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离婚赡养费

Skip to content

澳洲离婚赡养费

  • 律师
  • 法律服务
    • 商业法
      • 公司成立
      • 尽职调查
      • 银行与金融
      • 董事职责
      • 企业合规
      • 企业合并
      • 资产买卖
      • 合伙协议与股东协议
    • 争议解决与诉讼
      • 债务追索
      • 劳务纠纷
      • 董事责任
      • 保险赔偿
      • 合伙纠纷
      • 租赁纠纷
      • 税务纠纷
      • 诽谤与名誉权
    • 家庭法
      • 离婚申请
      • 离婚调解
      • 财产协议
      • 财产分割诉讼
      • 配偶赡养费
      • 子女抚养费
      • 中澳跨境离婚
      • 子女抚养权诉讼
    • 房地产法
      • 房产买卖
      • 土地买卖
      • 地役权(“Easement ”)
      • 分契式所有权(“Strata”)
      • 项目架构与开发协议
      • 外国人购房审批申请
    • 移民法
      • 司法复核
      • 配偶签证
      • 家庭团圆类签证
      • 工作与技术类签证
      • 难民与人道主义签证
      • 事实审查与AAT上诉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
      • 专利
      • 著作权
      • 外观设计
      • 许可执照
      • 互联网与数据库争议
    • 刑法
      • 性犯罪
      • 暴力犯罪
      • 毒品犯罪
      • 保释申请
      • 财产类犯罪
      • 交通驾驶类犯罪
    • 破产法
      • 个人破产
      • 董事追责
      • 债权人权利
      • 企业破产清算
      • 不良资产买卖
      • 公司重组与再融资
      • 法律要求与清盘呈请
      • 有担保及无担保债务追索
    • 遗嘱与家族财富传承
      • 遗嘱撰写
      • 遗嘱认证
      • 遗产管理
      • 家族信托
  • 关于我们
  • 新闻和文章
  • 客户入口
  • 手册下载

配偶赡养费

澳洲离婚赡养费

  • Posted on: 30 Sep, 2021
  • By
  • 家庭法, 配偶赡养费

配偶赡养费

什么是赡养费?

除了子女的抚养费,赡养费是法院解决财产分割纠纷的一部分。在极其个别的情况下,例如配偶双方在分居之日的收入出现巨大差异的时候,法院则会作出赡养令。

澳大利亚家庭法法院和澳大利亚联邦巡回法院一般会审理两种赡养费申请:

  • 事实婚姻伴侣赡养费(‘De facto partner maintenance’):事实婚姻伴侣的一方需向无法在经济上支撑自己生活的另一方提供赡养费。
  • 配偶赡养费(‘Spouse maintenance’):婚姻关系破裂后,配偶一方需向无法在经济上支撑自己生活的另一方提供赡养费。

一般来说,赡养费的支付是有时间期限的。当赡养令申请人能够在经济上支持自己,赡养费支付人将停止支付赡养费。但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法院会作出永久支付的赡养令。

法院如何计算赡养费?

根据 1975 年《联邦家庭法》,配偶双方应当在经济上互相支持和扶持。这种配偶互相扶持的义务是平等的,而且这种义务不会因为分居和离婚而停止存在。配偶相互扶持的程度取决于另一方的经济负担能力。

法院有权单独作出命令要求配偶中的一方支付赡养费。如果配偶一方向法院申请赡养令,法院将考虑以下问题:

  • 赡养令的申请方是否无法通过个人的收入或个人财产来维持正常合理的生活水平;
  • 如果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赡养费支付人是否有能力支付部分或全部赡养费。

法院可以作出命令要求赡养费支付人临时支付赡养费或最终一次性支付赡养费。

法院作出赡养令的其他考量因素

当法院作出赡养令时,法院会考虑申请人的赡养需求和赡养费支付人的实际支付能力。

因此,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

  • 双方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双方的收入、开支、财产以及财产资源情况
  • 双方的工作能力(以及是否能进行全职工作)
  • 双方合适的生活标准
  • 婚姻或事实婚姻关系是否影响了一方当事人赚取收入的能力
  • 双方是否有未满 18 岁的子女,或有超过18岁的与一方当事人共同居住的残疾子女

除了上述因素,法院还会考虑与赡养费相关的其他任何因素。

“消极贡献“或“浪费“对决定赡养费的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夫妻双方对婚姻和家庭所做出的贡献都会增加财产价值。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财产的价值可能会因为夫妻一方或双方的作为或不作为而减少。如果与家庭财产相关,这种情况被称为“浪费”,如果与严重家庭暴力事件相关,这种情况被称为“消极贡献”。

根据1975 年《联邦家庭法》第 75(2)(o) 条规定,法院会考虑“包括浪费”和“消极贡献”在内的所有影响婚姻财产分割的因素。

以下例子说明什么是“消极贡献” 和“浪费”:

  • 严重的家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巨大的影响,以至于难以对家庭作出贡献或无法作出实质性贡献(“消极贡献”);
  • 夫妻一方的行为(例如,赌博、铺张浪费、或作出亏本的商业或财务决策)对双方的净资产池造成财产损失(“浪费“)。

尽管 1975 年《联邦家庭法》没有明确规定,严重的家庭暴力会导致夫妻一方作出消极贡献,但法院会在其认为合适的情形下,行使自由裁量权并作出利益调整的命令。在已有的判例法中,法院已经确定严重的家庭暴力会导致夫妻一方作作出消极贡献。

对于“浪费”的例子,澳大利亚巡回法院曾审理这样一宗案件。案件的丈夫将售卖婚房的所有收益都“浪费”在赌博上,因此家庭法院最终判决丈夫需要定期向妻子支付赡养费。

何时停止支付赡养费

一般来说,无论是财产协议中协定的赡养费,还是法院命令规定的赡养费,赡养费的支付时间都是有期限的。无限期支付赡养费的情形十分罕见。

当法院作出赡养令后,除非赡养令的任意一方当事人死亡或再婚,赡养费支付方将停止支付赡养费(只有在极其特殊情况下,法院会行使自由裁量权下令赡养费支付方继续支付赡养费)。

如果赡养费接受方再婚或开始一段新的事实婚姻关系时,赡养费接受方需要立刻通知赡养费支付方。否则,赡养费接受方需要向赡养费支付方偿还自新的婚姻关系或事实婚姻关系开始之日起所支付的赡养费。

如果您有家庭法方面的困惑或者需要法律咨询,请致电1300 487 888。

相比于很多国家,澳大利亚的离婚率较高,其中无疑有着移民背景不同、多元文化融合或传统意识保留等多方面宏观的原因。来自于澳大利亚数据局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有40%的婚姻以离婚收场,有超过5万年龄低于18岁的儿童面临父母离婚的情况

对华人而言,“家”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归属,“家和万事兴”也是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期盼。然而,若家中产生纠纷,请不要无视、逃避或采取不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必要时,应当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自己、孩子与家庭。

澳大利亚的《家庭法(Family Law Act)》涵盖了大部分的家庭法律事务。《家庭法》的内容涉及对特定家庭事务(如离婚、子女及财产等问题)的处理。如果您已结婚或正与人同居,《家庭法》对关于您子女或财产方面的任何纠纷问题都已作出了相关规定。即使您未处于婚姻或同居关系中,《家庭法》也对与您有关的子女方面的任何纠纷作出了相关规定,例如孩子应在何处居住。

因此,法律专栏的《澳洲家庭法纵览》专题旨在帮助在澳华人了解在处理相关家庭关系、婚姻财产、子女抚养等方面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更好地直面与解决家庭纠纷,以期家好月圆享天伦。本专题主要分为以下篇章:

1. 澳洲家庭法纵览(1) | 分居前务必慎重考虑的十个问题
2. 澳洲家庭法纵览(2) | 离婚申请程序与须知
3. 澳洲家庭法纵览(3) | 婚姻财产分配
4. 澳洲家庭法纵览(4) | 孩子与子女抚养
5. 澳洲家庭法纵览(5) | 家暴与家庭纠纷调解

以下与大家分享《澳洲家庭法纵览(4) | 孩子与子女抚养》:


已分居或正准备分居的父母可以得到与他们所面临的改变的相关帮助,这些帮助包括信息、经济援助和社会福利支持。以下为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了关于“孩子与子女抚养权”方面的常见法律问题与相关解释。然而,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经相同,以下提供的帮助信息无法涵盖所有情形,具体个例请咨询家庭法律师或社会福利署。

常见法律问题及相关解释

1. 我们刚刚分居,并在对孩子抚养方面意见不一。我们应该采取何种行动?

• 首先应当尝试纠纷调解。在您因孩子抚养问题提起诉讼之前,您应该:

– 争取通过协商和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以及
– 通过合理方式尽量与另一方进行沟通。

• 有很多机构会帮助双方协商并进行家庭纠纷调解,这些机构包括州法律援助、家庭关系咨询热线 (Family Relationship Advice Line) 和家庭关系中心 (Family Relationship Centres) 等。

2. 在我提起诉讼之前,我必须先要进行家庭纠纷调解吗?

• 在您就子女问题开始法庭的诉讼程序之前,您必须先接受家庭纠纷调解,除非您的案件比较紧急或涉及如家庭暴力等特殊因素。

• 法庭在审理有关子女抚养的案件之前,通常会要求家庭纠纷调解人员出具一份调解证明。

3. 我们能就子女抚养安排达成何种协议?

• 您不一定非要得到一份关于抚养安排的正式法庭命令,您可以订立非正式的协议。有很多分居的父母就子女的抚养问题达成了非正式的协议。

• 协议通常是由父母双方在调解部门的帮助下(或在没有调解部门参与的情况下)通过协商达成。父母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迫使另一方受非正式协议的约束。

• 通常,获得一些法律建议很重要,因为您订立关于子女将跟谁一起生活的协议也会影响到财产及抚养费等方面问题:

养育计划 (Parenting Plan) – 父母双方可以达成关于子女抚养安排方面的协议,该协议被称为养育计划。律师、家庭顾问、家庭纠纷调解人员或家庭咨询师都可以帮您和您的前配偶制定养育计划。养育计划必须采用书面形式,须有签字和日期。养育计划的内容可以另外的书面协议进行更改。养育计划对任何一方都不构成法律义务。但若您在此后就子女抚养问题参与法庭诉讼,法庭将会对养育计划中双方所达成协议的内容予以考虑。

同意令 (Consent Orders) – 这是一项与父母中的另一方协商之后达成的协议,协议通常是在律师或纠纷调解部门的帮助下订立。同意令在法庭上提出,并由法庭批准,因法庭可以强制执行该协议,因此它具有约束性。

4. 何为养育令?法庭发出养育令时考虑哪些事宜?

• 法庭在决定给出何种养育令时,将以当事人子女的最佳利益为依据。法律规定,在判断何为当事人子女的最佳利益时,法庭首先应考虑的是:

– 与父母的亲密良好关系能为孩子带来的益处;
– 使当事人子女免受身体或心理伤害,并使其避免遭到或可能遭到虐待、忽视或家庭暴力。法庭必须对此考虑给予更多重视。

• 其他方面的考虑包括:

– 当事人子女所表达出的任何意见,但需考虑当事人子女的身心成熟度;
– 当事人子女与父母各自的关系,以及与如(外)祖父母、兄弟姊妹等其他重要人士的关系;
– 在生活安排上的变化(包括与兄弟姊妹分开)对孩子所造成影响;
– 要分别考虑到父方和母方满足孩子需求的能力;以及
– 父方和母方各自对待孩子以及养育责任的态度。

• 法庭的养育令涵盖以下事务:

– 孩子将与谁生活在一起;
– 孩子将与父母中的一方(或其他关系比较重要的人)在一起的时间;
– 如何分配父母责任;
– 父母将如何就与孩子相关的问题进行沟通;以及
– 针对命令中所涉及问题的纠纷将如何解决。

• 父母责任是指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尽的职责,以及父母做出的关于其子女的重大决定。父母双方的每一方都对孩子承担同样的父母责任,除非法庭命令对此作出改变。

• 法庭首先假定父母双方将承担同样的父母责任,除非孩子曾遭到虐待、家庭暴力,或者这样做不符合孩子的最佳利益。这意味着父母需要就将会对孩子成长造成影响的各种长期事宜进行互相磋商,如孩子的教育、宗教信仰、健康、孩子的名字,以及因生活安排变化使得孩子难以与父母中的另一方共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 在法庭命令裁定父母承担同样的父母责任时,法庭也将考虑到这是否符合孩子的最佳利益,以及让孩子花同样的时间或大量的时间分别与父母在一起是否可行。法庭将考虑到父母双方分开的距离远近、提议的安排方案会对孩子造成何种影响,以及父母双方是否愿意合作。

5. 孩子可以自己决定要和谁生活在一起吗?

• 法庭有权裁定不满 18 岁的子女将和谁生活在一起,以及他们分别随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在当事人子女不超过 18 岁的情况下,法庭不会只听取孩子本人的意见。法庭必须考虑到每个孩子的意见,但这些意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孩子的身心成熟度以及理解力水平。年龄较大的孩子的意见对于法庭来说非常重要。

6. 我可以给孩子改姓吗?

• 要想正式地给孩子更名,您必须向州出生、死亡与婚姻登记处 (Registry of Births, Deaths and Marriages) 申请更名注册。如果孩子年满 12 岁,则更名须得到孩子本人的同意。

• 更名须获得父母双方的同意,如不可行,则须有法庭的裁定命令。父母中的任意一方可以向法庭提出申请,请求法庭准许更改孩子的姓氏(当父母中的另一方不同意时),或是请求法庭阻止父母中的另一方更改孩子的姓氏。

• 法庭将依据孩子的最佳利益作出决定。例如,法庭会考虑到孩子会因与生活在一起的家长的姓氏不同而感到尴尬,或是更改孩子的姓名可能会使孩子感到困惑。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与孩子保持着关系,法庭很少会批准更改孩子的姓氏。

7. 在没有获得允许的情况下,我是否可以把孩子带出澳大利亚?

• 如果您在没有获得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带出澳大利亚,而法庭正在受理相关案件或已有裁决命令,您的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

• 无论是否有法庭的裁决命令,澳大利亚与很多国家之间都有协议(海牙公约)要求这些国家将孩子送回澳大利亚。

8. 法庭命令裁定我可以去探望孩子,但我的前配偶不让我见孩子,我能采取何种行动?

• 如果父母中的另一方违反了关于您孩子的法庭命令,您可以:

– 争取通过调解部门(参见本手册后部内容)解决纠纷,或者
– 您可以申请法庭判定另一方违反(破坏)了养育令。

• 法庭对违反法庭命令的行为将严肃处理。根据情况,不服从法庭命令的一方将会接受养育课程 (Parenting Program)、受到罚款、补偿父母另一方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有可能坐牢。当违反法庭命令的情况出现时,违反命令的一方须有合理的理由。例如,孩子患上严重疾病(须有适当的医疗证明)可以视作父母一方违反法庭命令的合法理由。

• 如果被违反的法庭命令无法继续实施,则法庭可能会命令父母双方参加养育课程,或推迟案件的审理,考虑对命令做出修改。

9. 自从分手以后孩子就随我一起生活,我现在打算搬迁离开本地。我可以带着孩子直接走吗?这是否需要得到父母另一方的允许?

• 《家庭法》明确规定孩子有知情权,并应受到父母双方的照顾。然而,当父母中的一方需要搬迁,并且这种搬迁会影响到孩子与父母另一方的定期见面和交流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1) 当存在关于孩子的法庭命令时:您应首先根据法庭命令的内容来确定您的搬迁是否与法庭命令相违背。例如,如果法庭命令规定您的孩子应与父母中的另一方一起度周末,而您计划从悉尼搬到黄金海岸居住,您的搬迁行为很可能会违反法庭命令。这种情况下,您应在搬迁前获得父母另一方的同意,或通过法庭使法庭命令得到相应的修改。

2) 当不存在关于孩子的法庭命令时:您的搬迁不会违反任何法庭命令。然而,如果双方之间的非正式协议或养育计划规定您的孩子须与父母的另一方定期相聚,则父母的另一方可以请求法庭签发阻止您带着孩子搬迁的法庭命令。法庭最终需考虑哪种做法能符合孩子的最佳利益。

• 如果法庭命令规定孩子将随您一起生活或您可以与孩子定期相聚,而孩子却被另一方带走并不再回来,这种情况下您可以申请法庭签发解救令。该命令可以让警方(包括州和联邦警察) 帮您找到并带回您的孩子。

10. 父母的另一方把孩子带走,并拒不归还。我该采取何种行动?

• 如果您没有得到让孩子随您一起生活或定期相聚的法庭命令,您可以向法庭申请这一命令,同时也可以向法庭申请解救令。这两项申请可以同时进行。

•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法庭可以在父母另一方不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这些命令。如果您担心孩子可能会被带出澳大利亚,您应把孩子的姓名列入机场的监控名单。您应向法庭申请将孩子的名字列入监控名单,并向联邦警方提交这份申请和相关法庭命令的副本。

11. 抚养费的计算

• 子女抚养费有助于提供抚养孩子的费用。进行子女抚养费安排时有多种选择,以便满足父母双方的要求。在接受子女抚养费申请之前,必须使社会福利署确信父母双方(和任何非父照顾者)有资格参与子女抚养评估。

• Humanservices.gov.au/separatedparents网站上有信息可以向您解释您有哪些选择,子女抚养费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 子女抚养费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您需要支付或可以收到的子女抚养费金额。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子女抚养费计算公式将许多不同的家庭情况考虑在内。它将考虑到抚养孩子的费用、双方父母的收入、父母双方维持自己生计所需的金额以及和父母双方为孩子提供的照顾的百分比。您可以使用在线估算工具估算您的子女抚养费和提供的照顾的百分比。

12. 子女抚养费与社会福利署的家庭援助

• 子女抚养和家庭援助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您领取Family Tax Benefit,同时您或您的伴侣收取或支付子女抚养费,当计算您可获得的Family Tax Benefit时,社会福利署会考虑这部分子女抚养费。

• 如果您或您的伴侣收取或支付的子女抚养费金额发生变化,您可获得的Family Tax Benefit也可能会改变。了解这点十分重要,即使您与另一位家长私下安排您们的子女抚养费或有子女抚养协议。

13. 子女抚养费的支付选择

1) 私下支付子女抚养费(Private Collect):Private Collect是指当社会福利署告诉您需要支付多少后,您们双方自己转汇子女抚养费。如果您是子女抚养费的接收方,在提交子女抚养费申请及子女抚养个案仍处于活跃状态的任何时候,您都可以选择此选项。如果Private Collect行不通,接收方家长可以要求社会福利署替他/她领取子女抚养费。

2) 领取子女抚养费(Child Support Collect): Child Support Collect安排是指当社会福利署计算出子女抚养费金额后,从支付方领取,然后将子女抚养费转账给接收方。 如果您是支付方,您可以选择每周、每两周或每月向社会福利署支付子女抚养费。

14. 逾期未付子女抚养费

• 如果您是支付方,而您逾期未付子女抚养费,您需要与社会福利署联系,社会福利署会考虑您的情况,并与您一起制定一个可行的付款安排。如果社会福利署不能与您就付款安排达成一致,社会福利署会为了您孩子的利益,积极努力追讨逾期的子女抚养费。

• 如果不按时足额支付子女抚养费,您可能被处以罚款。某些情况下罚款可以免除。


声明:
• 编者:Huiming Lin 林汇铭律师,澳和律业 | Auslaw Partners管理合伙人,《澳洲法律评论》总编,中澳新三国法律职业资格,澳洲法律执业博士,主攻领域:纠纷解决,产权法与商法等。
• 此文仅供一般性参考,并无意提供任何个案法律建议,内容受作者本人保护且作者与专栏平台明示不对任何依赖本文任何内容而采取或不采取行动所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