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基寫作風格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書與人】 海跟我說年紀算什麼 - 廖鴻基談《最後的海上獵人》

2022/03/16 05:30

作家廖鴻基。廖鴻基長篇小說《最後的海上獵人》。漁船在花蓮附近的海上鏢魚。船上的廖鴻基。1997年的廖鴻基,那時的討海經驗,化為了此刻的小說。昔日海上鏢魚的作業。

專訪◎林楷倫

「我是個愛做夢的人。」廖鴻基(1957-)如此說。在《最後的海上獵人》裡頭的角色都有夢,夢是指夢想,也指逃脫現實的夜夢。為何是夢?這是訪談最後的問題,廖鴻基說他愛做夢。夢連接起現實與虛幻之間。

讓讀者做起海洋的夢,醒來才發覺自己身為島民,缺乏了對海的認知。

島民要驅車多遠,見見應是日常的海。衝浪、玩沙、吃海鮮,觀光之外,海是什麼呢?

「這是個不合理的海島社會。」廖鴻基直言,他是用自身對海的嚮往書寫海洋,他的美學與敘事不是要跟讀者說什麼才是合理的海島社會,反而專注地展現這島上以海為生的人們,忠實的樣態。

小說始於三十多年前的討海生活,靈感散落各處,有些成為短篇小說,有些織成散文。為何是2021年才書寫首部長篇小說?筆者問廖鴻基,他說起他生命裡許多工作如何切割起時間。對他而言,長篇小說需要專一且凝集的情感,2021年大疫帶給廖鴻基得以書寫此些情感的時光。

陸地人/海人

《最後的海上獵人》標示台灣漁業的興衰,從海湧伯要上船學鏢魚,還得拜託船長,到清水上船當海跤,不同以往是學技能,反而如添人手一般的招工,便能見到雇傭關係的優勢轉變。這轉變的過程更顯露台灣的城鄉差距,或許不只是城鄉差距,而是城市/海洋的差異,在海上的人想往城市走,在城市走投無路的人往海上走。「城市人拿筆不拿起槍。」廖鴻基形容書中尚未討海的主角清水時如此說,而往海求職便是不得已。藉此小說窺探台灣昔日討海人的風貌,可見鏢魚文化的昔日榮光與今日海洋資源逐漸枯竭的對比。

回到陸地人/海人的區隔上,捕撈漁業的在地就業人口流失,我常問船東,為何都沒有年輕人來,他們總回:「臭、累。不如去附近的工業區上班。」台灣的陸地與海很近,卻遠。《最後的海上獵人》書名中的「最後」兩字,討論的便是如何變成「最後一個」,我試著問廖鴻基:「這有明確的時間嗎?」

「已經很久了,但現在仍然持續著。」他說。持續沒落或是持續找尋新的傳承並沒有答案。

切斷、分散、凝聚又共織

小說開頭展開的是各人物的背景,廖鴻基以多篇小章節展現小說結構,讀者可見的是主角對於人生的切斷重來,而海湧伯、粗勇仔、輝龍面對的是展福號的職場轉變。以時序連接各小章節,但展開的結構則是多線的。多線結構不只展現作者對本書的野心,廖鴻基更說這是相應他人生的境遇,陸地生活的高度競爭與必須不斷突破的人生,往海上走,遇到老海人們的生命智慧,亦可以說是廖鴻基生命中的轉向。

小說裡頭的粗勇仔轉去陸地工作之後,又懷念起海。清水熟悉海上工作之後變成濁水,雖然途中有些挫折,卻仍然上展福號,這些人又再度於海上凝聚,共織起丁挽(白旗魚)鏢魚漁業的圖景。絕非出於人定勝天,廖鴻基描述的是人之於海、之於生命並不是軟弱,可激起波濤,能讓清水變成濁水,駛船在海中像是飛翔,順風逆風亦要向前飛行。

台灣的海洋及其文學

廖鴻基書寫海洋,在眾多的評論裡,仍可看到以《老人與海》、《白鯨記》等外國著作做為相互比較,當中比較的是兩方作品的情感,很少見到不同海域與漁獲的討論。關於這點,廖鴻基認為台灣海洋資源的豐富與漁撈文化的多樣性,常被忽略。為什麼台灣在地的海洋及其文學沒有獲得相應的重視,除了前述所討論的陸地/海洋,還有國家與教育將海當成危險的領域,海上工作總被講成極高風險且暗喻某種階層才會去做的工作等等,透過廖鴻基的書寫,我們能見到除了《老人與海》之外的海洋觀點,海洋本來就沒有一個固定姿態,這本小說演示一艘船三、四個人與丁挽所處的海域之間,有萬千模樣,危險的、富有希望的、猶豫的世界。當漁船航行,船上人們的判斷影響著漁獲,甚至是生命安全,過程都倚靠著日日積累的經驗,經驗的獨特性便是廖鴻基的海洋文學。

一切可以從現在開始

廖鴻基的創作生涯三十餘年,在六十四歲寫了第一本長篇小說。年紀對他來說不是問題,他有更多想寫的海洋題材要去完成,「只要我能寫,便會繼續寫。」他豪爽地說,回首他自己的書寫生涯,他提及勇敢兩字,以及三十年前遇到的老海人們所傳承的經驗。《最後的海上獵人》中的海湧伯,便是這些老海人們的綜合體,熟悉廖鴻基的讀者對海湧伯這名字並不陌生,《討海人》亦有海湧伯出現,兩位海湧伯的漁法與目標魚種有所差異,但廖鴻基指稱海湧伯象徵老海人的智慧與知識,在海上的隨機應變,不能慌張,面對生死交關的情景亦然。見過大風大浪,看待海的一切必須內斂,才有所累積。

悲傷的是台灣海洋資源與漁撈文化中,有多少這些老海人的經驗沒被傳承,書寫之外,更是勞動層面的一切。筆者跟廖鴻基討論台灣漁業的現況,感歎最後的海上獵人,並非沒魚了,而是無人想做。

海洋必須被思想。

如何思想,不如去花蓮坐坐廖鴻基的船。或是,找尋離自己最近的那片海,看看海浪,看海的遠方那幾艘漁船,也可看看日漸變多的風電,試著想想海是什麼?我們又是哪樣的島民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高一國文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 查單字:關

24.廖鴻基被譽為臺灣海洋文學代表作家,風格獨具,曾自謂:「海洋,也許是我們腳步的終 點,卻也是我們無窮視野的起點。」下列關於其人及「海洋文學」之敘述,正確的有:
(A)《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白鯨記》合稱為廖鴻基的「海洋四部曲」。
(B)臺灣當代海洋文學中的散文作品,可以廖鴻基與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為代表。
(C)討海、尋鯨、護鯨可說是廖鴻基生命與海洋交會的三個階段。他的創作從來不是為寫 作而寫,而是來自於海洋的驅動。
(D)由於出身非文學背景,使廖鴻基能夠不受傳統文學典律之限,著意書寫親近海洋、熟 悉魚性的經驗,風格自成一家。
(E)陳冠學試圖以文學作品喚起土地之愛,並提升人生境界,亦躋身於海洋文學作家之列。

  • 查單字:關

懸賞詳解

高一國文

4.題目的命名通常可以預見文章的主題所在,換言之 目。請閱讀以下詩人的詩句,推想出最適合的題目 走多少天真?/熱霧裊繞/這兒/正有人在蒸煮、販�...

10 x
廖鴻基寫作風格

前往解題

懸賞詳解

高一國文

4 梁實秋〈下棋〉:「下棋不能無爭,爭的範圍有大有小,有□□□□而因小失大者,有□□□□而眼觀全局者, 有□□□□作生死鬥者,有各自為戰�...

10 x
廖鴻基寫作風格

前往解題

海洋作家廖鴻基:不求人生風平浪靜,但求容納一切

廖鴻基寫作風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想記錄下在海上的所見所聞,也想做些什麼證明自己的選擇。慢慢地廖鴻基在出海時會帶著小紙條,趁著記憶鮮明時寫下討海生活的點滴,最後集結成他的第一本著作《討海人》,沒料到一寫就是20年。

文:蔣德誼|攝影:陳鴻文

有部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描述一個在遠洋客輪上出生的孤兒,在海上練就極高超的琴藝,幾經猶豫,終其一生仍不曾踏上陸地一步。

劇中鋼琴師曾如此告訴好友:「海的呼喚就像某種強大的呼喊,告訴你生命是如此遼闊。當你親耳聽見,你便能知道如何繼續人生。」

對今年62歲的廖鴻基而言,從討海人到海洋文學作家,進而喚起社會關注鯨豚、海洋文化,可說大半生都獻給了熱愛的海洋。

對於50後的人生而言,海洋對生命有什麼樣的啟發?

當陸地太過煩擾,不如轉身懷抱海洋

在花蓮出生長大的廖鴻基,從小就對海不陌生。阿嬤帶他去海邊玩的時候,指著海平線告訴他,海的另一邊就是美國:「我常常會想像,那個遠到看不見的另一個海岸會是什麼樣子?」

年輕時廖鴻基曾是國營事業的小職員、也管過印尼的釣蝦場,還曾擔任議員助理,但總覺得這些都不是真正能讓自己安身的地方。特別在政治圈時,人際關係角力和複雜的利害場,很快讓廖鴻基感到厭倦。

每當心煩的時候,廖鴻基會一個人在海邊走一晚、一整天,甚至更久,那些鬱悶的情緒,會在海浪的拍打聲中慢慢舒緩。為了逃開陸地上的紛擾,他申請了漁民證,時不時跟著漁船出海。「遇到不想去的應酬,我就可以藉口說明天要出海得早點休息,而且海上沒有訊號,誰也連絡不到。」

35歲時,他認真考慮做一個在海上生活的討海人,總是溫柔接納他所有不愉快的大海,似乎成為他唯一的去處。「回想起來,是這段流浪和探索的過程,形塑了現在的我,如果少了任何一段,或許就不會把我帶到這裡。」

不需要語言,海得用身體理解

海上是一個極度倚靠直覺的環境,出海時頂多和船長、船工三、四人同行,比起開口說話,更多的是以身體語言溝通。有時需要靜心等待漁汛出現或天候穩定,讓廖鴻基有更多時間和自己相處、思考和觀察周遭;海上的訓練,也讓他養成凡事獨立,習慣自己面對、解決問題。

討海人的生活並不輕鬆,剛開始出海時,廖鴻基花了半年才克服暈船的不適感,魚群不會配合人的作息時間,不管半夜或凌晨,說上工就得上工。然而比起適應海上生活,家人、父母的不諒解更是難熬,「因為在老一輩人的觀念裡,討海人是沒出路、別無選擇的人才會做的工作。」

想記錄下在海上的所見所聞,也想做些什麼證明自己的選擇。慢慢地廖鴻基在出海時會帶著小紙條,趁著記憶鮮明時寫下討海生活的點滴,最後集結成他的第一本著作《討海人》,沒料到一寫就是20年。

建立賞鯨豚文化,海陸間的珍貴情誼

出海時,他發現經常有鯨豚會好奇地靠近漁船,一般漁民對於不屬於經濟魚種的鯨豚並不大感興趣,廖鴻基卻被牠們靈動的身影吸引了目光。

為此他主動找上研究鯨豚的學者,拜託經驗豐富的漁民擔任船長,首次對台灣東部沿海的鯨豚生態有了初步的田野調查。從只有4人的「福爾摩莎尋鯨小組」到後來成立黑潮海洋基金會,廖鴻基始終認為,要愛護海洋,必須從認識、親近開始。

他說服昔日曾一起討海的同行,將漁船改為賞鯨豚船,搭配海上解說與生態調查,讓人近距離感受海洋生物的奧妙。「我覺得那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愈多人認識、喜歡上這些迷人的海洋朋友,或許就會多一些人關心它們的生存環境。」

廖鴻基寫作風格

Photo Credit: 廖鴻基藉由海上解說工作,廖鴻基試圖讓更多人理解、親近海洋。圖為《黑潮漂流》出版時所舉辦的海上簽書會。

因海洋而離家,書寫像是給女兒的信

廖鴻基有不少許多作品像〈鬼頭刀〉、〈鯨生鯨世〉等散文都被收錄進國高中課文,讓這一代孩子大都對他不陌生。每回廖鴻基到學校演講,總有同學會拿課本請他簽名。

然而,因為婚姻離異以及長年將心力投注於海洋工作,以至於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缺席,始終是廖鴻基心裡的一個遺憾。

「小時候我其實和女兒非常親,可能太愛她了,我甚至常常夢到她死掉,大概是一個害怕失去的投射吧。後來因為離婚,導致她小時候對我很不諒解,她總跟我說:『爸爸你不要出海不就好了?』」

那些說不出口的心情,只能訴諸於文字。每當廖鴻基有了新書,總會默默地送到女兒手中,他輾轉得知,女兒總會帶到學校細細閱讀,還帶點得意地跟同學說:「這是我爸爸寫的書」,是最令他開心的事。

多年的虧欠,終於在海上和解

隨著女兒長大,廖鴻基曾幾次問她是否要一起出海,像準備了一座城堡邀請她來參觀,卻總被拒絕:「她的理由不外乎會暈船、怕曬黑。」終於有回女兒主動提起想帶朋友來,還來不及開心,沒想到竟然是和未來女婿的第一次見面。他故作鎮定照例在船頭解說,心裡卻激動地想:「這場導覽是為妳而講的。」

「結果女兒真的暈船暈得亂七八糟,男朋友很自然地伸出手環在她肩上。我看著2個人貼緊緊的背影,想到我這片大海,還不如那男孩子的一個臂彎,心裡不由得覺得酸酸的。」廖鴻基笑說。

幾年前女兒罹患乳癌,因治療後必須在家休養,他鼓起勇氣詢問喜歡畫畫的女兒,是否願意來幫自己的新書畫插畫?或許經歷一場大病,讓人得以放下很多事情,如今她會幫廖鴻基在自己的臉書上宣傳活動,2016年廖鴻基執行「黑潮漂流計畫」時,團隊更特別安排女兒乘另一艘船,在海上和他見面。

女兒拿起大聲公對他說:「之前好幾次聽你提起黑潮漂流計畫,沒想到,今天就看著你英勇地站在海上漂流。」讓廖鴻基聽到馬上忍不住掉淚。

「其實這麼多年來,我始終對她是感到虧欠的,那次見面,填補了心裡很多缺憾,現在可以這樣相處,我已經覺得很幸運了。」

過去反對爸爸出海捕魚的女兒,在廖鴻基的書寫中,逐漸理解當年父親為何選擇走向海洋。大海曾經將他和陸地上的一切隔絕,但也終究成為與家人和解的橋樑。

廖鴻基寫作風格

Photo Credit: 黑潮101漂流計畫提供╱張皓然攝在海上時,廖鴻基的竹筏上只有一個冰桶和一片遮陽的帆布,他就在這裡寫下自己的漂流心情。

容納一切的海洋,讓心更寬廣了


Tags:

出發!智慧城市中不可不知的新發現—智慧科技驅動的城市生活服務

廖鴻基寫作風格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智慧城市的樣貌早已不是電影中遙不可及的想像,但在不同族群與不同生活習慣的情況下,科技是否能發揮價值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透過逾1,200位受訪者調查、90多萬篇新興科技文本中,精煉出390組六大領域關鍵字,並從中勾勒出科技如何賦能民眾的日常生活,究竟有哪些是潛在的需求及服務值得產業關注、不容忽視的發展趨勢?

智慧城鄉以創新服務模式來滿足市民對城市生活的需求,同時引領企業智慧化應用的進程,結合以人為本的發展目標,帶動了產業經濟與社會結構改變,逐步讓科技慢慢滲透民眾的生活中,在不斷地創新與變革之下,讓民眾對城市的轉變更加有感,打造更美好的幸福臺灣。

日常行為大觀察—找出生活痛點,用科技加速擁抱智慧

但在這些年的耕耘下,民眾對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有哪些想法呢?透過網路輿情資料的大數據分析,調查臺灣現行智慧城市的網路趨勢,再針對13-59歲民眾進行抽樣調查,解析民眾對智慧服務的認知、需求及好感度,彙整出智慧城鄉民眾生活應用調查,目的正是希望能藉由調查的過程中,找出民眾實際有感的智慧應用服務,除了能提供產業一個前進的目標,也能梳理出需要進步的領域,持續為智慧城鄉的推展努力。

廖鴻基寫作風格

在日常城市生活中的觀光零售、線上農產、交通運輸、市政服務、教育學習及健康照護等六大領域的應用服務,綜合各項指標觀察到,疫情確實成了民眾生活轉變的催化劑,加速了對智慧科技的依賴,以滿足新常態生活下的需求。

從智慧城鄉民眾生活應用調查中發現,民眾在六大生活領域內仍有許多日常需求。以觀光零售而言,民眾認為網購缺乏比價資訊及旅遊時資訊蒐集不易,分別達66.7%與63.3%;在線上農產的部分,有66.3%的民眾對於線上購買生鮮蔬果的品質仍有疑慮;而在交通運輸上,最讓民眾煩惱的就是找不到停車位的問題,高達66%。

另外像市政服務的部分,覺得臨櫃市政程序繁瑣達58%、卡片與票證難整合達57.1%;因應疫情而轉型的線上教育模式,民眾認為缺乏統一學習入口網的比例達56.1%;在健康方面,對於高齡長輩長照人力短缺的問題有50.5%的民眾感到憂心,另外需要長期監測生理數值卻無法堅持配戴穿戴式裝置的比例達44.9%。

這些受到疫情影響,及早已隱藏在日常生活中許久的生活麻煩,都可做為未來智慧城鄉提供發展智慧服務的參考依據。而智慧城鄉將跳出傳統框架,結合民眾及產業的困擾,催生出更多符合需求的智慧服務解決方案,創造更多生活與科技的互動價值。

六大熱門服務正在蔓延中,疫情後你的新常態是哪一種?

廖鴻基寫作風格

從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觀察到六大熱門服務正逐步擴散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依據使用率的高低順序分別為無接觸服務、城市資訊整合、即時路況、線上教育平台、健康量測站以及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

一、無接觸服務
因疫情大大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無接觸服務是本次調查中最普及的一項,整體使用率達到69.3%,包括透過AI影像方式建置結帳系統,不僅無接觸、還能大幅提升結帳效率避免大排長龍。進一步調查可以發現,行動支付更是無接觸服務中最主要的使用項目、整體使用比例高達7成,而會員紅利與獎品兌換等服務內容更能提升無接觸服務的附加價值,吸引民眾的使用意願。

二、城市資訊整合
在城市中的疫情、水情、交通、空氣品質及公共設施使用等生活資訊,有高達56.7%的民眾相當關心。而將城市相關資訊整合為清晰易懂的城市儀表板後,不僅可以讓民眾更了解城市及生活周遭的現況,也能讓政府機關思考城市進步的執行方向。針對民眾辦理市政服務時,常因為臨櫃手續繁瑣而困擾,有將近7成民眾希望能提供24小時線上資訊整合的服務系統,包含資訊搜尋、服務預約或線上諮詢等服務,減少臨櫃作業影響的操作成本及等候時間。

三、即時路況
尖峰時刻的通勤問題常令許多人深感頭痛,有50.9%的民眾在出門上學、上班或辦理事務時,會使用即時路況與最佳路徑導航的交通服務,結合即時資料庫與AI人工智慧進行時段、路況及車速等的數據分析,提供通勤人士最佳的交通選擇,不僅可以解決道路壅塞、提升效率外,也能減少因塞在車陣中產生的空污危害。

四、線上教育平台
在疫情衝擊下,線上教育平台的整體使用比例達到 46.4%,其中約有4成以學校正規教育遠距課程(含國中小、高中職、大專院校以上)為主要使用項目。而其次的語言線上學習課程及專業技能課程(如數位繪圖、程式語言等)也相當熱門,使用比例都高達3成5以上。線上教育的崛起,顯示出民眾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且有越來越多主題的課程轉移至線上教學模式,消弭因時間、距離及資源而受限制的民眾,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

五、健康量測站
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逐漸認知培養自主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由於地區偏遠醫療資源不足、家中沒有健康量測設備,或是量測站有提供獎勵(含獎品、紅利、優惠券等)因素,讓健康量測站服務的整體使用率達到44.5%。以社區為服務場域的自助健康量測站,結合衛生所、醫療院所、長照據點、社區活動中心及商業通路等據點,提供生理健康量測、遠距諮詢及健康紀錄雲端數據化等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解決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更能串聯核心醫院與基層診所打造健康共同服務網。

六、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
現在因資訊爆炸,民眾對於網路上爆炸的旅行、景點、住宿或美食等各項資訊難以選擇,而有41.1%的民眾喜愛在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進行票券訂購。線上旅遊平台不僅能綜整其他旅客的訂購經驗,整理成排行榜或評分等級以供參考,也能依據旅客的使用習慣提供行程建議,方便旅客可以一次解決行程中交通、景點、住宿及美食等的各種所需。

市民卡整合多項民生所需功能,成最具話題性的智慧服務

廖鴻基寫作風格

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疫情後民眾對於市民卡的使用成長了206%,可說是另類的無接觸商機延伸。在虛實整合的趨勢下,一卡在手的狀況逐漸轉往手機移動,市民卡在轉型為線上虛擬市民卡後,整合多項民生所需功能,讓民眾只要透過市民卡就能通行無阻,因此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智慧服務。包括臺北市、桃園市及臺中市等行政區,都推出在地市民卡,特別在疫情嚴峻時刻,整合各種不同用途的市民卡,透過感應或掃描方式就能享受各項生活的便利,不只是體現了零接觸的新常態生活,更能藉由數位足跡的蒐集,強化未來使用者的生活體驗,讓智慧科技從小地方中逐步滲透。

可預見未來民眾的生活將與資通訊科技更加緊密,而藉由市民卡的發行不只能強化民眾對在地的認同感,也能透過市民卡串聯的各項服務,讓民眾享受更便利的後疫情生活。

遠距醫療成長幅度快速,為高潛力發展服務

廖鴻基寫作風格

疫情不只催生了新型態的智慧服務,也讓不少具有隱性潛力的智慧應用大放異彩。透過調查發現民眾對於遠距健康照護的接受度與需求度逐漸提高,也讓遠距看診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智慧服務。雖然目前遠距醫療的整體使用率並不高,但民眾在使用後,對於問診效率、操作方便及症狀判斷的評價都感到相當滿意,也讓人對於未來智慧醫療的普及與應用感到更佳的期待。

臺灣遠距醫療的發展,在法規、遠距醫療工具及藥品配送的限制下而受到阻礙,但在Covid-19疫情的強勢襲擊下,也讓眾人逐漸意識到遠距醫療的迫切。雖然建立遠距醫療生態系還有許多必須調整及開放的,但目前已經針對弱勢、獨居、行動不便、離島及偏遠地區的民眾進行智慧服務的應用,期待能解決數位落差,讓每個人都透過智慧健康服務擁有更多保障。

在政府及智慧服務廠商的共同努力下,「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會持續針對民眾生活需求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也將繼續觀察並尋找民眾有感的生活方向,作為未來的發展目標,期待能加速國內智慧服務的生活應用,讓科技逐步翻轉你我的生活場景。


了解更多智慧城鄉生活應用發展計畫:

  • 影像辨識自助結帳
  • 線上英語學習平台
  • AI空污監測
  • AI稅務客服
  • IoT智慧路燈
  • 智慧停車
  • 健康量測站
  • 遠距醫療
  • 整合線上旅遊平台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