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 2022 年 行政 院 國家 資 通 安全 會報 技術 服務 中心 統計 政府 機關 通報 的 事件 有 40% 以上 是 受到 網頁 攻擊 主要 的 原因 不 包括 下列 何者

依據 2022 年 行政 院 國家 資 通 安全 會報 技術 服務 中心 統計 政府 機關 通報 的 事件 有 40% 以上 是 受到 網頁 攻擊 主要 的 原因 不 包括 下列 何者

建構安全資安環境

邁向優質網路社會

依據 2022 年 行政 院 國家 資 通 安全 會報 技術 服務 中心 統計 政府 機關 通報 的 事件 有 40% 以上 是 受到 網頁 攻擊 主要 的 原因 不 包括 下列 何者

擴大公私合作夥伴關係

促進資安產業成長

依據 2022 年 行政 院 國家 資 通 安全 會報 技術 服務 中心 統計 政府 機關 通報 的 事件 有 40% 以上 是 受到 網頁 攻擊 主要 的 原因 不 包括 下列 何者

深化政府機關資安防護

提升系統安全及人員能力

:::

最新消息

最新公告

十月 18, 2022

請加強防範偽冒技服中心之社交工程郵件

近期出現多起偽冒技服中心名義針對私人機構與企業之魚叉式社交工程釣魚郵件,誘騙或威脅收件人開啟電子郵件中的附件。請各單位提高警覺,注意檢視寄件者與信件內容正...(略)

READ MORE

資安新聞

九月 30, 2022

新勒索軟體Royal透過客服電話入侵電腦

Royal為2022年1月開始發展之勒索軟體,其首次攻擊使用其他勒索軟體之加密程式如BlackCat等,之後開始使用自製之加密程式,稱之為Zeon,9月中...(略)

READ MORE

漏洞警訊公告

十月 21, 2022

Sophos XG Firewall作業系統存在安全漏洞(CVE-2020-15504),允許攻擊者遠端執行任意程式碼,請儘速確認並進行更新

內容說明:
研究人員發現Sophos XG Firewall作業系統之使用者入口(User Portal)與網頁管理介面(Webadmin)存在S...(略)

READ MORE

活動訊息

111年第4季資安職能複測評量

2022/10/20~2022/10/20

結束

111年第4季資安職能換證評量

2022/10/19~2022/10/19

結束

111年資安稽核實務訓練

2022/10/6~2022/11/11

活動

111年第3季資安職能首測評量

2022/9/22~2022/9/22

結束

為積極推動國家資通安全政策,加速建構國家資通安全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行政院於90年1月第2718次院會核定通過我國第一期「建立我國通資訊基礎建設安全機制計畫 (90年至93年)」,並規劃成立「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以下簡稱資安會報),並於同年3月成立「技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技服中心) ,協助資安會報建立政府資通安全防護機制,提供政府機關事前安全防護、事中預警應變、事後復原鑑識等資安技術服務。

我國自資安會報開始運作以來,積極推動政府機關強化資通安全防護工作,多年以來已具初步成效,惟資通安全工作需長期持續推動,我國自90年開始,已陸續推動6個階段,各為期4年之重大資通安全計畫,現正執行「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110年至113年)」(以下簡稱第六期發展方案),透過「吸納全球高階人才、培植自主創研能量」、「推動公私協同治理、提升關鍵設施韌性」、「善用智慧前瞻科技、主動抵禦潛在威脅」、「建全智慧國家資安、提升民間防護能量」四大推動策略,戮力提升國家整體資安防禦能量,以達到「打造安全堅韌之智慧國家」願景。

我國政經情勢特殊,除面對全球複雜多元的資通訊變革,還需面對較其他國家更為嚴峻的資通安全威脅,因此持續落實精進各項資通安全防護工作實屬必要。原由前行政院資安處直接指揮及督導技服中心相關資安業務及工作,已於111年8月27日正式移轉至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負責。

技服中心依據第六期發展方案,主要工作如下:
一、研議資安法規、規範及指引;研析我國整體資安威脅情勢,掌握資安風險與防護現況,完備國家資安基礎環境。
二、推動政府資安治理成熟度;建構巨量資料分析能量,強化政府機關資安聯防監控。
三、規劃及推動政府機關主動式防禦策略,建立全方位縱深防禦機制。
四、推動國家層級資安聯防體系,建立資安情資分享機制,維運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National-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nalysis Center, N-ISAC)及電腦緊急應變中心(National-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N-CERT)及資安聯防監控中心(National-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 N-SOC)。
五、協助政府機關處理資安事件,加強緊急應變及處理復原;辦理網路攻防演練,輔以資安稽核與技術檢測,提升政府機關之資安防護、監控、預警、管理及通報應變能力。
六、推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資安防護建議,建構工控領域資安治理成熟度,建立國家層級資安風險評估機制。
七、規劃政府資安職能發展藍圖,辦理資安職能訓練與評量,培育政府資安專業人才,推廣全民資安認知。
八、推動資安學研合作,促進國際資安交流與合作。
九、其他與資通安全相關業務。

第 一 章 總則

本辦法依資通安全管理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十四條第四項及第十八條第四項規定訂定之。

資通安全事件分為四級。

公務機關或特定非公務機關(以下簡稱各機關)發生資通安全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第一級資通安全事件:

一、非核心業務資訊遭輕微洩漏。

二、非核心業務資訊或非核心資通系統遭輕微竄改。

三、非核心業務之運作受影響或停頓,於可容忍中斷時間內回復正常運作,造成機關日常作業影響。

各機關發生資通安全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第二級資通安全事件:

一、非核心業務資訊遭嚴重洩漏,或未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遭輕微洩漏。

二、非核心業務資訊或非核心資通系統遭嚴重竄改,或未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或核心資通系統遭輕微竄改。

三、非核心業務之運作受影響或停頓,無法於可容忍中斷時間內回復正常運作,或未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或核心資通系統之運作受影響或停頓,於可容忍中斷時間內回復正常運作。

各機關發生資通安全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第三級資通安全事件:

一、未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遭嚴重洩漏,或一般公務機密、敏感資訊或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遭輕微洩漏。

二、未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或核心資通系統遭嚴重竄改,或一般公務機密、敏感資訊、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或核心資通系統遭輕微竄改。

三、未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或核心資通系統之運作受影響或停頓,無法於可容忍中斷時間內回復正常運作,或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或核心資通系統之運作受影響或停頓,於可容忍中斷時間內回復正常運作。

各機關發生資通安全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

一、一般公務機密、敏感資訊或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遭嚴重洩漏,或國家機密遭洩漏。

二、一般公務機密、敏感資訊、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資訊或核心資通系統遭嚴重竄改,或國家機密遭竄改。

三、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之核心業務或核心資通系統之運作受影響或停頓,無法於可容忍中斷時間內回復正常運作。

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內容,應包括下列項目:

一、發生機關。

二、發生或知悉時間。

三、狀況之描述。

四、等級之評估。

五、因應事件所採取之措施。

六、外部支援需求評估。

七、其他相關事項。

第 二 章 公務機關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及應變

公務機關知悉資通安全事件後,應於一小時內依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及對象,進行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

前項資通安全事件等級變更時,公務機關應依前項規定,續行通報。

公務機關因故無法依第一項規定方式通報者,應於同項規定之時間內依其他適當方式通報,並註記無法依規定方式通報之事由。

公務機關於無法依第一項規定方式通報之事由解除後,應依該方式補行通報。

主管機關應於其自身完成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後,依下列規定時間完成該資通安全事件等級之審核,並得依審核結果變更其等級:

一、通報為第一級或第二級資通安全事件者,於接獲後八小時內。

二、通報為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者,於接獲後二小時內。

總統府與中央一級機關之直屬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其自身、所屬、監督之公務機關、所轄鄉(鎮、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公所與其所屬或監督之公務機關,及前開鄉(鎮、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會,完成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後,依前項規定時間完成該資通安全事件等級之審核,並得依審核結果變更其等級。

前項機關依規定完成資通安全事件等級之審核後,應於一小時內將審核結果通知主管機關,並提供審核依據之相關資訊。

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直轄市、縣(市)議會,應於其自身完成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後,依第一項規定時間完成該資通安全事件等級之審核,並依前項規定通知主管機關及提供相關資訊。

主管機關接獲前二項之通知後,應依相關資訊,就資通安全事件之等級進行覆核,並得依覆核結果變更其等級。但主管機關認有必要,或第二項及前項之機關未依規定通知審核結果時,得就該資通安全事件逕為審核,並得為等級之變更。

公務機關知悉資通安全事件後,應依下列規定時間完成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並依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及對象辦理通知事宜:

一、第一級或第二級資通安全事件,於知悉該事件後七十二小時內。

二、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於知悉該事件後三十六小時內。

公務機關依前項規定完成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後,應持續進行資通安全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並於一個月內依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送交調查、處理及改善報告。

前項調查、處理及改善報告送交之時限,得經上級或監督機關及主管機關同意後延長之。

上級、監督機關或主管機關就第一項之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及第二項送交之報告,認有必要,或認有違反法令、不適當或其他須改善之情事者,得要求公務機關提出說明及調整。

總統府與中央一級機關之直屬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就所屬、監督、所轄或業務相關之公務機關執行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及應變作業,應視情形提供必要支援或協助。

主管機關就公務機關執行資通安全事件之應變作業,得視情形提供必要支援或協助。

公務機關知悉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後,其資通安全長應召開會議研商相關事宜,並得請相關機關提供協助。

總統府與中央一級機關之直屬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對於其自身、所屬或監督之公務機關、所轄鄉(鎮、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公所與其所屬或監督之公務機關及前開鄉(鎮、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會,應規劃及辦理資通安全演練作業,並於完成後一個月內,將執行情形及成果報告送交主管機關。

前項演練作業之內容,應至少包括下列項目:

一、每半年辦理一次社交工程演練。

二、每年辦理一次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演練。

總統府與中央一級機關及直轄市、縣(市)議會,應依前項規定規劃及辦理資通安全演練作業。

公務機關應就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訂定作業規範,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判定事件等級之流程及權責。

二、事件之影響範圍、損害程度及機關因應能力之評估。

三、資通安全事件之內部通報流程。

四、通知受資通安全事件影響之其他機關之方式。

五、前四款事項之演練。

六、資通安全事件通報窗口及聯繫方式。

七、其他資通安全事件通報相關事項。

公務機關應就資通安全事件之應變訂定作業規範,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應變小組之組織。

二、事件發生前之演練作業。

三、事件發生時之損害控制機制。

四、事件發生後之復原、鑑識、調查及改善機制。

五、事件相關紀錄之保全。

六、其他資通安全事件應變相關事項。

第 三 章 特定非公務機關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及應變

特定非公務機關知悉資通安全事件後,應於一小時內依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進行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

前項資通安全事件等級變更時,特定非公務機關應依前項規定,續行通報。

特定非公務機關因故無法依第一項規定方式通報者,應於同項規定之時間內依其他適當方式通報,並註記無法依規定方式通報之事由。

特定非公務機關於無法依第一項規定方式通報之事由解除後,應依該方式補行通報。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於特定非公務機關完成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後,依下列規定時間完成該資通安全事件等級之審核,並得依審核結果變更其等級:

一、通報為第一級或第二級資通安全事件者,於接獲後八小時內。

二、通報為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者,於接獲後二小時內。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完成資通安全事件之審核後,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審核結果為第一級或第二級資通安全事件者,應定期彙整審核結果、依據及其他必要資訊,依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送交主管機關。

二、審核結果為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者,應於審核完成後一小時內,將審核結果、依據及其他必要資訊,依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送交主管機關。

主管機關接獲前項資料後,得就資通安全事件之等級進行覆核,並得為等級之變更。

特定非公務機關知悉資通安全事件後,應依下列規定時間完成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並依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辦理通知事宜:

一、第一級或第二級資通安全事件,於知悉該事件後七十二小時內。

二、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於知悉該事件後三十六小時內。

特定非公務機關依前項規定完成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後,應持續進行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並於一個月內依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指定之方式,送交調查、處理及改善報告。

前項調查、處理及改善報告送交之時限,得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後延長之。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第一項之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及第二項送交之報告,認有必要,或認有違反法令、不適當或其他須改善之情事者,得要求特定非公務機關提出說明及調整。

特定非公務機關就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送交之調查、處理及改善報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於審查後送交主管機關;主管機關就該報告認有必要,或認有違反法令、不適當或其他須改善之情事者,得要求特定非公務機關提出說明及調整。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所管特定非公務機關執行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及應變作業,應視情形提供必要支援或協助。

主管機關就特定非公務機關執行資通安全事件應變作業,得視情形提供必要支援或協助。

特定非公務機關知悉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後,應召開會議研商相關事宜。

特定非公務機關應就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訂定作業規範,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判定事件等級之流程及權責。

二、事件之影響範圍、損害程度及機關因應能力之評估。

三、資通安全事件之內部通報流程。

四、通知受資通安全事件影響之其他機關之時機及方式。

五、前四款事項之演練。

六、資通安全事件通報窗口及聯繫方式。

七、其他資通安全事件通報相關事項。

特定非公務機關應就資通安全事件之應變訂定作業規範,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應變小組之組織。

二、事件發生前之演練作業。

三、事件發生時之損害控制,及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請求技術支援或其他必要協助之機制。

四、事件發生後之復原、鑑識、調查及改善機制。

五、事件相關紀錄之保全。

六、其他資通安全事件應變相關事項。

第 四 章 附則

主管機關就各機關之第三級或第四級資通安全事件,得召開會議,邀請相關機關研商該事件之損害控制、復原及其他相關事宜。

公務機關應配合主管機關規劃、辦理之資通安全演練作業,其內容得包括下列項目:

一、社交工程演練。

二、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演練。

三、網路攻防演練。

四、情境演練。

五、其他必要之演練。

特定非公務機關應配合主管機關規劃、辦理之資通安全演練作業,其內容得包括下列項目:

一、網路攻防演練。

二、情境演練。

三、其他必要之演練。

主管機關規劃、辦理之資通安全演練作業,有侵害特定非公務機關之權利或正當利益之虞者,應先經其書面同意,始得為之。

前項書面同意之方式,依電子簽章法之規定,得以電子文件為之。

公務機關於本辦法施行前,已針對其自身、所屬或監督之公務機關或所管之特定非公務機關,自行或與其他機關共同訂定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機制,並實施一年以上者,得經主管機關核定後,與其所屬或監督之公務機關或所管之特定非公務機關繼續依該機制辦理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及應變。

前項通報及應變機制如有變更,應送主管機關重為核定。

本辦法之施行日期,由主管機關定之。

本辦法修正條文自發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