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经失调原因

失眠、焦虑、心悸、肩颈僵硬⋯⋯各种奇怪的症状突然间同时出现,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了!什么是自律神经、又为何会失调呢?怎样检查与治疗?本文用图解带你一次看懂。

Show

什么是自律神经?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两大类:中枢神经系统与周边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含大脑与脊髓;周边神经系统则包含躯体神经系统和自律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与人体骨骼肌的控制有关,比如举手、踢球等能够以自我意识操控的动作。而自律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恰恰相反,它所控制的身体活动,没办法用主观意识调控,比如心脏的跳动、血压的升降、肠胃的蠕动、体温的高低等等。

自律神经失调,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出问题

自律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如同“油门”,负责控制身体内与兴奋相关的行为,通常在压力性的情境下起作用,比如:战斗、逃跑、运动、出现紧急情况。此时,交感神经会加速心跳、刺激支气管扩张(增加肺部通气量)、减少消化道蠕动等。

而副交感神经则如同“刹车”,在安静活动时较容易起作用,比如:休息、进食、消化,因此,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减缓心跳、使呼吸变慢、促进身体消化机能等。

自律神经失调,就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能协调运作,如“油门”踩得过猛,“刹车”踩不住,久而久之,就导致心跳过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症状。

自律神经失调原因
自律神经失调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失调,通常有3大原因。(健康1+1/大纪元)

最常见自律神经失调的病因,通常不是身体出现问题,而是由“心理”方面的因素所引发的,比如:生活失去重心、焦虑、忧郁、紧张、感到压力等等。长期处于压力大的情况下,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作用减少。有些人因为自身性格原因,譬如抗压性较差、追求完美、个性急躁、爱担忧、爱钻牛角尖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自律神经失调。

而在某些心理因素之外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诱发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比如:喝酒、脱水、穿过紧的衣物、处在高温的环境。

还有一些自律神经失调可能是其它许多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症、红斑性狼疮等等。

自律神经失调的影响从头到脚!常见12类症状

自主神经失调可以引起从头到脚的问题,常见的症状有:

自律神经失调原因
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包括失眠、头晕、焦虑、忧郁等。(健康1+1/大纪元)

全身性症状:疲惫无力、发烧

精神症状:失眠、焦虑、忧郁

脑部:偏头痛、头晕、晕眩、意识丧失

五官:眼睛疲劳、视物模糊、耳鸣、对噪音和光敏感、口干

肺部:呼吸气短、窒息感

心脏:胸痛、胸闷、心律过快或过慢

消化系统:喉咙异物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便秘

泌尿生殖系统:频尿、尿失禁、性功能障碍

四肢:手脚发麻、发抖、发冷

肌肉:肌肉紧绷、酸痛、持续的疲劳感

血液:低血糖

体温:体温和皮肤温度的波动

这些症状如果反复发生,或是多个症状同时出现,与自律神经失调的相关性就极高。

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因人而异,时有时无,可能在紧张或安静休息的状态下出现。有些人的症状较轻,有些人的症状则较严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自律神经失调如何检查?

对于自律神经失调,目前没有能够直接检查、做出明确判断的方法。

最常用的检测是以自律神经检测仪来测量心律变动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利用心跳速度的变化来间接了解自律神经的活动。

人体心脏规律地跳动时,每分钟约72下左右。但在微观下,为了对抗体内外的变化,比如压力、温度、情绪、激素等,自律神经会对心律进行细微调控,使其出现微小的波动,这种变化不属于心律不整,一般的心电图并无法检测出来。

心律变动不正常,代表自律神经功能不好,也可能表示身心不健康。

如果是反复发生头晕、昏厥的病人,或是老人重复性不明原因地跌倒,也可使用倾斜床测试(tilt table test)来评估自律神经是否异常。

检查过程中,仪器会让身体由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期间,身体内的血液分布会有所变化,心律、血压等也会随之变化。医师可以通过这些生理数值做出进一步的诊断。

自律神经失调怎样改善?有3种治疗方法

自律神经失调通常有三种治疗方法:

自律神经失调原因
自律神经失调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型态、改善饮食和药物治疗。(健康1+1/大纪元)

1. 调整生活型态

如果自律神经失调症状较轻微时,可以尝试调整生活型态。比如适度运动、调整睡眠、规律饮食、放松心情、打坐冥想等,以减轻症状、自然恢复。

2. 改善饮食

在饮食方面,尤其要注意减少咖啡因的摄取,茶、咖啡、可乐等饮料都含有咖啡因,这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不利于自律神经失调的恢复。

3. 药物治疗

但有些病人并无法通过上述的方式改善症状,因此就需要专业的医疗协助。若是精神方面引起的自律神经失调,可以看精神科医师,医师可能会开立抗忧郁药物,如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三环抗忧郁剂(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等等。

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过低与很多健康问题相关,比如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伴随压力与厌倦感等,严重甚至引起抑郁。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三环抗忧郁剂等药物能够减少神经末梢对血清素的回收,帮助病人降低忧郁与恐慌感。

服用药物的目的,并不是直接针对自律神经失调做治疗,而是减缓症状,给患者一个“缓冲期”,让他们能够在混乱的疾病状态下,暂时达到稳定状态,为使用非药物治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一篇看懂健康知识:图解健康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拉筋调节自律神经、改善酸痛!2招动作随时做

· 忧郁症有4大症状 怎样改善?治疗和饮食全图解 

· 恐慌症有13个症状!5招立刻缓解、治疗方法全图解

责任编辑:李清风◇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報導】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人最常聽到的毛病之一,舉凡頭痛、暈眩、疲倦、失眠、便秘、胸悶、喉嚨異物感…等等,幾乎全身上下的不適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之一。也由於不適症狀大多被認為是輕微可忍受的,許多人即使受到自律神經失調困擾,卻也不知道是否能夠尋求檢查與治療、甚至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可能都不是很清楚…

然而,現代人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比例並不低,根據自律神經名醫郭育祥醫師著書資料,若以美國一份統計報告指出自律神經失調4%的盛行率估計,台灣約有92萬人會因自律神經失調受苦!從飲食、運動、呼吸等方式可以如何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將會是壓力爆棚的現代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目錄

  •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那些?該怎麼自我檢查呢?跟著這張檢測表 從頭到腳 做一場小型健檢
  • 自律神經是什麼?它跟交感神經有關嗎?
  • 自律神經失調需要治療嗎?該看什麼科?答案遠比你想像的更複雜...
  • 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在思考如何改善前先找出是哪些習慣造成失調原因
  •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大作戰(一)從維他命下手!醫師、營養師詳解飲食治療法
  •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大作戰(二)從運動到呼吸,醫師專業建議的放鬆治療法
  • 同場加映:自律神經失調該吃藥嗎?比起藥物我們更該思考...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那些?該怎麼自我檢查呢?跟著這張檢測表 從頭到腳 做一場小型健檢

想了解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有哪些,首先要先知道的是,「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一個正式的疾病診斷名稱,而更像是一些現象或症狀的統稱。自律神經是與多個內臟或人體功能都有連結的神經系統。因此,自律神經失調可能造成的症狀也非常多樣化,包括血壓血糖、呼吸、心跳、消化功能、排便排尿都可能受到影響。

此外,雖然不像癌症、心臟病、中風等重病,可能造成致命的危機,但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也有許多人平時飽受「小毛病」的困擾,原來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症狀。

因此,如果懷疑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不妨對照以下的症狀檢測表,幫自己做一次簡單的自我檢查吧。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自我檢查:全身/身心/精神症狀

  • 時常失眠、嗜睡,晚上多夢或淺眠,導致白天沒精神,或是疲倦感難以消除
  • 食慾不佳
  • 記憶力低下、集中力低下、容易感到焦慮不安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自我檢查:局部症狀

  •  頭眼耳
    • 總是感覺頭痛或暈眩,不是頭感覺很沉重,就是天旋地轉,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
    • 耳鳴的嗡嗡聲難以消除,或是像有一層障礙堵住耳道一樣聽不清楚
    • 眼睛乾澀疲勞、睜不開,眼花看不清楚的感覺
  • 心血管/呼吸胸腔:
    • 容易感到胸悶、心慌,好像吸不到氣或呼吸困難、快要昏倒的感覺
    • 心臟跳動很大力、會跳出胸口的感覺
  • 口腔喉嚨
    • 時常感覺口渴,不喝就覺得喉嚨乾渴不適、又怕喝水喝多了會頻尿一直跑廁所
    • 味覺異常
    • 喉嚨有異物堵塞壓迫或微刺感
  • 消化排泄相關
    • 常常感覺腹脹或有食道堵塞感,吃一點東西就肚子鼓脹
    • 好幾天大不出來的便秘、一直拉肚子的腹瀉反覆或輪流發生
    • 放屁、頻尿、殘尿感
  • 四肢皮膚肌肉關節
    • 麻痺、冰冷、潮紅、乾燥、多汗、搔癢、無法使力或乏力感

自律神经失调原因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

自律神經是什麼?它跟交感神經有關嗎?

根據美國克里夫蘭診所資料,自律神經失調(Dysautonomia)是指因自律神經(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的問題所引起的症狀。自律神經系統控制著非自主(無法以意識控制)的身體活動,例如心跳、呼吸、消化等。當自律神經系統運作不良,可能引起心臟、血壓、呼吸、排尿等問題。

人體的神經系統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與周邊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大腦與脊髓,周邊神經系統則由從腦幹發出的12對腦神經、31對脊髓神經所構成,並可分為接受刺激的感覺神經、可以自由控制動作的體神經、無法自由控制動作的自律神經三類。自律神經系統主要與內臟關聯,因此控制範圍包括血管、胃、腸、肝、腎、膀胱、肺、心臟等器官,同時也控制瞳孔活動、分泌汗水、唾液、消化液等功能。

自律神經又可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有時對於同一個器官會產生相反的效果,也因此兩組神經系統之間有著相互平衡、對抗的關係。交感神經活躍時,會產生使心跳與血壓上升、增加血糖等反應,幫助面對危急或壓力的狀況;副交感神經活躍時,則會讓心跳與血壓降低,進入休息狀態。當自律神經系統接收到來自身體部位或外界的訊息,就會透過交感神經刺激身體產身反應,或是透過副交感神經抑制身體的反應。

自律神經失調需要治療嗎?該看什麼科?答案遠比你想像的更複雜...

根據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的QA資料,自律神經失調如果放著不管,或想著「忍一下就會好」「自己調整也可以」,困擾生活的失眠、頻尿等等症狀也會持續,長期下來更會進一步影響器官的功能,對身心都有害。失去平衡能力的自律神經系統,其實需要藉由治療補充所需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可能找回平衡。

如果懷疑自己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科醫生?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在每個人身上可能產生的症狀不同,總和郭育祥醫師與自律神經失調協會的說法,可以先針對困擾自己的症狀,前往對應的心臟科、耳鼻喉科等、腸胃科專科掛號;如果症狀太多樣,或有持續發生或不定期反覆的情形,也可以尋找自律神經失調專科門診,或是經由神經內科、身心科、精神科等科別協助,進行進一步的診斷或檢測。

王健宇醫師則建議,真的不知道要看什麼科別的話,可以先前往家醫科、一般內科或內兒科就診,逐步排除造成困染症狀的病因;如果不想在醫院各個科別之間輾轉,也可以做自費健檢,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能溝通自己症狀的醫生,對病情的治療才有幫助。

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在思考如何改善前先找出是哪些習慣造成失調原因

自律神經失調很常聽到,但到底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會發生?又該怎麼改善?

家醫科醫師王健宇在著作《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中指出,現代人自律神經失調增加的原因,與繁忙緊張的時代脫不了關係,日復一日趕著上班、趕著開會的模式,等於在過度燃燒自己的身體;加上許多人會出現違反身體本能的活動,熬夜、吃撐、節食、憋尿…等,違反了身體調節的本能,就會影響自律神經的平衡。

郭育祥醫師則在《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一書中說明,自律神經如同一條橡皮筋,當給予過大的壓力,造成這條橡皮筋緊繃,久了就會失去彈性,也就是自律神經失調。而造成緊繃的原因,除了環境因素以外,本身性格容易緊張、時常壓抑情緒、或是對自我要求較高(來自自己或周遭),或是長期承受過多的壓力與期待,這類與壓力相關的情況,都更容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

不過另一方面,並不是只有「太忙」才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因為有些人的精神壓力,其實來自於「太閒」,郭育祥醫師說明,突然失去人生目標或生活重心也可能造成潛在的精神壓力,長期下來也一樣可能讓自律神經失去平衡。

還有一類人的自律神經失調,來自於體質上本身就容易自律神經紊亂,因此即使壓力承受度正常,也可能自律神經本身仍然功能異常。郭育祥醫師指出,這類患者並不常見,不過透過呼吸訓練、瑜珈等方式,調整自律神經功能,即可改善。

此外,自律神經本身的運作具有節律,時常打破正常生理時鐘運作的話,也容易使得自律神經走向失調;而自律神經作為人體內的調控系統之一,也會受到人體內的其他功能影響,例如內分泌失調、更年期等等。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大作戰(一)從維他命下手!醫師、營養師詳解飲食治療法

想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飲食也是一個很大的要素。自律神經失調名醫郭育祥在《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一書中提到,想維護自律神經的健康,在飲食方面可以從「抗氧化」、「壓力」兩大方面下手。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飲食1:抗氧化營養素

首先,自律神經失調常與壓力有關,而壓力會讓人體內更容易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之一,雖然會被人體用來對抗外來病菌,但這種不穩定的物質,同時也可能攻擊人體細胞,使人容易衰老,甚至是影響DNA而增加罹癌的風險;而如果人的壓力太大,同時也會影響自由基的代謝,過多的自由基堆積在人體內,就更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

因此,想要避免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從生活與飲食中減少、消除自由基非常重要,首先就要避免外來環境增加自由基,例如吸菸、飲酒、環境汙染、暴露在過多的紫外線或輻射中等,都是需要極力避免的事項。

接著,就是透過飲食攝取幫助人體抗氧化的營養素了。郭育祥醫師指出,這類的營養素可分為兩大類

  • 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維生素E、硫辛酸、前花青素、CoQ10
  • 幫助人體形成抗氧化酵素:銅、鋅、硒、鐵

其他包括GABA、類黃酮、類胡蘿蔔素...等各種營養素,也都對抗氧化具有各類的好處。因此,日常生活中多加攝取富含各種營養素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蛋類、全穀類、堅果類等,對於維持自律神經平衡非常有幫助。

林俐岑營養師則撰文分享,有著豐富纖維與植化素的蔬果有助抗發炎,富含維生素B群的全穀類、雞蛋、瘦肉等食物,也對自律神經有益。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飲食2:紓壓營養素

至於與自律神經失調息息相關的壓力,飲食也能起到幫助紓壓的作用。郭育祥醫師指出,有些營養素和人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因此經過消化吸收後,對於穩定情緒、放鬆也有幫助。這類的營養素與食物來源包括維生素B、維生素C、色胺酸、酪胺酸、鈣、鎂、鋅、卵磷脂、omega-3等等;而許多人怕胖而不敢多吃的醣類,其實也會在人體內轉換成幫助促進血清素分泌的物質。以上的營養素,可以在許多天然食材中找到,郭育祥醫師推薦了十大快樂食物,包含蓮子、花生、乳酪、核桃、香蕉、黃豆、豆腐、紅豆、雞蛋、柑橘。

除了抗氧化與舒緩壓力以外,想讓自律神經維持平衡,也要注意身體的免疫力,以及避免增加身體的負擔。郭育祥醫師就指出,免疫力與自律神經系統的穩定相關,因此可以透過攝取各種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類胡蘿蔔素等等營養,維持住身體的最佳免疫力。

林俐岑營養師也分享,除了平時就要養成正確攝取六大類的食物以外,包括香蕉、牛奶、燕麥、雞肉等食物,能夠幫助人體製造血清素,帶來愉悅感並減少憂鬱,達到舒壓與助眠的好處。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飲食3:注意進食時間也很重要

研究自然醫學領域的李德初醫師曾說明,每餐吃七、八分飽即可,同時晚餐減半,藉由減少食物在晚間9~11點對人體造成負擔,就能讓這段時間主要運行的「三焦經」恢復平衡,也讓自律神經進行修復。

避免加重自律神經失調的飲食

在減輕身體的負擔方面,《所有人都能用斷捨離調整自律神經》(原田賢)指出,過多的保健食品與藥物,除了可能帶來副作用,也會增加肝腎處理的負擔;咖啡因、尼古丁會對交感神經造成刺激;甜食、鹽分則分別會增加肝臟、胰臟、腎臟的工作量,都是日常飲食中需要盡量減少、以免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飲食問題。

林俐岑營養師也在部落和撰文指出,想要減少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也要避免吃進對身體造成壓力的食物,包括甜食、炸物、酒精、太濃的茶飲與咖啡、包含罐頭與醃漬物在內的高鈉食品。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大作戰(二)從運動到呼吸,醫師專業建議的放鬆治療法

現代人注重身體健康,除了飲食方面以外,運動的重要性也逐漸被強調,舉凡健走、慢跑、爬山、籃球、羽球、高爾夫、拳擊…各式各樣的運動都有其愛好者。不過,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族群來說,該怎麼做運動才會對身體更有好處呢?

郭育祥醫師說明,運動對於身心都有益處,生理上來說,運動後大腦會產生腦內啡,能夠產生愉悅感;心理上則可以分散並轉移注意力,暫時擱置煩惱的事情,能帶來舒壓的效果。而想要達成這些好處、同時避免增加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壓力,郭育祥醫師認為,「能讓身體能放鬆的運動」才適合自律神經失調患者,例如游泳、太極、氣功、瑜珈、外丹功、靜坐等,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如果真的挪不出時間運動?那就從日常生活中,鍛鍊呼吸或進行泡澡開始做起吧。

郭育祥醫師說明,呼吸是人的本能,「正確呼吸」能幫助增加血氧、調整血壓、促進新陳代謝等等好處,也是免費卻真正有效能強化自律神經的藥方。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大多處於交感神經過度活躍的狀態,呼吸時常偏急、偏淺,透過學習緩慢呼吸、拉長呼氣時間,幫助身體放鬆、安撫過度活絡的交感神經,就能讓自律神經漸漸地恢復平衡。

不過,什麼樣的呼吸才是「正確呼吸」呢?郭育祥醫師認為用鼻子而非用嘴呼吸、腹式深呼吸最佳,並提醒4大撇步

  1. 姿勢:背部要打直,放鬆拱起僵硬的肩膀,讓胸部自然挺出、下巴與小腹自然微縮。
  2. 放鬆:一開始不要太著重正確的呼吸秒數,先放空腦袋、專心在呼吸上。
  3. 腹式呼吸:可以先平躺、雙手放在腹部(或放一本書),吸氣時感受手部或書本抬高、吐氣時往下凹,吸氣與吐氣各約5秒鐘,每天早晚各練習5~15分鐘。
  4. 慢慢吐氣:吐氣時副交感神經比較活躍,腦波也會轉成更為放鬆的狀態,還能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

同場加映:自律神經失調該吃藥嗎?比起藥物我們更該思考...

肩頸痠痛、腸胃不適、頭痛、無力…當生活中不斷被這些小病痛困擾的時候,你是否首先也會想走進藥局,買個腸胃藥、頭痛藥或酸痛貼布來改善,或是求助醫院診所,請求醫師開藥讓這一切惱人的毛病都停止下來?雖然現今藥物取得方便,但有些病症,像是自律神經失調,卻步是一帖藥就能解決的;更精準地說,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來說,吃藥也許更不是最佳解方。

日本一位插畫家崎田美菜,就曾出書分享自己的經歷。原本因為生活低潮,深陷在憂鬱、無力、頭痛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的她,曾經也需要求助身心科,為了控制病情更需要持續吃藥…但在固定上瑜珈課、持續在家做簡單的練習之後,由於學習了正確的呼吸控制,她親身體會到了各種不適症狀都有所改善,甚至最後連服了8年的藥都能停掉!崎田美菜也將這段經歷與自己平常練習的瑜珈,一起繪製成漫畫,在網路上連載分享,集結出書後更在日本暢銷超過35萬冊。

康聯預防醫學顧問心理師廖芳芸曾指出,自律神經失調常被認為與壓力有關,壓力會讓人體時常處在緊張的狀態下而忘記休息,久而久之,不但能量會過度耗損,讓人在緊急狀態時維持動能的油門也會失靈,對身心健康皆有影響。

既然如此,比起吃止痛藥緩解各種身體不適症狀,或許更重要的是從生活中解除壓力的來源。廖芳芸心理師建議,透過均衡飲食與專心吃飯、培養運動習慣、良好的睡眠、每天片刻的舒壓休息時間,都能夠幫助保養自律神經。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常見問題
  2. 《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王健宇/出色文化
  3. 《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郭育祥/柿子文化
  4. Cleveland Clinic: Dysautonomia: Symptoms, Causes, Types, & How to Live With
  5. http://life.nthu.edu.tw/~g864264/Neuroscience/neuron/neuron.htm
  6. MSD Manual Consumer Version: Overview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7. MedlinePlus: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8. 專心吃飯、睡個好覺...4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9. 林俐岑營養師的小天地-吃對了 能緩解自律神經失調
  10. 最快速有效的平衡自律神經方法:掌握飲食3關鍵
  11. 《懶人瑜伽:【漫畫解剖】16式超有感「輕懶慢」宅瑜伽,拯救你的自律神經失調》/崎田美菜、福永伴子/審訂/漫遊者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自律神經失調怎麼檢測和改善症狀?從原因、藥物到飲食治療懶人包

自律神经失调是什么原因?

自主神经紊乱的可能病因很多,有些屬於周邊神經病變,也有些不是。 會引起自主神经紊乱的疾病有帕金森氏症、艾滋病、多重系統萎縮、自主神經衰竭、姿勢性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症、埃勒斯-當洛二氏症候群,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經節疾病及自主神經疾病。

什么是自律神经失调 症状?

自律神經失調症在醫學領域中算是很標準的「疑難雜」,它的症狀往往綜合且因人而異的,有的人會頭痛、心悸、失眠,有的人會失眠加容易腹瀉,有的人會有吞嚥障礙、心悸、胸悶,有的人會感覺胃部有灼熱感合併緊張焦慮……狀況實在千奇百怪,什麼可能性都有。

怎样改善自律神经失调?

調好自律神經7件事學會慢慢生活.
腹式呼吸啟動副交感神經,安定身心 ... .
用食物保養神經的作用穩定 ... .
運動是一種好壓力,改善自律神經的功能 ... .
別熬夜,別製造自律神經的敵人 ... .
到戶外曬太陽、流汗,恢復自律神經調節體溫的能力 ... .
利用五感舒緩神經 ... .
幫情緒洩洪,不讓起伏的心情打亂自律神經的節奏.

什么是自律神经?

自律神經支配著心、肺、腸、胃,以及其他內臟器官,一套負責維持生命基本必要機能的神經系統,包括心跳、體溫調節、呼吸、消化、流汗……。 也有人將之稱為自主神經,從字義上我們可以猜出運作,並不會受大腦意志的控制,例如大腦無法下令心臟不准跳動或者跳快些、跳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