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雙葉

商品規格表

  • [出版社] 雙葉書廊
    [作者] Laura E. Berk 著 古黃守廉,姜元御,曾幼涵,陳亭君,李美芳,黃立欣 譯
    [ISBN] 9789862802991
    [替代書名] Child Development 9/E
    [版次] 二版
    [裝訂/頁數] 平裝/664頁
    [出版日] 2015/08/03

    ※實際規格以您選擇的規格為主

商品簡介

  • 本書簡介

    本書的論述內容點出了目前發展議題的核心概念、理論以及研究趨勢。藉由生物基礎、社會情境和文化各種因素的整合,來檢視人類的思維、感受和行為的發展歷程。
    本書內容涵蓋了許多實際且具有意義的臨床運用。從理論和實徵研究,對於社會政策問題提出務實的解決方向,提供讀者連結學習和真實世界的具體方式。本書的內容也提供了多元文化的觀點,並且給予深度的探討與介紹,用以了解情境與文化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 商品內容
  • 物流

目錄

第一篇 兒童發展理論與研究
第01章 歷史、理論及應用方向
兒童發展的領域
基本議題
歷史基礎
二十世紀中期的理論
近期理論觀點
兒童發展理論比較
應用方向:兒童發展與社會政策
摘要
第02章 研究策略
從理論到假設
常見的兒童研究方法
信度與效度:正確科學研究的關鍵
一般研究設計
有助研究發展的設計
兒童研究的研究倫理
摘要
第二篇 發展的基礎
第03章 生物基礎、產前發展與生產
遺傳基礎
生育選擇
產前的發展
產前環境影響
生產
生產方法
出生併發症
遺傳、環境與行為:展望未來
摘要
第04章 嬰兒:早期學習、動作技能與知覺能力
有組織的新生兒
嬰兒動作發展
嬰兒知覺發展
早期剝奪與充實:嬰兒期是發展的敏感期嗎?
摘要
第05章 身體成長
身體成長的歷程
腦部發展
影響身體成長的因素
青春期:轉變為成人的生理過渡期
青春期事件的心理影響
青春期與青少年健康
摘要
第三篇 認知與語言發展
第06章 認知發展:Piaget、核心知識觀與Vygotsky的觀點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
感覺動作期:出生到2 歲
前運思期:2 到7 歲
具體運思期:7到11歲
形式運思期:11 歲之後
Piaget與教育
Piaget理論的整體評價
核心知識觀
Vygotsky 的社會文化理論
Vygotsky 與教育
Vygotsky 理論的評價
摘要
第07章 認知發展:訊息處理觀
訊息處理取向
訊息處理的一般模式
訊息處理的發展理論
注意力
記憶
後設認知
訊息處理在學業學習上的應用
訊息處理取向的評價
摘要
第08章 智力
智力的定義
智力定義的近期發展
測量智力
智力測驗可以預測哪些事項,預測表現又如何?
IQ 的種族與社會經濟變異性
解釋IQ 的個別與團體差異
早期介入與智力發展
資賦優異:創造力與才能
摘要
第09章 語言發展
構成語言的成分
語言發展理論
前語言發展:準備好開口說話
語音發展
語義發展
語法發展
語用發展
後設語言覺察的發展
雙語主義:兒童期學習兩種語言
摘要
第四篇 性格與社會發展
第10章 情緒發展
情緒的功能
情緒表達發展
對他人情緒的理解與回應
氣質與發展
依附的發展
依附、父母就業以及兒童照顧
摘要
第11章 自我與社會理解
自我出現與自我概念的發展
自尊:自我概念的可評價面
建構認同: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關他人的思考
理解衝突:社會問題解決
摘要
第12章 道德發展
道德根基於人類的本性
道德作為社會規範之採納
道德作為社會理解
與道德有關的自我控制之發展
自我控制的另一面:攻擊的發展
摘要
索引
第13章 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發展
第五篇 影響發展的環境
第14章 家庭
第15章 同儕、媒體與學校


前言
給學生的話

  Chapter 1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
1.1 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中一再重現的議題
人類發展的基本影響因素:生物心理社會架構
■真實人物:蓮娜‧荷恩
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之窗
1.2 發展的理論
心理動力理論
學習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
生態與系統取向
人生全程觀、補償性的選擇最佳化與人生時程觀
整體的樣貌
1.3 發展的研究方法
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測量方法
常見的研究設計
發展研究的設計
■焦點研究:生活滿意度的穩定與變化
整合不同研究的結果
研究執行的倫理
研究結果的呈現
研究結果的應用:社會政策
■你認為呢:幹細胞研究

Part 1 產前的發展、嬰兒期與幼兒期

Chapter 2 生物基礎:遺傳、產前發展與出生
2.1 人之初:23對染色體
遺傳的機制
基因的問題
遺傳、環境與發展
■真實人物:班尼與麥特選擇各自的利基
2.2 從受孕到出生
受精卵期(第1-2週)
■你認為呢:21世紀的受孕方式
胚胎期(第3-8週)
胎兒期(第9-38週)
2.3 產前發展的影響
一般潛在危險因子
畸胎原:藥物、疾病與環境危害
畸胎原如何影響產前發展
產前的診斷與治療
2.4 分娩與生產
分娩的階段
生產的方式
為人父母的調適
生產時的併發症
■焦點研究:出生時體重過輕嬰兒的認知功能損害
嬰兒的死亡率

Chapter 3 探索世界的工具:生理、知覺與動作的發展
3.1 新生兒
新生兒的本能反應
新生兒的檢測
新生兒的狀態
氣質
3.2 身體的發展
身體的成長
神經系統開始運作
3.3 移動與抓取:早期的動作能力
自行移動
精細動作能力
3.4 認識這個世界:知覺
嗅覺、味覺與觸覺
聽覺
視覺
■焦點研究:嬰兒期的臉孔處理功能特化
感官訊息的整合
3.5 自我覺識的形成
自我概念的起源
心智理論
■真實人物:「眼見為憑」的3歲

Chapter 4 思考和語言的萌發:嬰幼兒時期的認知發展
4.1 思考的開始:皮亞傑的觀點
認知發展的基本原則
■真實人物:認識蝴蝶:動作學習的同化作用與調適作用
感覺動作期的思考
前運思期
外表就是真實
皮亞傑理論的評價
擴充皮亞傑的看法:兒童的天真理論
4.2 嬰幼兒期的訊息處理
訊息處理的基本原則
注意力
學習
記憶
數能力的學習
4.3 心智與文化:維高斯基的理論
最佳發展區
搭設鷹架
私自語言
4.4 語言
邁向言語之路
從第一個詞到愈來愈多的詞
■焦點研究:嬰兒可以從觀看嬰兒導向的媒體學習字詞嗎?
說出句子:文法的發展
與他人溝通

Chapter 5 進入社交世界:嬰幼兒時期的社會情緒發展
5.1 初期:信任與依附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的早期發展階段
依附的發展
決定依附品質的要素
依附、工作與其他方式的照顧
■真實人物:露易絲、比爾與莎拉
5.2 情緒的萌發
情緒的功能
情緒的經驗與表達
辨識與運用他人的情緒
情緒的調節
5.3 與他人的互動
遊戲的喜悅
幫助他人
5.4 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
意象中的男人和女人:真實與想像
性別分化
■焦點研究:媽媽如何與孩子談論性別?
性別認同
性別角色的演變

Chapter 6 上學去:學齡兒童的認知與身體發展
6.1 認知發展
愈來愈縝密的思考:皮亞傑的觀點
■真實人物:組合推理比賽
學習與記憶的訊息處理策略
6.2 學業性向
智能理論
比奈與智能測驗的發展
測驗有效嗎?
遺傳與環境的因素
種族與社經地位的影響
6.3 特別孩子的特殊需求
資優與具創造力的孩子
能力障礙的孩子
■焦點研究:閱讀障礙兒童的聲韻表徵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6.4 學業能力
閱讀
寫作
數學能力
■真實人物:欣瑩愛上學
有作為的學校,有效能的老師
6.5 身體的發展
成長
動作能力的發展
體適能
參加運動隊

Chapter 7 擴充社交領域:學齡兒童的社會情緒發展
7.1 家庭關係
家庭是一個系統
父母教養方式的層面與類型
手足
離婚與再婚
■焦點研究:幫助親子調適離婚後生活的課程評估
變調的親子關係:兒童虐待
7.2 同儕
友誼
團體
受歡迎與被排擠
暴力的孩子與受害者
7.3 電子媒體
電視
電腦
7.4 瞭解他人
對他人的描述
■真實人物:告訴我有關你很喜歡的那個女孩
瞭解他人的想法
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