括約莫9個故事,分享各種型態的學生以及敘述他們背後的家庭背景。是「敘述」而不是「探討」,因為作者只是很單純的把這些故事呈現出來。沒有討論、沒有你該怎麼做、沒有對與錯,看完之後留下許多疑惑在心頭,但自知這些答案別人無法告訴你,只能自己思考與尋找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Jan 22, 2020 Jenny rated it it was amazing

本來以為這本書議題沉重我會啃很久,沒想到太好看,一天完食。
文字比影像更容易讓我理解每個家庭的角色心境。受傷的孩子背後往往也有受創的父母、連帶地在學校也有崩潰的老師和同儕。
身為父母,讀起這本書來最驚恐的感覺,莫過於在理解角色心境的當下,意識到自己如果在那個角色,也很可能做出那樣的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作者是一位家庭教師,全書用平淡的口脗講述9個父母與子女的故事,個人感覺當中真假參半。

9篇故事包含了大部分類型的家長,虎媽、直升機家長、只注重成績的死愛面子型家長,整本書讀下來感到心很累。我想,大部分亞裔家庭的子女,在閱讀過程中應該會身同感受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News & Interviews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

Scary things happen all over the world—in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occasionally different dimensions.   So why limit...

Welcome back. Just a moment while we sign you in to your Goodreads account.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