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常见的蜘蛛

蜘蛛,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生物,它们常常隐于墙角、桌底、壁龛等平时大家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着“结网大工程”,等到大扫除时,你才会发觉家里竟然会出现这么多蜘蛛网。那么为什么你觉得打扫干净的房间,还是会出现蜘蛛和蛛网的踪迹?为什么它会一直“阴魂不散”?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日常生活中,家里常出现的蜘蛛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家幽灵蛛、跳蛛、白额高脚蛛。

一、家幽灵蛛

家幽灵蛛,顾名思义像幽灵般的神出鬼没在家里大大小小的角落、阴暗处,它是家中最常见的蜘蛛,长着8只细长的“脚”因此也被称为长腿蛛,相较于明显的腿外,它还拥有八只眼睛,长在头部和胸部上。

家里常见的蜘蛛

虽然有着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但是家幽灵蛛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人类的好帮手,为什么这么说呢?想必小时候,大家应该都有听过家里的大人说这种蜘蛛会吃蚊子。是的,家幽灵蛛主要以蚊子、土鳖、蟑螂等害虫为食,别看它在人类眼中好像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它在家里的环境中也算得上一个凶猛的捕猎者,家幽灵蛛常以吐丝结网方式进行捕猎,有时也会到其他蛛网上“偷食”,虽然长着一副毒牙,但是毒性对于其他昆虫来说都微乎其微,更别谈对人类能产生危害,这也是为什么家里有蜘蛛,长辈们还不慌不急的缘故。在农村的家中,若是不影响生活,有这样的“除虫小帮手”,你愿意吗?

二、跳蛛

跳蛛,相较于家幽灵蛛来说,它是日常生活中存在但是不易被发现的一种蜘蛛,体长大多不超过15毫米,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跳蛛也就一厘米左右的大小,虽说上帝没有赋予它庞大的体型,但是为它打开了跳跃的门。跳蛛和传统的其他蛛类不同,它已经丢弃传统吐丝结网捕猎的方式,改用捕食更加高效的跳跃来捕猎。粗壮的腿让它的跳跃距离可以达到身体长度的6倍,如此神秘的跳跃机制也让它成为了超能机器人制作的研究能力之一

家里常见的蜘蛛

跳蛛的食谱很广,几乎家里能遇见的虫子它都吃,主要以蚊子、苍蝇、蛾蠓为食,因为对苍蝇尤为喜爱,在浙江一带地区还将其称之为“苍蝇老虎”,简称“蝇虎”。

三、白额高脚蛛

说到白额高脚蛛,不得不提的是它在网上还有一个响亮的外号——“灭蟑神器”,一般敢以神器著称,必有“过人之处”。那么是不是真的像外号那般神,我们等下揭秘!

家里常见的蜘蛛

白额高脚蛛,相较于上面两种常见的蜘蛛来说,它的身体天赋明显比较突出,较为健硕的体型给它带来的却是烦恼,本性胆小的它经常藏匿于屋顶、橱柜上等人类较难发觉的地方,总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出来觅食,但是因为粗犷健硕的体型总是让人惊叫,它被发现的下场往往都是迎面而来的拖鞋。

要说这屋内三宝对害虫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对于白额高脚蛛来说,蟑螂就是它食谱的“座上宾”。蟑螂就不多介绍了,哪怕将来的地球毁灭,它也可能苟活着,“不死小强”的称号尽显人们的无奈。

家里常见的蜘蛛

那么网传的白额高脚蛛是“灭蟑神器”到底靠不靠谱?事实上,白额高脚蛛的确能捕食蟑螂,一次可食几只。但是并非如网上传言一般,有它在家里就不会出现蟑螂,不少商家还以此为噱头在网上贩售白额高脚蛛,难以置信的是,真的有人买!!!

家里常见的蜘蛛

虽说白额高脚蛛无毒,还不会自动伤人,但是在家里较为封闭的屋子里,不是没有可能被咬!相比毒性来说,更需要注意的是它身上携带的细菌,长期以蟑螂为食,难免会有对人有害的细菌附着,所以与其选择这个“灭蟑神器”,还不如买点蟑螂药来得管用!

最后回答一下文章开头的问题:

为什么家里会频繁出现蜘蛛和蜘蛛网?

蜘蛛往往是追逐蟑螂、蚊子等害虫而居,虫子多的房间很容易招致蜘蛛。除此之外一般蜘蛛这类生物比较喜欢潮湿的地方,如果发现家里突然出现许多蜘蛛,那么说明家里的环境较为潮湿。

如何预防蜘蛛?

预防蜘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家中也尽量少摆花卉树木等易招虫的植物。对于南方较潮湿地区可以买一些生石灰用湿毛巾盖着,放在蜘蛛常出现的角落里,这样可以除去一些潮气。另外还可以使用正规杀虫剂来消灭蜘蛛,以防止蜘蛛繁衍。

蛛事吉祥——家中常見蜘蛛篇

・2019/01/30 ・187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71 ・五年級

相傳過去有一對母子因分離不能相見,思念兒子的母親有一天發現有蜘蛛垂絲在衣服上,就認為是蜘蛛前來報告『兒子要回來了』的喜訊,果然沒多久兒子真的回家了,故稱蜘蛛為『喜子』。 同樣的,兒子思念母親時也是這樣的情形, 所以蜘蛛也被稱為『喜母』--節錄自《文學與蜘蛛》

蜘蛛古稱喜子、喜母,是吉祥喜事的代表,然而現代人卻很少把蜘蛛視為討喜的動物。或許是未知的事物令人感到膽顫心驚吧。就如你手中的那份厚厚紅包,若你不打開,你永遠不知道裡面是孫中山先生、六個小朋友,抑或是廣告紙。

家里常见的蜘蛛
開紅包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小蜘蛛吧~ 圖/flickr

蜘蛛不是昆蟲

家里常见的蜘蛛
簡單來說,蜘蛛可分為:頭胸部、腹部,有8隻腳;昆蟲則為:頭、胸、腹部,有6隻腳。 註:昆蟲有0~3個單眼,只能感光不成像,和蜘蛛的單眼不大一樣。圖/特生中心

發現了嘛?牠們不只長得不一樣,以及其他原因,讓牠們在分類學上分別為「蛛形綱的蜘蛛目」與「昆蟲綱」,或許是由於牠們皆位在「節肢動物門」(簡單定義:身體有分節,每一節的構造不盡相同)底下,令人常常搞混啊!

家中的好夥伴──熱帶幽靈蛛、安德遜蠅虎、白額高腳蛛

那麼在家中,我們會常看到哪些蜘蛛好夥伴呢?

熱帶幽靈蛛(Artema atlanta )

特徵:細長腿、網構造簡單

居住地:室內的牆角、洗手台下方、櫥具隙縫等,都有機會找到牠

喜歡的食物:天上飛的小蟲蟲,如蒼蠅、果蠅、蚊子、蛾蚋等等

特殊技能:受到干擾時擺動絲線與身體,讓敵人看不清處目標(但是你可以看得很清楚)

家里常见的蜘蛛
牠是擬幽靈蛛(Smeringopus pallidus),也很常在家中見到。幽靈蛛科的媽媽們都有護卵行為。圖/gaga

安德遜蠅虎(Hasarius adansoni)

俗稱:跳蛛

特徵:超萌大眼睛、短腿、遊走四海不結網(其實大部分的蜘蛛都不結網喔!)

居住地:住家或戶外牆角、樹幹、枯葉都有機會找到牠

喜歡的食物: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小蟲蟲,如蚊子、螞蟻等等

特殊技能:蜘蛛界跳遠國手

家里常见的蜘蛛
仔細數數,有8顆眼睛喔!(點開放大)圖/gaga
家里常见的蜘蛛
每次看到飽滿又毛茸茸的屁股,小編都很想摸。圖/gaga

優雅的蠅虎可跳身體6倍長的距離

白額高腳蛛(Heteropoda venatoria)

俗稱:旯犽

特徵:很大隻、長腿、賢妻良母(少數不會家暴雄蛛的雌蛛)

居住地:有蟑螂的所在。吃完後就離開,繼續踏上尋找大蟲蟲之旅

喜歡的食物:大蟲蟲,如蟑螂

特殊技能:尚天然的除蟑劑

家里常见的蜘蛛
抓到啦!欲知白額高腳蛛使用何種高招,請自己上網看影片。圖/wikimedia

但我還是有點怕… 蜘蛛會不會有毒啊?

如果在家裡發現他們,是不是有毒啊?會不會被他們咬呢?咬到之後又該怎麼辦?

答案揭曉~
幾乎所有蜘蛛都會分泌毒液,是為了快速麻痺食物(例如昆蟲),但對人類有危險性僅有少數幾種,目前為止台灣也沒有因蜘蛛毒液致死的案例。

家里常见的蜘蛛
毒液是為了快速麻痺食物,但對人類有危險性僅有少數幾種。圖/obamawhitehouse

以上介紹的家中常見蜘蛛皆對人類無害喔!

蜘蛛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若發動攻擊,牠們可是拿生命當賭注呢!所以當蜘蛛受到威脅時,一般都是走為上計。

但如果真的被咬,又感到不舒服,就趕快去看醫生吧!

最後,假使你真的還是很討厭他的長相,那麼就輕輕的把牠們移駕到別處,讓牠們繼續幫其他人吃掉害蟲吧!

人家蜘想和你當朋友

敬請期待:綑綁你的心--蛛網篇、小編最愛--寵物蜘蛛篇、這個蜘蛛真的好毒--不可褻玩篇(應該會有吧。)

資料來源:

  • 陳文德,《 文學與蜘蛛》
  • 朱耀沂,《蜘蛛博物學》,天下文化出版社
  • 陳仁杰,《台灣蜘蛛觀察入門》,串門出版社
  • 嘎嘎昆蟲網,蜘蛛圖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喜歡的動物:蠅虎 、玉米蛇、球蟒,還有很多

TRENDING 熱門討論


怎麼證明澳洲人吃剩的蛋殼,來自 5 萬年史前巨鳥?

家里常见的蜘蛛

寒波 ・2022/09/14 ・288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古代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容易回答。人類抵達澳洲的年代早於 5 萬年,在此之後,澳洲有一批大型動物滅團,但是與人類的關係多少,專家們各有主張。有時候,甚至連人類是否接觸過某種動物都無法肯定。

一項 2022 年發表的研究,證實一款滅絕的史前大鳥確實與人類發生關係,而且材料相當特別:蛋殼中的古代蛋白質。[參考資料 1, 2, 3]

澳洲 5 萬年前鳥蛋殼,是塚雉還是巨鳥?

用於分析的材料是澳洲南部出土的一批蛋殼,有被煮食的痕跡;它們距今大概 5 萬年左右,可以推測是古代人的食物。蛋殼來自哪種鳥呢?

活跳跳的鳥類可以根據外貌識別,去世後只剩骨頭的鳥類,也能靠著型態差異分辨。而鳥類產下的蛋,不同鳥蛋的外觀有別,厚度等特徵也有所不同,有時候光是憑藉蛋殼,便能判斷物種。

有專家主張這批古代人吃剩的蛋殼來自牛頓巨鳥(Genyornis newtoni),這是一款不會飛的大鳥,身高超過 2 公尺,體重 220 到 240 公斤,一顆蛋有 1.5 公斤重。

牛頓巨鳥在人類抵達澳洲後就消失了,但是沒什麼人類獵捕的骨頭證據。倘若蛋殼真的產自巨鳥,可以推論這款鳥類的消失與人有關。然而,也有專家認為這批蛋殼來自塚雉(megapode)。塚雉體型比牛頓巨鳥小很多,只有 5 到 7 公斤重。

由史前蛋殼中的蛋白質,判斷未知鳥類的演化位置

5 萬年前成為人類大餐的鳥蛋,究竟何許鳥也?這項研究搜集多種鳥類的蛋殼型態作比較,也寄希望於遺傳學。蛋殼的成分主要由碳酸鈣等礦物質構成,不過其中也有少量 DNA、蛋白質;可惜出土蛋殼中無法取得足夠的古代 DNA。

生物去世後,遺傳物質開始崩解,蛋白質的結構比 DNA 更穩固,生還機率更高。好消息是,蛋殼中仍保有一些蛋白質片段,而且足以判斷親戚關係。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取決於 DNA 編碼,只要知道基因的 DNA 序列,便能得知蛋白質的序列。定序 DNA 比蛋白質容易太多,絕大部分時候假如不知道 DNA 序列,便不會知道蛋白質。

但是聰明的讀者馬上會想到,我們知道牛頓巨鳥的基因組嗎?假如不知道,即使獲得蛋殼中的蛋白質片段,又該如何比對呢?

儘管缺乏牛頓巨鳥的基因組,好消息是,隨著基因體學發達,已經有大量鳥類物種的定序資訊,像是 Bird 10000 Genomes(B10K)計畫。所以可以根據各種鳥類的蛋白質序列差異,畫出演化樹,再將蛋殼中取得的蛋白質置於其中一起比較,便能判斷未知鳥類的分類位置。

家里常见的蜘蛛
加入蛋殼鳥後,各種鳥類以蛋白質差異建構的演化樹。鴕鳥(Struthio camelus)、鴯鶓(Dromaius novaehollandiae)屬於古顎類(Palaeognathae),和蛋殼鳥分屬不同群。蛋殼鳥(undetermined ootaxon)被歸類為雞雁小綱(Galloanseres)旗下,很早分家的分枝;塚雉(Alectura lathami)屬於雞形目(Galliformes),演化位置和蛋殼鳥差異不少。圖/參考資料 1

大鳥家族史:牛頓巨鳥、鴕鳥、恐鳥為各自獨立巨大化

依照可供分析的氨基酸變異,蛋殼鳥被歸類到雞雁小綱(Galloanseres)中很早分家的演化位置;而塚雉屬於雞形目(Galliformes,旗下有雞、火雞、珠雞、孔雀等一大堆鳥類),分家的時間要更晚得多。

藉由蛋殼殘存的遺傳訊息,無法判斷它是誰的最近親,不過肯定絕對不會是塚雉及其近親。因此論文判斷,蛋殼應該為牛頓巨鳥的蛋蛋。

倘若真的是牛頓巨鳥,或者說是 Genyornis 屬旗下的鳥類,這項分析也有助於釐清它的分類位置。說起不會飛的大鳥,大家都會想到鴕鳥、澳洲的鴯鶓(emu),還有紐西蘭已經滅團的恐鳥(moa);它們全部都屬於古顎類(Palaeognathae),和牛頓巨鳥所屬的雞雁小綱是平行關系。

澳洲的牛頓巨鳥及其近親們,目前被歸類為 Dromornithidae,屬於雞雁小綱旗下已經滅團的一支。所以大鳥與大鳥之間其實不是太近的親戚,是各自獨立巨大化的。

竊蛋人對巨鳥滅團有責任

不少恐龍愛好者聽過,當年出土竊蛋龍與恐龍蛋化石時,還以為它們是盜獵其他恐龍的蛋,所以取名為竊蛋龍。後來才發現是誤會,它們懷抱的其實自己的蛋,可惜汙名已定,無法改名。人類盜獵大鳥的蛋無庸置疑,同理可稱之為「竊蛋人」。

鳥類靠生蛋繁衍後代,對其他動物而言卻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人類只要有機會當然也不會放過。史前人類除了吃鳥蛋,也會將蛋殼加工製成工具與裝飾品;鴕鳥蛋殼的大量利用,甚至還能用來探討長達數萬年的非洲文化演化。

這回新研究以新奇的分析手法證實,5 萬年前的澳洲人會採集牛頓巨鳥的巨蛋來吃。由此推測,這款澳洲大鳥的滅絕,竊蛋人多半脫不了關係。

最後值得一提,由古早樣本取得非特定古代蛋白質(例如膠原蛋白、AMELY 以外的其他蛋白質)的分析辦法,繼古代 DNA 之後也成為古生物學、古人類學的新利器。澳洲的巨鳥蛋殼以外,雲南的步氏巨猿、西班牙的前人、青藏高原東側,甘肅的夏河丹尼索瓦人等材料,其中殘存的蛋白質片段都帶來寶貴的演化線索。

延伸閱讀

  • 短篇 澳洲最早遺址,距今 6.5 萬年  
  • 短篇 人類在 4.9 萬年前,已經深入乾燥的澳洲內陸
  • 短篇  澳洲動物 4 萬多年前滅絕,與人息息相關
  • 短篇 南非 10.5 萬年前,住在內陸的進步人士
  • 短篇 人類最早量產裝飾品,鴕鳥蛋殼珠的社交
  • 絕美保存的「竊蛋龍胚胎」化石問世:孵化姿勢與現代鳥類如出一轍!
  • 16 萬年前青藏高原,丹尼索瓦洞穴以外的丹尼索瓦人
  • 190 萬年前,華南的步氏巨猿蛋白質
  • 80 萬年前「前人」蛋白質,不是智人直系祖先,但是很接近

參考資料

  1. Demarchi, B., Stiller, J., Grealy, A., Mackie, M., Deng, Y., Gilbert, T., … & Miller, G. (2022). Ancient proteins resolve controversy over the identity of Genyornis eggshel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e2109326119.
  2. The first Australians ate giant eggs of huge flightless birds, ancient proteins confirm
  3. Egg-eating humans helped drive Australia’s ‘thunder bird’ to extinction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家里常见的蜘蛛

172 篇文章 ・ 619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TRENDING 熱門討論


家里常见的蜘蛛

李鍾旻 ・2022/08/09 ・244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家里常见的蜘蛛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家里常见的蜘蛛

在亞洲有一種蜘蛛,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說,牠身上的圖案像極了知名洋芋片品牌「品客」(Pringles)的招牌標誌——圓臉留著兩撇八字鬍的大叔。

什麼蜘蛛長得這麼特別?牠叫作「黑綠鬼蛛」(Bijoaraneus mitificus;英文俗名為 Kidney Garden Spider)[註]。這種蜘蛛體長約在 0.5~1 公分上下,渾圓的腹部背面呈白色調,常可見近似「V 字」的深色條紋,以及兩個凹陷的深色小圓點,構成一張類似長著眼睛與鬍子人臉,顯得相當逗趣。

家里常见的蜘蛛
黑綠鬼蛛腹部背面的圖案,有如一張人臉。圖/作者提供

官方發起活動:千人連署改名「品客蜘蛛」

蜘蛛與商標形象「撞臉」,意外成為非官方吉祥物,這檔事傳來傳去,終於有一天,品客這家來自美國的品牌決定「認真」看待這件事。2022 年 6 月底,品客的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項前所未有的連署活動:為蜘蛛請願改名。據《CNN》報導,品客美國經銷負責人詹金斯(Mauricio Jenkins)表示:「此前我們不曉得,原來有個生物一直默默散播對品客的愛。」

家里常见的蜘蛛
品客洋芋片罐子上的招牌圖案。圖/作者提供

這項活動的主旨,就是希望能讓這種蜘蛛的英文俗名正式更改為「品客蜘蛛」(Pringles Spider),同時獲得國際上蛛形綱相關的學術研究團體認可。官網上也做出承諾,如果在當年 10 月 31 日前至少有任一個研究團體表示認同接納「品客蜘蛛」之名,作為回報,參與這項連署的前 1500 名民眾將可以免費獲得一罐品客洋芋片。在同年 8 月初時,已經有超過 7300 人響應參與連署。

不僅如此,品客官網還同步舉辦了蜘蛛的「領養活動」,大眾可以在他們的網站上領養虛擬的黑綠鬼蛛,並下載「領養證書」。

當然,全球各地的媒體紛紛報導了品客洋芋片為蜘蛛連署改名的消息。有些國內新聞報導也指出,身為主角的黑綠鬼蛛「分布在東南亞國家,例如泰國、新加坡和越南等」。看來,有些人顯然忽略了牠近在眼前的事實呢!

我們不用虛擬認養,台灣就有原生的黑綠鬼蛛

事實上這種蜘蛛可見於亞洲多個國家,在台灣也有分布。台灣的低海拔環境,從北到南都有牠的蹤跡,一些郊山、都會區的公園便有機會找到牠。所以身在台灣的我們,哪裡需要透過網路去領養什麼虛擬的個體?如果想看這種蜘蛛,還不如到戶外走走吧!

家里常见的蜘蛛
公園裡的黑綠鬼蛛網,表面碰巧黏了一些行道樹木棉花的棉絮。圖/作者提供

黑綠鬼蛛通常會在樹木間造網,同時在網附近的枝葉上另造一個供自身躲藏的薄紗狀巢,網與巢之間有細絲線相連接。通常,依靠結網捕捉獵物的蜘蛛視力普遍不佳,黑綠鬼蛛也不例外,不過牠們對於震動相當敏感。一旦有昆蟲等獵物撞上其所結的網,察覺到震動的黑綠鬼蛛便會從巢裡衝出,將獵物拖進巢內,再慢慢取食。

家里常见的蜘蛛
黑綠鬼蛛在樹木葉片上所構築的薄紗狀巢。圖/作者提供

筆者便曾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上的公園見過這黑綠鬼蛛。而且,與一些常見的中小型蜘蛛相比,黑綠鬼蛛分泌製造出的絲,手指摸起來的觸感真是讓人感到意外的堅韌且黏。

生物學名用嚴謹的方式替生物命名

其實,關於幫蜘蛛改名這件事,或許製造歡樂、替品牌形象宣傳,才是活動的主要用意。

畢竟,所謂「約定俗成」,不管是英文還是中文,俗名本身便是民間所流傳的非正式名稱。在生物學上,拉丁文所組成的「生物學名」,才是不能隨意更改,而是需要遵守嚴格學術規範的國際正式名稱。

家里常见的蜘蛛
黑綠鬼蛛的腹部末端有大塊黑斑及放射狀的深色細條紋。圖/作者提供

黑綠鬼蛛不可怕,甚至還有點可愛

話說,有些人看到可愛的黑綠鬼蛛,內心仍然會有點怕怕的吧?確實,許多人對蜘蛛的印象就是「有毒」、「恐怖」,可是人們往往過度高估了蜘蛛的危險性。事實上,蜘蛛的口器都具有用來攻擊獵物的毒牙,當咬住獵物時,毒牙能注射蛋白質毒液讓對方失去行動力或死亡。

不過我們並不需要對這類節肢動物過度害怕,因為大部分蜘蛛的毒液對人類幾乎不會造成影響,在未遭受人為騷擾的情況下,蜘蛛更不會主動去攻擊人。當然,黑綠鬼蛛本身便不會對人體造成威脅,屬於無害的動物。

家里常见的蜘蛛
黑綠鬼蛛的頭胸部可見 8 個黑色的單眼。圖/作者提供

台灣目前已知的蜘蛛種類至少超過了700種,不光是外觀滑稽有趣的「品客蜘蛛」,本土蜘蛛中還有許多外觀特殊、引人注目的種類。不管是住家周圍,還是山林野地,有機會不妨多觀察看看身邊有哪些特殊的蜘蛛吧!附帶一提,2006年的美國電影《夏綠蒂的網》(Charlotte’s Web),劇中身為主角的蜘蛛夏綠蒂,在現實中是俗稱「穀倉蜘蛛」(Araneus cavaticus;英文俗名為Barn Spider)的一種北美洲常見蜘蛛,牠與本文介紹的黑綠鬼蛛同為金蛛科的種類。

備註

黑綠鬼蛛以往被歸類在金蛛科鬼蛛屬(Araneus),然而 2021 年分類學者主張將之移入媛圓蛛屬(Bijoaraneus),本文仍使用其在台灣較普遍的中文俗名「黑綠鬼蛛」。本種亦可稱「黑斑媛圓蛛」、「黑綠圓蛛」,在中國則通常稱其為「黑斑園蛛」。

家里常见的蜘蛛
幾種生活在台灣低海拔山區,外表特別的金蛛科蜘蛛。
(左)尖鼻蛛(Poltys sp.)、(右上)紅鳥糞蛛(Cyrtarachne yunoharuensis)、(右下)對馬瓢蛛(Paraplectana tsushimensis)。圖/作者提供

參考資料

  1. Pringles wants a spider named after it
  2. MAKE THE PRINGLES® SPIDER OFFICIAL
  3. 陳世煌。2001。臺灣常見蜘蛛圖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家里常见的蜘蛛

7 篇文章 ・ 8 位粉絲

目前大部分時間都在觀察、寫作和拍照,曾獲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世界華人科普新秀獎、人與自然科普寫作桂冠獎等。著作:《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2021)、《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2015)。

TRENDING 熱門討論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TRENDING 熱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