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評

長久以來,「政治」在台灣被當作是不好的事,小時候學校讓你覺得政治太髒了,不能進校園。你第一次和政治接觸是選舉時的衛生紙贈品或在喜宴上跟議員敬酒。你對「談論政治」的典型印象,是政論節目上攻擊特定政黨的名嘴,你上次看到他,是他在隔壁節目信誓旦旦表示,如果女人墮胎,孩子會變成痛苦的嬰靈。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評

身為民主社會公民,我們有權參與政治,但通常要不興趣缺缺,要不義憤填膺、堅持己見、沒有改變意見的可能。這些態度都讓民主溝通更不容易進展。政治管轄我們的全部生活,我們卻陷入「無法討論政治」的困境。

覺得沒必要討論政治、覺得自己不可能被說服改變立場,這些態度截然不同,但可能出於類似誤會。有些人認為價值主觀而無所謂對錯,討論只是白花時間,這種看法把政治立場看得太簡單,使人無法利用價值思維的精細之處為衝突找到出路。

舉個例子。假設你反對同性婚姻,因為你認為穩定的關係才是長久之道,而同性戀太過「淫亂」,所以沒資格結婚,那麼,你最好不要勸身邊遊戲人間的異性戀朋友早點結婚「定下來」,因為這會構成判斷上的衝突:你支持穩定關係,也支持異性戀藉由婚姻建立穩定關係,但不支持同性戀這樣做。

不管你對同性婚姻的看法如何,都會認為當事人必須提出夠好的說明,才能說明上述衝突合理,如果他提不出說法,可能必須承認自己的立場有矛盾,或者修改立場。不管你喜不喜歡,實務上很多時候我們是透過向別人說明自己信守的原則和理由來溝通價值。這是為什麼「雙重標準」是嚴重的壞事。政治和價值並非無法討論,只是要建立實在的討論,我們必須真的面對自身原則和理由的瑕疵,並且反省和修正。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時候一本政治哲學的書是必要的。經過兩千五百年的努力,倫理學家和政治哲學家們或許還沒找到道德的客觀標準答案,但至少已經把市面上常見的道德立場整理得差不多了。透過這些整理,你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想法該歸於哪些立場,以及那些立場的特性和要回應的問題:

◆ 你支持同性婚姻,因為你認為人有選擇自己要怎麼過活的權利。那麼你很可能是某種自由主義者。你支持自由開放的政府,但可能必須容忍人民做出對他們說非常不明智的生活選擇。

◆ 若你支持古文必修,因為你認為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那麼你很可能是某種社群主義者。你認為人對自己所屬社群有特殊的義務,在一些議題上,你可能會被迫在這種義務和人權之間權衡。

◆ 若你支持原住民在大考加分,這是出於彌補不平等的理由,還是出於讓大學生組成更多元的理由?你可以想像,這兩種理由各有吸引人之處和疑義。

在《正義》裡,哈佛大學哲學家桑德爾把常見的政治立場背後的「哲學基礎」整理好,讓你理解它們各自重視些什麼,會在哪些議題上做出哪些判斷。桑德爾是有學術創見的知名學者,也善於向一般人清晰說明抽象概念。這本書行文順暢,用各種具體案例來區分立場與立場之間的細緻不同,並且敏銳提醒讀者各種說法和案例的適用範圍。

首先,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政治立場心理測驗」。讀過一則則案例並把自己的直覺判斷記下,你應該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偏向書裡介紹的某個哲學立場。在這個階段,你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

再來,你可以進一步精鍊自己的立場。假設透過上個步驟,你認為自己是自由主義者,這代表你在多數案例上的判斷跟自由主義相當接近,但不保證你們在所有案例上的判斷都相同(畢竟自由主義內部也有不同陣營)。在這個時候,你可以找出那些讓你和典型自由主義者意見最相左的案例,反思自己的理由,想想你可以對這些「異議同溫層」說些什麼。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你可以試著挑戰對手。假設你認為正義和自由有重要聯繫,那麼你在各種案例上,將與效益主義者和社群主義者有重大衝突。自由主義者不是笨蛋,而效益主義者和社群主義者也不是。他們的想法在你看來可能令人髮指,但若你因此認為那些言論背後沒有什麼值得思考和探討之處,就很難指望討論有進展。當然,要說服立場距離非常遙遠的人,永遠都很困難。但至少《正義》裡清楚的理論整理可以幫助你理解對方,增加溝通的可能性。

走到這一步,代表你體會了對價值問題進行哲學思索的一些好處。對內,哲學讓你更了解自己,對外,哲學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如何鑲嵌於人群、和其他人的立場有何關聯。當然,理解和說服都無法一蹴可及,不過當我們開始嘗試,才真正開始有機會脫離「無法談論政治」的困境。

(本文為《正義:一場思辨之旅》10周年全新譯本推薦序,經先覺出版社授權刊出)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評

這本書的作者 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 是哈佛大學教授,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相信已經有很多網友透過轉寄連結網址上到 Youtube 去看過他所開教授「正義」的課堂實況錄影,說實在還真是有夠精彩(害我有衝動要督促小孩非去哈佛讀書不可),也因為課程內容實在已經夠豐富了,自然也讓人不免懷疑還有必要花錢、花時間去買書來看嗎? 不蠻各位,我自己也有同樣的想法。

不過可能是我懶,也可能真的還在有心人努力製作中,網路上能找到有中文字幕的課程影片並不如宣稱的有 12 個片段(如果有網友知道何處有完整的影片,還煩請告知),正巧同事買了這本書,而我也就在不算漫長的排隊中(排我前面的同事據他說還沒看完就不想看了)借到這本書,後來還用七折的價格向同事把書買下來,因為我真得覺得這是本很值得收藏的好書。

這本書前面幾個章節內容包含了幾個影片片段中所討論的那些假設情況還有案例,所以讀起來其實還挺輕鬆的,但也因為是閱讀而非看影片,在過程中可以放慢速度甚至稍做停頓仔細思考這些例子在我們生活中的其他種變形,其實也因為這本書的緣故,不由發現政論節目並不是只能有藍綠的分野,若從比較深入的觀點,或者說是哲學的觀點來思考名嘴用來爭辯賺通告費的議題,面紅耳赤的背後其實不過是「公平正義」的不同看法,都有其道理依據。

講到哲學,這在我還處於血氣方剛的年少時,這兩個字跟玄學幾乎是劃上等號,完全沒什麼意願去看跟哲學沾得上邊的書或文章。及至年齡稍長,才知道哲學其實並不玄,尤其偶爾在思考生命意義或人生存在價值時,早已踏進哲學的領域而不自知。不過即便如此,在馬祖當兵時認識個朋友,他當時就表達出對哲學的高度興趣,甚至還帶了叔本華等哲學家的書去馬祖看,以排遣當兵時的無聊時光。當時我也不免好奇,畢竟叔本華的名氣之大就連我也多少耳聞,只不過書借來翻沒幾頁,整個腦袋就像打結一樣暈頭轉向,只好舉雙手投降。

而在「正義」這本書中即提到了好幾位哲學家的理論,沒想到透過作者經由爭論議題的探討為引子,而將各種哲學思考理論的奧義言簡意賅說明後,我才知道原來自己聽起來覺得反感的「功利主義」其實正是我對於很多問題的思考判斷原則,但在看過「自由主義」這部分之後,又發現我竟也有很多觀點是從這角度來思考,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早先看過「百辯經濟學」這本書之後被影響的結果。

不過對於康德主張的自由,我還真是看得很......辛苦,因為康德對自由的定義也太過艱澀嚴謹了吧,跟我們一般對於自由的認知真有相當大程度的差異,加上讀這本書的時間大多在家人入睡後,害我在閱讀這個段落時常常被周公給抓去下棋,不過也總算撐過去了,不得不向康德他老人家致敬啊~

書中還提到亞里斯多德認為合宜的政治應該是怎樣的發展方式,雖然這是一個在千年以前就存在的主張,但其太過理想的論調相信就算是在今天依然不免招致陳義過高的批評,但我個人倒是真的很欣賞這樣的主張,畢竟以今日所謂進步的民主國家所表現的政治型態看來,很少會以促進公民習得更好的美德為主要考量。

引用各種理論並從不同角度來論述絕對是一個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態度,但也應該要有自己的見解,作者最後將自己的主張與讀者分享,其所採用「敘事者」這樣的說法著實也深深打動我,畢竟從很多現實的情況看來,如果不以這樣的觀點來闡釋正義,相信難免就像過去的我會在功利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觀點中來回擺蕩而不自知(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樣情況)。

這是一本開啟讀者思考的書,你可以慢慢看,但絕對不能不看!

當我們在探討一個社會是否正義時,就是在問這個社會如何分配我們重視的事物—收入與財富、機會與義務、權力與權利。在本書中,Michal J. Sandel主要依照福祉、自由及美德三條路來剖析不同樣貌的正義觀,並歸結出他所認同的觀點。在每個章節中,桑德爾教授透過多種議題、案例、故事以及假設性情況來帶領讀者進入思辨的空間裡。在這閱讀思辨的過程中,我們會認識到自己,也會發現我們的思緒裡,顯現出兩難的情境。

事實上,正義(Justice)不單單指涉經濟學上,對於有限資源如何公平(equity)分配的問題,其更指涉政治學上的問題意識。換言之,(不)正義是關乎一群人如何共同生活。從孔子所言的大同世界到柏拉圖的理想國,其一直關注的就是怎樣的世界、社會或國家。不只是那些哲學家以及政治學家,我們作為活生生的有機體(organism)也會去想像世界的樣貌,繪畫出屬於自己的世界圖像。更重要的是,每次繪畫出的世界圖像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對於正義的議題討論,多數人會擁有太多的價值判斷及非黑即白的立場。如同我前面所言,我們作為社會有機體(social organism)中的小小細胞(cell),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情;人的複雜性及交織(intersect)於我們身體的樣態—性別(gender)、種族(race)、階級(class)、地位(status)—所體現出的經驗具有多重樣貌性(Crenshaw 1991)。因此,在思考正義時,個體不同的時空脈絡及思考曲徑也會呈現出具差異性的模式。

然而,Sandel撰寫這本書,並不是要我們從中認識到正義是什麼樣貌,而是要讀者透過各個議題的思考及不同觀點的流派進行一場思辨之旅——也就是一場無煙硝的「腦中革命」。舉例來說,在閱讀的過程裡我試圖去釐清我的價值體系,從功利主義的辯論到自由主義的衝突,我時常會陷入兩難情境以及在結(knot)中不斷地來回不前。更詳細地說,在閱讀第二章功利主義的時候,我一開始蠻認同邊沁的想法—即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然而,書中「基督徒餵獅子」的故事情節,使我陷入兩難情境之中,並我瞭解到我並非一個功利主義者。此外,在閱讀第三章—自由至上主義—的時候,我作為自由愛好者,我卻不會反對政府強制人民騎摩托車得戴安全帽。我與Sandel的想法一樣,僅僅依靠功利最大化及保障選擇自由並不能前往正義的社會當中。功利主義上的最大缺陷是它把正義和權利變成數學問題,過度簡化使正義及權利本身抵消(neutralization)它們本身擁有的特質,換言之,正義及權利的內在真理價值就會消失。另一方面,建立在自由主義上的正義論,目標的道德價值、人生的宗旨意義及社群生活的性質品格皆無涉正義。我非全盤否認他們的觀點,而是它們可以成為一個準則或判斷的工具之一。或是,在我們理想的世界中,是其中的一環。就像,在我的世界圖像中,自由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essential)元素,比起平等權,我更重視自由權。舉例來說,我可能需要兩碗麵才可以吃飽,但有些人只需要半碗麵。每個人的滿足程度並不同,若資源平等分配,仍會有人感到不夠或是太多。因此,我們作為公民必須擁有自由權,才能起身去爭取更多我們擁有的東西。

Sandel在最後章節的文末,提出共善的新政治可能會有的樣貌—即公民精神、市場道德限制、公民品德及道德對話。正義如何可能?我想,答案是可能的。然而,我認為桑德爾忽略了同樣生存在生物圈的其他物種們的正義觀。事實上,在傳統社會學的批判理論思想當中,在談及「我們」的時候,早就不僅僅是包含人類的「我們」,也包含了非人類的「我們」。物種之間的互動及跨物種想像的思考中,如何共同生活是一個需要被關注的議題。因為比起上個世紀來說,我們或許更迫切的需要跨物種之間的情誼及挑戰。氣候變遷的效應,使我們不能只關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的物質及文化的動態交織,而是要去思考新氣候體制下的政治。

此外,我想特別說明文末章節的第四點中的道德對話,有些人會認為對於政治和法律不應牽扯進道德宗教糾紛中。事實上,當我們在思考過程中,會不知不覺進行價值判斷。所謂的客觀,並非是多數人的認定。即便我們看似擁有客觀的測量工具,但工具本身的客觀性是該被質疑的。根據Michel Foucault(1969)的知識與權力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知識的建構往往不是那麼的中立,而是牽涉到其所身處的立足點(standpoint)當中。因此,當我們再談個人的或是群體的公共議題時,本身就該將道德、宗教等向度納入討論當中,且是無可避免的。偏見的力量也並非往往是負面的,但它是得不斷檢驗的。就像社會學家Max Weber提出的「理想型」(ideal type),我們在研究這個社會時,不斷地在重新認識世界,重新的修正我們的知識價值體系。因此,這些偏見不是該被消除,而是被不斷地驗證其真實性。

最後,我想要用一句話來作為總結:「個人的(the personal)或許並非公共的(public),但會是政治的(political)。」理解政治的意義及美好人生的本質,是必須透過不斷的辯證及實踐才有可能。然而,以Sandel的思想,道德省思或許是邁向正義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 Michael J. Sandel著,樂為良譯,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台北市:雅言文化。

2. Crenshaw, K. (1991). “Mapping the Margins: Intersectionality, Identity Politics, a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of Color.” Stanford Law Review, 43(6): 1241-1299.

3. Foucault, Michel著,謝強、馬月譯,1998。《知識考古學》。台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