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的存活期是多久?

兩年多前,體重約78公斤的孫女士,在過年後體重在三個月內消瘦至43公斤,暴瘦了35公斤。本以為是腸胃問題,經檢查發現是在胰臟部位,長了有如乒乓球大小的腫瘤,開刀切處不到一年就復發,癌細胞也轉移至附近的淋巴結,第一線的化療不到半年就宣告無效,經服務於成大的主治醫師沈延盛教授,幫孫女士爭取到胰臟癌新藥的恩慈治療計畫,治療後兩個月,腫瘤就明顯獲得控制而縮小,至今已持續治療超過八個多月。癌細胞數從初始5000降至300,治療期間全無不適,孫女士感覺:「治療的高高興興」。並希望能夠以自身的抗癌經驗鼓勵其他癌友,切莫放棄治療。

胰臟癌患者新選擇  已不需要像傅達仁放棄治療

成大醫院沈延盛教授以孫女士的病例來分享經驗,過去許多罹患胰臟癌的病人,有許多人像傅達仁先生一樣,得知是胰臟癌就放棄治療,因為存在疾病痛苦和存活期短的刻板印象。

若第四期的患者放棄治療,存活期的確不到2個月,若進行傳統化療可以延長生命至8.5~11.5個月,而同時進行手術和化療,則可延長到22個月。

而第三期患者,藉由適當整合化放療,平均存活期可延長到13至15個月,若能進一步接受手術,中位存活期更可到33.6個月。由此可見,有治療有希望,呼籲患者,不要害怕就醫或自行宣布放棄治療,加上現在又有新的健保藥物治療,有經驗的醫療團隊會替患者爭取延長存活,並同時維持生活品質。

胰臟癌的存活期是多久?

台灣之光  胰臟癌新藥發表於頂尖醫學期刊Lancet 並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署FDA的許可證

新藥研發者葉常菁博士表示,此藥從2003年開始進行動物實驗,到近期人體臨床實驗成功,研究結果不僅刊載於世界頂尖的醫學期刊Lancet,也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署FDA的許可證。

而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暨成大血液腫瘤科陳立宗教授說明:「轉移性胰臟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疾病,致死率很高,通常治療的目標是控制疾病惡化及延長有限的存活期。而胰臟癌新藥安能得ONIVYDE為全球第一個證實在晚期胰腺癌第一線化療失效後,可作為二線治療,成功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達6.1個月。」

「特別在亞洲患者的族群中效果尤佳,傳統化療的對照組僅3.7個月,新藥合併治療能提升患者整體存活期達8.87個月,延長超過兩倍的存活時間,堪稱是台灣癌症新藥開發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健保署德政 於2018/8/1起給付安能得ONIVYDE 用於治療晚期胰腺癌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李嘉龍醫師指出:「由於胰臟癌的特性,腫瘤會局部纖維化而阻礙化療藥物進入,而胰臟癌新藥採用的奈米微脂體可有效攜帶藥物入癌細胞,達到治療效果並減少副作用。」

在健保署德政下,2018/8/1起,給付安能得ONIVYDE用於治療第一線標準化療失效後的晚期胰腺癌,作為第二線治療使用。期待在健保給付生效後能嘉惠更多晚期胰臟癌患者,能讓患者能有效延長存活時間,並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與尊嚴。

延伸閱讀
黃疸、糞便灰白…胰臟癌容易被忽略的症狀
抽菸不只得肺癌!尼古丁讓胰臟癌風險增加一倍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術前這樣做 胰臟癌患者多活3個半月
蓮見賢一郎:HITV療法加放療及化療,三國聯軍使腫瘤病灶完全消失!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

如果确诊胰腺癌,一般生存时间较短。因为胰腺癌恶性度比较高,具体存活时间首先取决于胰腺癌分期,胰腺癌早期、晚期的生存时间有极大差异。其次就要根据治疗方案,采取积极治疗和不采取治疗,生存时间的差异也较大。

针对胰腺癌早期的患者,如果采取积极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治疗方案,术后再配合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密切随访、复查,及时发现复发病灶,再次给予处理,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达到3-5年。

如果是胰腺癌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针对化疗、靶向、药物治疗也不敏感,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仅为0.5-1年。所以并不能统一确认患者能够存活多久,要先进行分期,然后初步估算患者生存时间。

由于个体差异性较大,并不能统一下定论,胰腺癌患者如果能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相对会有好处。

回新聞列表

罹患胰臟癌活不過半年? 及時發現+手術+積極的化學藥物治療存活時間超過一年以上

2018-04-14

胰臟癌的存活期是多久?

一旦確診為胰臟癌,生命就開始倒數計時?在各種癌症種類中,胰臟癌是最「奪命」的一種癌症,患者常因發現得晚、錯失治療時機,而在半年後撒手人寰。不過,醫師表示,民眾若能早期發現胰臟腫瘤並切除,再加上積極的化學藥物治療,手術後存活時間超過一年甚至逼近5年,可使病患更有信心戰勝胰臟癌。

  **胰臟癌人口年輕化 高致死率不容小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兼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彭正明表示,目前台灣胰臟癌發生率,都在男、女性癌症排行第13位;以死亡率來看,男生是第8位,女生是第6位。雖然胰臟癌的發生率不如遙遙領先的肺癌、乳癌、大腸癌等癌症,但根據103年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資料,初診斷的胰臟癌人口有2108人,死亡人口卻高達1890人,每年發生率增加2.78%,每年死亡率增加5.11%,且發生人數及死亡人數統計曲線相當逼近,顯示胰臟癌的治療的困難性。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國內胰臟癌人口確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以往多是45至70歲左右確診,男女比約1.5~2: 1, 但彭正明主任最近就收治1名24歲女性上班族,沒有家族病史,因反覆莫名肚子痛就醫,深入檢查發現胰臟尾端長了一顆約11x10公分的腫瘤,幸好發現得早,為第一期胰臟癌,手術切除腫瘤後,已經超過一年半未見復發。

  **黃疸、茶色尿、背痛、體重減輕、消瘦!小心胰臟癌**

  而絕大多數胰臟癌患者約占60%的腫瘤發生在胰臟頭端,容易有黃疸、臉黃、黃的, 眼睛黃、茶褐色尿液、消瘦、減重減輕、突發性血糖不穩、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反覆性背痛等症狀,且因胰臟癌腫瘤壓迫到膽道,造成膽汁阻塞淤積,臨床檢查發現膽色素值上升。

  由於胰臟頭端的手術相當複雜,患者在手術前都必須做進階的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和血管攝影等檢查,確認上腸繫膜之血管系統是否已被胰臟癌細胞侵犯,若侵犯則無法做徹底的清除手術,只能將膽囊摘除,再透過空腸繞道手術連接空腸和膽道,引流出膽汁,使黃疸指數下降。
若能動手術,通常胰臟頭和門靜脈(portal vein)及上腸系膜靜脈(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若可以剝離的,採用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又稱為惠普式手術Whipple operation),將胰臟頭端、十二指腸、遠端胃部、膽囊及膽道、部份上段空腸等器官一併切除,可提高術後預後的效果。

  **胰臟癌奪命!都因太晚發現及無法手術是主因**

  造成胰臟癌致命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無法早期發現和手術切除腫瘤,統計發現胰臟癌患者大約只有10%-20%可以動手術!一般來說,胰臟大致可分為頭端(head)、體端(body)和尾端(tail)等三大部位。倘若腫瘤發生在胰臟體端或尾端,患者初期可能會有些微腹悶、食慾不佳等症狀,若能及早確診,切除腫瘤,甚至是周邊部分脾臟和廓清淋巴結,日後預後和存活機會較高。但臨床常見患者輕忽這些身體發出的小小警訊,等到腫瘤長得太大、腫瘤侵犯脊椎甚至神經,導致反覆的背痛,就醫時通常發現已太晚,無法以手術切除胰臟腫瘤及周邊侵犯的組織。

    **手術切除胰臟腫瘤 達文西胰臟手術副作用小成世界胰臟手術新趨**

  至於手術方式應選擇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或達文西機器人手臂手術?
彭正明主任表示,傳統開腹手術會在身上造成約20公分的傷口,傷口會帶來術後疼痛及沾黏風險;腹腔鏡手術的傷口小,但內視鏡本身的轉動角度有限,難以在手術區進行高難度的組織縫合。

  相較之下,達文西機器人手臂有7個關節角,可靈活旋轉540度,配合機器人單孔胰臟腫瘤切除手術,只要透過一個約4-5公分的傷口,就能進行胰臟腫瘤切除及組織縫合,不僅傷口比一般手術更小,也能減輕術後疼痛、降低感染風險和減少住院天數,預後效果極佳。

  **術後化療藥物合併營養及免疫治療 研究:可超過12個月以上**

  然而,彭正明主任也提醒,治療胰臟癌,手術切除只是一個過程,後續還要加入化學藥物的治療,才能打破胰臟癌的治療困境,降低復發率且延長病人存活期。依據第三期臨床試驗NAPOLI-1顯示使用二線藥物合併營養及免疫治療於末期胰臟癌患者1年存活率高達26%,降低死亡風險33%; 成為末期胰臟癌治療的一大突破。
因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暨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成立 以『”胰帶胰路”,”點燃胰腺希望” 持續關懷胰臟癌的病患;給予全方位且多團隊的治療。
彭正明主任呼籲民眾,平日多注意身體的變化,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一旦發現胰臟腫瘤,應在醫師評估下盡快接受適當的手術及藥物治療,才能避免癌細胞擴散造成嚴重的健康危機。

一般癌症若能在初期發現並及早治療,存活率可大大提高。然而,並非所有癌症都有明顯的早期病徵,例如胰臟因為位置隱蔽,一旦被癌細胞侵害,即使有進行定期的超聲波檢查也難以發現,故此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只有5%至8%,為所有主要癌症中最低,亦因而被稱為「無聲殺手」。不過最近日本就帶來好消息,有研究癌症多年的醫生發現,病人在檢查前飲用知名品牌奶茶,可有助增加胰臟超聲波檢査顯影率,從而更容易發現病變,作出治療。

胰臟屬於消化道器官的一部分,是一個位於腹腔深處,夾在胃部、大小腸及背脊,同時連接十二指腸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同時製造胰島素調節血糖。因為它「隱身」於胃部後方,一般超聲波無法穿過胃就難以發現該部分的癌症。

藏於胃部後面 初期難發現

胰臟癌屬於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位置隱蔽,故難以在初期被發現,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的病人,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發現患上胰臟癌,導致不少病人每每發現患病時,已到了癌症晚期,錯過治療黃金時間,降低存活率。即使可以進行切除手術,病人的存活時間亦較其他癌病患者為短。

胰臟位於腹腔深處,夾在胃部、大小腸及背脊,同時連接十二指腸的器官。(圖片: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胰臟癌可分為外分泌腫瘤和內分泌腫瘤,當中又以胰臟管腺癌最常見。胰臟癌是本港第六大癌症殺手,每年有近500人因胰臟癌死亡。臨床上有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而該15%有機會開刀的病患當中,仍有80%的人術後會復發。

檢查前飲奶茶 可增加發現率?

檢查是否患上胰臟癌有很多方法,醫生一開始會透過臨床檢查為病人作初步診斷,例如觀察眼白和皮膚有否泛黃、以手按壓病人腹部,了解病人有否感覺疼痛等。如有需要會安排驗血、超聲波檢查、腹部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檢查。

若臨床檢查未有發現異樣,醫生會為患者驗血作進一步檢查。(圖片:Shutterstock)

而超聲波檢查在當中最為普遍,但由於胰臟被藏於胃部後面,檢查時胃裡的空氣會形成阻礙,故往往有超過一半胰臟未能看清。為解決以上問題,醫生一般會建議病人多喝水,讓超聲波可以穿透,雖然這個方法可改善看不清楚的情況,但效果不算顯著。而最近前大阪國際癌症中心副院長片山和宏醫生在進行約十年的胰臟超聲波檢査研究後,發現只要在檢查前攝取適量的「午後紅茶」奶茶,竟有助提高九成的胰臟顯影率,提高發現胰臟癌的機會。

日本醫生發現病人在超聲波檢查前攝取適量「午後紅茶」的奶茶,可有助提高胰臟顯影率。(圖片:KIRIN 午後の紅茶(Taiwan))

他解釋,午後紅茶的奶茶濃度和混濁度剛剛好,可以讓超聲波通過之餘,同時提高胰臟顯影率。他曾經嘗試以其他飲料進行實驗,包括檸檬茶和碳酸飲品,惟檸檬茶會與胃酸產生反應,反而增加檢查的難度;而碳酸飲品產生的微細汽泡亦會形成阻礙,故他認為奶茶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生產的KIRIN回應指出,他們製作時並沒有預計作檢查使用,在一般飲用以外的使用也應交由醫生專業判斷。

胰臟癌常見的三大症狀

大多數的胰臟癌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的人士,現時成因不明,有可能是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所致。亦可能是由於控制癌基因或抑制腫瘤基因的基因出現變化所導致。但一般而言,男性、有吸煙習慣、糖尿病患者、超重、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長期接觸殺蟲劑、石油或染料等化學物質、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遺傳等都會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有吸煙習慣者,會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圖片:iStock)

1.黃疸

胰臟可簡單分為三部分,即頭部、體部和尾部。胰臟頭部的位置靠近總膽管,故若癌細胞生長於此,當腫瘤大到令總膽管受壓,會造成膽汁阻塞,出現黃疸。故相對生於胰臟體部及尾部的腫瘤,生於頭部會更易在早期被發現。

2.上腹痛

胰臟癌引起的腹痛通常位於上腹部中間,接近胃部的位置,一般會於飯後痛,類似悶痛,常被誤以為胃痛。腹痛也可能會轉移至後背,令患者躺下時感到劇痛,需要前彎紓服痛楚。胰臟癌引起的腹痛與其他腸胃道疾病引起的腹痛類似,一般人不易辨別,所以當試過一些治療胃部的方法,而效果不如預期的話,可能要到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以排除是胰臟癌或其他因素引起。

胰臟癌引起的腹痛通常位於上腹部中間,容易與胃痛混淆。(圖片:Common Health)

3.體重減輕

大部分胰臟癌患者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腫瘤會分泌一些物質改變病人的代謝,癌細胞會掠奪身體裡的營養(如蛋白質),以繼續在人體內生存。

Reference:HK01,HA,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