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朝 台灣

明 朝 台灣
  此条目的主题是郑氏王朝在台历史(1661-1683年)。关于郑芝龙、郑成功、郑经、郑克塽四世于福建、浙江与台湾的经营兴衰历史(1628-1683年),请见“明郑”。

台湾明郑时期

东宁(东都)

1661年-1683年

明 朝 台灣

郑氏令旗

明 朝 台灣

疆域(  设里疆界,  屯垦地)

地位郡王国
首都承天府安平镇[参1]
常用语言闽南语[注1]
宗教儒教、佛教、道教
延平王 

• 1661年-1662年

郑成功

• 1662年

郑袭(东都主)

• 1662年-1681年

郑经

• 1681年

郑克臧(监国)

• 1681年-1683年

郑克塽
东宁总制 

• 1674年-1680年

陈永华
历史 

• 郑氏开国

1661年6月14日

• 郑经嗣位之争

1662年6月-11月

• 郑经西征

1673年-1680年

• 东宁之变

1681年3月19日

• 澎湖海战

1683年7月10日

• 郑氏降清

1683年10月8日

• 蔡机功反清之役

1684年10月19日
人口

• 

约200,000人[参2]
货币永历通宝[参3]
西班牙银圆
宽永通宝
前身 继承
明 朝 台灣
台湾荷兰统治时期
明 朝 台灣
南明
台湾清治时期
明 朝 台灣
今属于
明 朝 台灣
 
中华民国
東寧
繁体字 東寧
简化字 东宁
标音
官话
(现代标准汉语)
- 汉语拼音 Dōngníng
- 威妥玛拼音 Tung¹-ning²
闽语
- 白话字 Tong-lêng
- 台语罗马字拼音 Tong-lîng
- 闽东语平话字 Dŭng-nìng
客语
- 客语白话字 Tûng-nèn
明 朝 台灣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政权

时期分类

宋治澎湖 · 元治澎湖 · 明治澎湖 · 法占澎湖 · 荷治鸡笼

地区分类

淡水国 · 鸡笼国 · 魍港十寨诸罗外九庄 · 台中地区治安委员会

势力名分类

大肚王国中部 · 蛤仔兰 · 卑马巴 ·  · 大龟文 ·加禄堂 ·崩山八社 · 普卡尔 ·斯卡罗酋邦 ·大明永和 · 林氏天运顺天 ·陈氏天运 ·镇海光明 · 张氏天运 ·戴潮春政权 ·大南澳政权 · 台湾民主国 ·铁国山 ·大靖政权 · 大明慈悲国

台湾专题史

政治史宪法史 - 外交史 -
军事史 - 战争史
经济史货币史 - 盐业史 - 糖业史 -
农业史 - 渔业史 - 林业史 -
建筑史百大建设 -
十大土木史迹) - 工业史 -
矿业史 - 煤矿史 - 茶业史 -
彩券史
文化史文学史 - 艺术史 -
电影史 - 摄影史 - 漫画史 -
动画史 - 台语文史
媒体史报业史 - 电视史
交通史铁路史 - 航空史 -
公路史 - 古道史 - 邮政史 -
通讯史
体育史棒球史 - 赛马史
教育史
社会史人口史 - 犹太人史
科学史地质史 - 地图史 -
气象史 - 天文史 -
鸟类学史 - 昆虫学史

台湾地方史

台北史 - 新北史- 基隆史
宜兰史 - 桃园史
新竹史 - 苗栗史 - 台中史
彰化史 - 南投史 - 云林史
嘉义史 - 台南史
澎湖史 - 高雄史 - 屏东史
花莲史 - 台东史

历史列表

台湾历史年表
台湾古迹列表 - 台湾遗址列表
台湾第一列表
台湾旧地名列表
台湾城市历史人口列表
台湾行政中心列表
台湾历代行政机关职称列表
台湾社会运动
党外 - 台独 - 学运 - 环保 - 劳工运动
台湾统治者总统
史前台湾历史年表
荷治台湾历史年表
西治台湾历史年表
明郑台湾历史年表
清治台湾历史年表
日治台湾历史年表
战后台湾历史年表
中华民国总统直选列表

其他史料

台湾史 -东亚史 - 世界史
新帝国主义 - 台湾抗日运动
太平洋战争 - 国共内战
二二八事件 - 台湾白色恐怖
美丽岛事件 - 本土化运动
台湾问题 - 台海现状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明 朝 台灣
台湾主题首页

台湾
明 朝 台灣
明 朝 台灣
台湾主题首页

台湾明郑时期是指1661年至1683年间,由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郑成功于南台湾所建立之明郑政权统治时期。明郑时期前后历经:郑成功、郑经及郑克塽三世统治21年[参4][参5][参6][参7]

明末,战乱频起,内有流寇作乱,外有满清窥视中原。1644年甲申之变,北京被李自成占领,江南地区的明朝宗室建立南明政权。此时清兵入关,击退李自成,入主中原,更意在统一中国。

1645年,南明安宗弘光政权(福王)瓦解,不久之后郑芝龙家族,在福建拥立南明绍宗隆武帝(唐王)与清朝抗争。郑芝龙降清后,其子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继续抗清,后因北伐失利,退守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清军的不断围剿,郑成功的势力范围也逐步缩小,为了寻找反清复明的基地,1661年郑成功东征,占领荷属台湾。

明郑为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族(闽南民系)政权,郑成功登陆台湾后将该地改名为“东都[参8],仿照中国的郡县制,将赤崁地方更名“东都明京”设置承天府为地方府治的行政中心,作为台湾最高的行政机构,效仿明朝中央官制,设六官;府城分为东安、西安、宋南、镇北四坊,各设首领,管理事务;府之下设二县,承天府以北叫天兴县、以南叫万年县,同时各种民生工作也逐步展开,例如:查户口、报田产、征劳力、纳税银等[参9][参10]。郑成功抵台后,在厦门驻防的其子郑经发生婚外情,遭致郑成功的不满,于是郑成功死后,郑成功之弟郑袭在台自立,郑经不干示弱,接受众臣拥立为“世藩”[参11],出兵击败郑袭,入主台湾,史称“郑经克台”。

郑经认为永历帝已被吴三桂杀死,台湾日后已无称行都的必要,故改“东都明京”为“东宁[参12][参13][参14],建都安平镇于热兰遮城,经过加以翻修称之后称为“王城”[参15]。对内奉南明永历帝正朔,对外与占据中国的清朝互不统属,所谓“东宁建国,别立乾坤”[参16][参17],始有开国长治之想[参18],经营成效斐然。明郑政权的有效统治地区仅限于台湾西南部地区,其他地方则有大肚王国、大龟文、琅峤等原住民政权管辖。

郑经去世后,明郑内部爆发权力之争,冯锡范为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塽为延平王,借口监国郑克𡒉不是郑经的亲生子,联合刘国轩发动东宁之变,杀害了郑克𡒉,最终大权旁落、民心涣散,明郑从此一蹶不振。1682年,施琅师法郑成功收台之法,攻克澎湖岛,于1683年占领台湾,明郑结束。为防止台湾的遗民以明朝或东宁的名义反叛,康熙帝将明朝和郑氏的宗室送至中国并发配到各省安置,且将郑成功、郑经等郑氏在台王室陵墓悉数掘发,迁葬中国内陆[参19][注2]

郑成功受封明朝爵位“延平王”,在正式文告中皆谨守藩王的身份,多自称“本藩”(英语:Pun Poin;西班牙语:Pumpuan;闽南语:Pún-phuan[注3][参21],历法上,始终奉南明永历帝的永历年号为其正朔,因此,永历帝死后亦持续使用;于现存对其他政权的诸多外交文书中皆以“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官职与“延平王”的爵位(郑经则称世子)作为其官方身分号召恢复明朝,有人指出明郑应为南明的延续[注4][注5][参24];亦礼遇众多流寓的明朝宗室,如宁靖王朱术桂、鲁王世子朱弘桓等人[参25],并于重要册封仪式中邀请明朝宗室于旁观礼以维持宗藩体统[参26];但实际上明郑未再拥立明朝宗室为皇帝或监国,国家统治者即是延平王,是一个独立行政、以延平王为实际领导者的政治实体[参18],即使对内、外遵行明朝体制礼法的郑经也曾经自认东宁从来不内属中土,而是另新辟的海外领土。明太祖祖训曾提到不征之国,要求后世不可征服内容中的藩属国,其中台湾列属藩属国中的小琉球[参27][参28]。而清世宗雍正提到乃是其父将台湾拓入中国版图等语[参29][参30][参31]

名称[编辑]

明 朝 台灣

明郑时期又被称为明郑王朝[参32]明郑政权[参33]延平王国[参34]郑氏王国[参35][参36]郑氏王朝东宁王国东宁王朝[参37]等。后世多以明郑台湾[参38]郑氏治台时期[参39]郑氏时代(时期)[参40][参41]南明郑氏治台时期[参42]南明郑氏治理时期[参43]等。

现今欧美主要使用东宁王国,如英文“Kingdom of Tungning”、西班牙文“Reino de Tungning”等,此用法未知由华文世界或者西方率先使用。此外当时西方人也有称郑氏政权为福尔摩沙王国(英语:Kingdom of Formosa)、台湾王国Kingdom of Taiwan)、国姓爷王朝Koxinga dynasty)等。

清代官书对郑氏在台湾的政权称为之“伪郑”、“逆郑”、“海逆”,称“东宁国”为伪号[参44][参45],记载郑经将东都改为“东宁省”[参46][参47][参48][参49][参50],民间私撰为“东宁国”[注6],[查证请求][参54]

在朝鲜王朝的史料《李朝实录》中,称呼郑经主政时期(1670年)的郑氏王朝为“大樊国”或大樊[参55]

历史[编辑]

郑氏家族的兴起[编辑]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建立大顺政权;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族建立的清朝八旗军又击败李自成,定都北京,并继续向南方进攻。

与此同时,明朝遗臣在南京拥立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史称南明的偏安政权;在清廷欲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态势明朗后,南明转而联合各地的汉族武力抗清,但军事不利,弘光、隆武、绍武、永历诸朝廷先后遭清军消灭。郑芝龙所部原是隆武朝的主力,主要在福建境内活动;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陆续接收其势力,继续在东南沿海武装抗清。

1658年-1659年间,郑成功大举攻打清江宁府(原名南京)失败,实力大损;迫于形势,决定夺取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支配的大员以供部队给养。

征服台湾[编辑]

明永历十五年正月(1661年),郑成功在金门誓师;他亲率将士25000名、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次月抵达明郑的领地澎湖,四月初二日(4月30日)抵达鹿耳门。并利用涨潮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以优势兵力包围荷军防守薄弱的“普罗民遮城”,并切断荷军水陆交通,不久,普罗民遮城守将猫难实叮(Jacobus Valentijn)献城投降。

同年四月初七日,郑成功亲率大军,对防御坚固的荷军首府“热兰遮城”进行攻打。经派杨朝栋谕揆一投降无效后,即调集火炮朝城堡炮轰,然而在从大员市镇朝城堡进攻时,却遭荷军居高临下击退。之后郑军即采取长期围困,同时将多数部队派往各地囤垦以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五月二十八日,“荷兰东印度公司”得知台湾战况后,决定派七百人、战舰十艘赴台,于七月初五日抵达。之后双方稍有接触,但均无较大战事。至八月二十三日(9月16日),双方再度海战,郑军经一小时激战,击毁荷舰二艘、俘小艇三艘、杀敌百馀人,其馀荷舰逃往远海。

闰十月,荷军发动作最后一次攻击,但仍寡不敌众,之后又有日尔曼籍佣兵逃脱,向郑成功说明堡内荷军士气低落,并指出欲取热兰遮城,必先取其卫星碉堡“乌特勒支碉堡”(位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夺取该碉堡则可居高临下,炮击热兰遮城最脆弱的“四角附城”。郑成功遂于当月,著手准备攻城计画。

十二月初六日(1662年1月25日)郑军于鲲鯓半岛发动总攻击,以大炮不停轰炸,当日即发出2500发炮弹,其中1700发左右打向乌特勒支碉堡,几乎将之夷为平地,荷兰守军被迫自行炸毁碉堡残馀部分后撤退。此役彻底瓦解了热兰遮城内守军的士气,两天后大员评议会决定议和谈判。

大员长官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于缔和条约签署投降。至此,台湾台江领地,尽落郑成功之手。

开国立家[编辑]

永历十五年五月十八日(1661年6月14日),郑成功来台后,将台湾的赤崁地方定为“东都明京”,并设立了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二县。自此依然优礼明朝宗室,为他们建立王府官邸,并供岁禄。每次拜封官员,都请诸位大明皇族遗脉和其他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

为解决兵粮问题和反清之需要,实施“寓兵于农”政策,还下令屯垦台湾,令诸将士寓兵于农,最北有噶玛兰地区、最南有琅峤一带,以点状分部。按镇分地、按地开垦。而期间也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动空间,导致明郑政权与原住民政权的武装冲突,如明郑政权对大肚王国领土的侵犯,则造成数次战争。因于大肚王国与琅峤等在地政权的抵御,郑成功实际的统治范围,仅约北至二林(今彰化县二林镇),南达茄藤(今屏东县佳冬乡)。

南明昭宗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薨逝,时年38岁。从其抵达台湾至逝世,仅仅13个月。

同年十一月,郑成功之世子郑经继位。此后郑经采用陈永华之议,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体制,使体制层次分明。

永历三十五年四月(1681年),郑克塽追谥其祖父为谥号“潮武王[参56][参57]

嗣位之争[编辑]

1662年(永历十六年)6月,延平王郑成功薨逝。黄昭、萧拱宸等人以郑经得罪先王不得继位为由,于安平拥立郑袭(郑成功之五弟)为监国,将军马信、黄安不从,马信于不久后逝世。赏勋司蔡政奉郑成功之衮龙袍入厦门晋见世子郑经,洪旭等人遂拥郑经为王。同年11月,郑经命周全斌为五军戎政,亲率陈永华、冯锡范等人攻入鹿耳门。右虎卫黄安闻讯后,率师前来会合,与黄昭会战并杀之,胜利后领兵进王城诛杀萧拱宸、张骥与曹从龙等人,流放其族人。事后,郑袭的家臣蔡云自缢,郑袭本人则遭郑经押回厦门软禁,不久惧死而投清。[参58]

郑经治台时期[编辑]

郑泰事件[编辑]

嗣位之争结束后,郑经继位。1663年初,郑经以洪旭守厦门、郑泰守金门。郑经听说郑泰与之前拥立郑袭为王的黄昭有书信往来,便怀疑他亦参与逆谋,因此欲召见他,郑泰却称病不见。参军陈永华以郑经将回东都为由,委任郑泰为“居守户官”,铸印送至金门并邀郑泰入厦门饯行。7月10日,郑泰率兵船赴宴,被郑经扣留软禁,船舰皆为周全斌所并,只有蔡璋逃回金门。郑泰之弟郑鸣骏与子郑缵绪率部属及家眷入泉州投降清朝。郑泰闻讯后自缢。郑泰死后,郑经巩固了自己的王权。

清廷和荷兰殖民者勾结[编辑]

1663年10月,清荷联军部队围攻金门、厦门,郑军节节败退。1663年11月18日(永历十七年十月十九日),清朝与荷兰组成联军进攻厦门、金门,郑军不敌,退往铜山。战后军心不稳,大将周全斌降清,郑经只好退回台湾,并将「东都」改为东宁。1664年3月,郑经放弃闽南沿海诸岛,全面撤守台、澎,于初十日抵达台湾。这次退守湾,是郑氏所代表的南明抗清势力的总撤退,不仅郑经所辖的军队、官员都撤入台湾,明朝的缙绅遗老,也随郑经来台,此批入台总人数约有7000人。1665年,清荷联军继续进攻澎湖,遭遇台风、无功而返,清朝于是放弃了攻占台湾的企图,转而与郑经谈判。清朝的立即威胁解除后,郑经开始强化对台湾的统治力,郑经于1666年率兵进攻驻守鸡笼的荷兰军队,虽未成功占领,但荷兰方面认为鸡笼难以防守,1668年弃守鸡笼,亦从此放弃台湾。

别立乾坤[编辑]

郑经退守台湾后,虽然仍奉南明的永历正朔,使用永历年号和“招讨大将军”的印信。但政权本质,与郑成功时代显然不同,而俨然以独立王国的姿态出现。诚如学者陈春生所说的,郑氏政府虽是明朝的延续,但其在台湾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1664年8月,郑经表示乃谨守藩封,废东都称号,以“东宁”称全台湾[参14],并以“东宁国王”自称[参37]

面对清军和荷兰军队咄咄逼人的态势,1667年7月,郑经与清朝展开第一次谈判,郑经声称台湾“非属版图之中”、“东连日本,南蹴吕宋,人民辐辏,商贾流通。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参59];于1669年的和谈中,派遣柯平、叶亨赴泉州与清廷议和[参60]。郑经再度强调郑氏占领台湾是“建国东宁”[参16]、“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参17],然而两次的谈判郑经皆以不接受薙发拒绝清朝[参61],并用箕子朝鲜作比喻,谈判最终破局[参62]

对台湾的统治能力日渐巩固后,郑经还任用陈永华为谘议参军,拓展实业,整饬吏治,强固治安,以官田、私田、屯田三田并用,使得饱经战乱的台湾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一时间称为乐土。1668年,郑经还派军收复了荷兰人在台湾北部最后的据点—基隆,在台湾南北路和澎湖设置三个安抚司,在福建泉州一带建筑了19个具有军事性质的寨子,巩固了台湾内外围的防御。期间清军虽然两次进攻澎湖,都因郑军防守的当使得清军无功而返。此后十年间,台海维持了相对的稳定局面[参63]

郑经试图以贸易来提升东宁的国力。除了与清朝进行走私贸易外,日本的德川幕府也是东宁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东宁大量进口日本的银、铜等金属与盔甲,以武装自己的军队,双方贸易于1665至1672年达到高峰,郑经更允许日本商人居于鸡笼,以促进东宁与日本的贸易交流。日人以“东宁国王”称呼[参64]。郑经亦于1672年邀请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东宁国,并与之签订通商条约,出口糖与鹿皮并进口西洋枪炮以增强东宁军队的战斗力,另外更请求英国人训练炮兵,战争时更借用英国炮兵手作战。

西征大清[编辑]

1673年,清朝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1674年4月21日,清朝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响应,隔海邀请郑经加入,郑经允之西征。但是只是联合发出讨伐满清檄文,并未联合出兵北伐,双方都是借此机会扩大地盘。郑经渡海后,要求耿精忠将漳州与泉州交给自己,但占领整个福建的耿精忠却拒绝之,郑经遂出兵占领海澄与同安,双方开始交恶。然而,泉州、漳州以及潮州陆续投靠郑经,耿精忠见情势不对便出兵进攻泉州,但却被东宁将军刘国轩击退,双方接著又持续相互进攻、战斗。1675年,耿精忠与郑经谈判,双方以枫亭为界,北属耿氏、南属郑氏,平息战斗。1676年,郑经击败平南王尚之信,迫使尚之信加入反清行列,郑经随后占领惠州。由于郑经于拥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等四座首府后,又攻下汀州,因此与耿精忠的联盟再度破裂,腹背受敌的耿精忠只好降清。耿精忠降清后,独自面对清朝军队的郑经节节败退,明郑所得闽粤各地全部得而复失,前功尽弃,最后只好退回厦门,从此一蹶不振[参65]

1677年退回厦门后,清朝再度与郑经展开和谈,清朝康亲王杰书向郑经许诺郑经若从中国沿海的岛屿撤退,就答应比照朝鲜,成为清朝藩属并通商、永无猜嫌。1678年的和谈中,清朝将领赖塔给郑经的书信中声称,如果郑军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据台湾,清廷把台湾当成朝鲜、日本一样的外国,不必剃发易服、称臣纳贡也可以不必[参66]。郑经予以拒绝。

郑经去世[编辑]

1680年,郑经从厦门撤守台湾。回台湾后,郑经曾专心治台,但是面对抗清局面不断恶化,意志开始消沉,移居北园别馆,终日饮酒赋诗、棋艺书画、出外狩猎,将东宁国政全权交予监国世子郑克𡒉与谘议参军陈永华。

1681年3月17日,郑经因狩猎摔伤不治,薨于北园别馆,得年40,统治东宁国近20年。1681年(永历三十五年)四月刚登基的元子郑克塽追谥其父王为“潮文王[参56][参57]

东宁之变[编辑]

1679年,郑经西征清朝之际,听陈永华之请将王子郑克𡒉立为世子,并授职为监国,号监国世子。由于其办事英明果断,颇有其祖郑成功之风范,因此人称东宁贤主,但也因此得罪了王叔郑聪等人。1680年,郑经西征无功而返,监国世子继续执政,并深得父亲郑经之信任,但后来总制陈永华去世,因此监国渐渐在政治上孤立无援。1681年(永历三十五年),延平王郑经薨逝。逝世前,于北园别馆将监国郑克𡒉托付给刘国轩。

郑氏宗亲郑聪等人眼见郑经已薨,便与冯锡范、刘国轩等人联手向董太妃进谗言,污陷郑克𡒉乃李氏之螟蛉子,董太妃一时不察便下令收回郑克𡒉之监国印玺。得到董太妃允许后,刘国轩与冯锡范便领兵进入延平王府捉拿监国、囚禁于北园别馆,并于当夜遭郑聪等人谋杀。监国遭谋杀后,原意仅是罢免郑克𡒉的董太妃亦无力挽回,遂命监国夫人陈氏将郑克𡒉之遗体送返延平王府、收敛守丧。丧毕,陈氏自缢。世子郑克𡒉遭弑杀后,自责的董太妃也于同年6月去世。明郑的实权落入外戚冯锡范与刘国轩手中,冯锡范拥立年仅12岁的女婿郑克塽(元子)为王,台湾民心渐渐涣散,东宁国亦从此一蹶不振[参67]

清军攻台[编辑]

1682年9月,郑氏降将施琅上书康熙帝请求征台,康熙允之。翌年6月,施琅奉康熙诏,进攻澎湖。经过澎湖海战后,7月中旬,施琅顺利击溃刘国轩所率领的东宁海军,攻占澎湖。

降清灭亡[编辑]

1683年(永历三十七年)9月,与众臣商议后,郑克塽呈降表予清。明朝降清不久,鲁王世子朱桓、泸溪王朱慈旷、巴东王朱江、乐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熺等其他明朝宗室随郑克爽降清,而宁靖王朱术桂身着大明衣冠而自杀,同时施琅入台纳降[参68]。自此,东宁亡国。从1661年(永历十五年)4月郑成功入台到郑克塽1683年(永历三十七年)9月降清为止,郑氏计在南台湾经营共23年[参36]

清将领施琅受郑克塽投降后,台湾正式进入清治时期。清朝消灭东宁后,除了大举毁灭东宁王朝的文化,更将东宁朝臣们与其亲属大举迁往清国。其中,郑氏王族纳入上三旗管束;文武官员与士兵则分别迁至在山东、山西及河南诸省垦荒,使台湾失去可能领导反清的人物。至于东宁的大量遗民,清廷则采取以汉治汉的策略,长期以攻台将领担任台湾军事首长。如福建水师一职从1684年至1721年计37年间共历施琅、张旺、吴英、施世骠四任提督,除张旺之外,其他皆是攻台将领,尤其是施琅、施世骠父子共任职达25年之久。在陆路提督方面由万正色、吴英、蓝理皆为攻台将领[参69]

行政区划[编辑]

明 朝 台灣

地方行政方面,可分为两个阶段:郑成功时期与郑经时期。1661年,郑成功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五月占普罗民遮城,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台湾总地号为“东都”。还实施郡县制度,设置了“一府二县”,承天府、天兴县以及万年县,并以承天府安平镇为京畿[参70]。其中,天兴县县治设于佳里兴(今台南市佳里区),而万年县县治则设于二赞行(今台南市仁德区二行里)。此外,明郑还先后设置了思明州、思明县,管辖厦门、金门等岛屿。

1662年,郑成功逝世,世子郑经经历政争后掌权,对行政区划进行变革。全面实施并沿用郑成功设置的郡县制度,但稍稍做出变革。保留承天府,京畿承天府主事官为承天府府尹,改二县为二州,即地方的天兴与万年两州主事官则为知州(郑成功在位时期则为两县知县),于天兴州以及万年州之下,设有“二十四里”[注7]。为了安抚原住民族,于原住民居住地区,设置澎湖[注8]、北路以及南路等三个安抚司,其主事官为安抚使,形成“一府二州三司”平行的体系。承天府京畿地区又设有东安坊、西定坊、镇北坊以及宁南坊四坊,坊设签首。承天府以及两州的里级行政区则设有总理。签首及总理两职负责的职务如:户籍、迁徙、婚嫁、出生、死亡等基层民事,并规定按时汇呈州府。

政治[编辑]

在行政上,延平王拥有至高的权力。延平王之下,设有谘议参军又称为幕府,总理国政。参军府辖下又设立六官(吏、户、礼、刑、兵、工),六官皆设有主事,其下又设都事,品秩分别比照侍郎与郎中[参71]。另外,又设立察言司、承宣司、审理司、赏勋司、中书科、储贤馆、育胄馆等官僚机构[参72]。1674年,郑经西征清朝,命陈永华为东宁总制,于六官之上;然而,郑经诸弟骄横难制,郑经因此于1679年立长子郑克𡒉为世子,并授职监国,于总制与六官之上,总理东宁国政。东宁之变后,冯锡范掌权,并以侍卫镇掌政,并身兼谘议参军之职,而六官则继续实行[参73]。东宁官员在郑成功时自称为“卑职”,在郑经时则改为“臣”,制度已趋成熟[参18]

明朝宗室[编辑]

明郑以明朝之封国自居,奉南明永历帝为国家元首,始终以“永历”为年号。郑成功尚未攻台开国前,曾获永历帝特准设置六官方便施政,并可委任官职,武官最高许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参71]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参74]。郑成功来台后,依然优礼明朝宗室,接待鲁王世子朱弘桓、泸溪王朱慈爌、巴东王朱尊江、乐安王朱俊、舒城王朱慈著、奉南王朱熺、益王朱怡镐、鲁王公主朱氏姊妹等多名宗室到台湾[参25]。永历十七年(1663年),继位延平王的郑经也迎宁靖王到东宁,于承天府府署(今台南市赤崁楼)旁的西定坊建立宁靖王府邸,并供岁禄。

相对于郑氏家族的核心权力,流寓东宁的明朝宗室却无政治权力;且郑氏在永历帝驾崩之后,并未拥立其他亲王为帝,政权决策圈亦未纳入领有岁禄的宁靖王朱术桂、鲁王世子朱弘桓等人;郑氏还曾自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签订通商条约,条约中尊称郑经为“国王(King)”、东宁人民为其“臣民(King's person)”,展显出郑氏事实上对内对外的宰制权[参75]

反清复明[编辑]

明郑以台湾为抗清根据地,以反清复明为号召,使得一大批仁人志士跟随明郑东渡台湾,形成了一个明朝遗民群体。他们坚持汉族“华夷之辨”的儒家正统观。在明郑在同清朝斗争中,又产生分据台湾对抗清朝的本土意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明朝遗民对抗满族统治的民族精神,在避居台湾后转化成热爱台湾这块不受清朝统治土地的本土意识。这种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并存与互动,构成台湾汉族民众反抗清朝统治的两个思想层面[参76]

军事[编辑]

郑成功与陈永华、郑经、刘国轩经营的屯兵态势或军事规模是台湾首见。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除固守金门数万水师之外,亲自率领约25,000名士兵攻打台湾大员,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部队,展开对于台湾的统治。明郑时期的军事制度与组织渊源复杂,且经多次变革。如简化之,其官职大约可分为五军戎政(五军戎务)、总督军务、管军提督、将军、亲军卫镇、陆师镇、水师镇及监军数部份。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明郑覆灭后,郑军将领与军队悉数被强迫内渡中国,而据《钦命太保建平侯郑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据守台湾的官兵共有37500名。

明郑

主要军事力量兵力统帅指挥统治时间
郑军 37500名以上 延平王 延平王、正总督 1662年-1683年

部队编制[编辑]

南明福王、鲁王以及唐王相继败亡后,其东南沿海的军力逐渐整并至郑成功麾下。这些部队分成水师左、右、前、后、中五军,中军由郑成功亲自掌管,其馀前军张名振、后军周崔芝、左军林察、右军周瑞则皆为南明的残馀势力,并在日后的多次战役中逐渐凋零瓦解。郑氏统领的中军之下又分成前、后、中、左、右五提督,五提督在五军瓦解之后,成为明郑军事的高阶单位。在五提督之下即为提督所辖的各镇,原则上也分为前、后、中、左、右五镇。不过,五提督的军力仅是明郑的一部份,除此之外尚有延平王直属掌管的亲军镇以及多个“独立镇”。郑成功主政时期的独立镇已大致编制完成,至郑经西征参与清国三藩之役时,又扩编了七个军镇系统。[来源请求]

郑成功主政时期

军镇系统军镇番号
五镇系统 前锋镇、后劲镇、中权镇、左先锋镇、右先锋镇
冲锋系统 冲锋前镇、冲锋后镇、冲锋中镇、冲锋左镇、冲锋右镇
援剿系统 援剿前镇、援剿后镇、援剿中镇、援剿左镇、援剿右镇
护卫系统 护卫前镇、护卫后镇、护卫中镇、护卫左镇、护卫右镇
宣毅系统 宣毅前镇、宣毅后镇、宣毅中镇、宣毅左镇、宣毅右镇
五常系统 仁武镇、义武镇、礼武镇、智武镇、信武镇
五兵系统 正兵镇、奇兵镇、游兵镇、英兵镇、殿兵镇
五行系统 金武镇、木武镇、水武镇、火武镇、土武镇
数目系统 水师一镇、水师二镇、水师三镇、水师四镇、水师五镇
方位系统 水师前镇、水师后镇、水师内司镇、水师左镇、水师右镇
星宿系统 角宿镇、亢宿镇、氐宿镇、房宿镇、心宿镇、尾宿镇、箕宿镇、斗宿镇、牛宿镇、女宿镇、
虚宿镇、危宿镇、室宿镇、壁宿镇、奎宿镇、娄宿镇、胃宿镇、昴宿镇、毕宿镇、觜宿镇、
参宿镇、井宿镇、鬼宿镇、柳宿镇、星宿镇、张宿镇、翼宿镇、轸宿镇

郑经西征时期扩编

军镇系统军镇番号
楼船系统 楼船前镇、楼船后镇、楼船中镇、楼船左镇、楼船右镇
果毅系统 果毅前镇、果毅后镇、果毅中镇、果毅左镇、果毅右镇
建威系统 建威前镇、建威后镇、建威中镇、建威左镇、建威右镇
扬威系统 扬威前镇、扬威后镇、扬威中镇、扬威左镇、扬威右镇
折冲系统 折冲前镇、折冲后镇、折冲中镇、折冲左镇、折冲右镇
龙骧系统 龙骧前镇、龙骧后镇、龙骧中镇、龙骧左镇、龙骧右镇
五义系统 振义镇、奋义镇、昭义镇、英义镇

其馀独立军镇

其馀军镇 铁骑镇、神器镇

亲军镇[编辑]

提督之下设“卫”与“镇”。卫为亲军,镇则非亲军。郑成功尚未占领台湾之前,亲军为镇,称为“亲丁镇”。1650年增设“戎旗镇”。1652年亲丁镇全镇覆没,而未再设置之。1656年扩编戎旗镇为左右二镇,1658年则改名为左右武卫。同年,又增设仿日本武士的亲军部队-左右虎卫。1662年,郑经为国主,升左虎卫黄安为勇卫,其位于武卫与虎卫之上;黄安殁,谘议参军陈永华继之。又设置侍卫,由冯锡范统领,位于勇卫与武卫之后。郑经死后,外戚冯锡范发动政变,杀监国克𡒉,改立元子郑克塽为王,并开始以侍卫掌政、统领六官,直至东宁灭亡。

特种镇营[编辑]

特种镇营中,马兵有北镇以及铁骑镇;火器有神器镇。郑成功攻台成功后,建立护卫镇,由荷兰时期的尼格罗人种裔佣兵“乌鬼”(Oo-kuí)组成,手持步枪,专门守卫延平王府。

经济[编辑]

农业经济[编辑]

在经济方面,明郑于台湾经济史仍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以经贸与农业为主。于农业经济方面,为了解决军队兵粮问题,不论郑成功或郑经基本上都贯彻“寓兵于农”的策略,也是诸将士平日分散各耕地,按镇分地、按地开垦。这种具有营盘田、文武官田的土地私有制,于定则征赋的经济模式下,大量提供经济产能。根据统计,包含承袭荷据已开垦的“王田”、后续开发的营盘田、官田、私田等,明郑时期拓垦的田地超过一万八千四百五十四甲以上。此等经济开发,虽造就农耕文化盛行的汉人,但郑氏王朝扩张领土的行动,却也同时让台湾原住民面临比荷据时期更严重的生存危机[参36],导致与大肚王国发生冲突,并对平埔族展开屠杀。为了军需民食,台湾农产重心由糖转米,这个农业经济的性格转变直至今日仍影响台湾。西元1665年,陈永华的农业水利更促使汉人移民至今高雄的方向发展。除此,陈永华引进同安制盐法至台湾来发展盐业经济,除此尚有鹿皮、鹿角、鹿脯等土产的外销,因此多鹿的台湾,来自原住民团体的捕鹿业,也是早期台湾的重要经济产业活动。明郑时期对16岁以上男子课“人丁银”;有别于荷兰统治台湾对七岁以上的汉人移民课以“人头税”(能以鹿皮缴交)。

货币制度[编辑]

明 朝 台灣

东宁委托日本,于长崎铸造永历通宝。此图为南明政权在中国西南地区铸币,非明郑用币。

郑成功奉明朝为宗主,以永历政权为正朔,因此发行永历通宝铜钱作为流通主要货币。郑经主政后,陈永华的中央政府体制,除了可以行使及于台湾南部的主权力量,也著实成为一个个别经济体。由于贸易对象众多,因此流通东宁的货币可以分为银币与铜钱二类,银币又有银元与银锭二者。

银元主要是西班牙银元,于荷兰与西班牙时期大量进入台湾流通。东宁建国后,银元持续流通,依外型与重量主要分为剑钱、圆钱、方钱以及茇等类型:

  • 剑钱:重9钱,主要为荷兰人所铸。
  • 圆钱:又称为“花栏钱”,重7钱2分,因此俗称“七二银”。同时亦有2当1以及4当1的重3钱6分与重1钱8分者。另外又有重6钱8分者,俗称“六八银”。
  • 方钱:与圆钱同重,皆7钱2分,俗称“番饼”。
  • 茇:即“银角仔(gîn-kak-á)”,重1钱8分、9分或4分5釐。来自咬留吧(爪哇)以及吕宋。

银锭多由郑氏从中国携入台湾,加以戳记。东宁户官杨英,曾遣人前往麻豆社、新港社、目加溜湾社以及萧垅社,以银锭交易买籴禾粟。

铜钱,郑成功在台湾发行永历通宝,同时明朝其他时代铜钱、宋元等前朝铜钱和日本铜钱同时流通与市。

  • 永历通宝:永历通宝在永历帝当政时在中国西南地区开铸,明郑亦行用此钱,1662年永历帝死后,郑经奉永历正朔而自主在台湾继续发行。由于台湾不产铜,因此郑经主政时期分别于1666年(永历二十年)、1674年两度委托日本长崎铸造铜钱“永历通宝”。其钱文文字复杂多样,郑经所发行主要分四类型:篆书、行书、行楷以及草书[参77]
  • 其他时期铜钱:南明同期铸造的永历通宝、弘光通宝、隆武通宝等,以及明朝其他时期铜钱、宋元等前朝铜钱等当时亦行用于明郑。
  • 日本铜钱:日本宽永时期铸造的“宽永通宝”亦流通于明郑。

山海五商[编辑]

郑成功在和满清的多次较量中,控制了“上自舟山,下至南澳”的东南沿海一带,清军为了对付郑成功的海军,采取海禁政策,1661年下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迁界禁海,企图通过坚壁清野和经济封锁来扼杀郑氏。为了突破封锁和敛聚财富,郑成功创立山海五商[参78]。山海五商分为山五商与海五商。山五商分别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为商团名,分布于北京、苏州、杭州、山东,采购丝绸等中国货物商品并运销外洋。海五商则掌管贩运东西两洋之船舶,分别以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其商团名,皆设立于厦门。山海五商下又设有分支行号,遍布中国东南各大城港[参79]

“山海商批货,海五商销货”为山海五商之分工模式。山五商向利民库领取公款,于苏、杭等地收购丝绸、瓷器等货品,并交予海五商后,再至利民库结帐并提领下一批公款。海五商交接获物后,交予船队。船队交易结束后,再至利民库结帐。山海五商各司其职。船队方面则以航线作为区分。东洋船队以日本、台湾、吕宋为主要航线;西洋船队则是航行于南洋、波斯,战争时转调战船使用。山海五商与东西两洋船队皆隶属于中央的户官管辖之下,财务各自独立,无从属关系。另外,“领本独立贩运个商”则是向郑成功借贷资本、缴交利息并受监督的商团。将苏杭货品运至海外销售,回航时采购海外货物并售予厦门之海五商。无论山五商、海五商或者是个体户商团,除了商业活动外,亦从事情报工作[参79]

郑经主政后,承继之。1664年(永历十八年)退守台湾后,清朝实施迁界令,山五商受尽挫折。后采取陈永华之议,以贿赂、秘密交易之手段突破封锁。郑经西征清朝时,厦门岛之商业再度兴盛,而舟山群岛则利用行贿,伪装渔船、猎船出海贸易,并派出海军巡逻保护海上贸易之安全与顺畅。

郑英通商条约[编辑]

郑经继位延平王后,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因此派出使节团至万丹(Bantam,今日的西北爪哇)邀请英国东印度公司来东宁进行贸易通商并给予英方优惠礼遇。1670年(永历二十四年)6月3日,英方船舰万丹号(The Bantam Pink)与珍珠号(The Pearl)航抵台湾。同年9月10日,英方指挥官克利斯布(Ellis Crisp)与郑经签署非正式通商协议。郑方同意英方20项条款,主要内容大致为:允许英船自由贸易;英人在台可以自由买卖,并将糖与鹿皮等货品运销日本与吕宋等地。郑方则向英方提出17项要求,主要内容大致为:英方船舰入港时须将火炮火枪移交郑方暂管,离去时归还;进口货物售后须缴交关税3%;派驻2名炮手与铁匠1名为国王(郑经)服役并为郑方制造枪炮;要求英方供应火药200桶、火绳枪200挺以及英国铁100担。

1672年10月13日,郑英正式缔结条约,双方将先前协议精简成13条,英方虽对于“入港缴交武器”与“进口税3%”等要求颇有微词,但仍然概括接受之。正式条约明文规定郑方须将砂糖、皮革等货品之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售予英籍商人。郑方要求之军需品虽不见于此条约,但正式条约第4条仍载:“公司所属英国人或其他国人,在英国首长之允许以及本人同意之情况下,得被郑方留用或征用为其国王或臣民服务。此条约对英方来说是为了拓展国际贸易版图,而郑方则是为了取得军火以增强军事力量。

签订条约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72年在安平设立商馆,而英方则是积极争取与清朝、日本进行直接贸易,但与日方交涉重新设立商馆,仍遭日方拒绝。1675年,郑经为获得英制武器,因此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追增补充条款:英方运销之货品应有枪200挺、铁100担,而郑方则是同意英方于厦门设立商馆。

虽然双方签订通商条约,但英国东印度公司却因郑方对货品的种种限制而经营不善。1680年,郑经西征失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关闭厦门商馆。台湾商馆则因为英国货品不易销出;丝绸缎无法取得;与日本之贸易不通;郑方对商品的严格管控,仲介贸易利润无法获得;郑方积欠大量货款债务,所以无法继续维系双方关系。1681年,英国人关闭台湾商馆,仅留一人代理清理债务。双方关系遂告一段落。

人口[编辑]

根据《台湾通史》的推断,明郑晚期的台湾人口,已经近趋二十万人[参80]

文化[编辑]

教育[编辑]

明 朝 台灣

东宁王朝的先师圣庙(全台首学),至今仍举行“雅乐十三音”仪制的释奠大礼。

1661年,郑成功抵台湾,开中华制度之始,未致力于推行汉文化教育。郑经继承王位后,初期亦因忙于对抗清荷联军而无暇文教;直至1664年败退东宁才开始建设并推行台湾文教。郑经鲜少亲理国政,多委由宰辅陈永华掌理。1665年9月,陈永华认为开辟屯垦略显成果,启奏郑经请求兴建圣庙、普设学校;起初,郑经以“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等语推辞,但在听完陈永华以下言论之后,郑经立刻下令择地兴建圣庙。

昔成汤以百里而王、文王以七十里而兴,岂关地方广阔?实在国君好贤,能求人材以相佐理耳。今台湾沃野数千里,远滨海外,且其俗醇;使国君能举贤以助理,则十年生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三十年真可与中原相甲乙。何愁局促稀少哉?今既足食,则当教之。使逸居无教,何异禽兽?须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材。庶国有广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台湾外纪 · 卷十三》

陈永华选定于承天府宁南坊鬼仔埔兴建圣庙,命名为“先师圣庙”,并采行“庙学制”于旁设立明伦堂作为国子监。明伦堂为平时之教学场域,此外亦作为饮射、读法、宾贤学习礼仪之处。圣庙落成之日,郑经率领文武百官,亲诣圣庙举行祭祀至圣先师释菜礼,圣庙四周围绕上千东宁士庶,已深具儒家风气。圣庙落成后,郑经又再度下令设立社学,由中土儒士前往民间教导东宁子弟。当时东宁之社学可分为“汉庄社学”以及“土著社学”,学童年满八岁即进入社学学习经史和写作,定期实施考课。1666年(永历二十年)2月,陈永华订定“两州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州试有名送府,府试有名送院,院试取中,准充入太学”的取材模式。太学教育上,则“仍按月月课,三年取中式者,补六官内都事,擢用陞转”[参81]

由陈永华所建的台南孔庙,被视为引进汉文化教育典章之初始;日后清朝历代知府修建文庙时,缮造东大成坊的“全台首学”门额更闻名全国。但早在中国汉文传入前,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入主赤崁时便引进西方的教科文制度。属喀尔文教派的欧洲传教士在大台南地区传播福音、编撰字典,让大量的平埔族人(尤以本地的西拉雅族人)学习罗马拼音文字的圣经、主祷文、十诫等典籍,并进而进行语文系统的沟通。被列为国家重要古物的西拉雅新港文书便是台湾古代教育史上的珍贵见证[参82]

衣冠制度[编辑]

1650年代后,清朝多次尝试与明郑政权和谈,但从郑成功以至郑经,服制问题始终是明郑与满清双方谈判时,所重视的条件之一[参83]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明郑降清,台湾汉人的衣冠服仪制度也有所转变,根据文献的记载:“十九日(1683年7月),施琅遣侍卫吴启爵至台晓喻薙发…。二十日,克塽令兵民悉遵制削发。是日,福建总督姚启圣亦遣…至台招抚,见兵民已薙发,知功归于琅,…。十八日,克塽率文武官佐悉薙发易服”。

宫殿[编辑]

荷兰人退出台湾后,郑成功以热兰遮城(Zeelandia)为居城,人称王城Ông-siânn[参84]。王府分为内、外两城。1664年,郑经主政东宁,因为王府设于与本岛有台江之隔的安平,所以联络、取水不便,因此另在赤崁兴建王府,作宴居之用。

1664年,郑经从福建迎宁靖王朱术桂至台湾,并于承天府(今赤崁楼)旁的西定坊建立宁靖王府邸,且供岁禄于朱术桂。1681年,郑经去世,郑克塽继位。1683年清将施琅赢得澎湖海战之胜利后,郑克塽投降清朝,而宁靖王朱术桂则连同五位后妃一起自杀。宁靖王故宫改建为天后宫,供俸妈祖,即为今日台南的大天后宫。

北园别馆是郑经为其母亲董太妃所兴建的别馆,即今日之台南开元寺。由于建于王城之北,故称之北园。园面西、向台江,环境清幽、俭朴雅致。1680年(永历三十四年)郑经西征清朝无功而返,遭董太妃责备,因此渐渐无心于国事,又加上元老重臣陈永华、杨英、柯平等人相继去世而更受打击。因此,移居北园别馆。1681年,郑经薨逝于此馆。同年又发生东宁之变,监国郑克𡒉于此遇害。数月后,董太妃逝世于此。董太妃逝世后,北园渐渐荒废。

历法[编辑]

文艺科学[编辑]

作家作品性质
郑成功 《延平二王遗集》 文学
郑经 《延平二王遗集》、《东壁楼集》 文学
朱术桂 〈绝命词〉 文学
沈光文 《文开文集》、《流寓考》、《台湾赋》
《草木杂记》、《台湾舆图考》
文学
科学
王忠孝 《王忠孝公集》 文学
徐孚远 《钓璜堂存稿》 文学
杨英 《先王实录》 史学

宗教[编辑]

道教、佛教与民间信仰[编辑]

祭祀官方性质的有“明朝护国之神”称号的真武玄天上帝的真武庙、郑氏另外又祭祀教人忠义,保佑商业的关帝;关帝庙数量更是当时之冠。设民庙者寥寥无几,有守护水师之妈祖庙,有慈悲送子,广渡众生的观音亭;保身康健的医神大道公庙;以及主祀地府主宰,五岳山神之首东岳大帝的东岳庙。

儒教[编辑]

至圣先师的孔子庙,素为文人所重。明郑东宁总制陈永华建了台南孔庙,附设学堂,人称“全台首学”。

真武与妈祖[编辑]

由于明朝极重视代表众星拱辰的真武玄天大帝,奉玄天上帝(上帝公)为护国之神[注9]。故东宁亦将明朝“护国家神”真武大帝奉为王朝守护神;香火传入大员后大力兴建真武庙,促成来台汉人热切信仰真武大帝;其中位阶最高的台南北极殿享有“大上帝庙”美誉,为官阶最高之大庙,敬以春秋两大祭。当时中国渡来汉民、兵士、商船航行海上需依靠北极星以进行船舶导航,因此来台汉人亦多数信奉上帝公[参85]。但女神妈祖早已名震闽南,水师官兵有相对少数的妈祖信徒,故明郑官方亦偶祭祀之。

清朝攻台是利用当时相对少数的妈祖信仰,对明郑官兵发动心理攻势,因此东宁王国灭亡后,清廷便大肆在台宣扬妈祖神迹,贬低原有的真武信仰与庙宇位阶。故东宁王国盛行的玄天上帝延至清治时代中叶后逐渐不及于妈祖。日后清朝遂利用妈祖信仰之宣传战对付各种抗清运动,历经日治时期民间对传统信仰的凝聚力,最终使妈祖成为信仰主流[参86]

基督教[编辑]

台湾北部本为西班牙殖民,有许多天主教信徒,在西班牙败于荷兰后多已离去。至于基督新教方面,在荷兰统治时期与基督教密不可分,研判当时已有不少汉人新教徒及新港社原住民新教徒。代表人物为郑成功在台通事何斌。随著荷兰东印度公司败退离台后,基督新教也与荷兰人一起退出台湾,在台湾传播首度中断[参87]

民族[编辑]

外交[编辑]

东亚[编辑]

清帝国[编辑]

郑经曾派柯平、叶亨与清廷议和,并要求礼遇同等于李氏朝鲜的国与国地位,但不被慕天颜接受[参60]

日本[编辑]

由于清帝国对明郑势力的封锁,郑经便开启对外贸易,其中包含与日本的往来。当时对日本主要输出品为稻米、鹿皮、蔗糖及来自中国的丝织品,输入银、铜、铅、盔甲、棉布、瓷器等,双方的贸易量在1665年到1672年达到高峰[参88][参89],为了加强双边的贸易关系,郑经允许日本商人住在基隆[参89]。也因为通商频繁,东宁亦流通当时日本的货币-宽永通宝[参90]

朝鲜[编辑]

1667年农历五月初十日,林寅观、曾胜与陈得等人率领4艘货船从台湾起程,前往日本贸易,以及请求日本出兵帮助台湾反攻中国。途中遇风,1艘货船于五月二十三日漂到朝鲜,二十五日在朝鲜王朝济州岛大静县猊来里浦浦口东边歧头处,被当地政府发现,自称“大明福建省官商人”。船上95人,被称为“漂海人”,引起朝鲜兴趣,随即他们被带往汉城。朝鲜自身以“小中华”自居,崇明反清,同情汉族被满清帝国统治不得已剃发易服,所有如何处置该船及人员就在朝廷上引发争执,很多朝鲜士大夫听说“明朝”还存在,异常激动。但由于怕得罪清帝国,朝鲜显宗最终还是力排众议,决定把他们送交清国。结果清廷将95人全部杀害。此后朝鲜对台湾东宁漂来船舶改变办法,不准其登陆,就地遣返,以避免再次发生此类悲剧[参91][参92]

大肚王国[编辑]

大肚王国为台湾原住民族所建立的部落联盟,国王自称为白昼之王,统治著中台湾。1661年,明郑政权开启了对台湾的统治后,大肚与郑氏的关系就处于敌对的对立关系之中。

欧洲[编辑]

荷兰[编辑]

早在郑芝龙时期,明郑势力就开始和荷兰人接触,并且通商。料罗湾战役,荷兰人被郑芝龙打败,此后荷兰人据守台湾,直到郑成功攻下热兰遮城,荷兰人才开始逐渐退出台湾[参93]

英国[编辑]

1670年7月,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签立十三条通商约款,并且在安平设立台湾商馆,主要内容为英人可在台湾自由贸易、关税为百分之三,公司可得视需要随时提出条款,台湾国王(郑经)应尽量承认。为台湾史上第一份国际通商条约。1675年两方再增补充条款十条[参94]

西班牙[编辑]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西班牙帝国开始殖民统治菲律宾群岛;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和崇祯十二年(1639年),西葡联邦殖民当局两次屠杀在最大岛吕宋的华侨华商,死亡人数高达五万馀人[参95]

郑成功于攻下台湾不久后,听闻在被西班牙人在菲律宾有杀戮与掠夺华侨的罪行,勃然大怒。永历十一年(1657年),郑成功曾经致函给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位华侨甲必丹,要求他停止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贸易往来。郑成功曾多次对菲律宾华侨表示关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惩罚西班牙人[参95]

永历十六年(1662年)四月,通过意大利籍神父李科罗向菲律宾的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参96],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他一面抚恤安置从菲律宾逃到台湾的华侨,一方面组织筹备军队,派人暗中与在菲律宾的华侨联络,以便到时可里应外合。但尚未出兵,当他又听闻其子郑经在厦门居然跟其幼弟的乳母陈氏私通,郑成功勃然大怒,命自己的堂兄郑泰斩杀郑经,郑泰因不忍与辈分关系而抗命[参95]

南洋[编辑]

吕宋[编辑]

吕宋现为东南亚的菲律宾,乃中国近邻,漳泉之外集,距离台湾很近。与台湾相比,吕宋更辽阔,更富有。况且西班牙人占领以后,视吕宋为禁脔,对待华人最无礼,郑氏也对此耿耿于怀。攻取吕宋以外外府,掌握马尼拉方便采购,这一战略构想早在郑成功脑海里构成。因此,郑成功想效法林凤,远征菲律宾。但是不久郑成功身死而功败垂成;郑经时,本来已经调集了部队南下,因接到中国耿精忠联合讨伐满清,遂将部队派往厦门,攻取吕宋之事半途而废。郑克臧末期,清军进攻台湾,明郑诸臣建议攻取吕宋,以保存大明遗脉,但是遭到了刘国轩和冯锡范等人的反对,打消了攻取吕宋的念头,转头降清。郑氏政权曾有三次机会可以间质吕宋,把制海权推进菲律宾群岛,却因为第一次不能,第二次不想,第三次不敢,永远的失去了机会[参97][参98]

越南南部明乡人始祖[编辑]

明 朝 台灣

位于胡志明市第五郡的盛嘉明乡会馆,门联为:
嘉献复振基光旧,盛德长留庙貌新。

郑经在三藩起事时出兵中国,后因战事不利撤退,若干将领四散海外,礼武镇总兵杨彦迪率兵眷三千馀人投奔广南国,二镇总兵周云隆率一队船在舟山,房锡鹏也有一支船队在浙江乌洋,黄进在琉球[参99]

杨彦迪被广南国安置在今越南南部同奈省、巴地头顿省一带,他本人对此不满,率兵移居今前江省美湫市一带,他的部将陈上川则按照广南国的安排,定居同奈省、巴地头顿省一带[参100]。这只华人的后裔以明乡人之名传后世。明清之际移居越南的明国遗民,通常怀有强烈的民族情节,著明服装、戴明儒巾,保持著明朝特色,标榜自身的“明朝人”身份,以中华正统文化的继承者自居。朱姓的明帝国灭亡,而“海上明朝”不灭[参101]

争议[编辑]

政权性质[编辑]

正朔内涵[编辑]

根据史载,郑氏于对外之官方文书中,自始自终皆奉南明的永历帝为其正朔帝王;即使永历帝早在1662年遭吴三桂擒获后缢死,郑氏依然持续使用“永历”为年号直至1683年末代藩王郑克塽降清为止,前后共历21年。面对满清,郑氏始终以“大明中兴”、“反清复明”或“反满复汉”为其政治愿景,并在台湾推广认同明朝的儒学教育,一直保持著流亡政权的统治姿态[参102][参103]。1683年,郑克塽便是以“延平王”的身份向施琅投降,其降表中载明缴纳“延平王金印”及“招讨大将军金印”各一[参104]。许多学者将1949年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类比为郑氏政权,因为他们都在中国大陆战败而转进台湾,同时也都宣称将以台湾作为复兴基地以便在未来“反攻大陆”[参105][参106][参107][参108]

不过,综观郑氏的作为,有许多方面并未遵守郡王家族应有的封建地位。按照法理,郑氏仅有郑成功本人接受过永历帝的册封而封王,其子郑经与其孙郑克塽则从未也无从得到任何明朝皇帝的册封;然而,郑经却在郑成功薨殂之后,擅自自称“世藩”继承王爵并统治东宁;中年后,郑经更要求东宁士庶向自己“称臣”,并册封长子郑克臧为摄政世子,此等举动被文人沈光文以“郑锦僭王”等字句批评。此外,郑经曾留下“建国东宁”、“别立乾坤”等语意不明确之语句,对此,当代学者各持有不一样的解读。郑经死后,郑克塽借由政变登基,不仅自行晋封“潮王”,郑克塽亦擅行皇帝职权,分别以“武”、“文”二字追谥祖、父二辈。除追谥之外,王族郑聪、郑克壆等人及重臣刘国轩、冯锡范等人皆得到公爵、侯爵或伯爵等不同等级的爵位。

实质上为独立政权[编辑]

明郑统治“南台湾”的时间虽然不长,对台湾之政治认同的发展,却有极重要的意涵。一方面,它不只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也是一个事实上独立的政权[参109][参110]

郑成功在驱逐荷兰人以后,将“大员”改名为“东都”。为解决兵粮问题,令诸将士“寓兵于农”,按镇分地、按地开垦。到了郑经时,采陈永华之议,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体制,体制层次分明,俨然一独立国家。

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将南台湾视为一个独立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与明郑政权签订通商条约,当时英国人直称其为“台湾王国”或“福尔摩沙王国”,英国东印度公司上书郑经时,则称呼其为“陛下(Your Majesty)”[参111]

究其根本,实因奉明朝正朔永历年号的郑氏,如果正式称帝,将会有窜夺大明正统之虞。因而仅依郑成功于南明永历九年四月(1655年)敕封为延平王的郡王爵位,始终以“王”自居。

郑氏时期的台湾与中国版图的议论[编辑]

明 朝 台灣

明 朝 台灣

明 朝 台灣

为设立贸易据点,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不受明朝政府管辖的福尔摩沙(今台湾)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建立台湾史第一个近代政权。明帝国对于荷兰人占领台湾并无异议,因为台湾并非其所认为的领土[参112]

根据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胜与曹永和的研究:“明朝虽实施海禁,但台湾不只明朝不管,甚至也不属任何国家管辖,所以走私船早在当时就在基隆、安平与淡水会合明朝、日本与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的商船。...根据荷兰史料,当时东印度公司指挥官莱尔森于1622年到福州谈判,明朝官员为了劝诱他们撤出澎湖,建议他们到澎湖以东,一座不属于明朝的岛屿,也就是台湾,间接同意明朝船只到大员(今安平)与之通商。...当时明朝官员向莱尔森说:“你不知道大员怎么去,我们派船带你去”。这段史料,显见明朝福建官员知道台湾,却不把台湾当作属地。而同样年代,明代的史料记载的是,官员软硬兼施,并请海商李旦居中协调,荷兰的新任长官宋克,才在1624年拆除澎湖城堡的建材,搭乘热兰遮城号商船,来到大员上岸,宋克也成为荷兰建立台湾政权的首任长官,他也在大员建立热兰遮城。”[参113]

此外,清朝雍正帝说:“台湾地方,自古未属中国,皇考(指康熙皇帝)圣略神威,拓入版图”[参114],乾隆年间《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序言:“台湾……然自宋元以前不登经传。至明季而后,始有荷兰屯聚……迨康熙癸未,始入版图,改隶郡邑。”,卷二又写道:“台湾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隶中国版图。”。故由清朝皇帝的皇府的书籍以及官方的地方志而知,清人认知台湾在清朝之前不属于中国,而是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才纳入中国版图。查继佐在《东山国语》说:“台湾,洋夷也,独用夏以变夷。”,也未将台湾当为中国领土。

而郑成功为中国收复台湾的说法,来自后来《台湾通史》所载一封郑成功致荷兰东印度公司末代大员长官揆一的劝降书:“...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参115],不见于任何明清文献,被认为是连横所杜撰[参116][参117],陈昭瑛认为是连横从江日昇《台湾外记》所记“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改写[参116]。然而荷兰《热兰遮城日志》全文节录了郑成功的劝降信和公告,确实提到郑成功是以台湾、澎湖自古属中国所有,土地是其父借给荷兰公司为由,要求归还故土[参118]

另一方面,郑成功在出征台湾之前,所发表的文告表示:“本藩矢志恢复,切念中兴,恐孤岛之难居,..冒波涛,欲辟不服之区,暂寄军旅,养晦待时,非为贪恋海外,茍延安乐。”[参115],有“不服之区”、“海外”之说,儿子郑经则自己认为台湾是大明的反攻基地,而台湾不是大清的领土[参29]

历史定位[编辑]

对当今所谓“台湾问题”与台海现状持不同政治立场的学者,虽然立论的基础并不完全一样,却不约而同地对郑成功这个短暂的政权有著极高的评价。中华民国于1950年《海天孤愤:郑成功复国史纪评》一书作者黄天健则强调他“恢复中原”的志向、以及对明朝坚决效忠的国族情怀[参119],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年《郑成功》一书作者方白盛赞郑成功是驱赶“红毛番”的民族英雄[参120];再者;第三,中华民国于1985年〈渡海〉一文作者林浊水则认为郑氏政权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个独立王国[参121]。2016年,多个台湾原住民团体于台南火车站前,称对原住民族来说,郑成功却是开启族人不断被外来政权殖民与压迫的历史命运。[参122]

命名纪念[编辑]

行政区与街道[编辑]

  • 台南市安平区
  • 台南市东区东宁路
  • 台南市中西区五妃街
  • 台南市北区北园街

营建物与器物[编辑]

  • 国立成功大学
  • 国立成功大学东宁校区
  • 成功高级中学
  • 延平高级中学
  • 成功级巡防舰
  • 台湾成功号

以明郑时期为背景的艺文作品[编辑]

  • 江日昇:《台湾外记》
  • 《国姓爷始末》
  • 《郑氏三朝海国纪》
  • 《台湾之父郑成功》
  • 朱和之:《郑森》
  • 姚嘉文:《黑水沟》(小说)
  • 《东宁王国》(歌仔戏)

遗泽[编辑]

自今南台湾许多地名或古地名只要是有“镇”“冲”“营”等军事单位之名称的,绝大多数都与明郑有关。如:

  • 援剿(今高雄市燕巢区)
  • 左营(今高雄市左营区)
  • 右冲(今高雄市楠梓区右昌里、凤屏里)
  • 后劲(今高雄市楠梓区后劲里)
  • 左镇(今台南市左镇区)
  • 营顶(今台南市学甲区营顶里)等。
  • 新营柳营林凤营后营下营六甲(皆于台南市,分别为今台南市之新营区、柳营区、后营区、下营区、六甲区)
  • 林杞埔(今南投县竹山镇)等等。
  • 草鞋墩(今南投县草屯镇)

相关遗迹[编辑]

遗迹名称当时功用今日名称今日行政区域文资等级
延平王城 延平王宫 安平古堡 台南市安平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承天府府署 承天府府尹衙门 赤崁楼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天坛 政府官员祭天的平坦空地 台湾首庙天坛(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承天府城隍庙 祭祀城隍 台湾府城隍庙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大上帝庙 祭祠真武玄天大帝(玄天上帝) 台南北极殿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先师圣庙 祭祠孔子、建明伦堂为太学 台南孔子庙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关帝庙 祀典武庙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观音宫 祭祀观音菩萨 大观音亭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妈祖庙 开基天后宫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东岳殿 东岳殿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圣公庙(圣公宫) 祭祀军舰守护神倪总管 总赶宫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玉皇太子宫(四舍庙) 祭祀玉皇上帝 开基玉皇宫(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中西区
开山宫 祭祀保生大帝 开基开山宫(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中西区
小南天 祭祀福德正神 番薯崎小南天(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中西区
小西天寺 竹溪寺(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南区
弥陀室 弥陀寺(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东区
延平王庙(大王庙) 郑经所建之祠堂,奉祀其父郑成功与其母董氏 郑成功祖庙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二王庙 奉祀郑经之祠堂 二王庙(非原址,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永康区
宁靖王府邸(一元子园亭) 宁靖王别宫 大天后宫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宁靖王府邸钟楼 开基武庙(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宁靖王墓 宁靖王之坟冢 明宁靖王墓(非原始建筑) 高雄市湖内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宁靖王从死五妃墓 宁靖王姬妾之坟冢 五妃庙 台南市中西区五妃街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义灵君祠 宁靖王二侍位官之坟冢 义灵君祠(位于五妃庙境内) 台南市中西区五妃街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北园别馆 董太妃之别宫 台南开元寺(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北区北园街 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准提庵 (梦蝶园) 李茂春住所 台南法华寺(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阮夫人宅 阮骏之夫人来台孀居之所 万福庵(非原始建筑) 台南市中西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照墙部分)

郑成功墓 郑成功之坟冢 郑成功墓址纪念碑(非原址,墓冢已于清治时期迁葬) 台南市永康区
藩府二郑公子墓 国姓爷四王子郑睿与十王子郑发之墓 藩府二郑公子墓 台南市南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藩府曾蔡二姬墓 国姓爷两位姬妾曾氏与蔡氏之墓 藩府曾蔡二姬墓 台南市南区 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
陈永华墓 陈永华夫妇之坟冢 陈永华墓原址及墓碑 台南市柳营区 中华民国历史建筑

注解[编辑]

    注:

  1. ^ 根据赖永祥之《台湾郑氏与英国的通商关系史》中英国商馆的原文纪录及诸多外语文字显示,其中以拼音纪录之语音为漳泉闽南语。
  2. ^ 迁入内地的郑氏祖坟中包括迁入了三代五具灵柩:郑成功及其夫人董氏、其生母田川氏、其子媳郑经夫妇。而郑芝龙在北京最后尸首无存,归葬的时候用木主代替遗骸[参20]
  3. ^ 郑成功来台后发布的文书,都称本藩(即本王,延平王,郡王等级),亦即大明延平王。参阅杨英《先王实录》
  4. ^ 郑成功与揆一在1662年所签定的正式条约中,称谓是“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爷”(Teibingh Tsiante Teysiancon Coxin),[参22]
  5. ^ 荷军统帅Balthasar Bort于1664年进军台湾时,郑经写信给他,署名“嗣封世子”并用“大明招讨大将军”印信盖章。[参23]
  6. ^ 东宁国称呼的记载详见《闽中纪略》、《东山国语》、《爝火录》等[参51][参52][参12][参53]
  7. ^ 承天府包括:安平镇、武定里、永康里、广储里、长兴里、新丰里、归仁里、永丰里、保大里、仁德里、仁和里、永宁里、新昌里;天兴州包括:安定里、开化里、善化里、新化里、感化里;万年州包括:文贤里崇德里、依仁里、长治里、嘉祥里、维新里、仁寿里。
  8. ^ 沿袭明朝澎湖寨巡检司。
  9.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金陵建真武庙,并将真武庙列为“京师十庙”之首,明成祖朱棣亦自称得到真武保佑,方能靖难登基。

参考资料[编辑]

    参:

  1. ^ 《先王实录》:“承天府安平镇,本藩暂建都于此,文武各官及总镇大小将领家眷暂住于此。”
  2. ^ 《台湾通史-户役志》:“是台湾之民,此时已近二十万。”
  3. ^ 《台湾通史-外交志》:“二十年,忠振伯洪旭以商船贩日本,购造铜炮、刀剑、甲胄之属,并铸永历钱。”
  4. ^ 谢贵文:《郑成功与本土文化》[永久失效链接]
  5. ^ 陈佳凌:《郑经〈东壁楼集〉研究》
  6. ^ 黄玉斋,《明延平王三世》,台北市:海峡学术出版社,2004
  7. ^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211. ISBN 9787536080256.
  8. ^ 《先王实录》:“记载郑成功入台后布告文书:‘东都明京,开国立家,可为万世不拔基业。本藩已手辟草昧,与尔文武各官及各镇大小将领官兵家眷□来胥宇,总必创建田宅等项,以遗子孙。’”
  9. ^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128. ISBN 9787536080256.
  10. ^ 何池 ,《明郑政权对开发台湾的贡献》, 《炎黄纵横》 2012年09期。
  11. ^ 《台湾外纪》,卷12:“洪旭、黄廷、王秀奇等同诸文武修表达行在,请经就厦门嗣位,称曰‘世藩’。…节令礼官郑斌斋谕,往台布告‘不日世藩亲统六师,抵台奔丧。加各镇分屯守土者,就在本处设位’…”
  12. ^ 12.0 12.1 查继佐,《东山国语》:“会延平王成功薨,长子经嗣立,台湾初称东都,改明京以候桂王之跸。已不克至,乃改东宁国,复筑奉天城于对渡以居官。”
  13. ^ 《台湾通史》,卷02,建国纪:“十五年春,帝在缅甸。成功议取台湾,克之;语在开辟纪。十二月,以热兰遮城为安平镇,改名王城;建桔秩门,志故土也;赤崁城为承天府;总曰东都。”“十八年八月,(郑经)改东都为东宁,天兴、万年为二州。”
  14. ^ 14.0 14.1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顺治十七年)十二月,守台湾城夷长揆一等乞以城归赐姓,而搬其辎重货物下船,率馀夷五百馀人驾甲板船远去。赐姓遂有台湾,改名东宁。时以各社土田,分给与水陆诸提镇,而令各搬其家眷至东宁居住。”
  15. ^ 《台湾通史》,卷16,城池志:“永历十五年,延平郡王克台湾,就荷兰城以居,改建内府,台人谓之王城。”
  16. ^ 16.0 16.1 川口长孺,《台湾郑氏纪事》:1669年郑经在给满清的官员率泰的书信中说到:“曩岁思明〔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之役,…全师而退,远绝大海,建国东宁,别立乾坤,自以为休兵息民,可相安于无事。”。
  17. ^ 17.0 17.1 1669年,郑经,〈复明珠书〉:“辽绝大海,建国东宁,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
  18. ^ 18.0 18.1 18.2 夏琳《闽海纪要》:“郑成功虽承制设六官,文书仅称卑职;至郑经中年,文武具启,始称臣。”
  19. ^ 黄宗羲,《赐姓始末》逮康熙三十九年,仁皇帝圣旨:“朱成功系明室之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敕遣官,护送成功及子经两柩,归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
  20. ^ 黄一农. 明郑家族与大航海时代的台湾:造出最好的大炮. 凤凰网. 文汇报. [201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6).
  21. ^ Donald Keene(金冬楠). The Battles of Coxinga, Chikamatsu's Puppet plays, its 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國姓爺合戰-近松淨琉璃). 1951年.
  22. ^ 阅揆一《被遗误的台湾》以及和约原件影像,图中本文第一行就是Teibingh Tsiante Teysiancon Coxin。
  23. ^ 郑维中,《制作福尔摩沙》,页220-221。
  24. ^ 连横《台湾通史‧建国纪》郑克塽降清时,“上缴延平王金印一颗,册一副”。
  25. ^ 25.0 25.1 连横,《台湾通史·卷二十九·列传一‧宁靖王列传》:“初,成功克台,优礼宗室,鲁王世子朱弘桓、泸溪王朱慈旷、巴东王朱江、乐安王朱俊、舒城王朱慈著、奉南王朱熺、益王朱怡镐等,皆先后入台,待之如制。及施琅至,夺其册印,迁于各省。”
  26. ^ 2004,许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朱术桂”条目,页303。台北:文建会
  27. ^
    明 朝 台灣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皇明祖训:“大琉球国(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小琉球国(不通往来,不曾朝贡)”
  28. ^
    明 朝 台灣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明一统志·卷89·琉球国:“ 琉球国〈其地在福建泉州东海岛中,其朝贡由福建以达于京师〉⋯⋯唐宋时未尝朝贡,元遣使招谕之,竟不从。本朝洪武中,其国分为三,曰中山王,曰山南王,曰山北王,皆遣使朝贡⋯⋯彭湖岛〈在国西,水行五日,地近福州、泉州、兴化、漳州四郡界,天气晴明,望之隐然若烟雾中〉”
  29. ^ 29.0 29.1 郑经〈复靖南王耿继茂招降书〉:“东宁偏隅,远在海外,与中国版图渺不相涉。”
  30. ^ 1669年,郑经,〈复明珠书〉:“辽绝大海,建国东宁,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
  31. ^ 《大清世宗皇帝实录》,卷十:“台湾地方,自古未属中国,皇考(圣祖康熙)圣略神威,拓入版图。”
  32. ^ 陈名实,《明郑时期台湾民众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互动》,《东南学术》, 2010(3):146-153。
  33. ^ 赵小石,《明郑政权归清的历史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2, 18(1):53-54。
  34. ^ 尹章义〈延平王国的性质及其在国史上的地位〉。
  35. ^ 立國海島之鄭氏王國(1661~1683). 中华民国新闻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36. ^ 36.0 36.1 36.2 黄秀政、张胜彦、吴文星:《台湾史》〈郑氏王国治台时期〉P51-P60,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ISBN 957-11-2738-8
  37. ^ 37.0 37.1 《台湾通史:卷二建国纪 》:八月,改东都为东宁,天兴、万年为二州,划府治为四坊。坊置签首,理民事。制鄙为三十四里,置乡长,行乡治之制。东宁初建,制度简陋,乃教民烧瓦,建宫室衙署。礼待避乱搢绅,凡诸宗室,皆赡给之。分诸镇土地,又行寓兵于农之法,台湾以安。
  38. ^ 邓孔昭,《明郑台湾建置考》。
  39. ^ 郑立勇,王尊旺,《近代台湾开发先驱者——陈永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61-63。
  40. ^ 蒋炳剑,《郑氏时代台湾农业的开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2(1):125-138。
  41. ^ 孔立,《早期台湾人口与耕地的重新估算——兼论郑氏时代对开发的贡献》,《台湾研究集刊》, 1988(3):65-70。
  42. ^ 吴遐功,《明清台湾二层行溪流域汉人移垦的研究》,《厦门大学》, 2009。
  43. ^ 蒋九如,《三台湾在南明郑氏治理时期的货币流通考略》,中国历代货币新收获学术会议, 2006。
  44. ^ 杜臻《澎湖台湾纪略》:“海逆郑成功之败遁于京口也,乘大雾,袭杀红夷守者,而据其地。筑城以守,伪号东宁国。”
  45. ^ 《清史稿》,卷224,郑成功列传:“锦与永华及洪旭引馀众、载其孥尽入台湾。改东都为东宁国,置天兴、万年二州,仍以永华综国政。”
  46. ^ 《清一统志台湾府》〈建置沿革〉:“本朝顺治十八年,海寇郑成功逐荷兰夷据之,伪置承天府,名曰东都;设二县,曰天兴、万年。其子郑经(按府志,郑经一名锦)改东都曰东宁省,升二县为州。”
  47. ^ 杜臻《澎湖台湾纪略》〈台湾纪略附澎湖〉:“癸卯年,厦门败,(郑)经由铜山入湾;改东都为东宁省,前后招纳内地兵民眷口以实。”
  48. ^ 《台湾舆地汇钞》〈台湾府图志〉:“本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逐荷兰夷据之;伪置承天府,名曰东都;设二县,曰天兴、万年。其子郑锦,改东都曰东宁省,升二县为州。”
  49.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九)》〈台湾内附考〉:“康熙元年,成功死,其子经居鹭江(即今厦门),伪提督马信立成功弟世袭,改号护理;经攻逐之,世袭渡海来归。经改东都曰东宁省,改县曰州;设安抚司三,南北路、澎湖各一。”
  50. ^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伪郑附略〉:“郑成功攻取红毛,改台湾为东都;郑经自铜山入台,改东都为东宁省。”
  51. ^ 《台湾通史:卷二建国纪 》:八月,改东都为东宁,天兴、万年为二州,划府治为四坊。坊置签首,理民事。制鄙为三十四里,置乡长,行乡治之制。东宁初建,制度简陋,乃教民烧瓦,建宫室衙署。礼待避乱搢绅,凡诸宗室,皆赡给之。分诸镇土地,又行寓兵于农之法,台湾以安。
  52. ^ 许旭,《闽中纪略》:郑氏虽在海外,然制府亦有闲谍在彼,时时驰至。馀一日偶见一小册,内书东宁国地形险要,某处山礁、某处水门。官员现任休致,兵马屯札多少。
  53. ^ 李天根,《爝火录》:有间谍自郑氏归,得一小册。内书东宁国地形险要,某处山礁、某处水门;官员现任休致,兵马屯扎多少。
  54. ^ 吴智和、赖福顺. 《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 第五冊:明清史. 台湾: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2004-06. ISBN 9570176172 (中文(台湾)).
  55. ^ 《朝鲜显宗大王实录》:“本南蛮地,蛮人甲必丹主之。其后寝弱,故明之遗民,多入居之。大樊国遣游击柯贵主之。大樊国乃郑锦舍所主也。隆武时有郑成功者,赐国姓,封镇国大将军。与清兵战,清人累败。未几死,其子锦舍继封仁德将军,逃入大樊,有众数十万。其地在福建海外,方千馀里。”
  56. ^ 56.0 56.1 夏琳《闽海纪要》卷下:“(辛酉康熙二十年、明永历三十五年四月)郑克塽上招讨大将军延平王晋潮王国姓成功谥,曰武;嗣位世子经谥,曰文。初,永历封成功为延平王,寻晋潮王;成功让不敢当,终身祗称大将军。至是,克塽拜表,请谥为武王,并世子谥为文王。”
  57. ^ 57.0 57.1 《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 人物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8年,第80-81页:“是月(永历三十五年四月),上王成功谥曰潮武王;祀位世子经为文王。”
  58. ^ 台灣百科 - 鄭經嗣位之爭.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4).
  59. ^ 路亮. 《清郑澎湖海战研究》. 《厦门大学》. 2009.
  60. ^ 60.0 60.1 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使柯平、叶亨来泉,令自角门入,不可,曰:‘国无大小,使者一也’。相持数日,天颜为策,使会于至圣庙中。平、亨不得已,自东门入,仍持议如朝鲜。”
  61. ^ 查继佐《罪惟录》:“既开读于文庙,柯、叶首争:‘开国东宁,非属地,剃发之制不能从。又以死内地之体未返,故降人未能即还诸;通市可商’。”
  62. ^ 江日昇《台湾外记》:“经执不薙发。天颜曰:‘贵藩乃遁迹荒居,非可与外国之宾臣者比。今既欣然称臣,又欲别其衣冠制度,此古来所未曾有。伏冀裁决一时,安享万世。’经曰:‘朝鲜岂非箕子后乎?士各有志,苟能如朝鲜例,则敢从讲;若欲削发,至死不易事。’天颜见其辞严切,遂辞回。”
  63. ^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208—209. ISBN 9787536080256.
  64. ^ 九州大学文学部附属九州文化史硏究施设会. 《九州文化史研究所所蔵古文書目錄》 第17卷. 日本: 九州文化史研究所. 1956 (日语).
  6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参考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6. ^ 逸名《名人轶事》:“赖塔复与经书曰:‘……足下父子自辟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弹丸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今三藩殄灭,中外一家,豪杰识时,必不复思嘘已灰之焰,毒疮痍之民。若能保境息兵,则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而沿海生灵,永息涂炭,惟足下图之。’”
  67. ^ 台灣大百科 - 東寧之變.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4).
  68. ^ (清)陈衍,《台湾通纪》:其故明监国鲁王世子桓、泸溪王慈旷、巴东王江、乐安王俊、舒城王著、奉南王熺、益王宗室镐亦诣军门降。宁靖王术桂叹曰:‘是吾归报高皇之日也’!具冠服北面再拜二祖列宗,招台人别饮,舍所居为佛寺,从容投缳死;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殉之(台湾府志云:术桂字天球,太祖九世孙,辽王后长阳郡王次支也)。
  69. ^ 郭弘斌,《台湾人的台湾史》
  70. ^ 《先王实录》:“承天府安平镇,本藩暂建都于此,文武各官及总镇大小将领家眷暂住于此。”
  71. ^ 71.0 71.1 《先王实录》:“按永历九年春二月,延平王承制设六官。时奉诏文武职官许其便宜委用:武职许至一品,文职许设六部主事。又赐诏许其军前所设六部主事秩比行在侍郎、都事秩比郎中。”
  72. ^ 何池,《明郑政权对开发台湾的贡献》,《炎黄纵横》, 2012(9):20-22。
  73. ^ 台湾外纪》卷25:“冯锡范为忠诚伯,仍管侍卫,兼参赞军机。”
  74. ^ 2004,许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朱术桂”条目,页303。台北:文建会
  75. ^ 《追寻台湾法律的足迹》,第一章,第11节,郑英友好通商条约。
  76. ^ 陈名实,《明郑时期台湾民众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互动》,《东南学术》, 2010(3):146-153。
  77. ^ 永历通宝 - 华夏百科 - 华夏古泉网. hxgqw.com. [201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78. ^ 五商最早见于郑成功部将黄梧降清后的献策,《广阳杂记·卷三》黄梧叛变后条陈“平海策”指出:郑氏有五大商在京师、苏、杭、山东等地,经营财货以济其用,当察出没收。
  79. ^ 79.0 79.1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78页. ISBN 9787536080256.
  80. ^ 《台湾通史》:“考施琅疏陈海上情形,谓查自故明时,原住澎湖百姓有五六千人,原住台湾者有二三万人,俱系耕渔为生。至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挈去水陆官兵眷口三万有奇。康熙三年,郑经复挈去六七千人。以此计之,则台湾之人殆十万,何以仅为一万六千馀人。且琅之疏亦有未确者,郑氏陆师七十有二镇,使镇为千人,则有七万二千,加之以四民,应倍其数。是台湾之民,此时已近二十万。”
  81. ^ 明郑时期陈永华兴学设教事迹初探
  82. ^ 自由评论网. <李筱峰專欄> 全台首學? 荷蘭人比中國人更早在台灣興學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libertytimes.com.tw.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1).
  83. ^ 刘家驹. 清史拼圖. 台北: 远流出版社. 2003: 页35–58. ISBN 957-32-4824-7.
  84. ^ 台语文/中文辞典 Taiwanese - Chinese Dictionary
  85. ^ 博客來-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博客来. [2013-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86. ^ 陈汉墀. 駱芬美著: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史(時報出版). 数位网路报. [201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8).
  87. ^ James Wheeler Davids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Tea, Camphor, Sugar, Gold, Coal, Sulphur, Economical Plants, and Other Produc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1903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6).
  88. ^ 《台湾史101问》,页109
  89. ^ 89.0 89.1 《台湾政治史》,页62-63
  90. ^ 鄭氏時期總論. [2016-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91. ^ 《李朝显宗实录》
  92. ^ 孙卫国. 國家圖書館 期刊文獻資訊網 中文期刊篇目系統:義理與現實的衝突--從丁未漂流人事件看朝鮮王朝之尊明貶清文化心態. ncl.edu.tw. [201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93. ^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108—127页. ISBN 9787536080256.
  94. ^ 王泰升等. 《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 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 台湾: 五南出版社. 2006-07-01. ISBN 9571141747 (中文(台湾)).
  95. ^ 95.0 95.1 95.2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162—178页. ISBN 9787536080256.
  96. ^ 骆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 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时报文化. 2013年2月22日: 128 [2017-05-06]. ISBN 95713572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2) (中文).
  97. ^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162—163页. ISBN 9787536080256.
  98. ^ 张培忠. 《海权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城出版社. 2016-08-01: 210页. ISBN 9787536080256.
  99. ^ 亡國後的海上. taiwanus.net. [200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100. ^ 陈荆和. 清初郑成功残部之移殖南圻 (上)[J]. 新亚学报》, 第五卷第一期, 1960.
  101. ^ 李庆新. 《越南明香与明乡社》 (PDF) (学位论文).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2010 [2014-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1-08) (中文(中国大陆)).
  102. ^ 张德水,1992,《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页41。台北:前卫。
  103. ^ 周明峰,1994,《台湾简史》,页36-8。台北:前卫。
  104. ^ (清)郑亦邹,1995,《赐姓始末‧郑成功传》,页46。台中:台湾省文献会。
  105. ^ 张德水,前引书,页41。
  106. ^ 杨新一,2000,《争台湾的主权:过去现在未来》,页45-46。台北:胡氏图书。
  107. ^ 史明,1980,《台湾人四百年史》(上、下册)(平装普及版),页107。San Jose,Calif.:蓬岛文化公司。
  108. ^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p.11,38.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09. ^ 黄昭堂,1996,《台湾沦陷论文集‧第二次大战前“台湾人意识”的探讨》,页81-109。台北:财团法人现代学术研究基金会。
  110. ^ 赖建国,1997,《台湾主体意识发展与对两岸关系之影响》,页31。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
  111. ^ 李筱峰,1995,《台湾,我的选择!:国家认同的转折‧混淆国家认同的历史教育:以现行国民中学历史课本教材为例》,页157。台北:玉山社。
  112. ^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建立. [2013-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113. ^ 福尔摩沙特展专辑 明朝中国 带荷兰人登陆台湾, 中时电子报, 20030113
  114. ^ 《大清世宗皇帝实录》卷十
  115. ^ 115.0 115.1 《台湾通史》卷一‧开辟纪
  116. ^ 116.0 116.1 陈昭瑛. 《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 台湾: 正中书局. 1998-04-01. ISBN 9789860197495 (中文(繁体)).
  117. ^ 吴密察. 《台灣通史:唐山過海的故事》. 台湾: 时报文化出版社. 2012-10-22. ISBN 9789571356433 (中文(繁体)).
  118. ^ 《热兰遮城日志》 。根据1661年5月1日的日志,引用郑成功他的劝降信:“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寄这封信给长官Frederick Coyett阁下....澎湖群岛距离漳州诸岛不远,因此隶属漳州;同样,台湾因靠近澎湖群岛,所以台湾也应在中国政府的统治之下;因而,也应该明白,这两个滨海之地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是自古就已据有此地并在此地耕种的人。以前,当荷兰人的船来谋求贸易通商时,荷兰人在这些地方连一小块土地也没有;那时家父一官出于友谊,指这块土地给他们,但只是借用而已。”
  119. ^ 黄天健,1950,《海天孤愤:郑成功复国史纪评》。台北:正中书局。
  120. ^ 方白,1955,《郑成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21. ^ 林浊水,1985,〈渡海〉,见林浊水等编《瓦解的华夏帝国》,页35-59。Irvine,Calif.:台湾出版社。
  122. ^ 郑成功铜像面前 原民争转型正义,记者王俊忠/台南报导,自由时报,2016-04-29

参考书目[编辑]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

  •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2版
  • 陈芳明,1996,郑成功与施琅:台湾历史人物评价的反思,见张炎宪、李筱峰、戴宝村编,台湾史论文精选(上),台北:玉山社。
  • 方白,1955,郑成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黄天健,1950,海天孤愤:郑成功复国史纪评。台北:正中书局。
  • 黄昭堂,1996,第二次大战前“台湾人意识”的探讨,见黄昭堂,台湾沦陷论文集,页81-109。台北:财团法人现代学术研究基金会。
  • 赖建国,1997,台湾主体意识发展与对两岸关系之影响。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
  • 栗原纯,1995,清朝以前,见若林正丈、刘进庆、松永正义编著,台湾百科,增订版,台北:克宁出版社。
  • 李筱峰,1995,混淆国家认同的历史教育:以现行国民中学历史课本教材为例,见李筱峰著,台湾,我的选择!:国家认同的转折,页143-62。台北:玉山社。
  • 林浊水,1985,渡海,见林浊水等编,瓦解的华夏帝国,页35-59。Irvine,Calif.:台湾出版社。
  •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 卢建荣,1999,入侵台湾:烽火家国四百年。台北:麦田出版。
  • 史明,1980,台湾人四百年史(上、下册)(平装普及版)。San Jose,Calif.:蓬岛文化公司。
  • 许极墩,1996,台湾近代发展史。台北:前卫。
  • 杨新一,2000,争台湾的主权:过去现在未来。台北:胡氏图书。
  • 张德水,1992,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台北:前卫。
  • 周明峰,1994,台湾简史。台北:前卫。
  • 《清史稿》

和明郑历史相关的史料[编辑]

明 朝 台灣

《1662年,郑成功与荷兰人的缔和条约》荷人十八条:四/荷兰 海牙国家档案馆藏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

  • 不著撰人,1962,郑氏史料初编。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不著撰人,1963a,郑氏史料续辑。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不著撰人,1963b,郑氏史料三编。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川口长孺,1958,台湾郑氏纪事。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黄叔璥,1957,台海使槎录。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黄宗羲,1958,赐姓始末。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江日昇,1960,台湾外记,方豪校勘。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彭孙贻,1959,靖海志。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阮旻锡,1958,海上见闻录。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沈云,1958,台湾郑氏始末。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市村赞次郎,1960,郑氏关系文书。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施琅,1958,靖海纪事。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夏琳,1958a,闽海纪要。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夏琳,1958b,海纪辑要。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杨捷,1961,平闽纪。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郁永河,1959,裨海记游。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郑亦邹、匪石、朱希祖,1960,郑成功传。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和明郑历史相关的学术研究书目[编辑]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

  • 陈芳明,1996,郑成功与施琅:台湾历史人物评价的反思,见张炎宪、李筱峰、戴宝村编,台湾史论文精选(上),台北:玉山社。
  • 陈三井总纂,1979,郑成功全传。台北:台湾史迹研究中心。
  • 陈在正,1990,王忠孝与郑成功:关于明遗臣与郑成功关系的一个探讨 ,见台湾史研究会主编,台湾史学述研讨会论文集,第二集,页27-41。台北:台湾史研究会出版。
  • Croizier, C. Ralph. 1977. Koxinga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History, Myth, and the Hero.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方白,1955,郑成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黄天健,1950,海天孤愤:郑成功复国史纪评。台北:正中书局。
  • 周雪玉,1992,施琅攻台的功与过。台北:台原。

外部链接[编辑]

  • 郭弘斌:郑氏王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湾、荷兰、郑家军:荷兰时期台湾图像纪录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浅谈“台湾人民的历史”服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明郑时期台湾历年大事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

  • 南明、东宁 (台湾古名)、大樊 (台湾古名)
  • 东都明京、东宁王朝
  • 郑芝龙、郑成功、郑氏王朝宗室列表
  • 田川七左卫门、田川氏
  • 郑成功攻台之役、郑成功征台部将列表、清荷联军
  • 郑经嗣位之争、郑泰事件、东宁之变
  • 三藩之乱、澎湖海战
  • 日本乞师、丁未漂人事件
  • 施琅
  • 台湾民主国

明 朝 台灣

台湾海峡
大清福建省
东海
大清浙江省/朝鲜国
东海
琉球国/日本国
明 朝 台灣
台湾海峡
大清福建省
明 朝 台灣
太平洋
琉球国

明 朝 台灣

  东宁  

明 朝 台灣

明 朝 台灣
南海
大清广东省
/大越
巴士海峡
明 朝 台灣
西属东印度群岛
太平洋

台湾历史文化与政权

史前时代
(代表
文化)

旧石器时代

澎湖原人 · 大岗山人* · 左镇人 · 长滨文化 · 网形文化

新石器时代

大坌坑文化 · 讯塘埔文化 · 牛骂头文化 · 牛稠子文化 · 东部绳纹红陶文化 · 圆山文化 · 植物园文化 · 芝山岩文化 · 营埔文化 · 大湖文化 · 卑南文化 · 麒麟文化

金属器时代

十三行文化 · 番仔园文化 · 茑松文化 · 静浦文化

史前→
历史时代

原住民政权

大肚王国 · 大龟文酋邦 · 琅峤十八社 · 福尔摩沙十一郡省

中原政权

南宋晋江县(澎湖群岛) · 元&明澎湖寨巡检司

其他称呼

蓬莱山* · 夷州* · 流求国* · 东番 · 福尔摩沙 · 高山国

1624年-
1895年

主要政权

明 朝 台灣
荷兰东印度公司 ·
明 朝 台灣
西班牙帝国 ·
明 朝 台灣
明郑(东都明京→东宁) ·
明 朝 台灣
大清(福建省台湾府→福建台湾省)

次要政权

大明永和 · 林爽文(天运 · 顺天) · 陈氏天运 · 镇海光明 · 张氏天运 · 戴潮春 · 美利士&荷恩氏大南澳 ·

明 朝 台灣
法兰西共和国远东舰队(澎湖地区)

1895年-
1945年

主要政权

明 朝 台灣
大日本帝国(台湾总督府)

次要政权

明 朝 台灣
台湾民主国 · 铁国山 · 大靖 ·
明 朝 台灣
大明慈悲国

1945年-

主要政权

明 朝 台灣
中华民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台湾省政府→中央政府)

次要政权

台湾自治委员会* · 台中地区治安委员会* ·

明 朝 台灣
 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 · 台湾独立革命武装队* ·
明 朝 台灣
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台湾独立革命委员会)* ·
台独武装叛乱组织(虎尾)* · 台湾独立革命军军部* · 锡安山* · 高砂国* ·
明 朝 台灣
台湾民政府* ·
明 朝 台灣
中华民国台湾军政府*

说明:标*者尚存争议

台湾各时期最高行政区划及最高政府机构

明 朝 台灣
 
明 朝 台灣
 荷西时期

  • 福尔摩莎
    • 荷兰东印度公司
  • 艾尔摩莎
    • 西班牙帝国

明 朝 台灣

明郑时期

  • 东都明京(承天府)
  • 东宁

明 朝 台灣
 清治时期

台厦道(台湾府) → 台湾道 → 福建台湾省

明 朝 台灣
 台湾民主国

台湾民主国

明 朝 台灣
 日治时期

台湾总督府

明 朝 台灣
 中华民国时期

  • 台湾省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 台湾省政府(自1998年起已虚级化))
  • 中华民国
    •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1949年-1950年)
    • 中华民国政府

台湾明郑时期行政区划

总地号

东都明京 · 东宁

承天府

安平镇 · 东安坊 · 宁南坊 · 西定坊 · 镇北坊

天兴州

武定里 · 永康里 · 长兴里 · 保大里 · 归仁里 · 永丰里 · 新丰里 · 广储里 · 感化里 · 新化里 · 永定里 · 善化里 · 开化里

万年州

文贤里 · 仁和里 · 永宁里 · 新昌里、仁德里 · 依仁里 · 崇德里 · 长治里 · 维新里 · 嘉祥里 · 仁寿里

安抚司

澎湖安抚司 · 南路安抚司 · 北路安抚司(半线安抚司 · 淡水安抚司 · 鸡笼安抚司)

1664年天兴、万年县升格为州
明郑时期 → 清治时期

台湾明郑时期

历史(年表)

  • 郑成功攻台之役
  • 郑经嗣位之争
  • 郑泰事件
  • 清荷联军
  • 沙辘社之役
  • 三藩之乱
  • 东宁之变
  • 澎湖海战
  • 蔡机功反清

统治者

延平王

郑成功 · 郑袭 · 郑经 · 郑克𡒉 · 郑克塽

王妃

董王妃 · 唐王妃 · 陈世子妃 · 冯王妃

郑成功家族(世系图)

一世

郑芝龙 · 田川氏 · 郑芝虎 · 郑鸿逵

二世

郑泰 · 田川七左卫门 · 郑袭 · 郑省英

三世

郑聪 · 郑明 · 郑睿 · 郑智 · 郑宽 · 郑裕 · 郑温 · 郑柔 · 郑发

四世

郑克壆 · 郑克均 · 郑克坺 · 郑克𡍬 · 郑克圻 · 郑克塙

五世

郑安福 · 郑安禄 · 郑安康 · 郑安畿 · 郑安甸 · 郑安德

重要人物

大明皇族

朱术桂 · 朱弘桓 · 朱怡镐 · 鲁王公主

外戚

陈永华 · 洪淑贞 · 唐显悦 · 冯锡范 · 冯锡圭 · 黄安 · 董腾 · 陈梦球

文臣

郑斌 · 何斌 · 杨英 · 蔡政 · 柯平 · 叶亨 · 郑得潇 · 杨朝栋 · 杨彦迪 · 翁天祐 · 顾礽 · 杨贤

武臣

刘国轩 · 马信 · 洪旭 · 周全斌 · 萧拱宸 · 黄昭 · 蒋毅庵 · 林凤 · 谢永常 · 毛兴 · 蔡添 · 陈泽

其他

王忠孝 · 辜朝荐 · 卢若腾 · 徐孚远 · 沈光文 · 李茂春 · 郭贞一 · 许吉燝 · 蔡云 · 李科罗

制度

王室

延平王 · 监国 · 世子

后宫

王太妃 · 王妃 · 夫人 · 世子妃

中央

东宁总制 · 谘议参军 · 六官 · 协理六官 · 六官都事

地方

承天府府尹 · 州知事(县知事) · 安抚使 · 签首 · 总理

科举

太学 · 院试 · 府试 · 州试 · 社学

其他

察言司 · 承宣司 · 审理司 · 赏勋司 · 中书科 · 储贤馆 · 育胄馆

行政区划

承天府 · 天兴州 · 万年州 · 安抚司

经济贸易

山海五商 · 郑英通商条约 · 西班牙银圆 · 永历通宝 · 宽永通宝

军事外交

反清复明 · 明郑军事 · 乌鬼亲卫镇 · 日本乞师 · 咒水之难 · 丁未漂人事件 · 郑日通商 · 郑英通商 · 安南明乡人

现存遗迹

宫殿

承天府府署 · 安平王城 · 北园别馆 · 宁靖王府邸

国庙

大王庙 · 二王庙 · 宁靖王庙 · 大上帝庙 · 城隍庙 · 先师圣庙 · 大关帝庙

其他

红毛城 · 梦蝶园 · 明宁靖王墓 · 宁靖王从死五妃墓 · 藩府二郑公子墓 · 藩府曾蔡二姬墓

相关列表

郑成功征台部将列表 · 郑成功家族

明朝历史

前期

元末民变 ·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韩林儿起义、徐寿辉起义、郭子兴起义、张士诚起事) · 二十四将 · 三打集庆 · 统一江南(灭陈友谅、洪都保卫战、鄱阳湖之战 · 灭张士诚 · 灭方国珍 · 平定闽、广) · 北伐和统一(徐达北伐、洪武北伐、攻取河南和山东、攻克河北和上都、平定山西与收复甘肃、平定云南、平定四川、收回燕云十六州、平定辽东、金山之战、捕鱼儿海之战) · 进军西藏(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朵甘行都指挥使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 创建卫所制 · 建都之议 · 洪武之治 · 洪武大移民(洪洞大槐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运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 · 南北榜案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顺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厂卫( 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 · 郑和下西洋 · 经营南海(永乐群岛、永乐环礁、宣德群岛、永乐龙洞、郑和群礁、于锡兰山国之战、旧港宣慰司) · 万国来朝(朝鲜、安南、琉球、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浡泥、吕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真腊、帖木儿等) · 确立宗藩 · 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 南征安南 · 统治安南(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蓝山起义) · 贵州建制 · 三宣六慰 · 唐赛儿民变 · 明成祖北伐 · 经营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亦失哈巡视东北、奴儿干城、永宁寺、永宁寺碑、建州三卫、辽东都司) · 陈诚出使西域(《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 · 永乐大典 · 朱高炽监国 · 朱高煦之乱 · 仁宣之治 · 三杨辅政 · 宣德废后 · 票拟制度 · 建立哈密卫

中期

王振擅政 · 麓川之役 · 浙闽民变 · 大同之战 · 土木堡之变 · 景泰继统 · 午门血案 · 京师保卫战 · 景泰易储 · 夺门之变 · 曹石之变 · 重修《寰宇通志》 · 汪直擅政 · 郧阳民变 · 藤峡盗乱 · 哈密之争 · 固原盗乱 · 河套之患 · 成化新风 · 王文素与《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 弘治中兴 · 九边建制 · 南徽北晋 · 满仓儿案 · 海运严禁 · 郑旺妖言案 · 刘瑾擅政 · 安化王之乱(寘𫔍之乱) · 刘六刘七民变 · 川蜀盗乱 · 武宗南巡 · 应州大捷 · 宁王之乱 · 南赣盗乱 · 江彬擅政 · 王阳明与阳明学 · 世宗继统 · 大礼议 · 佛朗机葡萄牙〕人东来(葡占屯门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双屿港租借澳门 · 大同兵变 · 更定祀典 · 嘉靖南巡 · 迁陵之议 · 岑猛之乱 · 壬寅宫变 · 嘉靖中兴 · 楚藩宫变 · 严嵩擅政 · 北虏南倭 · 甲寅明葡条约 · 戚继光抗倭 · 李福达之狱 · 议复河套 · 庚戌之变 · 嘉靖大地震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晚期

隆庆新政(隆庆开关、 俺答封贡、开中法) · 张居正辅政(一条鞭法、考成法、王国光著《万历会计录》、潘季驯治河) · 万历中兴 · 重修长城 · 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 · 秦良玉与白杆兵 · 万历怠政(国本之争、矿税之弊) · 齐楚浙党 ·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 伊利亚西班牙〕人东来(吕宋大屠杀 · 明西联军灭林凤 · 明缅战争 · 妖书案(第一次妖书案、第二次妖书案) · 楚藩案(楚太子案、楚宗劫杠案) · 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 东林党争 · 光宗中兴 · 和兰荷兰〕人东来(沈有容谕退红毛番澎湖风柜尾荷兰城澎湖之战崇祯明荷海战 · 天主教再次传入西学东渐利玛窦圣教三柱石南京教案、《崇祯历书》、《几何原本》、红夷大炮 ·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 建州女真叛明 · 萨尔浒之战 · 三饷加派 · 奢安之乱 · 熊廷弼和孙承宗抗金 · 魏忠贤擅政(阉党) · 复社之兴 · 王恭厂大爆炸 · 袁崇焕督师蓟、辽(关宁锦防线、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诛杀毛文龙) · 崇祯治乱 · 宁远兵变 · 清兵入塞(京畿之战、遵永大捷、宣大之战、第二次京畿之战、北直隶山东之战、第二次北直隶山东之战) · 第一次皮岛海战 · 第二次皮岛海战 · 走西口 · 己巳之变 · 沙定洲之乱 · 吴桥兵变 · 英格兰英国〕人东来(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帝书、明英海上冲突、虎门之战 · 《天工开物》 · 徐霞客游记 · 天灾不断(低温、鼠疫、水灾、旱灾、蝗灾) · 吴有性与《温疫论》 · 松锦之战(洪承畴降清、祖大寿降清) · 明末民变(王二起义、张献忠起义、李自成起义、朱仙镇之战、凤阳之战、荥阳大会、开封之战、玛瑙山之战、襄阳之战) · 孙传庭抗击大顺军 · 卢象昇练天雄军 · “四正六隅”灭流寇 · 曹文诏殉国 · 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 南迁之议 · 甲申之变 · 一片石之战 · 李自成称帝 · 吴三桂降清

南明

明郑

南明纷立(弘光、鲁王、隆武、绍武、永历) · 入关战争 · 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 · 青州之变 · 大顺军灭亡(潼关战役、陕北战役、李自成被杀) · 南渡三案(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 马、阮党争 · 左良玉清君侧 · 联虏平寇 · 睢州之变 · 潞王监国 · 张献忠称帝 · 剃发易服 · 圈地投充 · 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南昌之屠、大同之屠、四川大屠杀、广州之屠) · 反清复明(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 李成栋广东反正 · 姜瓖大同反正 · 米喇印、丁国栋甘肃回民反清起义 · 谢迁反清起义 · 榆园军反清起义 · 王永强陕北反清起义 · 贺珍、孙守法、武大定反清起义 · 王光恩、王光泰、王昌反清起义) · 联寇抗清 · 黄道周北伐 · 靖藩之变 · 农民军抗清(忠贞营、夔东十三家、摇黄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停溪大捷、叙州大捷、辰州大捷、湖南之役、桂林大捷、衡阳大捷、保宁之战) · 何腾蛟经营湖南 · 瞿式耜、张同敞殉国 · 沙定洲之乱 · 大西军经营云南 · 李定国两蹶名王 · 张煌言抗清 · 洪承畴经略江南 · 肇庆之役 · 新会之战 · 十八人之狱 · 曲靖之战 · 宝庆之败 · 孙可望投清 · 重庆之役 · 磨盘山血战 · 南明消亡(福建沦陷、湖南沦陷、贵州沦陷、云南沦陷) · 大西灭亡 · 舟山之役 · 一官党 · 郑芝龙降清 · 郑成功抗清(郑家军、郑成功北伐、郑成功长江之役、同安之役、潮州之役、泉州大捷、厦门大捷、思明州、海澄战役、郑成功征台) · 郑、施交恶(曾德事件) · 鲁监国浙闽抗清 · 咒水之难 · 德勒之战 · 逼死坡 · 夔东会战 · 茅麓山战役 · 明郑王朝(郑经嗣位之争、郑泰事件、清荷联军攻郑、东宁之变) · 迁界禁海 · 明郑灭亡 · 朱术桂殉国 · 安南明乡人

专门史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君主 · 区划

【说明:绿色为西方人来华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传疑时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东周(春秋 → 战国)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十六国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宋朝/辽金夏 → 元朝 明朝 → 清朝 →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主题

历史
历史年表

  • 史前时期
    • 考古遗址
  • 荷治时期
  • 西治时期
  • 明郑时期
  • 清治时期
    • 牡丹社事件
    • 罗发号事件
  • 日治时期
    • 台湾民主国
    • 自治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 首个政党
    • 首次选举
  • 战后时期
    • 二二八事件
    • 戒严
    • 国府迁台
    • 白色恐怖
    • 台湾奇迹
    • 美丽岛事件
  • 民主化
    • 解严
    • 野百合学运
    • 修宪
    • 国会全面改选
    • 总统全民直选
    • 首次政党轮替

两岸关系史

  • 两岸三通
  • 服贸协议
  • 太阳花学运
  • 福建
  • 香港
  • 澳门

对外关系史
亚太

  • 日本
    • 琉球
  • 朝鲜半岛
  • 印尼
  • 菲律宾
  • 越南

欧美

  • 英国
  • 西班牙
  • 荷兰
  • 法国
  • 德国
  • 瑞典
  • 俄罗斯
  • 美国
  • 巴西

地理

  • 城市
  • 气候
  • 自然灾害
    • 地震
  • 地形
    • 岛屿
    • 海岸
    • 火山
    • 百岳
    • 山峰
  • 河流
  • 湖泊
  • 瀑布
  • 湿地
  • 地质
    • 断层
    • 温泉
  • 特有种 / 保育物种
  • 国家公园
  • 国家风景区
  • 自然保护区
  • 自然生态保护区
  • 环境保育

政治

内部

  • 政府
  • 总统
  • 副总统
  • 行政院院长
  • 总统府
  • 行政区划
    • 中华民国
  • 宪法
  • 民主化
    • 选举
    • 审查制度
  • 国家安全会议
    • 国安局
  • 法律
    • 警政署
    • 国籍
  • 行政院
  • 立法院
  • 司法院
  • 考试院
  • 监察院
  • 军事
    • 国防部
    • 国军
    • 空军
    • 海军
    • 陆军
    • 资通电军
    • 宪兵
    • 后备兵
    • 兵役
  • 政党

外部

  • 外交
  • 统独议题
  • 台海现状
    • 中华民国在台湾
    • 中华民国是台湾
    • 中华民国(台湾)
    • 中华民国台湾
    • 一边一国
    • 两个中国
    • 两国论
    • 特殊非两国论
  • 台湾地位未定论

议题

  • 中华主体意识 / 台湾主体意识
    • 台湾意识论战
  • 去中国化 / 去台湾化
    • 台湾本土化运动
  • 中国史观 / 台湾史观
  • 中华民族主义 / 台湾民族主义
  • 中国统一 / 台湾独立
  • 台湾光复 / 中国占领
  • 南北差距
  • 台湾转型正义
    • 不当党产
  • 军公教争议
    • 年金改革

经济

  • 银行
    • 中央银行
  • 货币史
    • 西班牙银元
    • 永历通宝
    • 康熙通宝台字钱
    • 台湾银行券
    • 旧台币
    • 新台币
  • 统一发票
  • 经济史
    • 美援
    • 十大建设
    • 十二项建设
    • 六年国建
    • 亚太营运中心
    • 新十大建设
    • 爱台十二建设
    • 前瞻计画
  • 台湾农业
  • 土地改革
    • 三七五减租
    • 公地放领
    • 耕者有其田
  • 科技
    • 科学园区
    • 半导体产业
  • 能源
    • 电力
    • 矿业
  • 汽车产业
  • 都会区
  • 证交所
  • 期交所
  • 柜买中心
  • 集保结算所
  • 台湾ETF
    • TAIEX

交通

  • 公路
    • 汽车客运
  • 铁路运输
    • 台铁
    • 高铁
    • 捷运系统
  • 飞航
    • 民航相关事业列表
    • 航空公司列表
  • 港口
    • 渔港

社会

概观

  • 台湾社会学会
  • 公众假期与国定假日

文化输出

  • 台湾书院
  • 国际排名
  • 人权
    • LGBT
    • 社会运动
  • 台湾之最
    • 台湾之光

文化

  • 文化史
    • 次文化
  • 饮食
    • 小吃
    • 夜市
    • 茶文化
  • 公益彩券
  • 电影(电影列表)
  • 戏剧
    • 布袋戏
    • 歌仔戏
    • 梨园戏
    • 客家大戏
    • 电视剧(列表)
  • 音乐
  • 流行文化
  • 语言
  • 文学
    • 文学史
  • 建筑
    • 列表
  • 摄影
  • 观光景点
    • 台湾八景
  • 哲学

人口

  • 台湾人
  • 族群
    • 原住民
    • 汉族
    • 本省人
    • 外省人
    • 闽南人
    • 客家人
    • 台湾新住民
    • 在台外国人
  • 省籍情结
    • 国语政策
  • 日本情结
    • 倭寇
    • 皇民化运动
    • 国语家庭
    • 湾生
    • 去日本化
  • 族群械斗
    • 原汉冲突
    • 闽客械斗
    • 漳泉械斗
  • 海外台湾人
    • 美国籍
    • 澳大利亚籍
    • 加拿大籍
    • 日本籍
    • 泰国籍
    • 越南籍
  • 女性

媒体

  • 媒体史
  • 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
  • 新闻记者协会
  • 电视
  • 电台
  • 报业
    • 报业史
  • 杂志
    • 新闻纸杂志图书管制
    • 电玩
    • 杂志及期刊
  • 地下电台
  • 两报三台
    • 老三台
  • 南台湾三大报

媒体操纵

  • 党政军退出媒体
  • 乱象
  • 财团化
  • 统派
    • 泛蓝
    • 亲中
  • 独派
    • 亲绿
    • 三民自

医疗

  • 十大死因
  • 国家卫生研究院
  • 卫生福利部
    • 全民健保
    • 疾病管制署
    • 国家卫生指挥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 医疗机构
    • 医学中心

教育

  • 教育史
  • 发明与发现
  • 体育
  • 学术期刊
  • 文献资料库
    • 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
    • 政大机构典藏
    • 华艺学术资料库
    • 国家档案馆

环境

  • 环境污染
  • 空气污染
  • 垃圾焚化炉

国家象征

  • 称号
  • 国旗
  • 国歌
  • 国花
  • 国鸟
  • 国家元首
    • 总统
  • 国都

  • 分类
  • 主题

台灣是明朝的嗎?

荷蘭人在台灣統治三十八年之後,於1662年被以反清復明為職志的鄭成功打敗退出台灣。 鄭成功被明朝流亡南方的末代皇帝封為「國姓爺」,占領台灣之後以廈門為總都,台灣被歸屬為明朝之下的一個地方政權。 鄭成功去世之後,他的繼承人鄭經棄守廈門,轉回經營台灣,自稱「東寧國王」,這是台灣歷史上首次出現漢人主導的獨立政權。

明朝是什麼人?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中國歷史上最後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12世、16位皇帝,國祚276年。 初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末代皇帝則是明思宗朱由检。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民變暴動不止,平民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并在其中乘势崛起,跟隨佔據濠州的郭子興。

鄭經稱台灣為什麼?

又明朝永曆帝業已被吳三桂所弒。 鄭經乃謹守藩封,廢「東都」,以「東寧」台灣,並以「東寧國王」自稱,但仍然使用「招討大將軍」的印信,奉「永曆」年號,在與清廷大臣明珠的書信中,也自稱「建國東寧」。

明鄭統治台灣幾年?

康熙二十二(1683), 施琅率領的船艦在澎湖擊潰軍。 明鄭政權內部驚恐,經討論後,鄭克塽派人呈交降表。 總計自鄭成功占領台灣(1662),至鄭克塽投降(1683)為止,氏三代,共統治台灣22