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是星期几?

中秋节月圆人也要团团圆圆,这才是人们对于中秋节最美好的期待和祝福,因此中秋节也有“团圆节”的美称。那么,今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号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中秋节是星期几?

2018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中秋节时间为农历的八月十五。

2018年的中秋节,是公历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怎么过中秋节

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月饼啦~没一点自己喜欢的口味,在中秋节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吃月饼,一起过节。

团聚:无论你是在外工作,还是出国留学,在这天都回自己的家看看吧,看看父母,看看亲朋好友,他们远比你现在追求的重要。

团圆饭:中秋本就是一个团团圆圆的节日,和父母长辈一起,吃个团圆饭,聊聊这一年的经历和收获。

礼物:如果你已经有了生活来源,那么可以给自己的长辈或者小辈买一些节日礼物,不需要很贵重,礼轻情意重。

祝福语:在中秋节的这天,可以给亲朋好友发一些祝福语,联络一下感情。

游玩:可以给自己放一个假,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对自己好一点,可以放弃三倍的工资和繁重的学业,逛逛街、旅旅游、吃吃饭,放松心情,为之后的工作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导语 2021中秋节即将到来,今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详细时间等信息见文章。

2021中秋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中秋节: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二

中秋节放假安排

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的两大传统习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重庆本地宝】,关注后发送【中秋】获重庆中秋节活动(景点免费/优惠+特色民俗活动+消费券)、中秋旅游攻略、限行规定、疫情出行规定。

今年中秋节是星期几?

月是中秋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先民们对自然的崇拜。你知道今年中秋节是星期几吗?今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呢?就让小编一一为你解答今年中秋是星期几吧。 今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中秋节是几号 今年

今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中秋节是几号

今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中秋节是公历9月8日,农历八月十五。

今年中秋节是星期几

今年中秋节是星期几?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佳节,今年中秋节是9月8日,星期一。

今年中秋节放假安排

》》中秋节放假安排公布

国家规定每年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共放假3天,分别为9月6日、9月7日以及中秋节当天,也是就是9月8日。

中秋节的别名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推荐

今年国庆节是星期几

今年教师节是星期几

今年重阳节是星期几

关于 星期 农历 东亚 公历 别名 万年历 传统文化 更多信息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由來

傳說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带领他的徒弟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等後羿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挂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傳說二: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谕,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爲節令糕點賞賜群臣。從此以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品種也越來越多,成爲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習俗1:吃月餅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關於月餅的起源有許多版本,流傳最廣的說法乃是元末明初時,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獻計一策,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中,分送給各路革命軍,好讓消息傳遞出去。爾後起義成功,朱元璋為紀念此舉,命大家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吃月餅,也就成了吃月餅的習俗由來!而今日也也月餅的外型作團圓之義。

中秋節習俗2:吃柚子

中秋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小孩會把柚子皮戴在頭上,除了童趣可愛,其實也是習俗之一喔。中秋前後,台灣適逢柚子的產季,家家戶戶都會拿來祭祀及食用,而其中品種以雲林縣麻豆文旦最著名。另外一種說法,由於「柚子」與「佑子」發音接近,取其諧音也就成了吉祥的象徵,也才會讓小朋友頭戴柚子皮保平安的活動。


中秋節習俗3:祭祖

較傳統的家庭大多都有祖先牌位供桌,傳統中秋節這天其實是要擺上「三牲」、「三素」祭祖,以此紀念祖先,也跟祖先回報家族近況。


中秋節習俗4:拜土地公

傳統農業社會靠天地吃飯,中秋節正值農作秋收時節,中秋祭拜土地公目的是要感謝土地公保佑大豐收。雖然台灣人普遍認為土地公8月16日成道,但為順應中秋時節,一般多在農曆8月15日就一同祭拜土地公。拜土地公


中秋節習俗5:拜月娘

傳統上每逢中秋「拜月娘」是中秋節傳統的習俗之一,家家戶戶要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等祭物「拜月娘」,祈求闔家平安、團圓美滿。 但民俗上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因此男士只能參加祭灶的活動,不能參加拜月,「拜月娘」成了婦女的專利,不過現在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已轉變為變輕鬆的賞月活動。


中秋節習俗6:賞桂花、喝桂花酒

農曆8月古稱「桂月」,中秋時節除了是柚子的產季,也是桂花盛開的季節,桂花香氣清心怡神,有「桂子花開,十里飄香」的美譽。不過,桂花與滿月的寓意相去甚遠,賞桂花、喝桂花酒如何成為中秋節的習俗之一呢? 據說,一年中秋,清朝乾隆皇帝幾杯陳年桂花酒下肚後,對桂花酒的美味大為讚賞,甚至題下「桂花東酒」的讚譽。自此,中秋節飲桂花酒便逐漸成為傳統中秋節的習俗之一。

中秋節禁忌

中秋節禁忌1:不要逗兔子

民間相傳嫦娥在人間非常喜歡兔子,因此當嫦娥升天的時候也帶著兔子到月球,玉兔在月宮與嫦娥相伴搗仙藥,因此中秋節也有兔子節的稱呼,建議在中秋前後有養兔子的人要對兔子溫柔,倘若不溫柔人間的兔子會有所感應傳遞給月宮的兔子。


中秋節禁忌2:男生不要拜月亮

《燕京歲時記》記載:中秋節「惟供月時男子多不扣拜。故京師諺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此男生若拜月容易身體不適,或者受月球引力影響比較容易睡眠品質轉差。


中秋節禁忌3:不宜到海邊與河邊

中秋受到月球引力影響,比較容易會有潮汐發生,當日海浪比較大若有風雨比較會形成瘋狗浪,因此建議中秋前後不宜戲水到海邊遊玩。


中秋節禁忌4:女生不宜拜灶

《燕京歲時記》記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原因為古代灶神為陽剛之神,月亮為陰柔之神,因此月亮節屬女性節,男不拜陰;女不拜陽以免沖煞,小孟老師認為另一個原因為古代在封建時期男女授授不親為主要潮流因此才會有這種特殊禁忌。


中秋節禁忌5:流產或身體虛弱者不宜賞月

因為月圓屬於陰,也是陰氣較重的節日容易傳遞陰氣,因此身體不好的人不宜賞月。


中秋節禁忌6:不要用手指指神明

中秋節是月亮節,民間相傳月球上住著吳剛與嫦娥,因有特殊神靈建議不要直接將手指指著月亮以免對神明不敬。

中秋節故事

在中秋節的由來裡有提到「嫦娥奔月」和「月餅起義」兩個傳說,但除此之外,中秋節還有更多傳說呢!

傳說一:吳剛伐桂

相傳吳剛在凡間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 吳剛不斷的砍下去,日復一日,但吳剛每砍完一段時間,桂樹便會自動癒合,吳剛伐桂的願望始終沒有達成,所以不論吳剛如何努力,都沒法將桂樹砍倒。 當人們抬頭仰望天空,月亮有晃動的黑影,有人就以為那是吳剛在砍伐桂樹,自後吳剛伐桂的故事便開始傳開。


傳說二:玉兔搗藥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求食,狐貍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 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就在廣寒宮裡和嫦娥相伴,並搗製長生不老藥。

中秋節英文

「中秋節」的英文可以翻譯成「Moon Festival」或是「Mid-Autumn Festival」

近年中秋節日期

國曆農曆連假
西元 2020年10月1日 庚子年八月十五 -
西元 2021年9月21日 辛丑年八月十五 -
西元 2022年9月10日 壬寅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23年9月29日 癸卯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24年9月17日 甲辰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25年10月6日 乙巳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26年9月25日 丙午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27年9月15日 丁未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28年10月3日 戊申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29年9月22日 己酉年八月十五 連假
西元 2030年9月12日 庚戌年八月十五 連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